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春-第1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曦闻言蹙眉,略略地思量片刻,就是缓缓地摇头,然后便又安然坐落,道:“寿王又不是吃人的老虎,再说了,我李曦做事问心无愧,即便是刚才那番话,自问也并没有说错,总不成寿王殿下过来就直接不分青红皂白的把我抓起来?”
顿了顿,他不屑地道:“再说了,不过就是几句口舌是非而已,我李曦堂堂丈夫,岂惧一女子耶”
他这话说完,杨洄愕然的同时,旁边的苏晋却是忍不住听得眉毛飞动,忍不住颌首抚须地赞了一句,“子日好气度,当如此行”
他这么一说,倒叫杨洄本来想劝的几句话也说不出口了。
“那……那行,那子日兄你可别怪我没有提前打招呼了,寿王殿下温文尔雅,还倒好说,那女子……却不是个肯饶人的呀”说着念叨着,他见李曦一副不以为意的模样,最终也只能一边心里埋怨着自己先吃萝卜淡操心一边转身走开了。
过了不大的一会子,从堂内就能听见外边喧腾了起来,几乎是片刻不暇地有诸如“见过寿王殿下”、“寿王殿下万安”、“见过寿王千岁”等诸多声音杂乱地传进来,这时候李曦抬头就瞥见,包括苏晋和贺知章等人在内,这堂内的诸多官员们已经是纷纷起身走下自己的座位,显然,他们要准备迎接寿王李清了。
见到这个阵势,李曦自然也免不了要迈步离席,站到了堂中众人那队列的尾巴上。
过了没多大会儿,堂外开始渐次安静下来,然后李曦就发现自己身前的这些大人们一个个都躬身拜了下去,于是他也跟着俯身行拜礼。
“见过寿王殿下,殿下千岁万安”
这个当儿,李曦嘴里若有若无的跟着大家嘟囔着,却是忍不住瞧瞧抬起头来看过去。
正在李适之的陪伴下走进门来的是一个面如冠玉的美少年,他并没有穿了正式的朝堂服饰,只是穿了家常燕服,年纪轻轻,倒也自有一股皇子的雍容气度。
看到他的第一眼,还没来得及细辩相貌,只是粗粗的这么一个感觉,李曦恍惚觉得,他整个人的相貌轮廓,乃至于身上那股子富贵却散淡的气质,都跟兰儿有着五六分的相像。
仔细一想,或许这位皇子更像他的母亲武惠妃?
扭头再看看走在他身后女扮男装的那位,兄妹两个,却是不怎么像的,顶多也就是从嘴巴到下巴这一块儿有些相像,至于其他的……那位寿王李瑁准额隆鼻,气相颇大,而那位姓李的女公子的五官,则要显得秀气了许多,细眉,琼鼻,眼睛略狭长,微微眯起眼睛在人群中找人的时候,有一股莫名的傲娇气,却又有些狐媚。
怕眼神儿跟她撞上,李曦就赶紧低下头。
刚才杨洄走后,苏晋貌似无心的跟李曦说起寿王的家事来,据说这位寿王殿下现有第一个弟弟两个妹妹,其中最小的那个妹妹封号是太华公主,今年才只有五岁。
他这么一说,都不用他直接提起,李曦已经知道,自己今日得罪了的那位李姓女公子,怕就是武惠妃最最宠爱的宝贝女儿咸宜公主了。
这个……虽然不至于害怕,却到底还是有些头大的。
不过呢,既然事情已经做下了,便也只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了,管你公主是个球
他低头思量的时候,咸宜公主李福儿的目光掠过众多大臣,几乎是不怎么费力的,就已经在众多老头子之中找到了明显跟周围人不怎么搭调的李曦,当下立刻便锁定了他,忍不住就是拉拉寿王李清的衣袖,冲着李曦一指,怒目而视。
