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庶子为尊 >

第238章

重生之庶子为尊-第238章

小说: 重生之庶子为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快带郑将军下去。”老国公临危不乱的吩咐。
    “是。”
    “李爷爷。”郑晖年被射中的是左手,他右手拔剑,直接砍断了箭,“端礼冲动起来谁也挡不住,庆承不是个普通人,无论是作战经验,还是其他,我怕端礼在他手中讨不到好处。”
    撇开两人私人的纠结不说,端礼当他是两肋插刀、生死与共的兄弟,他出一点意外,端礼绝对会找人拼命。
    “老夫知道,你先去处理伤口。”老国公皱眉看了一眼郑晖年的手,庆承是用尽全力射的,如果不是郑晖年推开端礼,此刻端礼就该死了。
    所以射进郑晖年手臂的箭,自然也是很深的。
    “我不……”
    “这是命令。”老国公打断郑晖年的话,“战场上,军令如山,不要让人看了笑话。”知道他们感情好,而且还是一对,但老国公还是要把话说得严重些。
    一对?
    是老国公不了解状况,其实在别人,甚至整个京城百姓的眼里,端礼和郑晖年就是一对,因为相爱而请帝皇赐婚的。哪里知道其中还有端倪在。
    “诺。”郑晖年从小在军营长大,军令如山,他比谁都懂。何况有老国公在,他也知道端礼不会有事情,可就是不放心。
    而端礼呢?
    本来就被晒成麦色的脸,这会儿已经黑了,他一向阳光般的气质,现在冷酷了起来,那双向来爱笑的眼已经没有了笑,凌厉的盯着马背上的庆承。
    庆承看着端礼走来,青年身上的压力,他没有感觉到。毕竟他年长些,战场上的风风雨雨见多了,端礼在他眼中,不过是个还算不错的前锋。
    清国的士兵往前冲,拦住了端礼,也挡住了他往前走的路。
    端礼手中拿着长枪,在战场上,如果是实力相当的两人,那么武器的选择占有绝对的优势。端礼一枪解决了清国的士兵,每一个冲上来挡路的,士兵,他都是一枪一个的解决,沿途,清国士兵的血越流越多,可是端礼连眉头都没皱一下。
    有些士兵胆怯了,不敢上前,有些几个一起涌上来,可端礼就像死神一样,不管他们是一个一个的来,还是一群一群的来,他都不眨眼的全部杀了。敌人的血溅到了他的身上,他都没有感觉,他的双眼始终盯着庆承。
    这样如同修罗般的人,清国的士兵怕了,不敢再上前了。
    而在清国士兵的胆怯和犹豫中,端礼已经撇下了他们,骑着马到了庆承的面前。他用长枪指着庆承:“今日不血洗你清国,却要把你的命留在这里。”
    伤了郑晖年,要用对方的命来偿还,这是端礼给自己定的原则。此时的他还没想到,郑晖年在他心中,竟如此重要……超越了朋友。
    
