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兰阙-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帝失去了他至亲至爱的弟弟——皇十三弟怡亲王允祥。
回首那个淹没在历史烟尘中的身影,总有这样的疑问:二月河笔下义薄云天的十三爷与历史中那个被一些史学家称为“站着的雍正”的怡亲王允祥到底有多少重叠之处?美国历史学家海登&8226;怀特曾讲过:历史是以文本的方式接近我们。换言之,记录历史的文字不仅带有记录人的主观性,也具有了文学文本的叙事性。正是本着这样的理解,法国哲学家福柯曾这样讲道:“重要的不是话语讲述的历史年代,重要的是讲述历史话语的年代。”历史的真相已永不可知,自以为占据了一些历史史料,便可以接近历史真相,无异于痴人说梦。
勿庸讳言,开始喜欢这个人物源于二月河笔下那个重情重义的十三阿哥,但是将这种兴趣维持至今的是对历史中真实的怡亲王允祥的好奇。这是一个怎样的人物?仅从现存不多的史料中也可以了解到:他的一生跌宕起伏、波澜壮阔,他的性格复杂多变、刚毅坚韧,他的为人圆滑灵活、城府极深。他有济世安邦之能,他有运筹帷幄之才,他有政治家的冷酷,也有为兄、为弟、为夫、为父、为子的柔情。当然,以上的看法,也只是一个现代人的无凭猜测。既然是猜测,那么不妨放纵个人的想像,来讲一讲我心目中的谜一般的十三爷。
在他的身上有很多的谜,第一个便是他的失宠之谜。究竟在一废太子事件中,他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是为人不耻的小人角色,还是遭人陷害的替罪羔羊。是揭发告密、觊觎大位的野心家,还是敢于承当、舍身取义的真君子?出于某种原因,有力的证据已被他的兄长——雍正皇帝尽数销毁,留下的只是众说纷纭的谜团。历史的真相已不可知,但我相信,一废太子事件一定是他人生中的分水岭。从一个意气风发、备受父皇宠爱的天之骄子成为一个被康熙帝当众斥责为“并非勤学忠孝之人,如不加管束,必将生事”的失宠皇子,这之间的落差,他必是经历了心灵的千疮百孔之后才承担了下来。十四年的灰色生活,难熬的不是物质的匮乏,而是灵魂的折磨。当他脱胎换骨之后,站在他皇兄雍正皇帝面前的已经是一个百炼成金,干练成熟的政治家了,而这块金子在雍正朝发光发热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在他的身上还有一谜,那就是他与诸位手足之间的关{炫&书&网:。ūмDтхт。сοм系。在雍正铲除异己,尤其是他们共同的手足这件事情上,他究竟持何种态度?是助纣为虐?还是尽力保护?抛开为世人所斥责的手足相残、祸起萧墙的伦理道德因素,雍正的所做所为有他的合理性,历朝历代残酷的政治斗争何尝给人性天伦留下一点空间?胤祥做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焉能不懂其中的道理?但他有的不是一副没有丝毫人情味的铁石心肠,在他的心中,依然有着手足相亲、血脉相连的情谊。我们可以从现存的史料分析一下:胤禵的性命最终得以保全,纵然有雍正顾及毕竟一奶同胞的原因,但很可能也与胤祥的暗中保护有关。年龄排行的接近,十年相伴的同窗共读,他都不会置弟弟于生死边缘而不顾。这从《永宪录》所记载,在胤祥死后,雍正降旨矜恤胤禵中可以获得某些信息。至少,胤禵在雍正朝后期的处境没有进一步恶化。还有他的十二哥胤祹,这个虽未沦落至胤禩、胤禟一样悲惨境地,却也一再地被雍正排斥打击——从雍正初年的郡王一路被降为了镇国公。但在胤祥死后的第五天,在雍正晋封二十一弟胤禧为贝勒的谕旨的最后附带了一句:公胤祹仍封郡王。胤禧在雍正八年三月才被封为贝子,雍正在这道谕旨中明确说明了这么快再次加封他的原因:是胤祥夸奖胤禧好学向上。原来他是博得了胤祥的好感,所以雍正将自己对胤祥的思念之情转移到这个弟弟的身上了。那么有没有可能是胤祥在生前多次为胤祹说情,才让雍正在这种万分悲痛的时刻想到也应为胤祹恢复爵位?这样的可能性似乎颇大。