这时候李清虽然顺着她的手指看了一眼,却还是先摆摆手,道:“诸位不必拘礼,请免了。”待众人都直起身子来,他才笑道:“今日乃是李大人的家宴,本王原不该过来扰了大家的,只是家妹性好诗玩,听说今日李大人府上雅士云集,说是必有诗会,因此便跟本王讨了主意要过来凑热闹,以便第一时间领教诸公大作,这不,本王也就陪着她过来了。”
话说,当李清这番话一说出口,李曦就已经是不由得心里暗赞了。心想人家到底是皇家教育出来的人物,这番话不但把身为主人的李适之给捧了起来,就连此时来做客的众人,也是一个个的都让他给带了顶高帽上去。
扭头看看,果然,他这话说完,大家脸上都是笑眯眯的。
虽然大家都是官场上的老手了,这笑容多有信不得的,尤其是这种场面性的场合,这些人的脸上几乎都是时时挂着笑容的,就更当不得真。不过显然寿王李清这番话说的还是很得体的,以他一个十七岁年龄的大孩子,当了那么多人却能侃侃而谈,而且还言之有物,将所有人都捧了一遍,这就已经够不容易了。
当然,心里把对方评价为一个“十七岁的大孩子”的时候,李曦已经是忘了,其实他自己今年也才不过十八岁呢。
这时候,李清又拉过身旁的咸宜公主李福儿,道:“快快见过诸位大人。”
李福儿这时候最后瞪了李曦一眼,然后便甜甜地笑了笑,说不出的乖巧可爱,然后,他还故意的学着男儿一般,冲众人行了一个揖礼。
众人爱她洒脱可爱的同时,也是纷纷口称不敢地还礼不迭。
这时候,等到大家都见礼毕,李适之当即便呵呵地笑着坚持要请寿王上座,不管怎么说,自己办家宴,人家以为王爷能肯过来,就已经是天大的面子了,他自然是不敢不恭敬。
而李清则是固辞,论辈分,李适之乃是承乾太子的嫡孙,与玄宗皇帝是堂兄弟关系,虽然现在已经不可能有爵位在身了,但他大唐宗室的身份却还是被认可的,所以寿王李清虽然贵为王爵,在这家宴上却仍是李适之的侄子而已,所以李清虽然口称李大人,并不会像他平常见到见到玄宗陛下的弟弟隋王李隆悌那样口称叔父,但还是坚持不肯占了主席。
到最后,李适之看实在让不下,便干脆命人撤了主席,在主席的位置上了设了一对主席,自己居左,请寿王李清坐到客席的西席,李清这才欣然应允。
到这个时候,本来客人就已经到的差不多了,更何况李清这位身份最为尊贵的人都已经到了,自然不可能再等下去,于是李适之吩咐一声摆席,顿时便有一群穿着浅青色罗裙的侍女们流云一般的飘上来,水陆八珍,齐齐的端了上来。
李适之提议三饮,一敬天地,二敬列祖列宗,三敬当今陛下,祝陛下福寿万年长。
然后,等到三饮已毕,这才又领着头站起来敬寿王李清,李清虽不擅酒,却还是满饮了,酒席刚刚开始,到这里,第一个阶段就算是小圆满。
大唐的规矩,既然是酒宴,自然不可无歌舞。
于是众人随着李适之敬过李清之后,便有六位舞姬飘然而来,一众乐工就在席下坐好了,丝弦款动之间,顿时飞袖满眼,舞姬们婀娜起舞,在场众人皆是看得沉醉不已,一时间甚至就连堂外坐席的人,也都纷纷起身挤到门口来观看,而李清和李适之见了,也是习以为常,丝毫不以为忤。
这个时候,就连李曦都悠然沉醉在几位舞姬婀娜的舞姿之中,心里想着,自己在蜀州时也实在是太忙了,竟是没有想起这个茬口来。
就算是家里不蓄养什么歌舞姬,但武兰就是舞姬出身啊,而且花奴也是个亚善音律能歌善舞的,当时居然没有让她们跳舞给自己看,真真是一大损失。
