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日-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他现在的情况还是不能理解的。方云只是知道有了那次山洞遇险后,他整个人都变了,有很多自己原来根本不懂的东西,张口也能说得头头是道,就拿机械方面的知识来说吧,他可以肯定自己是从来没有学过的,可是看看黄胜利,刘爱国机密室里自己写的厚厚半柜子资料,他无言了;还有就是语言,自己只会四种,不过好像现在不止……总之是在自己身上发生了很多事情,到目前为止,都是好的,还没有什么坏的地方出现。想到这里,怪物两个字冒了出来,方云不由地苦笑了一下,端起杯子,才发现咖啡已经冷了,就很自然地站了起来,要去换杯热的。
小会议室里很安静,几兄弟的声音不知道什么变得很小声了。他们看见方云站起来,都不由地投过来一个关切的眼神。何凯他们对自己这个兄弟,可是心悦诚服,刚才看见方云端着杯子在出神,以为他在考虑问题,说话声音都不由地小了下来,是怕打扰他的思路。
感受着兄弟们的关注,方云心里非常温暖。他换了咖啡,轻轻抿了一口,又坐回原来的位置上,继续自己的思路。这次他把自己的结拜兄弟找来,是和何凯碰过几次头的。鉴于护国军政府控制的领域越来越大,很多被军事行动掩盖的问题慢慢显露出来。现在国家需要的是政府政治方面的人才,在这方面原国民党有很多,共产党也有,唯有自己的新党是比较薄弱的,搞军事搞经济搞技术搞企业管理的,新党倒是人才辈出。就在这一瞬间,方云想到了他的龙隐基地,但是想归想,就是那批娃娃能出来也要有老同志老革命带一把,扶持一把的。方云想到的办法是要整合一下新党和共产党的关系,毕竟大家都是信仰共产主义的,看看两党的党章,几乎都是相同类似的,尤其是土改政策,几乎就是一模一样,新党和共产党都说是自己的最先提出的,闹得不是很愉快。虽然后面何凯出面澄清了,矛盾已经是种下了。有时候,明明是一件好的建议,就因为是对方提出的,在书生意气下,双方互相顶牛。搞得一些原国民党的人员很不理解,不都是共产党吗?政策啊党章啊信仰啊,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啊,有什么好争的啊。
对于政府总理的工作,何凯也慢慢显露出政治上的局限和知识上的教条,在工作中不自觉地又搞起了当年李克在江西瑞金苏区搞的那一套,虽然国家有了立法,但普遍的群众教育素质低下。先进的立法,并不能改变长期以来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君权思想:在一大批人眼里,跟着方云就是帮皇帝打天下,自己就是开国功臣,平民百姓是供他们奴役的,旧官僚主义很严重。而方云也在工作中发现了自己弱点,对政治上的东西他也不是很在行。就打个比方说,在护国军和日军武汉会战关键时刻,德国抛弃了护国军政府转而与日本结盟,方云当时就没有放在心上,并没有利用外交关系进行斡旋,而是认为自己军力够强大就可以了。结果在战争后期,日本从德国拿到了护国军德制武器的样板,给护国军部队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方云不只一次的和华泽民,周卫国等交换过关于这方面的意见,对于自己在红军里时就非常尊敬的前辈,方云还是敢于畅所欲言的,尤其时在武汉会战的时候,华泽民,周卫国义务反顾地全力支持他,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拉了他一把,让他改变了对他们的看法。随着大家共事的时间越久,华泽民,周卫国的智慧和革命风节,更让方云深深理解了陆杰飞临终死谏的意图。随着护国军在军事上的节节胜利,护国军内部新党和共产党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已经到了求变的时候了。这时候,方云有了把新党和共产党合并为一个党派的设想。他先是试探性的向何凯交流这种想法,谁知道何凯心里也有这种想法,新党和共产党之间的思想上的同源,也让他在工作中有很大的苦恼。在两人统一了认识后,就分头开始作各自的工作。
对于华泽民那边的共产党方面,方云是不担心的,最重要是自己新党这边。当他把自己的设想向华泽民,周卫国他们提出来的时候,华泽民,周卫国很是吃惊。随着几次碰头交流,在民族大义面前,华泽民和周卫国基本同意了方云的设想,愿意去作其他人的思想工作。
这时候,何凯也已经把要和共产党合并的设想和方文宾他们几个说了。
“三哥,大哥刚才说的是不是真的啊?我们真的又要回去啊。”谢峰听了何凯的意见,有点不相信,直接问方云。其他几个人的目光也落在方云身上。
“嗯,是真的。”方云点点头,他把已经是空了的杯子放在了面前的桌子上。
“为什么?当初我们不是说好了不回去的吗?现在局面出来了,又要回去,我想不通。”谢峰还是老脾气,有什么都藏不住。
“嗯,想不通是正常的。”方云点点头,用一个手指轻轻地敲着桌面。他用目光扫了大家一眼,“我想大家都想不通吧?”方文宾,黄胜利和刘爱国都不由自主地点点头,朴志玄则是端起了咖啡杯。
“现在的形势和以前已经是不同了,以前,国民党压在我们头上,日本人压在我们头上,各地军阀压在我们头上。现在,已经没有什么人压在我们头上了。”方云顿了顿,“现在,我们需要的是建设,经济建设。这样,我们就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七弟,你看看我们哥几个,有几个是搞政治的料?首先声明啊,我不是啊。”
“三哥,我是讲不过你。我听其他哥的。”谢峰摇摇头,他可是了解自己这个三哥一但是下了决心,是不会改变主意的。
“三哥,我和爱国咧,是听你的,再讲了,我们还真不是搞政治的料。呵呵,有那种心情和时间,我们还不如去搞我们的飞机坦克,爱国,你讲是不是啊?”黄胜利推推眼镜,笑着说道。刘爱国微笑点点头。
“你们啊,要注意身体啊。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啊。”何凯忍不住说了一句。
“放心吧,大哥,三嫂已经帮他们找了另一半了,他们,呵呵……”朴志玄插了一句。立即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方云闻言也坐直了身体,问道:“真的?”
