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庶子为尊 >

第24章

重生之庶子为尊-第24章

小说: 重生之庶子为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夫人。”郑夫人看到杨氏,眼睛一亮。往年碰到不过是点头之交,但今年不同了,朝堂上郑探和李修已经站一边了,今次春猎太子队又有郑晖年和李墨染,两家的交好就算是形势所逼,也只能顺其自然了。
  杨氏也是高兴的,带着张氏和李靓过去,又有几人过来了,其中还包括户部尚书张家的人。女眷们自己组队,男人们自然也自己打发时间。
  “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郑夫人,大理寺卿郑大人的夫人,这位是魏夫人,我家老爷的胞姐。”杨氏介绍。
  “魏夫人好。”
  “郑夫人好,晖年是您家的公子吧?”李靓其实有些不喜欢杨氏的介绍,什么叫魏夫人,她家老爷已经死了,她现在是李家的大小姐。
  “正是,晖年这孩子可顽皮了。”说到爱子,郑夫人也只能叹气。
  “哪里,郑公子在李府可乖了,我家和儿跟他一起训练的时候总是说郑公子天生神力。”
  郑夫人轻笑:“他就是头脑简单的货,说到满京城的世家公子,谁能比得过李夫人教出来的小公子。”
  “郑夫人过奖。”杨氏谦虚道。
  “可不是过奖,李小子年纪轻轻,还得皇上夸奖,可是实打实的。”户部尚书张老夫人道,张氏的嫡母,六十不到的年纪。
  “娘亲好。”张氏行了个简单的礼。
  “太太好。”杨氏跟着张氏占个辈分,也行了个简单的礼。
  张老夫人又给杨氏还了一个礼,杨氏作为安国公夫人,可是有诰命在身。接着又看向张氏:“今儿晚饭国公可是过来?你父亲正闹着很久没跟国公喝酒了。”
  “来的,国公出门的时候就开始盼着了,说每年喝酒都输给父亲,今年非得赢回来。”张氏恭敬道。
  安国公府。
  “大人,求求您,求求您给府上的李夫人通报一声,就说夫人娘家的人有事找。”一位穿着朴素的老者,风尘仆仆的站在安国公府的门口。
  
  第59章 墨染外公
  
  “找李夫人?”李管家是安国公府的总管家,今日主子们都去了相国寺,特意留他在家里以防万一。整个安国公府只有一位李夫人,是姬妾李氏,小公子生母。国公下令,严禁任何人去李姬妾的院子,这等事情,他可不敢违抗。“告诉他主子不在,让他改日再来。”
  “是。”
  景岚院。
  “少爷,我回来了。”元宝今早回了一趟家,大包小包拎些东西又回了安国公府。元宝家在京城,家里穷才把他卖给安国公府,却没想到卖了个好地方。
  “回的这么急做什么?”李墨染正和下人在堆雪人。
  “想少爷了。”实际上是,家里的菜没府内的好,元宝可不笨。“对了少爷,我刚回来的时候在门口碰见一老头,来找府内的李夫人。”
  元宝、财宝加上四婢,都是在李墨染出生之后买来安国公府的,关于李墨染的身世,他们并不清楚,而且私下他们也不在府内走动,所以压根儿不知道李墨染是李姬妾所生。
  哦?
  “可知所谓何事?”上辈子的这个时候自己年纪小,哪里记得那么多东西。而且也不曾记得有人找李氏,所以李墨染才不知道这件事。
  “不知。”
  李墨染想了想:“随我去看看。”上辈子等他有自己的想法时,从未见李家的人来过府上,所以今次如果不是有事情,他们断断不会来这里。
  李墨染到门口的时候,那名老者还在门口等着,只是坐在一边的台阶上,让下人很为难,赶也不是,不赶也不是。
  听到开门声,下人回头,见是李墨染,赶紧道:“少爷。”
  “这是怎么回事?”
  而那位老者在听到下人唤一个小娃儿少爷的时候,也忍不住好奇的往这边看。李姬妾和李修都知道,李墨染的来历,但旁人不清。当年李姬妾怀孕之后,李修就警告过她,谢绝和其他人联系,也聪明点别把这件事说出去,李修会留她一条命。
  所以自此,连李姬妾的家人都不知道,她其实生了一个儿子。
  “这位是来找李姨娘的,可国公和夫人都不在,管家说等他们回来了再说。”下人恭敬回答。
  “去问问是怎么回事?”李墨染看对方年纪颇大,神色虽紧张,但眼神很正经,非乱七八糟的人。
  “是。”
  下人来到老者那打听了一下情况,接着又回来禀报给李墨染:“少爷,这位老人家说他是李姨娘的父亲,因家中有点事情,特来找李姨娘。”
  李墨染有些意外,这人……是自己的外公?
  上辈子无缘得见,这辈子倒是太过意外。
  【PS:更的有点少,白天停了一天的电,今儿就码的少了,偶去睡觉了,明天会更的满满的,大家晚安。】
  第60章 死人死马
  