如果再着人打造一根钢管……就两个人那婀娜的身段,纤细的腰肢,真是想想都让人忍不住要心向往之的恶趣味啊。
这个时候,众人皆沉醉,独独咸宜公主撅着嘴儿紧紧地盯着坐在苏晋下方的李曦,见他一脸沉醉的样子,甚至好像是连眉毛都跟着抖起来了,脸上还带着一抹若有若无的古怪笑意,就忍不住冷哼一声,“待会儿非得让你好看”
第三卷 风风火火闯长安 第三十二章惊才绝艳(上)
第三十二章惊才绝艳(上)
歌舞之后,又是喝酒。
歌舞不错,酒也是极品剑南烧春,当得现如今大唐极品名酒之列,但是说实话,李曦对于这种无数人聚在一起的所谓欢宴,实在是不感兴趣。
相比之下,他更喜 欢'炫。书。网'三二知心好友聚在一起浅斟慢酌,彼此也可以聊些有趣的事情,又或干脆就是跟兰儿花奴她们坐在一处,大家说说笑笑,喝酒之余听着女人们相互聊些家常,看着她们浅浅的酒后腮红,如此,方才得酒中之趣。
像眼下这样一大群人,彼此脸上都挂着虚伪应付的笑容,说些八竿子打不着的话,有些时候明明有些话题你不感兴趣,可是人家说的兴高采烈,你还不好拂了人家的殷切,即便不好笑,却也得装作一副很是开怀的模样,陪人家哈哈大笑。
似这等交际,实在也是无趣得很。
歌舞毕,又是一轮的敬酒献酒,李曦也都跟着众人做了,然后等到大家谈笑时,他便干脆低了头自己吃喝,只是偶尔扭头跟苏晋言笑几句,其他人即便搭讪,他也只是客气的应付几句,便又继续低下头去。
这大唐时候的宴会,尤其是家宴,往往很是散漫。
起初当然要找些由头,比如敬一些尊者啊,敬天地啊之类的,可是等到这些礼节性的阶段过去之后,下面丝弦款动,三二女子鼓瑟而歌,一行舞姬罗袖飘飘之极,却就陡然的开始热闹起来了——
认识的,不认识的,彼此相互敬酒,三五成聚,时而哄堂大笑,旁边的另一帮人也不会觉得打扰,甚至眼见哪里谈笑的欢,大家还会凑过去……
在李曦看来,倒是跟后世里的酒会差不多,大家手里拿着酒杯在大堂内自由穿梭,缺酒了随处可取,高兴了纵声高歌,甚或来了兴致,还有不少平日里端正之极的高官们当即就手舞之足蹈之,却是丝毫都不怕丢了所谓颜面的。
人言大唐风流盛世,其璀璨处,大概便是这等富贵奢靡之地的放浪形骸了。
只不过这些东西,李曦却是不太感兴趣。
今日是李府家宴,为的是庆祝李适之高升,同时也算是周知诸位亲朋故交,李适之又重新搬回长安来住了,跟大家见个面,如是而已。既然来了,自然要过去找李适之说几句话的,所以眼看酒宴上大家已经喝得开始有些放浪形骸起来,李曦便跟苏晋商量了一下,两个人同时起身拿着酒杯到了主席的右侧,李适之处。
恰好贺知章等几个人正在那里跟李适之说话呢,李曦和苏晋过去了,先是敬了李适之一杯,祝贺他高升,然后李曦又恭敬地敬了贺知章一杯,贺知章也笑眯眯地与他共饮了。
等到这些都完了,李曦又陪他们说笑了几句,这就想开口告辞。
倒不是他矫情,虽然他也知道,这种场合下往日里这些身处要津的大人物们相聚一堂放浪形骸,正是大唐人身处盛世精神极度饱满的反应之一,奈何他实在是不喜 欢'炫。书。网'这种闹腾。
只不过还没等他开口,贺知章已经先说话了。
老头子眯着眼睛,笑眯眯地看着李曦,目光里有着一丝考校的意味,道:“素闻子日善诗,今日良辰美景,又适逢佳会,可有佳作否?”
李曦笑笑,他可不在乎这种考校,虽然他也知道,要跟贺知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