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八·二三炮击金门 >

第111章

八·二三炮击金门-第111章

小说: 八·二三炮击金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安全返回晋江机场。起飞前公务员给我们沏的茉莉花茶,还热乎乎地温
手哩。

一次敲掉他两架C-46,上上下下一片喜气,空军给我立一等功,听说
还有个电报通报,不过我没有看到。我从不把这次胜利看成有多么了不得,
因为战斗机打运输机,相对还是容易一些,战术上搞好协同,掌握好稳、准、
狠几个步骤,控制住速度,一下子就成功了。所以从军事上看这个仗确实很
一般化,比起我在陆军打过的那些战斗,实在没有啥。

军事上没有啥,政治上很重大。曹双明一行的闪电奇袭,迫使台湾慌
忙收起大规模空投补给金门的计划,运输机队昼间再不敢来而改为夜间。常
识告诉我们,夜间实施的空投量和准确性是将大打折扣的。

毛泽东的“封而不死”方针在继续获得有效的贯彻。


9


10 月10 日,在大陆是平常的一天,在台湾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这一
天,台湾将于炮声隆隆迫近的临战氛围中,庆祝“建国”47 周年。虽然自1949
年国民党败撤海岛中国主权的代表者已经易位换人,“中华民国”国已不国,
但每年“双十”,台北的“国庆节”却依然隆重、张扬。蒋“总统”通过盛
大的典礼和群众集会,顽固地向世人传达着“国脉”尚存、“正统”犹在、
台湾“复兴基地““强大昌盛”,青天白日旗定将重在中原故土招展飘扬的虚
象和幻境。

上午10 时,蒋“总统”到“总统府”主持“国庆纪念典礼”。他的表
情一扫平日的板滞冷峻,而显得笑意可拥。他频频点头缓缓握手,眼光丝毫
不含天子威仪地与人们热烈交流。他讲话的音调也比平常提高了若干个分
贝,感染力强烈地向周遭放射出颇佳的心绪。他大声宣布道:“我要非常高
兴地告诉各位,今天上午在马祖上空,我英勇的空军又击落了匪米格机多架,
这是共匪给我们全国军民为庆祝国庆送来的贺礼。”参加典礼的文武官员和
各界代表们立刻掌声雷动,山呼万岁。

“总统”侧后,数位将校凑过来热烈地与空军司令陈嘉尚上将握手,表
示祝贺。

陈嘉尚眯眼抿嘴,笑得矜持、谦恭、得体适度。鲜有人能从其声色不
露的脸皮功夫上窥测出其内心世界,此刻,他正为了一件棘手的事情,肚子
里像有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忐忑不宁呢。

※※※※※


晨6 时40 分,天光刚明,台湾桃园机场五大队8 机出动。中途一架故
障,僚机护送其返航,其余6 架睛直飞向大陆。F-86 急匆匆地来“赶早集”,
反映了陈嘉尚希望于“国庆”典礼之前建功献礼的迫切心情。

大陆方面起飞8 架米格17 迎战。

7 时17 分,空战于龙田上空打响。甫接触,敌2 号机即着火、冒烟、
坠落,驾驶员为少尉张乃军。

正是这一架的“失蹄”,难苦了陈嘉尚。如实呈报“被击落”吧,“龙
颜”肯定不悦,亦将破坏“国庆”的欢乐气氛,使全台湾为之败兴。尤其飞
机残骸很可能坠落大陆,共产党如果借机大作文章,说台湾空军到大陆寻衅,
更是一桩令人头痛的事,美国人那里就很不好交账。

陈嘉尚大概不知,他的脉搏大陆方面已经摸得一清二楚。空战结束仅
数小时之后,解放军情报部门便通过可靠渠道获悉了他与部下的谈话要点。

陈讲:

今天空中、地面指挥很好,打下他们4 号机大家都很高兴。但我们出
事的飞机残体会不会掉在大陆上?张乃军的问题是关于政策的问题,若被他
们捡去以后,事情就严重了。我担心的就是这个。匪狡猾得很,希望我们到
大陆上打。打下我们一架,他们捡到一点东西,会马上拿到北平展览到联合
国去告,把挑衅、侵略的字眼都加到我们头上。本来他们叫唤没有人相信,
捡到东西我们就被动了,影响就大,我们有口也难辩。你们一定要把这一情
况向部队讲清。我们绝对不能进入大陆,在海边上是打不得的要打就到海上
打,这在目前还没有改变。你们当长官的要知道国家这个政策的利害关系,
否则,共匪捡到一点证据,我们以前打下几架的功劳也抹煞了。你们说今天
残体会不会掉在大陆上?陈嘉尚的责难、警告,使得五大队上上下下好一阵


紧张,紧急研商答复之策。

众人分析,张乃军生还的可能性很小,飞机残体掉落大陆的可能性又
很大,怎么办呢?不知谁说了一句:我看张乃军像是同一架米格互撞的。顿
时使人开窍,你一言我一语煞有介事地补充一番,把个张乃军奋不顾身与米
格机同归于尽的故事编得圆圆。众口一辞,就这么向上汇报,好处是:1。我
们虽然受损,但张乃军并非被共军打掉,统计时可不在“被击落”之列。2。
张乃军“与敌同殁”,这将是何等慷慨悲壮的一幕啊,宣传出去非但不会使
人败兴,反而会提升空军的士气声望,使人精神振奋。3。出了张乃军这般“伟
大英雄”的部队,就算有些小过错,上级怎么能再去怪罪处分它呢。

翌日,台湾《中央日报》等报刊均刊登出标题醒目的消息:

中国空军军刀机群(F-86 型机6 架)国庆日上午在马祖东南海面上空
执行巡逻任务时,突遭由大陆飞来的中共米格17 型机等多架拦截攻击。空
战当中,中共机损失五架,另两架共机被击伤。击落共机两架的空军英雄是
丁定中上尉,路靖少校、叶传熙上尉各击落匪机一架,张乃军少尉撞毁共机
一架。张乃军少尉是江苏涟水人,二十二岁,空军官校三十八期毕业。

这次奉派到马祖上空巡逻,他飞二号机。当空战开始时,他骤见一架
匪机攻击友机,眼看偷袭的匪机正在开枪,在间不容发的时候,他不能再等
机会瞄准,便毅然向匪机冲去,轰然一声,两团大火扭在一起,他做到了杀
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壮烈牺牲,与匪同归于尽,而救了友机。张乃军的壮烈
行为将永为我空军史上的最光辉感人的诗篇。

这条由国民党军空军总部郑重宣布、“中央社”润色传发的消息,建立
在张乃军的百分之九十九已经阵亡的推断之上。反正斯人已逝,不会开口,
话便任由我说了。我想,消息的始作俑者怎么不曾思索,如果余下的那百分
之一才是真实,张乃军仍在人世,将如何收场?

※※※※※


千真万确,张乃军还活在人间。

当台北费心劳神给他的“死亡”包装、贴金之时,解放军的一位护士
小姐正在为他轻微的跳伞碰擦伤消毒包扎。

张乃军神情沮丧呆滞,目光灰黯惶惑,如同一头落入陷阱的困兽,不
知前途未来,等待命运裁处。长期先入为主的教育宣传和偏狭灌输,使他排
拒一切的心理表现得相当固执。虽无“杀身成仁”的勇气,却抱定了“尽忠
保节”的决心,面对必然的询问,他以不了解,不回答,不合作的“三不政
策”为盾,坚守着防线。

令张乃军感到意外的是,数天过去,他没有遭到呵斥辱骂,也不曾经
受非人折磨。“匪军”派人给他认真疗伤,送来了棉衣被褥日用品,提供的
饭菜也比台湾的伙食可口。他不得不承认,此刻,作为俘虏,他没有了自由,
但作为人,仍有尊严。

