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时间的彼方 >

第4章

时间的彼方-第4章

小说: 时间的彼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我的结论也和你一样,只是我不愿面对这个事实。我实在不愿意怀疑他们呀……” 
    她的悲伤感染了我,我不由想到她的未来。我该怎样帮助她洗刷冤屈呢?如果那个“虚影人”能为她作证就好了——当然,现实不是科幻小说。 
    沈孟华洗澡的时候我偷偷拿了她的钥匙,轻轻打开那个黑色的皮箱。 
    我说想看看文物,沈孟华却不肯。这些考古学家都把古物当成命根子,生怕别人看一眼都会看坏了。如果不是职业特性使她对文物如此热爱,只怕她不会在机场被追逐时仍未放弃这箱文物。如果我的假设正确,便衣是走私犯同伙假扮的话,那么他们早先的计划大约是在机场就收回文物,然后由阿洛把沈孟华送出境外。但没想到她的职业本能使她抱着箱子一起逃走,而这意外的变化使阿洛泄露出他对文物的野心。他一时性急,让沈孟华警觉了,于是她悄悄逃走。 
    
    其实,我想看箱子里的东西还有另一个原因:我还未百分之百完全信任沈孟华,我还需要求证。虽然这种不信任令我产生负疚感,但我仍然打开了那个皮箱。 
    开箱之后,屋内光彩耀目,各种玉器、玛瑙、宝石流光溢彩,还有看上去薄如蝉翼的汉代丝织品——沈孟华没有骗我,一切都是真的。 
    我知道不是考古学者确实没有资格动文物,但那面镶嵌着五彩宝石的美丽铜镜是如此精致,我忍不住拿起来,仔细地看看。 
    这是一面小圆镜,白玉做的手柄,白银做的底面,上刻象征祥瑞的云朵等纹样,四粒琥珀色的玛瑙围着一颗又圆又大的“猫儿眼”宝石。我又把镜子转到正面,铜镜的清晰度与现代人使用的镜子相差太远了,但照着古铜镜让我仿佛化身为古代的女子,正对镜贴着花黄…… 
    “对不起,请问你是谁?” 
    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声音着实让我吓了一跳,我随声望去,只见一个身材高大的陌生男子不知何时站在我的房中,离我仅三步之遥。我吓得失了神,“啊呀”一声,手松了,铜镜掉在了地上。我倒吸了一口凉气——闯祸了,我急忙拾起铜镜,只见白玉手柄上出现了一条极其明显的裂纹。 
    糟了,糟了,将我卖了都赔不起呀。 
    怎么办?权宜之计,只有还镜回箱,就当没有这回事儿。 
    等我手忙脚乱地处理好镜子、箱子和钥匙,这才想起那个莫名其妙出现在屋里的陌生男子。 
    我再回头,他还在那里,我不是在做梦。 
    我揉揉眼睛,也许是我产生幻觉?我记得我把门锁得好好的,姨婆外出未归,沈孟华正在洗澡,没人把他放进来呀。 
    “你不要害怕,对你来说我只是一个幻影。”那陌生男子说。他短短的黑发紧贴着头皮,一件颇为随便的衣裳穿在他身上却有说不出的风度,还有他的那双黑眼睛,让我觉得十分亲切。 
    我忽然明白了,他就是沈孟华在古墓中见到的“虚影人”。她经历中最 难以置信的部分是真实的,她没有撒谎。细看之下,我发觉这个陌生人的影像与真实世界中的真实的人体还是有区别的,他的影像仿佛是照片放久了之后有点褪色失真,给人一种虚幻的感觉。 
    不知为什么,我一点儿也不怕他,反而想接近他。我走上前去,好奇地去拉他的衣袖——却拉了个空,我的手穿入了虚影之中,未能接触到实物。 
    “虚影人”有些不好意思,他干咳了一声说,说:“请容我解释。我是一个物理学家,正在研究四维空间双向视频交流这方面的课题,我所在的时代是2024年,但却能看到你们1998年发生的事,具体地说,这种工作原理……” 
    “我明白,就是利用地球磁场在特殊强度下的传导功能,以这个小小空间为工作区域,同时向两个时空直播对方时空发生的事——”我简直是兴致勃勃。 
    “哎?”“虚影人”颇有几分意外。 
    “这并非回到过去或到达未来。我们仍在自己的世界里,只是通过一个小小的区域,看到时间的彼方发生的事情。” 
    “虚影人”沉默了半晌说:“没想到呀,”他的目光中荡漾着热情与感动,“在上个世纪末就有人能理解我。我的知音竟然在这里。” 
    我的脸红了,有点儿不好意思,但我听他这样说好像挺高兴的。 
    “你怎么会到这里来呢?”我问。 
    “啊,”“虚影人”神情严肃起来,“我在一次实验中目睹了一桩发生在你这个时代的杀人案件的现场,地点是D市附近的西汉丹阳王墓一号墓室中,时间是1998年7月28日晚7点13分左右。当时我看到墓室里躺着一个刚刚被害的男子的尸体,随即一个姑娘被人打晕,昏倒在旁。由于关键时刻影像消失,我一直非常着急,希望立刻找到那位姑娘……” 
    
