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演义+中药传奇-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屋漏偏遭连夜雨,逆水更遇打头风。就在他夫妇二人萎顿不堪时,天下大旱,树草枯萎。铁秤陀把周围的草根、树皮都挖光剥尽时,身边屋周已再无丝毫可以果腹之物。他强打精神,摇摇晃晃地来在房后山架底下,忽然看到荒沟边上爬着一片藤蔓,叶子虽已蔫啦吧叽,但仍可见绿色,小枝虽看上去红紫,但仍柔嫩。他喜出望外,如获至宝般地用尽力气去拉拔。由于用劲过猛,一下子从土中带出一块肥大的根来。这根有禾把般粗细,约摸二三寸长,外皮暗棕略带红色,有的地方平滑,有的地方凸起。他双手用力一掰,里面呈暗红色,似有颗粒状。常言道饥不择食,他顺手放入口中大嚼。几口过后,饥饿大减,方觉此物初咬时脆硬,再嚼时细腻,味道虽甜,但又带着苦涩。他自言自语道:“哼!苦就苦点儿,也不太苦,能吃就行。”说着又挖了二十余块,连同那拔好的一捆藤蔓,一起背回家中。不等进门,铁秤陀便粗着嗓门大喊道:“浑家,这可有吃的啦!”
第九十一回
何首乌黑发乌须 夜交藤养心安神
气息奄奄的红内消,正朦朦胧胧、迷迷糊糊地似醒非醒,似睡非睡,听得丈夫声音隐约似说“有了吃的”,便用力睁开疲涩的眼皮,张着枯燥干瘪的嘴唇道:“啊呀!”并上气不接下气地断断续续说:“快点——哇,快饿死——了。”
铁秤陀三步并成两步走到近前,扔掉背上藤草,从筐中取出一块疙疙瘩瘩的草根,在衣服上蹭了几下,掰成两半,赶紧递到红内消嘴边。饿到一定程度的人,见有可食之物,哪管青红皂白,“咯嚓”一声便咬了一大块咀嚼起来。本来吞糠咽菜之人,加之久无食物,这一嚼起来,便觉得是那么的香甜,那么的滋润,很快地便把一块硕大的草根吃完。铁称陀怕她一下吃冷吃得太多,便说:“稍微止止饿,我到厨下给你煮熟再吃。”红内消原本还要吃,但听丈夫所说,言之有理,便任由男人去。铁秤陀用水煮了半锅,等煮到能用筷子扎动时,捞在碗内,端在床前,就这样如吃煮红薯、煮土豆一样用起晚膳来。他夫妇二人吃着,真比任何美味佳肴更有味道。末了,丈夫又从锅里盛了两碗这草根水,说是“原汤化原食”。这汤水入肚,更觉舒适无比,它甜中略带苦涩,口感极佳,真如玉液琼浆。吃饱喝足,二人便各自安息。
第二天一早,铁称陀早早起来,照旧煮好草根,叫起红内消,共进早餐。一阵风卷残云后,红内消意外地发现,今日周身大感有力,头脑也清醒许多,过去昏花的眼睛,现已视物清晰。她挣扎着爬至炕边,感到身子已不软乏,气也不短了。由于腹中鸣响,她便支撑着下地,虽然仍感晃悠,但一月余卧床,这已是天大的喜事。迫于内急,她紧走几步,上入茅厕,近十日未解之大便,此时却突如江河决堤,直泻而出。过去每一行动或大便干燥而稍用力,下部便会如月经潮汛,出血不止。而今天虽急走数步,却滴血未见。她回到炕缘边站着,用力喊道:“郎君,我的病好啦。”铁秤陀听见妻子声音洪亮,赶快过来,见她在地下来回走动,已是大为惊喜,再一看面色,已转红润,口唇也鲜艳润泽。二人非常高兴,铁秤陀也说:“今晨起来,我也气力大增,等拉完一泡稀屎后,更觉周身轻松。”从此红内消便不再卧床,在家里操持,丈夫不时到那片藤蔓处掏挖草根。