令他不感意外的是,共军果然来给他上政治课了。他意识中的“免疫
抗体”本能地对那套共产党的大道理产生排斥反应。而他亦不得不承认,共
军的长官个个水准颇高,均非等闲之辈,如果来一个换位思考,共军的道理
站在共军的立场似也有其逻辑不无道理。不管怎么说,“共匪”其实也是一
些普通正常的中国人,并没有原来想象中的凶恶残暴,他们给予了俘虏应有
的人道对待,此是事实。这是否也证明了共军手腕的高明?因为如果他们采
用虐待而非怀柔的政策对待俘虏,心中反抗的堤防本应更为坚固的。不知从


何时始,张乃军对自己的将来树立起一种朦朦胧胧的信心,拥有了一份可以
把握的安全感。不过,夜静人寂之时,他仍常常于惊悸中猛醒,泪水将枕巾
洇湿,和衣而坐,想起了台湾那个温馨的家,他知道,此刻父母正以十倍的
牵挂和担心在思念着自己。

一天,他终于鼓起勇气询问台湾对自己失事的反应。解放军一位科长
把“中央社”关于他已“成仁取义”的文稿拿给他看。阅读毕自己的“英雄
壮举”,他如同被一闷棍打懵,呆呆地愣了半晌。“中央社”的超级玩笑开得
委实太大,他混乱的感觉是一种被出售被利用被戏弄的综合体,脑海里,从
小获得的有关这个世界的真实图象似乎也在一点点歪斜、变形。他努力克制
住哭笑不得悲怜莫名的情绪,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我想同家人、父母
讲几句话,报个平安,免得他们过于哀伤。”第二天,他的声音变成广播电
波传到海峡彼岸。

爸爸、妈妈:

我是乃军。

听说十月十一日台湾报纸登出我与解放军飞机相撞牺牲的消息,想你
们看到了一定很悲伤,也许真的以为我不在人间了。事实上,我被击中后跳
伞,现在仍好好地活在世上,只是离开你们的身边较远一点而已。

十月十日早上,我的收报机失灵了,便采取了跟队飞行的办法。当编
队转弯时,我的飞机突然猛烈震动,着火冒烟,后来才明白是解放军的飞机
击中了我。于是我决定跳伞。被俘后开始也很担心,害怕会受到虐待与出现
生命的危险。事实上并不如此,解放军待我很好。跳伞时,颈于、手臂、脚
受了一点轻伤,解放军医生马上给我治疗,现在已经好了。同时又发给我衣
服和日用品,在吃住方面,待我也很好,请不要为我的安全与生活担心。

乃蓉、乃蜀还小,要多加管教,让他们好好地读书,将来好为国家和
社会做些事情。

这边气候已经较凉,早晚可以穿棉衣了,希望你们也要注意衣服的增
减与自己的身体健康。

时间关系,今天就说这些。请千万放宽心,再不要为我太悲伤。以后
我还要常对你们讲话的。希望你们能够听得到。

张乃军的话匣子一旦打开便收不住,尤其是被迁送到北京空军招待所
监护居住之后。他一个人呆在房间太寂寞,提出希望能到外面多走走多看看,
愿望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对他来说,北京是一部古老而奇特、深刻而朴素的
图书,随便翻开一页,都能够引起兴趣触发感想。他透过电波与父母、亲朋
聊天的话题自然多了起来。

参观了京棉二厂,他说:

这个厂又纺纱又织布,共有十三万纱锭,规模很宏大,而且厂房的设
计,机械的制造,机器的安装,全部是自己完成。。新工人工资四十多元,
厂长二百多元,相差不大。工人每月伙食十几元钱就相当不错,若一餐两毛
钱,就可以吃到牛肉烧萝卜、鸡蛋西红柿、肉丝炒白菜。。住房是厂方配给,
按人口的多少分配,每月租金才一块多钱,冬天厂方还发给烤火费……工厂
内设有托儿所、幼稚园、医院、电影院、洗澡堂,工人生活便利了,可以有
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劳作贡献。。

参观了四季青人民公社,他说:

社员吃饭真的不要钱,完全由公社供给,令我惊讶。另外还按日发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