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日-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决定,在一九四一年一月十二日,召开全国第一界国民代表会议。
第四卷第七章
作者:冰龙
暴雨倾盆,天色阴沉。在凄冷的雨水中,一队全是黑色轿车的车队缓缓驶进紫禁城的大门,一直冒雨开到太和殿外的大理石阶桥下,才慢慢地一字排开停下。
不一会儿,有侍从从轿车里面下来,打开黑色大伞,跟着又有几个披着淡灰色将军披风的将军钻出轿车。一行人互相打了个招呼,缓步顺着湿湿的台阶向太和殿殿门走去,一路上还对太和殿气势恢弘的建筑指指点点。
“二哥,我以前小的时候没有少来这里游玩。我是最喜欢在暴雨天来。因为只有在暴雨天来,才可以看到太和殿千龙吐水的古今奇观。”方云站在大殿门前的石阶上,说道。这次,他是特意来北平视察华北集团军的战备情况的。一干人放眼望去,但见雨水从屋檐上近千个龙头喷出,果然是气势恢弘,都不由交口称赞。
一同来的彭英少将感慨地说:“也只有站在此地,才能深深理解什么叫至高无上。”
“嗯,古来帝王之尊贵显赫,在这里是显露无疑了。”方文宾点点头。
“呵呵,我们边走边看,大家请。”方云心情很好。于是,一行人慢慢地走到了太和殿门前。方云挥挥手,说:“来,我们大家一起来照一张像。”
大家都笑了起来。很快,大家就站好了位置。随行的记者马上把相机拿了出来,一连拍了几张。然后,方云轻声问了在自己右边的林杰中将:“这次部队远征黑龙江,有不有把握?”
林杰思考了一下,说:“我军现在是粮草充足,士气正望。对于黑龙江的日军,虽不敢说有十成的把握,六七成总是有的吧。”语气有点自负。
方云微微一笑,不在言语,转身走进太和殿参观起来。方文宾对集团军参谋长杨晔示意了一下,杨晔走到方云身边说:“方总,对于林中将部队的计划已经拟定好了,你现在要不要过目一下。”
方云摇摇头,说:“今天不谈公事,大家一起趁雨游游故宫吧。”
1939年是欧洲最纷乱的一年,法西斯德国先是通过外交恐吓得到了奥地利,又通过大规模战争得到了波兰,使德国的综合国力大幅上升,因此一跃成为欧洲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在39年年末,希特勒已经是签署了对死敌法国开战的秘密指令,因为只有在西线上击败强大的法国陆军,才有可能去对付顽固的英国,从而实现其全球战略。
德国对波兰开战,英法对德宣战,但搞得是绥靖政策,在西线找不到一点战斗德气氛,隔河对峙的法德两国军队,彼此都能看得清楚,士兵在野战工事或者炮兵掩体里乱七八糟地干着活,还不时地停下来“欣赏”一番河对岸敌人的活动。为了使防线上的成千上万的士兵不致在战壕里感到过分无聊,法国政府还专门设立了军队娱乐服务处,并且增加了控制较严的酒类配给,还为驻防军队送去了一万多个足球,,有时候法国士兵踢球时的精彩表演还会得到河对岸德军的大声喝彩。就着样,在德军的炮口下,法军便以看电影,踢球,进行各种文娱活动来消磨悠闲的战地时光,高唱着“我们要到齐格菲防线去晒衬衣”的轻松歌曲(当时的齐格菲防线德军只有31个新训师,法军有90个整编师,近2000辆坦克)。德国人还要幽默,每天通过广播喇叭和巨幅标语来进行纳粹法西斯宣传,有时法国阵地上一些老兵也会升起一块粗布做的表示同意的标语牌。
晚上,沿着莱茵河的阵地安静得如同坟墓一般,只有偶尔走过得巡逻兵的声音打破了夜晚的宁静。两岸部队似乎都在奉命休息。德军忙着用火车将物资从铁路线上运来,而河对岸一尊法国75MM口径的火炮对此视而不见,炮口傲然地指向天空,一动不动。法军并不影响德军的行动,按兵不动,没有什么军事行动,敌人近在咫尺,也一枪不发。法军是被明令向德军开火的。法军总司令甘默林说过“向还在干活的德国人开火吗?德国人也只能以开火来回答我们!”直到12月9日才有一个英国伤亡人员―――――一个班长在巡逻时遭到流弹袭击被打死,这才突破了联军在西线无伤亡的记录。
西线联军力量处于绝对优势,在西线发动攻势有很有利的条件,但法军始终没有发动过认真的进攻,而甘默林这位小心翼翼的总司令也从没有考虑过同德军作一次勇斗。只是在9月初旬的某个夜晚,虚张声势地发动了他的西线“攻势”。进攻是沿着萨尔东南的突出部,在一条20公里长的战线上越过边界,法军是以营为单位向前推进,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德军的掩护部队向位于边界以北13公里外的齐格菲防线撤退,没有激烈的战斗,只有一些轻微的接触。法军主要受阻于地雷河饵雷。
当时希特勒所有的装甲师和摩步师全部用着对付波兰。法军在几天时间里,小心地向前推进了大约7公里左右,并占领了萨尔西南的一个小突出部森林,还有二十多个空无一人的小村庄后,法军停止了进攻。甘默林将军下了命令,一旦德军进攻比利时,法军就马上退回马其诺防线牢固的工事中去,不愿意再前进一步。
整个攻势只动用了法军9个师的兵力,而当时的战线上确有法军85个整编师。法军的飞行员师被禁止轰炸德国领土的,空军除了执行少有的几次侦察任务外,根本没有进行空战。在“萨尔战役”中,德军很少进行顽强的抵抗,后来所谓的大部队增援,也是徒有虚名。德国调来的是没有能力进行认真作战的九个后备师,希特勒没有从波兰前线上抽调过一个师,一辆坦克,一架飞机来增援西线。在波兰战争爆发前,希特勒和他的参谋总长哈尔德将军就对德军大举进攻波兰后,西线会出现什么情况,作了相当详细的估计:法国不大可能发动全面攻势,因为法军进攻只有取道比利时,而比利时是中立国,结论是法国人将保持守势。
