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九全十美 >

第275章

九全十美-第275章

小说: 九全十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过无数次,极熟练的了。 黑衣卫用折了箭头的箭杆,绑了平王的告示,射进了镇远城,如雨点般落进城里的告示,象风般刮进了每一个人心里,那高大的城墙和城门挡着,他们看不到城外,可站在城墙下、城门前,仰头望着城头上飘动着的庆国大旗的百姓,一天比一天多。 镇远城外,远远的聚着十几个百姓,几乎是独劳无力的挥手叫喊着,隔了那么远,他们看镇远城上的人,是一个个的黑点,镇远城上看他们,也是一个个几乎看不到的黑点。 李青依偎在平王怀里,骑在马上,有些阴郁的看着那十几个悲伤的百姓,沉默了片刻,低声说道: “爷让人扯些白色长布,把那些人要接的人名字写上去,架在车上,让他们到城门口去接。” 平王低头看着李青,李青仰头看着他。 “爷让人看紧大皇子的人,只要在城外,咱们就得护得他们平安!” 平王点了点头,叫了戊生过来吩咐了下去,轻轻叹了口气, “这个马安远,打仗是行,这上头……” 李青眯着眼睛,看着镇远城,沉默着没有说话。 十几名玉水县的百姓扯着旗子,推着车,极胆怯却又极勇敢的往镇远城走去,那座即将被血洗的城里,有他们的至亲。 镇远城上一片寂静,守城的士卒震惊的看着城下一步步走来,悲伤赴死般走过来的百姓,往后退却着,胆怯的看着同样震惊的马安远。 城外焦急的呼喊声被风吹着,隐隐约约的飘进了城里,搅动起满城的轩然大波。 马安远下了城墙,耐心的解释着、劝说着,那韩平王号称“阎罗”,哪会这样慈悲?不过是骗开城门,出去哪里还会有活命? 人群迟疑着、茫然着,不知所措。 人群扑出个抱着孩子的憔悴妇人,搂着孩子滚爬道马安远脚下,不停的磕着头,绝望的哀求着: “大人,求求您,放俺们娘俩出去吧,这孩子病得快死了,没有药!一点药也没有!求求您,让俺们出去,俺们娘俩,早死是死,晚死是死,求求您,孩子他爹在外头,俺听到了,听到了……求求您!让俺们一家死在一起吧。” 人群寂静着,抽泣着,静默着压迫着马安远,马安远呆呆的看着伏在自己脚下,绝望得几乎哭不出来的妇人,怔怔的直起身子,微微闭了闭眼睛,挥了挥手, “放他们走。” 镇远城门开了一条小小的缝隙,妇人抱着孩子挤出城门,跌跌撞撞的奔向等在外面的丈夫…… 镇远城下,来接亲朋友人的车子越来越多,马安远呆呆的站在城墙上,看着城下往来不绝、如同庙会般热闹的城门,转头看着几乎已经成了一片空城的镇远城。 现在的玉水县比原来的玉水县好,现在的罗甸城比京城更繁华,他们都好,都很好。 

马安远背着手,转头看着京城方向,他的家,他的妻他的子,都在那里,马安远慢慢垂下头,背着手缓缓地下了城墙,慢腾腾的往府衙走去。

镇远城成为空城的当天,突然四门洞开,马安远一马当先,引着满城步卒冲了出来,在离韩军阵脚几十丈处,骑在马上,冲在最前面的马安远拔剑抹了自己的脖子,镇静的镇远城守军和韩军呆呆的看着九十吧寒烟手打喷着鲜血,扑倒在马下的马安远……

镇远城守军浴血奋斗,固守镇远城小半年,终因寡不敌众,镇远城失守,守将马安远以身殉国,京城宣布了镇远城的失守,表彰着马安远的忠义。

平王踌躇满志的站在地图前,用手指点着地图上一个个标识,转头看着窝在他的虎皮椅子上打着呵欠的李青,得意的说道:

“大皇子想求和?哼!”

“晋地和二皇子那边,有什么信儿没有?”