夫妇二人的身体,一天天好起来。但二人仍有一大毛病不见好转,这就是每到夜晚,很难入睡,睡着不到一个时辰,便又醒来,妻子尤其严重,甚至彻夜不寐。就是白昼,也常常心中恍惚,烦躁难宁。一连五六天煮食草根,二人渐渐地腻歪起来,丈夫心想,尽吃“主食”,没有“副食”搭配,当然食之无味。这天他采挖草根时,忽然想到这嫩绿的草叶和紫红草茎,便顺便选鲜嫩的割了一捆。回家后把嫩枝头及嫩叶切碎,拌点盐巴,当作“菜肴”就饭,然后把那藤蔓切成小段,加水熬煮,作为“羹汤”。当天中饭及晚餐,均以此汤、菜调剂。这办法真好,俩口子吃起那煮熟的草根来,又已香味可口。
到第二天早上,俩口子仍然呼呼酣睡,看看日上三竿,丈夫这才睡眼惺忪地打着呵欠醒来,他轻轻叫声“浑家,不早啦”,但见女人仍然甜甜而眠,他怕打搅妻子,一年来的失眠难寐,好容易能睡得这么香,真是难能可贵,他自己便轻手轻足地下厨做饭。做好后不大一会儿,妻子方揉揉眼睛,伸伸懒腰说:“天亮了吗?”丈夫逗笑说:“太阳快照到屁股啦!”妻子一骨碌爬起说:“怎么睡了这么长时间?”丈夫道:“我也是刚起来不大一会儿,而且一整夜也睡得特别踏实。”两人感到奇怪,因为很久以来从未有过如此享受,便边进食边唠嗑。最后,铁秤陀说:“你的病是这草根治好的。它的苗子,肯定也有特殊作用。依我看,咱们能睡得如此好,肯定是这苗子、叶子的作用。”他说着,见妻子碗沿上沾着一根白头发,便伸手去拨弄,无意中见她的白发少了很多。他伸着脖子到妻子近处一看,见头上长出很多短的黑发,用手指一梳弄,那长长的白发便哗哗地直落下来。他惊异万分地说:“啊呀!你的白头发都掉啦,长出黑黝黝的短发来。”妻子也指着他说:“还说我呢,两天前我就见你不但白头发没了,就连那花白了的胡须,也如染黑一样。”
这头白返黑之事,邻人村人有目共睹,他们传扬着。一些同样白发之人,都纷纷前来请教。铁秤陀与红内消毫无保留地告诉给他们,这些人均都如愿以偿地头白返黑。传之久了,人们便把这草根直呼为铁秤陀或红内消。而最多称呼的是,由于这种草根色黑,能使任何原因的白发,都可变成乌黑光亮的青丝,因而人们便简称为“何首乌”或“首乌”。至于首乌的藤蔓,确能使人入夜安然交相眠寐,故称之为“夜交藤”。
炎帝听完这段离奇故事后,说道:“本王此次尝采诸药,目的不仅在于寻找药物,同时也试图找寻可代五谷的其他植物食品,看来这何首乌即可食药同当。”柳州道:“可代替五谷以济荒者,首乌固为可用,但此物过服可引致泄泻,且味兼苦涩。临时救急可暂作替代。可代食之草药者,尚有很多。”炎帝马上追问:“请柳馆丞详予赐教!”