    “你找到她了。”我打断他的话,“她叫沈孟华,就在我家,一会儿你就能见到她。可我奇怪的是,你怎么会知道,在此时此地可以找到她呢?” 
    “是一位记者告诉我这个时间和地点。她叫陈平,你认识么?” 
    我的脑中顿时“嗡”了一声,我几乎失去了思考的能力。他是在2024年和我说话,而他知道的陈平是26年后的我。 
    人类总是习惯于区别现在和未来,总认为自己的人生之路走到哪里,整个宇宙的时间也就走到哪里。其实未来与历史一样必定存在,但让19岁的我就知道45岁的自己已然在未来的世界里生活着、呼吸着,这是一件多么难以想像却又是多么合情合理的事!对于一个还对未来充满着美好憧憬的少女来说,突然要面对一个青春已逝的中年时的自己,这是一个多么沉重的打击! 
    
    “我……不认识。”我的声音变得那么生涩,那么不自然。 
    “她或许是那位姑娘的朋友。这案子在1998年发生,结果当然也早就有了,总有人知道内情的。” 
    “你……那个陈平长得什么样?”我痛苦而又有些提心吊胆地问。会不会已经满脸皱纹了呢?曾有人说过:在青年时有一种永恒的感觉,仿佛时光漫漫,永无止境,没有任何征候会使我们预感到有朝一日,自己行将落伍,沦入老境 这也许正是我的写照。在19岁的青春少女眼中,45岁是一个一切都已然结束了的年龄。 
    “我没有见过她,只通过一次电话,也听不出她的年纪。” 
    听了这回答,我暗暗松了口气,但又仿佛有点儿失望。 
    “我叫林凯风,很高兴认识你。没想到你居然也知道四维空间双向视频交流的原理,知道么,你比我这个时代的许多科学家都还要开明呢。你……能告诉我你的名字么?” 
    不,我不想说出我的名字。我尤其不想让他知道,让他想到在他的时代里,我已是一个中年女性。虽然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但我不想让他产生这类联想。 
    “嗯,你可以叫我小林。”我临时编了个名字,根本就是借用了他的名字。 
    “小玲么?”林凯风笑了,“我会记住的。对了,你和那位‘沈孟华’是朋友么?” 
    “可以算是吧。我也是刚认识她,不过我们是同一所大学的。” 
    “同学?” 
    “校友,她是研究生,我才大一,差得远了。”我觉得自己这种斤斤计较的作法实在很可笑,好像沈孟华比我大五岁是万万含糊不得的首要问题——我实在是一想到“45岁”就会心虚,心痛。 
    正在这时,沈孟华一边用大毛巾擦头发,一边走了进来,她看到林凯风时一声尖叫:“是你!”我连忙把她拉到一边,细细耳语,向她交代了来龙去脉,最要紧的是让她不要泄露了我的名字。 
    4。 林凯风:我脑海中如电光一闪——就是他了! 
    我驾车向市郊方向驶去,车上放着“四维空间双向交流仪”——这是一台由无数金属线缠绕、上有许多按钮及两个小型液晶屏幕的金属盒,只要按下启动按钮,盒顶正中就会打开,升起一个晶莹的球体。我全靠它了。 
    下一站是西汉丹阳王墓博物馆。方才在D市市内的实验非常成功,我达到了我的目的,找到了古墓杀人案的目击者沈孟华,并共同制定了下一步的行动计划。我也很高兴能遇上小玲这样的姑娘,她对我的实验原理了解得深刻透彻,没想到1998年居然就有我的知音了。 
    发生在上个世纪的这场文物盗窃杀人案颇有几分神秘。根据小玲的分析,案犯应该是考古队的成员,这次作案的目的一是可能因行踪败露而杀周明,二则为盗窃文物,三则是要不择手段地把沈孟华拉入犯罪集团。而临时召来的所谓乡政府的保安人员也很有问题,说不准也是走私人员冒充的,不然就很难想像案犯能单枪匹马杀死周明、打昏沈孟华后,再把她和一箱珍贵文物神不知鬼不觉地送到D市机场。 
    