李青懒懒的问道,平王摇了摇头,

“咱们的谍报都在那些匣子里,还没有信儿。”

“只怕很快也要来求和了,爷的打算呢?”

李青歪着头看着平王问道,平王背着手,转头看着地图,笑了起来,片刻才不屑的说道:

“他们当然想和,爷可不想和!洛水以西春节前清扫干净,咱们就挥军灭了晋地,让庆国那两个幌子喘口气,再自己打上几场,收拾了晋地,爷就挥军东进,不过三五年,咱们就磨平了他们!”


第三百三十六章 议和

“爷要成就不世之功业?”

李青拖着长音,慢悠悠的问道,平王转过身,微微有些疑惑的看着李青,笑着说道:

“好男儿自然要建功立业。”

李青长长的伤感的叹息着,用手抚着自己的小腹,忧伤的低声感慨道:

“可怜的孩子!”

平王怔怔的看着李青,莫名其妙的眨了两下眼睛,走到李青身边,拉了椅子坐在李青前面,伸手抚着她的小腹,笑着说道:

“咱们的孩子,怎么会可怜?”

“嗯。”

李青垂着眼帘,声音低落的说道:

“若是我这个当娘的能活到他成人,再能多帮他两年,大约能少可怜一点点。”

平王窒了窒,苦笑起来,

“青青,你这个话……唉!有我这个爹,难道不是他的福气?”

“爷要建成那不世功业,要多少年?”

李青抬眼看着平王,慢腾腾的转了话题,平王怔了怔,

“五……”

平王轻咳了两声,

“打仗打的是银钱粮草,晋地富庶,虽说士卒极弱,可毕竟底子在,和奚地不同,要收拾干净,三五年是最少的了,庆国,十年吧。”

李青微微斜着靠在椅背上,抚着小腹,长长的叹息着,

“可怜的孩子。”

平王一口气闷在了喉咙里,李青歪头看着他,又重重的叹了几口气,才接着说道:

“你成就了你的不世功业,把这天下打得稀烂,然后交给孩子,‘看,父亲把这天下都给了你!’”

李青比划着,平王眨了几下眼睛,怔怔的看着李青,李青眯着眼睛看着他,接着说道:

“你要南征北战、要英明神武,你的儿子,你不去看着他长大,不去点点滴滴教导着他,等他长大了,你赚够了名声、建够了功业、花光了家底、拼尽了青壮,荒尽了田地,杀尽了文气,败尽了民风,你把这个穷的精光、烂得掉底的天下给他,让天下人颂扬你英明神武,咒骂他败家无能!”

平王目瞪口呆的看着李青,李青长长的叹了口气,眼角挂了滴眼泪,无限伤感起来,

“天底下还有比他更可怜的孩子吗?”

平王一口气呛在喉咙里,剧烈的咳嗽起来,猛的站起来,在帐篷里急速的转了几个圈,重又坐到李青面前,抬手指着她,盯着她恨恨的说道:

“你!”

李青微微仰着头,直直的看着他,平王指着李青,呆了片刻,重重叹了口气,身子往后倒在
椅背上,抬手抚着额头哀叫道:

“青青,你怎么能这么说我?你骂得我……”

平王呆了半天,不知道怎么形容才好,半响才长吁短叹着,举着双手说道:

“好好好,我不和你计较。”

“爷想建功立业,我只想养个青出于蓝的好儿子。”

李青声音低落的说道,平王目光凝重起来,呆呆的看着李青。

春节到来的时候,韩地和京城、封安城和晋地在镇远城议了和,洛水以南以西归于韩地,京城、封安城和晋地每年向行地纳大量白银、绸缎作为岁币,开通商路,自由通商。

二月中旬,平王和李青领着大军返回平阳府,林蕴波、林宏坚和六部官员直迎到了百里外。
李青从驿站内院直接上了车子,并没有接受众人朝拜,傍晚时分,车队进了王府二门,郑嬷嬷领着众丫头婆子,接了李青回了春熙院。

平王在前殿摆宴庆功,宣布了李青怀孕的喜信,林蕴波喜悦之余,伤感的扫过面无血色的林宏坚,宴席结束,林蕴波随着平王道了外书房,直到亥末时分,才离开王府回去。

平王背着手,呆呆的站在外书房窗子前,直直的看着黑漆漆的窗外,青青说得对,孩子是要在父亲和母亲教导指点下,才能好好的长大成人,他那些儿女……

红敏!平王咬着牙,微微闭了闭眼睛,王府的脸面,林家的脸面,韩地的脸面,被她丢的干干净净!