第九十二回
采药更寻代食物 草药尤多食疗品
温暖当虑严冬日,饱丰常思饥荒时。当前虽已天下太平,国富民足,但因几年前的荒旱灾病,炎帝决定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因此,他不但要建立一支强大的中医中药队伍,把国内所有能治病的药物寻找出来,使之反复验证,对疗效确切者,著之于卷册,传之万世。同时,他也深深认识到:“三日无粮不聚兵,一顿不吃大年景。”现在的民众虽然丰衣足食,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即使大面积灾荒、疫病未发,但谁能保证永远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又且天下之大,难免某一地区会有洪涝、干旱、雹霜、风沙等灾情。仓促之际,粮食或有不备,则自有难以生存之虞。也正因如此,炎帝在尝采药材时,常常注意能用以充代食物的植物。听柳州说有不少药品,具有食药皆用之功能,自然十分高兴。他要知道它们的药性,还要知道它们的生长特征,更想知道它们能否被各地引种栽培。
“回禀大王,可以代替粮食充饥者,以黄精、玉竹、薯蓣、薏苡、茯苓、百合等,奉为上品。它们不仅可以充饥,又且皆具补益作用。凡饥荒之时,虚损乃是人体之常,以之代食,一举两得。”炎帝闻言,笑逐颜开道:“好哇!这些佳品,本王尚为初闻,不知在此神秘架中可有?”柳州回道:“沿途行来,随处可见。”说着从一片灌木林旁的阴湿山地上,拔起一株高三尺余的长细尖叶草来,指着地上断茎处,让人用木耒掘挖。一会儿便挖出一大块黄色根状茎来,长约二三寸,粗如木耒把。肉质肥厚,外观头大尾小。炎帝掰了一块咀嚼,细腻绵甜,甚为可口,便说:“此物煮或蒸熟,确可用代主食。但不知其药性如何?”柳州接道:“此物名为黄精,别名老虎姜。味甘平,入肺脾肾三经,润肺滋阴,补脾益气,家师谓它能安五脏、补中气、益脾胃、润心肺、助筋骨、填精髓、补诸虚、甘如饴。”
随后,柳州又在附近拔起一棵二尺高的草来,看去与黄精的苗子颇多相似,只是叶片略宽,在叶腋处悬挂着一至两枚圆形紫浆果。从地下挖出长柱形黄白色块根后,柳州指着那肥厚的根说:“大王,此名玉竹,又名葳蕤或萎蕤。其味甘平,入肺胃二经,质性平和,具有滋阴润肺、生津养胃之功效。用于治病,常与人参相伍。所谓人参得葳蕤而益力,葳蕤得人参而鼓勇。”
炎帝众人,走走停停,柳州边指边说,时而指指这树,时而拔拔那草,等下到神秘架沟底时,又介绍长于松树根上的茯苓,并随口吟道:“利水渗湿用茯苓,甘平脾胃肺肾心,水湿停滞尿不利,健脾补中消痰饮。宁心安神茯苓佳,寒白热赤皮治肿。”吟毕又道:“本品乃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的土内寄生物。其黑色外皮名茯苓皮,擅长利水消肿;菌核内之白者称白茯苓,对偏寒性之水湿痰饮疗效更好;其苓皮皮层下赤色部分,称为赤茯苓,对于治疗偏热性之水湿郁阻、小便不利疗效尤佳;带有松根的白色部分,称为茯神,又名抱木神,作用偏于宁心安神。”炎帝听说,赶紧插话:“此物可一物而多用。”柳州接道:“是啊,本品健脾而不壅遏,利湿而不伤正,化痰而不燥劫,渗利而不耗阴。家师谓‘茯苓味甘平,主胸胁逆气,忧郁,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正谈论着,山谷下的溪涧旁,一片似芦苇般的草丛出现在眼前,那金黄色的稻穗物,随风飘摇,煞是好看。柳州立即走至近前,顺手从那一人来高的草头上,捋下一把草籽,双手搓捏几下后,吹口气,掌上立刻呈现出坚硬而光滑的一撮“珠子”来,或灰白色,或蓝紫色。他用指捏起一粒,搓去外皮,里面露出白色米粒后说道:“此药名为薏苡仁,亦称苡米。家师曰:‘薏苡仁,味甘微寒,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所谓
‘利水渗湿薏苡仁,健脾止泻肺肾通,
除湿缓拘甘淡寒,清热排脓治内痈’。
它能滑利关节,尤对下肢肿胀疼重更具佳效。同时可作羹汤,可煮粥饭,是极好的食疗佳品。”炎帝兴致越发浓厚,紧接着问道:“此物中原以北可有?”
第九十三回
神秘架改神农架 告别巴山抵方山
薏苡的植株,系一年或多年生草本,其杆直立,状似芦苇,也如紫竹。高达四五尺,丛生而分枝众多,叶长三寸至尺余,宽约一寸,其叶基呈鞘状样环抱茎上,叶尖而叶脉粗厚明显。在这大巴山底,凡是河边、溪涧及阴湿山谷中,比比皆是。穗浪翻滚,像是翩翩起舞,又像是频频叩首。
柳州接茬道:“禀大王,经家师验证,薏苡株苗,对气候、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地均可栽种。当秋末种子成熟时,割下穗头,脱粒晒干。于翌年春季四月上旬播种,采用条播法,行距一尺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