法军总司令甘默林自己也承认“萨尔战役”是个小小的试验,一个小小的把戏而已,只是装装样子,作出一种姿态,来作为对波兰的援助。
波兰的迅速战败更加动摇了法军继续推进的决心,法国政府的绥靖思想和失败主义情绪使他们既想同德国达成妥协来牺牲苏联,又对法西斯德国的强大军事力量怀有恐惧心理,被纳粹的疯狂进攻吓破了胆。1939年9月中旬,甘默林将军发出了第四号秘密手令:由于波兰的军事形势,已无必要为日后进攻齐格菲防线建立一个基地,命令部队停止前进,放弃一切继续进攻的打算,实行战略收缩。9月底,他又密令法军深夜撤离,前沿只留少数掩护部队,主力定于10月初全部撤离。10月中旬,法军的掩护部队按计划迅速后撤,德军在两天时间内,用很小的代价便把法军花了两星期才占领的土地夺了回来。两天后的一个晚上,德国人宣布已经把入侵者从德国的土地上清除出去了。
萨尔这场虚假攻势严重削弱了法军官兵的士气,更没有提高国内平民的斗志,法军从此便按兵不动了。法国政府认定“法国政府这时不应该承担对德国发动攻势的全部责任,决定等到明年春天或夏天再在法国战线上有所作为”。
给德国纳粹一个沉重打击的机会就这样丢失了。以致于波兰战争结束后,哈尔德将军对他的部下说:“我不再相信法国人会进攻,他们已经错过了机会。”后来,他又在一次酒醉后,继续对他的部下详细地分析道:“对波兰作战的成功,全靠将我国西部边境的兵力全部抽光才办到的。如果当时法国佬利用我们的全部兵力被牵制在波兰的这个机会,在我们无从防备的情况下渡过莱茵河,给他妈的鲁尔区来上那么一下,就像强奸一个处女一样来上他妈的一下……鲁尔区对德国进行战争可具有决定意义的。”
当时负责莱茵河防御的齐格菲。维斯法尔将军回想起当时西线的糟糕情况,也是一头冷汗,脸色苍白。他认为当时法军若做出努力,会在很短时间内从萨尔一直打到莱茵河的。他说9月德国在西线没有一辆坦克,储备弹药只能支持三天,并没有精锐的后备军,空军只是几架侦察机和陈旧的战斗机。西线的将军们一想到法军可能的进攻,都感觉到毛骨悚然,然而进攻并没有出现,法军只是在萨尔搞了几次无足轻重的出击,此外毫无动静,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德军最高统帅部的最高长官凯特尔将军对法军的按兵不动,同样感到迷惑不解:“我们军人一直预料到在波兰战役期间法国会进攻,结果并无其事,这使我们大为诧异,同时也让我们领略了元首的英明决策……法国如果进攻,只会遇到德军进行的一些军事掩护行动,而不会遇上真正的防御。”
法国和波兰是有军事协定的,法国的保证也是明确和具体的,但法国却不愿意独自承受和德国的战争。英国对波兰的保证是一般性的。战争行动开始时,派到法国的英军很少,到接近10月中旬时,才有四个英国陆军师,共16万人到达法国,但是也没有多大作为,和先前到达的两个不完整的陆军师一样,进行着一场不流血的战争,除了震天响的口号外,也没有什么积极行动。英法虽在盟国最高军事委员会第一会议上,组成了英法联军,由甘默林任盟军西方战线总司令,但在这两个结成同盟的国家之间也存在着紧张,摩擦和不信任。随着战局的加剧,这种情况更加严重。实际上,盟国的大部分行动都在大洋上进行,主要是力量最强大的英国皇家海军,而陆军基本没有什么联合行动。
希特勒进行波兰战争,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这是英法推新绥靖政策的恶果。法国政府缺乏果敢的气魄,英国政府也没有真想打仗的意图,这就无法让德国受到致命打击。这场战争,其实在几年前就已经输掉了,从1935年希特勒不顾凡尔赛条约的限制,悍然实行征兵制,到1936年德国重新占领莱茵区,一直到1938年希特勒策划的慕尼黑阴谋,肢解捷克斯洛伐克,德国在这场豪赌中中了头彩,盟国由于反共和绥靖,一次次让希特勒得手。
随着在华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在持续两年后彻底失败,日本国内是一片愁云惨雾。日本近卫文磨内阁受到弹劾,集体辞职下台,而以东条英机为首的一群致力于势力扩张的力量走上了政治舞台。东条首相上台后的第一道秘密指令,就是指示满洲特务机关负责人土肥原贤二彻底调查护国军首脑方云的背景资料,并要求在适当的时机,再制造一个“皇姑屯事件”,秘密地把方云处理掉,以达到分裂和打击护国军政府的目的。
同时,利用其在东亚强大的海军力量,对中国沿海进行战略性封锁,不断强化日军在越南的立足点,以便把日本国内急需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回来,也为日后从两线进攻中国作准备。在日本国内,继续把国家经济转向战时经济,意图在短时间内恢复军队的力量。
风云变幻,摆在护国军政府前途还是布满荆棘。
第四卷第八章
作者:冰龙
华北战场的全面胜利,为护国军中央政府酝酿,筹备召开第一界全国国民代表会议,共商建国大计,定都北平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