宏坚,怪只怪他生在这王府,心大眼空又不够聪明,他给过他机会,他也给过他退路……算了,就算是他对不起他吧,平王垂着头沉默了半响,声音阴郁着叫了丁一过来,吩咐他待人跟着自己往后面银杏院走去。


银杏院里,林宏坚躺在床上,睡得极不安稳。

丁一斥退了屋子里侍候的丫头婆子,点亮了屋里的灯烛,平王缓步进了内室,站在屋子正中,目光复杂的看着满脸惊恐的坐在床上的林宏坚。

林宏坚喉咙里咕噜了几声,伏在床上重重的不停的磕着头,平王眉头皱了起来,声音冷冽的斥责道:

“你的硬气呢?!林家子弟的硬气呢?!”

林宏坚浑身颤抖着,勉强直起身子,目光低垂着不敢和平王对视,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平王眯着眼睛看着他,半响,重重的叹了口气,抬了抬手,两名中年仆人各端了一个托盘,一个上面放了杯酒,一个放了卷白绫,放到林宏坚面前。

“做了就要承担,你自己了结吧。”

平王伤感的低声说道,

“不!”

林宏坚凄厉的尖叫着,伸手掀飞了两只托盘,从床上扑下来,扑到平王面前,抱着平王的腿,涕泪横流的哀求着:

“父亲,求求你,饶了我这次,我再不敢了,求求你,再给我次机会,我再不敢了,我改过自新!父亲,求求你,看在母亲……看着姨娘的情分上,看着老祖宗的份上,父亲,求求你,求求你……”

“再给你次机会?红敏呢?你能把红敏的清白还给她不能?那时你亲姐姐!”

平王抬脚踢开了林宏坚,挥了挥手,中年仆人上前,一边一个架住林宏坚,低声告了罪,

“大少爷,奴才侍候你上路吧。”

林宏坚尖叫着,挣扎着,中年仆人手脚极利落的将手里的白绫缠在林宏坚脖颈间,平王闭了闭眼睛,转过了头。

林宏坚的叫声卡在了喉咙里,脖颈间极轻微的响了一声,身子就软了下去。

平王背着手站在院子里,沉声吩咐着丁一:

“好好安葬他,你带人去柳家别院,将那两个贱奴乱棍打死,尸首扔出去喂狗!”

平王咬着牙顿了顿,接着吩咐道:

“把大小姐和柳家别院所有的丫头婆子押到玉檀山阴,锁进黄泉宫,高墙圈禁,外头,就报个生病暴毙吧。”

丁一躬着身子答应着,见平王抬脚出了院子,才指挥者人收殓了林宏坚,带人连夜赶去了柳家别院。

平王回到春熙院,李青已经睡着了,郑嬷嬷喜气洋洋的候在院子里,屈膝给平王道了喜,又查看了一遍各处,才退出去歇息了。

平王发了诰令,自元月起,改用韩地自己的年号,称永安元年。永安元年八月初,李青顺利产下平王府头一个嫡子,也是平王第四个儿子,取名林宏远。

为了庆贺嫡子的出生,平王大赦韩地,寒谷寺和台方城外的喇嘛寺连着做了一个月的祈福道场,各地的寺院也都跟着做起了祈福道场,为这位牵动天下的婴孩、为天下人祈福。

余庆堂、厚德居、半闲堂和天衣坊一个月里半卖半送,以庆贺小主子的出生,那些和这四家商号往来密切的大商号,也忙着跟进,跟着四家商号,一起半卖半送起来,韩、晋、庆三地几乎所有的大商号,都牵连着半卖半送起来,用他们认为的最好方式,来表达对这位身份贵重的婴孩的敬意和欢迎。

金川府的青楼红倌,在公认以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