    在我离开建国路之前,沈孟华和小玲冒着很大的危险给D市公安局以及汉墓附近那个乡的乡政府打电话联系。结果她们发现D市公安局从未接到有关方面报案,而乡政府也从未派人保护墓藏。也就是说,现在考古队是陷于一伙文物走私犯的魔掌中,而考古队员中有一个人很可能就是整个案件的主谋。 
    这个考古队人员少而精,自纪滨松教授以下,苏项、周明、吴欢和沈孟华都薄有声名。而周明已经被杀,嫌疑就落到了纪滨松、苏项和吴欢三人头上。要怀疑这三个人,对于沈孟华来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无论如何她始终坚持:吴欢不是凶手。她对他的人格有百分之一百的信心,这种毫无保留的信任令我感动。事实上,本来我认为吴欢才是最有嫌疑的人,因为凶手对沈孟华是怀着相当好感并不择手段地想把她拉上自己的那条道路。可既然沈孟华这样相信她的未婚夫,我也应该试着去相信吴欢,这也许可以对案件的分析有所帮助。 
    
    我又把实验地点放在发生过凶杀案的丹阳王一号墓,时间是1998年7月29日下午3点,我想先看看情况。真巧,我看到离我不远的地方蹲着一个男青年,手中拿着工具正在清理墓道。按沈孟华提供的情况判断,这个人就是吴欢。 
    吴欢非常机警,我的脚步声很轻,但他依然听到了。他猛地转向我,带着一种难以抑制的愤怒问:“你!你是谁?是你杀了周明对不对?” 
    我是在墓穴中“凭空”出现的——吴欢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怀疑我就是杀死周明的神秘凶手。 
    “不,你误会了。”我急忙解释,“我不是凶手也不是窃贼,我甚至不是你这个时空里的人。我是一个未来世界的物理学家,借助一种奇特的手段向你传导我的声音和图像,我本人还在2024年……” 
    “你不用编造什么科幻电影的情节了!我是一个尊重事实的科学工作者。我想知道的是,你是不是杀害了我的队友?你把另一位女队员带到哪里去了!”吴欢一边说一边向我猛扑过来。 
    我叹了口气,任由他的影像如一片雾气般从我身躯中穿过。还是让事实来告诉他——我们在彼此的时空,都只是一个虚幻的影像。 
    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匆匆走进墓室,正好目睹了这奇特的一幕,他倒退了两步,神色惊骇已极。他不禁脱口而出:“是真的!” 
    我脑海中如电光一闪——就是他了! 
    显然,打昏沈孟华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