    第7章 端礼和庆承
    
    “这是怎么回事?”看着郑晖年满手是血的进来,赵元崇忍不住问。郑晖年的手臂垂着,鲜红的血还在从他的手上滴下来。
    虽说战场上伤亡难免,但那么狼狈的郑晖年,赵元崇还是第一次看到。毕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伴读,帝皇对郑晖年的关心,总是比旁人多了些。
    人心,总是偏的。
    “被庆承射了一箭,没事。”郑晖年坐下,后面跟上来的军医马上用剪刀剪开他的袖子。
    “伤口很深,射进骨头了。”军医摸了一下,“骨头出现了碎骨的现象,伤口处理起来有些麻烦。”
    “多话,直接拔箭,给我处理伤口就是。”郑晖年没心情听这些废话,他只想处理好伤口去看端礼。
    “将军,对武将而言,伤骨是大事,这伤口需要好好仔细的处理,否则再生的骨头会接不好,而且这段时间,将军不适合再上战场。”军医严肃的叮嘱。
    “你这是废话,而今是什么时期,这战场我必须上,伤口你尽管处理,就算废了……”
    “闭嘴。”赵元崇打断郑晖年的话,“传朕口令,郑晖年将军的所有职务交给未子尘,由未子尘替补郑晖年的位置,郑晖年转文职。”
    “陛下……”郑晖年不想放弃和端礼并肩作战的机会。而且召国需要主力。
    “就算得了天下,失去了你的手,朕又怎会高兴?”赵元崇看着郑晖年,“晖年,召国的武将并非只有你一人,但是你对朕是不可缺少的,而你的手对你而言,也是不可缺少的。朕和你从小一起长大,你对朕而言是兄弟,是手足。所以,就算失了这天下,朕也要你们个个都周全。”
    如果得了天下,失去了情同手足的兄弟,那么他们都不会开心。
    “陛下。”郑晖年喉咙一堵,有些话塞在那里,怎么也说不出来。他何尝不知道手对于一个武将有多么重要,但是端礼对他而言,更是重要过一切。
    可再重要的人,也不能和国家相比。
    他们都是男子汉,儿女私情除外,有着更大的雄心壮志。
    而赵元崇,是他们心中的天,是他们心中的神,他们的主宰。更何况,帝皇说,就算是天下,也不能和兄弟手足相比。如此重情重义的话,郑晖年怎能不感动?
    端礼外面有老国公在,不会有事情。而自己的手如果不处理好,将来只会引来端礼的愧疚,而他最不需要的,就是端礼的愧疚。
    天下一统,还需要他们并肩去作战。
    “若是端将军问起,就说我的手没事,懂了吗?”郑晖年对着军医道。
    “诺。”
    哦?赵元崇眯起眼,郑晖年和端礼之间,貌似又有些情况了。
    而战场上,端礼和庆承打得难分难解。
    庆承的经验和武功,明显略胜端礼一些。但是端礼的气魄却比庆承足。因为郑晖年的伤势,他心口压着气,在和庆承打的时候,全部涌了上来。也因此,招招把庆承压抑住了。
    碰……
    一个不小心,庆承被端礼打下了马,并在地上滚了两圈。
    “王爷。”下属看了担心不已,马上冲了上来。
    然而,他人还未到庆承面前,端礼眼神一凌,长枪风向一转,直接捅进了那么下属的胸口,再吐出冷冷的两个字,“滚开。”
    只是,那名下属已经没有机会再回答他了。
    此刻的端礼,血腥味太浓,杀气也太重,把整个战场里的人都震撼了。
    在场的人,并非只经历过这一次的战争,作为一个士兵,早就做好了随时战死沙场的准备。他们经历过很多的战争,见过很多血腥的事情,可是像今天这样,像端礼那样的残忍和狠劲,却是第一次看到。
    “我说过,今日不血洗清国,却要留下你的命。”端礼从马上下来,他伸出舌头舔了一下自己的手背,手背上溅上的是敌人的血……人血。
    血腥味固然味道不好,可是端礼却非常的痛快。
    庆承从地上爬起来,样子很是狼狈。这个青年,他低估了。他自认为自己的武功不俗,放眼天下,已难逢敌手,可今天却输在这个青年的手中,并且还是个名不经传的青年。
    天下九国,卫国神童、召国帝皇、召国齐王、临国南王、央国战王,除此之外,他庆承的名声也不低,可是此刻,他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羞耻和侮辱。