  心中知晓是自己外公,哪怕对这位老人没有感情,但墨染也存着三分温和。他走到老人家面前,令腼腆老实的老人有些拘谨。
  “老人家。”墨染开口,“不知家中有何事,你可跟我说说,若是能帮忙,能力范围之内,我定帮你。”
  老人家自然不相信李墨染的夸口,一个几岁大的孩子能帮什么?但此时他已走投无路:“回这位少爷的话,我家大女儿嫁于府中有六年了,这六年来从未有只字片语的联系,我们家人都担心的很。”
  李墨染听着老人的话,转而一想,有些明白李修这种做法的原因,是怕自己的身世被揭穿。
  “老人家放心,姨娘在府内安好。”至少上辈子自己死了,她还没死,所以应该是个长命的。“老人家此番到来,是为了看李姨娘?”
  若是如此,六年都没来,又何必今日来了?
  “这只是其一,其二是因为……因为县太爷看上了我儿,我家中只有一儿一女,若是儿子被抓去当了妾室,我哪里还有孩子传宗接代。”说到这里,老人家双眼通红,眼泪都快要止不住了。
  若不是没有办法,哪里会来安国公府给女儿出丑。
  “县太爷?哪里的县?”李墨染不解。
  “是裴州景安县。”
  景安县?裴州下面的一个县。这件事自己出面倒不知妥不妥当,但裴州他却是早就想去了,不只是因为裴州刺史是杨氏的父亲,更是因为去年三位姐姐给的三颗莹白色,如人鱼眼珠子那么大的珠子。
  可他只是一个五岁的娃儿。
  “老人家请稍等。”想了一会儿,李墨染又进了门,去的是老国公的院子。
  “吕管家。”
  “少爷。”吕符已近六十,却因为早年随老国公当兵,看上去身体结实、老当益壮的很。
  “吕管家,你挑几个人出来,我要去裴州一趟。顺便备份礼,适合送到裴州刺史府的礼。”
  “是。”
  因为过春节很多下人都放假了,吕管家就挑出了四个单身的男子,其中一对还是父子,都是在老国公的军营里待过的,虽不说武功有多厉害,但当打手还是不错的。又因为去裴州有些路途,吕符便亲自参与。
  于是,一行人定了。
  李墨染、元宝、陈子魏、吕符加上四个军兵。一行人都是男的,也方便安排住宿。李墨染、吕符、老人家和元宝上了马车,马车用两匹马拉,因为刚下过雪,路不好走。陈子魏坐在马车外,和马夫一起赶马。其余四人骑马。
  李墨染给马夫和陈子魏准备了小暖炉,这一路上赶马,人很容易冻着。马车很大,也很气派,安国公府百年世家,家族又清白,家底自然丰厚。
  出门前,吕符给老国公留了信,李墨染给杨氏和安国公也留了信。
  从京城到裴州原两天一夜的路程足以,但眼下路难走,三天两夜肯定要。
  安国公府的众人从相国寺回来之后,听到李墨染离家的事情,吓了一大跳。老管家看了吕符的信,稍微放心了些,好在吕符跟着。
  安国公和张氏去了户部尚书府,自然还没看到信。倒是杨氏看了李墨染的信,不知在想什么。李墨染的信中写的很简单,去裴州玩玩,也备了刺史府的礼,请娘亲放心。
  可是一个孩子又是大年初一的,怎么就突然想到去裴州玩了?杨氏叫来李管家问了下,才知道前因后果。