怡亲王允祥身上的第三谜就是他的爵位承袭之谜。雍正帝将怡亲王的爵位封为了铁帽子王(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世袭罔替”)。在清朝的历史上,这是大大地破了先例,因为除了开国的八大亲王如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礼亲王代善等等,他们为大清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所以被封为铁帽子王外,其他王公大臣,包括皇子皇孙的爵位都是实行降袭制度的。雍正将胤祥的爵位封为铁帽子王,既是因为手足情深,也是为奖赏他的政绩卓著,当然也有政治上的考量。不过,令人奇怪的是在胤祥死后怡亲王爵位的承袭。胤祥本有九子,但多数夭折,最后仅存四子。其中长子弘昌是庶出且行为不端,后被允祥圈禁在家中失去了承袭的资格。其他三子均为嫡子,但身为嫡长子的三子弘暾在刚刚成年时早逝。其余两名嫡子为四子弘晈和七子弘晓。胤祥去世之时,弘晈早已成年并娶妻生子,而弘晓尚在垂髫之龄,年仅八岁。在胤祥死后,本应由年长的弘晈承爵,雍正帝偏偏选了年幼的弘晓。应该说,胤祥去世后,除了要薄葬的遗言雍正没有遵守外,其他的一切都是尊重他生前的意愿的,包括陵址地点的选择。那么,很有可能选择弘晓也是胤祥生前的意思。
这就很值得回味了,为什么胤祥要选择年幼的弘晓,难道是出于偏爱?也有这种可能。胤祥深受雍正信任倚重,在生前已经权倾一时,所以被一些史学家称为“站着的雍正”。朝鲜的使者甚至说,他们更怕怡亲王,而不是严厉地雍正。即使在他的身后,雍正也把对他的深情转移到了他的家人身上,照顾得无微不至,给予了至高无上的待遇。那么,这就有可能造成有一些人为了讨好雍正而去巴结胤祥和他的家人。做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胤祥自然懂得如何应对处理。可是,年轻的弘晈远没有他父亲那样的政治头脑,一旦袭爵很有可能被某些别有用心之徒利用,从而形成一个集团,而对皇帝的中央集权造成威胁。这既会为自身招来杀身之祸,也会严重影响到雍正帝的政权。这从在乾隆朝弘晈不明智地卷入了皇族之间的斗争,而受到乾隆的严厉惩罚可以得到一些佐证。而选择年幼的弘晓,即使一些人再别有用心,这样一个孩子还在上学读书的年龄,又能做成什么呢?由此可见胤祥的心思缜密、深谋远虑,也能了解到他在生命的最后依然在为他的皇帝四哥殚精竭虑。
十三爷胤祥的身上还有一谜,那就是如何使他的皇兄雍正对他深信不疑,言听计从?固然二人的感情深厚,在胤祥死后,雍正写给他的祭文中曾有这样的描写:“忆昔幼龄,趋侍庭闱,晨夕聚处。比长,遵奉皇考(康熙)之命,授弟算学,日事讨论。每岁塞外扈从,形影相依。贤弟克尽恭兄之道,朕兄深笃友弟之情,天伦之乐宛如昨日之事也……”足见二人手足情深,所以在胤祥去世三年之后,雍正仍然“思念缠绵,与时俱积”。然而,雍正生性多疑,其所任用之人,很难长久地得到他的信任。在二月河的《雍正皇帝》中曾有这样的描写:在雍正登基之初,邬先生曾告诫胤祥,雍正为人猜忌多疑,所以他让胤祥要力辞铁帽子王的封赏,才能自保。而年羹尧的结局,也说明了一些问题。所以即使是手足情深,也不能保证雍正对这个十三弟的信任不仅终身,而且是到了无以附加的程度。