    “哼。”庆承冷笑,“不自量力。”要么血洗他清国,要么留下他的命?别说只是一个召国的区区小将,就是召国的帝皇,也不敢如此大言不惭吧。
    清国虽没有召国的强大,虽没有召国那百万雄兵,可是召国要血洗清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更何况这个人还说要他的命,真是狂妄自大。
    庆承握紧了剑,主动朝着端礼冲去。
    战场上士兵们的打斗,渐渐停了下来,大家围着端礼和庆承看。
    赵元崇吩咐过,召国士兵要不像故意的放水,而今士兵们停止了战争,老国公自然乐意。端礼和郑晖年是他一手教养出来的,他们的武功都是他的嫡传,郑晖年、端礼、未子尘还有他的孙子李墨染,四人同时习武,属墨染最漫不经心,未子尘最努力,端礼和郑晖年也很努力。
    墨染不努力,是因为老国公的武学,在上辈子,他早就知道了。
    而未子尘最努力,是因为未家的大仇未报。
    至于端礼和郑晖年,两人比较的成分在。
    虽然如此,可这四人,是老国公最骄傲的弟子,所以对于端礼的武功,老国公很放心。他知道庆承的武功也很高,但这一战,端礼和庆承的这一战,是必要的。
    如果这一战端礼赢了,那么召国的士气将大增,就算在那不是故意的放水下,召国的士气,还是在那了。而如果端礼输了,那么端礼方会知道人外有人,对他以后的成长,也有绝大的好处。
    他们老了,他已经老了,而余铮的年纪也大了,特别是在余世昌的事情之后,余铮的身体其实不太好。若非为了报答帝皇没有诛余家九族,他才这么努力的抗战,否则,他早就辞官了。
    所以召国的以后,靠的是端礼这一辈,而这一辈的小将中,端礼和郑晖年是最有潜力的。
    换一句话说,帝皇也是最想培养他们的。
    林家的前车之鉴,端礼和郑晖年成婚,端家和郑家绝了后代,就算端家和郑家还有后代,但端礼和郑晖年没有子嗣,那么帝皇愿意给他们更多的更大的富贵,因为,端礼和郑晖年的富贵和成就,只在这一代。
    不会出现当年林家持宠而骄的情况。
    赵元崇虽然无意往这方面去算计,但却是确确实实的存在的。
    庆承的剑,端礼的枪,在风中,在空中,划出一道道的痕迹,那痕迹虽然大家的视线看不见,但是他们的武功,他们的招式,他们用生命在拼搏,震撼了在场所有的人。
    清国的士兵很紧张,而召国的士兵也紧张。
    庆承是清国的主帅,他一旦倒下,清国的士兵必将大乱。可端礼不是召国的主帅,端礼就算输了,召国的士兵不会乱。
    因为,召国百姓心中,最尊敬的帝皇,还在军营里。
    所以这场比试,召国输得起,而清国输不起。
    这层关系,端礼没在想,可庆承却想得十分清楚。然而,他越是急于求胜,心就越急躁,破绽就越多。
    所以打从一开始,就是端礼占了上风。
    清国军营。
    林杰斐为了以防第二波刺客的突袭,一直在李墨染的帐篷里。
    “王爷,清国和召国的仗停了,现在是昌平王庆承和召国前锋少将端礼在比试。”紫易来报。
    林杰斐蹙眉:“这是怎么回事?”好端端的国战,怎么成了个人的比试?
    “具体的情况暂且不清楚,而且从比试上来看,昌平王处在下风。”紫易又道。
    “什么?”这个庆承脑子糊了吗?林杰斐马上想到了重点。
    
    第8章 王妃来军营
    
    庆承在军中,能代表清国。
    而端礼在军中,不能代表召国。
    这对清国的士兵而言,是国家和国家的比试,而对召国而言,不过是个小将的挑战。
    真是糊涂,这个庆承真是糊涂了。
    林杰斐紧皱着眉头,说明了他的不悦。他一直以为清国的昌平王是个聪明人,却没想到今日也是这么冲动。
    林杰斐看向李墨染:“你觉得端少将和昌平王的比试,谁的赢面大?”
    “这不是谁的赢面大的问题。”李墨染微微一笑,笑容从容镇定,林杰斐能想到的问题,李墨染自然也能想到,“而是这场比试,清国输不起。南王久候在清国的军营,无非是在等你们临国的援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