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其实很娱乐-- 环地中海古文明 美索篇_2-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鸟冠式的头盔后来为希腊人所采用。
除了头盔,亚述军人身上穿的也是高档货。
亚述人是最早使用铁铠甲的民族。亚述人的铠甲,按其长度一般分二种。早期的铠甲较长,有的能直达脚上,稍微短一点的到膝部。这一时期的铠甲只是把铁鳞片和铜片一排一排地缝在亚麻布或毡制的衣服上。后期的铠甲则比较短,长度不超过腰部,根据鳞片的长度可分为新、旧两种。鳞片的一端呈方形,而另一端呈圆形。鳞片是由铁和铜制成的。旧式的铠甲鳞片长约2一3英寸,新式的不超过1英寸。亚述人的铠甲通常有短袖,达于肩和肘的中间部位。
头和身体都保护起来了,脚上也不能含糊,亚述军人脚上穿的是饰有花边的皮靴。
亚述比较有名的防具还有盾,从早期的凸面盾到后来普遍使用的柳条盾和圆盾,亚述盾牌一直就是质量的保证,在远东地区拥有较高的知名度。
公元前745年,梯格拉特帕拉沙尔带着他的这支分工明确,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军队开始了征服之旅。
作者:有_的_人 回复日期:2006…12…14 12:12:53
爱在西元前------818美索不达米亚的那些事(七十二)
梯格拉特帕拉沙尔的战略方针很明确,比较猛的敌人先放一边,集中兵力先把弱小的敌人打残。
第一个目标锁定在了“邻居”阿拉米亚人身上。为什么说是邻居捏?因为这时的盲流阿拉米亚正霸占着巴比伦,广大的巴比伦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梯格拉特帕拉沙尔带着他的精锐部队(其实就一伙恐怖分子,不过是训练有素地)雄赳赳,气昂昂,跨过底格里斯河,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抗阿(阿拉米亚)援巴(巴比伦)战争,最后结果,恐怖分子战胜盲流,巴比伦翻身得解放。
解放完巴比伦,梯格拉特帕拉沙尔又嫌小打小闹不过瘾了,于是顺着底格里斯河南下,把尼普尔收拾了一顿,并将尼普尔划为了亚述的一个省。接着跑到叙利亚地区一挑二,干掉了新赫梯和阿拉米亚联军,这些地区也一并并入了亚述版图。
公元744年,梯格拉特帕拉沙尔攻占米底部分地区后,亚述和乌拉尔图的“师徒之战”再次上演。
从公元前743年~前735年,亚述和乌拉尔图你来我往的打了8年,亚述胜多负少,虽然没有把乌拉尔图彻底干掉,但已经把乌拉尔图的进攻能力都给揍没了,如果按照拳击比赛的规则,这场PK亚述以点数高而获得了胜利。
其实乌拉尔图输的一点不冤,在“师徒之战”的间隙,梯格拉特帕拉沙尔还抽空去了趟叙利亚和黎巴嫩地区,把那边大大小小的城市,部落挨个揍了一遍,有不服的再揍,只到揍服为止,等到跟乌拉尔图打完,亚述的版图又扩大了不止一点。
梯格拉特帕拉沙尔对所征服的土地的原住民没有一点好脸色,恐怖分子就得要有个恐怖分子的样。人道主义可不是他们想玩的,所以对待那些原住民就五个字:卷铺盖滚蛋。
至于滚蛋的方向,除了上山就是下乡,想去大城市打工那是做梦,能留着小命已经很不错了,亚述的这一政策的本意就是让这些人劳动改造,让他们放弃原先的信仰,屏弃原有的群体特征,能更方便的接受亚述的统治。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被征服者都得滚蛋,也有一部分留了下来,但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交税交的手抽筋,活的也没什么尊严,跟那些上山下乡的同胞比起来,生活水平基本持平,都是挣扎在贫困线的一族。
作者:有_的_人 回复日期:2006…12…14 12:14:35
爱在西元前------818美索不达米亚的那些事(七十三)
梯格拉特帕拉三世一生的战绩很是卓越,他以对巴比伦的收服为他辉煌的戎马生涯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公元前734年,巴比伦一把手拉布那沙尔归天,巴比伦内部为夺权发生内乱,国内一片混乱,这时巴比伦人民想到了当初解放他们的亚述志愿军,于是纷纷到梯格拉特帕拉那边上访,请求亚述派出维和部队进驻巴比伦。
梯格拉特帕拉也不含糊,答应立马出兵维和,公元前729年,亚述维和部队正式进驻巴比伦。不过由恐怖分子组成的部队能干维和那挡子事吗?不久维和变成了征服,巴比伦正式并入亚述版图。
但这个并入不是让巴比伦成为亚述的一个省,而是跟亚述联合,形成一个二元帝国,当然最高领导还是亚述的梯格拉特帕拉。公元前728年的新年庆典,梯格拉特帕拉正式称自己为巴比伦,苏美尔和阿卡德之王,并以巴比伦之王的名义进行加冕。
不过梯格拉特帕拉运气太差,领导瘾还没过足,加冕完第二年就挂了,但他留下了一个东达伊朗高原西部,西到地中海沿岸,南到波斯湾,北到两河流域上游的一个强大帝国。