比如,在雍正初年,胤祥曾负责在直隶境内兴修水利。时任直隶总督的李绂曾上书雍正,询问是否应建立档案?雍正回答:怡亲王所办之事,还用尔等建立什么档案?你们如果都能象怡王一样,我就不用操什么心啦。其实,胤祥虽然为他的皇帝哥哥殚精竭虑、照顾得无微不至,但并不是百依百顺,在一些问题上他是敢于与雍正争辩并拒不服从的。那么,为何他能做到让雍正如此信任他,我想可能唯一的解释是:他真的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吧。这使雍正深信,即使这世上所有的人都恨他,都可能背叛他,但他身后永远会有一双手去扶持他,有一双眼睛在关切地注视着他,有一个人永远不会背叛他,永远对他怀有深深地孺慕之情,这个人就是他的十三弟——胤祥。所以,雍正说:“修短之不齐者,数也;生死之难忘者,情也。”大意是说:人的命之长短,这是天意。但是,无论生死,我都难以忘怀的是我们之间深深地手足之情。
十三爷胤祥身上颇让人费解的事情还有很多。还有一例值得一提,就是他的嫡长子弘暾死后,他的未婚妻富察氏坚决要求守节而被胤祥断然拒绝一事。弘暾死时年仅19岁,不过已由雍正指定了婚事,只是尚未迎娶过门。在获知弘暾死讯之后,他的未婚妻富察氏身披重孝来到怡王府要求为弘暾守节,却遭到了十三爷胤祥的断然拒绝。富察氏在怡王府门外跪了一天一夜,胤祥始终不允,也未派人去对富察氏好言相劝,或者送去只言片语。最后富察氏只得痛哭着离开。其实,当时满人虽然受汉族影响很深,但汉族一些伦理规范,比如为夫守节,他们未必遵守。富察氏的所做所为,原因可能有两个,或者是她受汉族封建思想影响较深,想得一个贞节烈女之名;也有可能是,当时怡亲王的权势如日中天,她的父母想巴结权贵攀上这棵大树,所以逼迫她这样做。不过,话说回来,虎毒不食子,有几个父母愿意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葬送女儿的一生呢?
不管富察氏做这件事情的动机如何,她这样身穿重孝往怡王府门前一跪,产生的轰动效应一定不小。而怡亲王胤祥的态度又肯定会被大多数人指责为铁石心肠、不近人情!但是,真的是因为冷酷无情,所以胤祥才拒绝富察氏吗?嫡长子的早逝肯定对胤祥的打击不小,在这最痛苦的时刻,富察氏的行为无疑是在他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但他的拒绝不会是因为这个年轻的女子加剧了他的痛苦,更不会是因为家里经济拮据无力再多供养一个人口。更何况,这桩婚事本是雍正指定,他的行为也有抗旨之嫌。但他豪无商量余地的拒绝了,唯一比较合理的解释是:他不是无情,而是不忍这样一个年轻的女子为一个已逝之人葬送自己的青春以至全部的人生。他不能送去任何的安慰,因为任何的言语都会被富察氏当成是自己的行动见到了成效。这不是无情,恰恰是人之至情。这说明十三爷胤祥没有僵化的封建思想,做事情懂得入情入理,并且也由此可见他的性格刚毅果决之一斑。
在怡亲王允祥的身上值得回味的事情太多太多,但由于历史资料有限,所有的判断都只是后人的推测。包括上面的这些文字,个人臆测的成分很多。不过,雍正与怡亲王,也就是胤禛与胤祥之间的手足至情是不容置疑的。所以,在胤祥死后,雍正悲痛欲绝。因“念弟之深,痛弟之切”(雍正语),所以“大显其勋名,尊崇其典礼”。雍正不惜违背胤祥生前的遗愿,大大提高了胤祥园寝的规格。其规模甚至超过了咸丰的定陵、同治的惠陵和光绪的崇陵,所以,后世一些考古专家将怡亲王胤祥的园寝称为“怡王陵”。其他还有,将怡亲王允祥的名字恢复为“胤祥”而不必避雍正的名讳等等。二年之后,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