看着黄胜利,刘爱国老脸通红,讷讷不语的样子,都知道是真的了,都对他们发出了真诚的祝福。一阵热闹过后,大家心情都放松了不少。
“三弟,今晚来这里之前,大哥已经和我沟通过了。我没有什么意见,关键是看怎么维护好这来之不易的局面,我想这点三弟和大哥比我在行。军队方面不是问题的,人还是我们的人。”方文宾也表了态。
“嗯,我也支持三哥的决定。军情这块我还是拿得住的。”朴志玄也赞同。最后大家的目光都落到了谢峰身上。
“大家都同意了,我没有什么意见啊。”谢峰有点无可奈何。
“那好,我们明天在党内开个全体常委会,好好的落实一下。”方云做了最后的决定。随后,在新党的常委会议上,方云和何凯共同协力,很快就通过了与共产党合并的决议。
几乎就在方云坐动员的同时,华泽民和周卫国也在昆明建议召开了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出席会议的是全体政治局成员:华泽民,周卫国,朱承德,任道源,刘少奇和王稼祥。原以为会出现激烈争论的政治局全体会议,确召开得出奇的顺利,所有政治局委员的观点居然出奇地一致,都认为新党和共产党合并是目前解决内部矛盾的最佳方法,都是信奉共产主义,那么两党合并,就一定能够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治国之道。
一九三九年十一月三十日,苏芬战争爆发。德国以怀疑的眼光注视着这场战争。希特勒认为,小小的芬兰是不可能顶住强大苏俄的进攻的,他是同情芬兰人的,但他现在还不能得罪斯大林。对于苏俄,希特勒背后不知道咒骂了多少次:德国在全线进攻波兰的时候,眼看就要获取最大胜利的时候,苏俄出兵了。苏军是九月十七日开始行动的,不到几天就占领了按德苏协定分给他们德领土。德苏军队在布列斯特一带会师,苏军开到了匈牙利边境。这立即引起罗马尼亚和巴尔干半岛国家德强烈不安。波兰人的命运是个什么样子?这个问题在当时是要立即有个答复的。于是德国的里宾特洛甫前往苏联与斯大林谈判。
九月二十七日和二十八日,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的三次会谈中,斯大林掌握了主动权,要求对德苏达成的协定作出修改。斯大林第一个要求是放弃成立一个独立的波兰国的任何主张,因为这样一个国家可能引起德苏之间的摩擦―――――这是彬彬有礼的说法,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波兰可能被德国用来反对苏联。代替的办法是波兰将由德苏两国彻底瓜分。斯大林的第二个要求是把立陶宛划入苏联而不是德国的势力范围。作为报酬,他愿意在波兰中部作出让步,把位于瓜分线以东的卢布林和比沙的一部分让给德国。在苏联进入立陶宛的时候,苏联也愿意在苏瓦乌机三角地带对东普鲁士的边界进行调整,使之对德国有利。最后,斯大林还明确表示,他准备“立即着手解决波罗的海国家的问题”,而且他希望在同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达成解决问题的办法的时候,能得到德国的慷慨支持,这些问题的解决将使苏联在波罗的海地区获得它所希望的海空军基地。
为了同苏联达成协议,希特勒很干脆地付出了代价,但确没占到什么便宜,特别是日尔曼文明在东方的传统前哨波罗的海国家,不得不让给了苏联人。
为什么希特勒对于保持同苏联的友好关系如此重视呢?一部分原因是他知道伦敦和巴黎还在指望德苏之间发生争吵。一部分原因是他希望得到苏联的经济援助,是他能打破英国的封锁。然而,最终的主要原因还是希特勒看到,至少暂时把东欧问题搁置一下会有好处,这可以使他腾出手来全力对付西方。
希特勒想尽早同法国开战,但由于天气原因迟迟不能如愿。所以在苏芬开战后,他下令德国驻外使团和德国的报刊电台,都要支持苏联的“正当行为”,不得对芬兰人保持同情。苏联的中立对希特勒很重要,他想的是,只要德国在进攻法国的时候,苏联不插手,他是不会顾忌苏联现在在芬兰的行动的。
一九三九年十二月十日,护国军在昆明提前召开了《护国军政府1940年粮食春耕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方云代表护国军政府作了报告,把明年的春耕备耕和播种面积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严令各地强力部门要从重从严打击一切破坏春耕工作的活动。
一九四零年一月一日,在春城昆明,护国军政府第一次举行了阅兵仪式。参加阅兵式的有陆海空三军部队,在阅兵式最后,是一队五万人的日军俘虏。阅兵式通过新闻传媒传遍了全国各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广大百姓的爱国热情。
一九四零年一月十二日,新党和共产党进行了历史性的合并,统一对外称呼为中国共产党,方云当选为党总书记,华泽民为常务委员长,何凯任秘书长。并宣布中国共产党为唯一执政党。并同时决定,在一九四一年一月十二日,召开全国第一界国民代表会议。
第四卷第七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