  杨氏有些忧心,她不知道李墨染此举的意思。听到那位老人是李姬妾的父亲,又知道老人家家里的事情,李墨染便赶去裴州,莫不是他知道自己是李姬妾生的?
  越想,杨氏越担心。这种担心很复杂,就像自己的心口被挖了一块,不管是不是自己亲生,李墨染还是她养了四年的孩子,她精心照顾了四年。可眼下,孩子的行为……不,她严禁任何人提起墨染的身世,所以墨染此举,也许是自己想多了。
  “夫人,少爷年幼又心地善良,您切莫想的太复杂。”宫娘安慰。
  “你说的是,可一个五岁大的孩子,这大冬天的,雪又下的那么厚,他何必给自己添麻烦?”杨氏当真想不通。
  “少爷从小开始就有自己的想法。”宫娘自然也想不通,“所幸有吕管家跟着,夫人也不必担忧。”
  这点杨氏当然明白,“这件事等晚上老爷回来再商量。”
  赶了一天的路,他们连个午饭都没吃上,肚子都饿着了。走的是官道,官道因为人来人往,所以雪融化的快,也没碰到堵路的情况,只是官道路远了些,但安全为上。
  “少爷,晚上不好赶路,只能在城里休息一晚上,明早再赶路。”吕符问话。
  “成,你看着选个客栈,舒适就行。”
  大召国三百年的基业,国富民安是目前的状态,先皇戎马一生,有生之年未能保下边疆的平安,这是他最大的遗憾。当今皇上知道他的心意,所以对功名显赫的世家再忌讳,只要边疆一日不安宁,他也不会下手。
  这才是真正的帝皇,李墨染对文孝帝,从某一方面来说,还是佩服的。
  他们停驻的城距离京城近,自然是富裕的地方,此处客栈也是看似很高档。大年初一客人不多,显得有些冷清。小二打瞌睡的时候,看到一辆又大又气派的马车到了,两人赶马,四人骑马护在两边,这一看架势就知道,马车里的人非富即贵。
  小二的眼睛贼亮贼亮的盯着里面的人,先是一位精神饱满的老者出来,他动作利落的跳下马车,像是练过的,看他穿着,不像是主人家。再下来一位白发老者,更不像主人了,穿着朴素。第三位下来的是个书童,看似憨厚。最后一位,让小二闪瞎了眼,他长这么大,第一次看到这么好看的娃。
  粉雕玉琢的小孩,脸白嫩白嫩的,一双漆黑如墨的眼睛,带点粉色的唇。穿着大红色的袍子,应该是初一的关系,外面又为了一件黑色的棉质披风。看随从的打扮,不似一般的富贵人家。
  “几位里面请,请问是吃饭还是住店?”
  “既要住店也要吃饭,先来一份暖身体的汤煲,有土豆萝卜排骨的最好,附加点参须,有吗?”李墨染开口。脆嫩的声音,很好听。
  “萝卜排骨肯定有,但参须得去药房买,我跑过去很快,等萝卜排骨炖熟,参须也就买来了。”小二是个做生意的料。
  “那就去吧,钱你们客栈先垫着,稍后再一起结了。吕管家,给他一些碎银跑腿。”
  “是。”
  大冬天,他们赶了一天的路,非常的消耗体力,加点参须补补也是应该。吕符知道老国公对这个孙子看得重,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