他的继承人沙尔马纳塞尔五世(公元前726年~前722年)打仗可以,不过治国就差了点,他曾两次西征;打败叛邦腓尼基城市推罗及其同盟者以色列。但由于他的某些经济措施触犯了贵族;大款和祭司的利益;遭致不满;结果在一次宫廷政变中;被一军事将领萨尔贡取代。
还有一个说法是沙尔马纳塞尔五世并不是在某次政变中下了台,而是在撒玛利亚围城战中挂了,萨尔贡在他死后才造的反。
总之不管怎么样,萨尔贡二世(公元前221年~前705年)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当上了亚述的一把手,但他的才能还是相当出众的,更有史学军把他称为“亚述的拿破仑”。
作者:有_的_人 回复日期:2006…12…14 12:15:57
爱在西元前------818美索不达米亚的那些事(七十四)
萨尔贡二世本名叫什么不知道,萨尔贡只是他给自己取的一个假名,造反的总希望给自己找一个好出身,古今中外都是如此,不管挨不挨的上边,只要是名人就成。
萨尔贡也不例外,他抱的是古代阿卡德…苏美尔的开国君主萨尔贡的大腿,为了跟巴比伦人套近乎,所以自称为萨尔贡二世。
萨尔贡二世当政时期正是亚述鼎盛的时候,他仗没少打,人没少杀,钱也没少捞,他带领的亚述军队犹如蝗虫过境,打,砸,烧,抢样样在行,一时间恐怖主义大行其道,其他国家和民族由于自身战斗力有限,对这些恐怖分子是又恨又怕,时常联合起来跟亚述干架,不过效果不咋地。
以色列王国因为对他有意见,被他来了个一锅端,10个部落全体被流放。乌拉尔图联合的23“国”联军也没讨到什么好,反恐没反成,差点把自个老本全部赔进去。其他地区的一些反恐联合战队(反亚述同盟)更是不着调,口号喊的响,战斗力低下,在亚述手上没过几招就统统趴下了。
萨尔贡二世的感觉那叫一个好啊,打架难逢对手,钱包也越来越鼓,觉得自己还真是那么回事了,于是就下令建新都杜尔沙鲁金(位于今伊拉克摩苏尔东北20公里的霍尔萨巴德村附近)。
杜尔沙鲁金是庄严宏伟的宫殿与寺庙的整体建筑群,由200多间屋子和30多个院子组成。宫殿的各个角朝向四个方向采光,而宫殿本身则坐落在人工堆成的粘土平台上,平台比城高14米,平台中布满了排水管和通风口。
萨尔贡二世曾经这样描述自己的府邸: “我之前曾有350位国王占领过亚述国,并使其日益强大,但是他们谁也没有留意过这个地方,也没有想过让它变得适合居住,更没有试图在这里挖一条渠……我日夜都在想着让这个地方能有人居住,让神庙、献给众神的祭品以及承载我的伟大的宫殿变得庄严神圣……”
不过按照偶们国家的风水学来说,建都首先要挑的是风水好的地方,萨尔贡二世虽然打仗可以,但显然对占星术之类的一窍不通,虽然早先亚述被人揍的也不轻,但好歹没给人灭了,都城也一直都在亚述城,萨尔贡二世的这次迁都和他的接班人的迁都尼尼微都给亚述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后果。
作者:有_的_人 回复日期:2006…12…14 12:16:55
爱在西元前------818美索不达米亚的那些事(七十五)
萨尔贡二世迁都后不久,塔巴尔就发生了暴乱,那时的他信心极度膨胀,亲自带人前去镇压,结果镇压不成却把命丢了,他这一挂,巴比伦马上就起义,腓尼基和巴勒斯坦也相继断绝了与亚述的联系。
自萨尔贡二世后,亚述帝国仅仅维持了150年,亚述王族开始走了霉运,国王,王子大都死于非命,虽然征战还在继续,领土还在扩张,国力还在不断的增强,但这一切并不能挽回亚述华丽的走向死亡。
萨尔贡二世的儿子辛那赫里布(公元前704年~前681年)上台后,恐怖主义仍在继续,巴比伦首当其冲的成为了恐怖分子的牺牲品。
辛那赫里布派了他的长子阿苏尔那丁顺前去镇压巴比伦迦勒底人的叛乱。刚开始进行的很顺利,叛乱分子被扫平,阿苏尔那丁顺也成为了巴比伦王。
不过辛那赫里布被迦勒底人惹烦了,决定彻底扫除迦勒底人。公元前694年,他带兵攻打迦勒底人的根据地埃兰,取得了相当不俗的战绩,攻下了迦勒底人的一些殖民地和埃兰的一些城镇,顺路还搜罗了好些战利品。
但他没想到,埃兰可没那么好惹,虽然实力跟亚述比起来还有差距,但对这些恐怖分子恨的要死,外加不久前又挨了亚述一顿胖揍,东西被抢了不少,埃兰一把手哈鲁苏越想越气,一拍桌子:“走,干那伙狗日的恐怖分子去!”
哈鲁苏亲自带了一帮小弟攻占了巴比伦的门户西帕尔,巴比伦城内的反亚述分子乘机造反,拿下了阿苏尔那丁顺,并把他移交给了埃兰。
阿苏尔那丁顺到了埃兰哪还有什么好果子吃,不久就挂了,辛那赫里布得到这个消息后,心里是又气又悲,地盘没了还能再抢回来,自己原定接班人的横死对他打击着时不小,但很快辛那赫里布就从失利和丧子的阴影中清醒了过来,因为他知道他要去做一件事,那就是报仇,疯狂的报复对手。
作者:有_的_人 回复日期:2006…12…14 12:18:06
爱在西元前------818美索不达米亚的那些事(七十六)
公元前693年,亚述军队干掉了盘踞在巴比伦附近的埃兰人,并且活捉刚上台没多久的新巴比伦王。
埃兰人本身的实力不咋地,本来就只适合偷偷袭,打打游击,跟亚述正面对抗绝对没戏,可埃兰人并不这么认为,觉得自个很牛,连亚述的二把手都弄死了还有什么不能的呢?恐怖分子还不是见一个灭一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