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祸水妖妃 >

第167章

祸水妖妃-第167章

小说: 祸水妖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里一片悲戚…那十名男子,无疑是最英勇的军人。
    
    
第二百四十章:善后
    
    
今日第二更:(共三更)城墙上又多了十具尸体,个个浑身青紫,有几个甚至双臂已经遥遥欲断,挂不住自身重量了,只能将麻绳绕过腰际再系在?望口。
    
当李平阳提出要将此十人尸体一并挂上城墙曝晒之时,我差点出言阻止,若非胤?及时握住了我的手,此刻怕是所有努力都功亏一篑了。
    
当他若无其事的说着:“他们当我有此报。”之时,当那十具尸体在他头顶慢慢升起,而他却纹丝不动之时,我终于明白我与他之间的不同,叫做“妇人之仁。”
    
在此阴谋迭起的年代,怀着宽赦之心处事,或许真的会酿成更大的悲剧。在土谢图汗部时我若一早便将子青处死或者流放,就不会让扎纳扎特尔殒命,而回京之后,若我能勇敢面对叶婉华并非我嫡亲妹妹之事,亦不会受她万般蒙蔽,最后害了江修缘和雪莲。
    
有时我会将思绪深埋在过往断断记忆里,懊恼感伤,消沉痛彻,却依旧回不到故往,依旧改不了结局。但这种悲观情绪,在胤?的温柔一抱下慢慢消逝,直到眼前只剩下片片金灿的朝阳,照亮了他问鼎天下的坦途,亦照亮了我与他一直相依相偎走下去的命数。
    
李平阳在第二天便站在城墙上宣布山西起义军解散,大开城门以邀朝廷军队进驻。
    
回到平阳府之时,已经不复我们初初逃出城门时候那般满布着肃杀之气,所有一切都看似那般祥和,费尔多清在衙门口派粥施米,而兵士们亦是一副若无其事的模样,站岗的站岗,巡逻的巡逻。
    
费尔多清见我与胤?回程,热络的上前询问结果,当胤?将局势安定之语告知他是,那实诚的军人笑容好在未被胤?看到,不然单凭此由衷一笑,便可轻易窥见,此人不可能与阴暗为伍。
    
胤?连夜休书上禀朝廷,告知目前山西状况,要求临府临县皆开仓放量,并派遣大批军队进驻山西。
    
大军还未来之时,一些善后工作已经在胤?的精心安排下紧密展开,他组织了许多体力恢复过来的壮年男子,来回奔行整个山西,为的是将那些曝晒发臭的尸体,就地火化,与此同时,我便负责召集全省大夫一起,沿着山西的主要河流枝干,遍访沿流各个村庄小镇,务必查探清楚各地是否有爆发瘟疫的迹象,而许多预防瘟疫的消毒草药,也源源不绝的从临省运来,每到一个地方便会免费派发,供各家各户消毒之用,紧接着又储备了许多治疗瘟疫病症的草药,以免到病来之时势头难以控制。
    
方方面面,他都设想周到,而大批军队,上万车的粮食拉来山西之后,此场饥慌才真真正正的过去。
    
等到所有情势都能控制之时,已是两月有余了,原本寒凉的天气都已渐渐转暖,好在饥荒爆发在冬季,若换了个季节,恐怕不会似现在这般没有任何疾病传播。
    
我与胤?撤出山西的前一晚,李平阳过府来看我们,经过许久的劳碌,他比初见时候更加黝黑精瘦,却显得心情愉悦。
    
临行前他与胤?的别话,虽然语言低沉,我却听了个清楚:“大清将来若能在爷的手中,定能延续昌荣。”
    
我记得那时风和日丽,温渺的清风吹过他凸亮的额头,山边不知名的野花正开的妖红,衬得他那般容光焕发,神采奕奕。
    
我想李平阳这一搏,是搏对了。因为仅在回朝后的几日,康熙便下诏任命李平阳为山西巡抚,他自此从一个籍籍无名的草野村民,一跃成为正二品大员,所谓青云直上,便是如此了。不得不说除了他耿直豪迈的胸襟,更因他如此懂得审时度势,一表忠诚。
    
而从他统领义军之事亦可以看出,他深得山西人民爱戴,此番事情之后朝廷不计前嫌提拔他,无疑又为大清的历史功勋柱上,添加了绚烂一笔。
    
方入城门,胤?便马不停蹄的奔入宫中复命,而我终于可以大舒口气,回府补充多日来缺失的睡眠。
    
但才入府未久,饮罢一杯茶水之时,康熙便派然前来召我入宫了。
    
犹记得他曾说过,要我永远不得踏入紫禁城的,但这次他却主动破除自己的旨意了。
    
走在久违的宫道上,心情竟是从未有过的澄定,回想他在北京城外的诀别一抱,便知往后即使与他见面,也不可能再起硝烟了。
    
爬上乾清宫阶石之时,我一如既往的看见了李德全那张祥和带笑的脸,面对漫天夺目的阳光,慵懒的眯成一线。
    
“公公!你好不惬意啊!”我笑着打趣说道。
    
他笑着说道:“再惬意也没多少日子喽。”他虽然话语带笑,我却止不住一阵心酸,他也是鉴证我一路心酸走来之人了。
    
踏入高耸门槛之时,看见厅里几乎所有阿哥都来齐了,独独少了胤祥。
    
康熙端坐正中,那眼角纹路深深的绽在众人面前,可见今日他心情真的很好。
    
“来,坐下吧。”未等我开口请安,他便兀示意我在边侧坐下:“山西之事,辛苦你们了。”他转头望了望胤?,又望了望我。
    
顿时终于明白他此番召我入宫的深刻含义,本来我只是一个隐在暗处的“已死之人”,而作为山西之行的奖励,他默许了我的存在,亦变相宣召了我与胤?的堂而皇之的婚姻。
    
此刻八爷正坐在我的对面,他埋首拨弄着胸前朝珠,似乎对周围一切都漠不关心,但九爷时不时飘来的狠恶眼神,却泄露了八爷的不甘之心。
    
我回以他浅浅一笑。因为除此之外,真的不知该用何种表情来面对他的诘问之意。
    
康熙见场面有些尴尬,便清了清喉咙说道:“你们跪安吧,胤?和兰芝留下。”太子本就听烦了康熙对胤?的溢美之词,而八爷恐怕也尴尬难定,听闻康熙这般说话,都急不可待的起身跪安。
    
而我眼神拂过八爷站定的身姿之时,正触上了他的湖水双目,虽未漾悲喜,却满面赤红。
    
不知是缘自心里怒火的强制压抑,还是缘自今日太过温暖的天气。
    
    
第二百四十一章:二废伊始1
    
    
今日最后一更:
    
待阿哥们都陆续退出门去之后,康熙忽而正色对胤?说道:“你觉得张廷玉应不应该复职?”
    
看见胤?明显一愣,此问题果然难住他了,说不复,那么国家无疑损失一栋梁人才,说复职,康熙定然会问明其中缘由,那么势必会牵扯出太子之事,以及山西正空突现异像的传闻。
    
若在胤?未去山西之前,那些异像传闻对他来说是毫无意义的,此事矛头单指之人乃是胤?,毕竟能称之为二龙之人,也仅有当今太子了。但历经数月,他在山西建此功勋,便不能再将双龙争日之事抖出来了,因为只要有心之人稍一挑拨,说胤?在山西之时如何极尽能事拉拢人心,便必定会遭到康熙忌讳!
    
康熙仍在等着胤?的回答,而他的沉默似乎已经太过长久了。
    
我慌忙上前替胤?答道:“选贤任能乃是君主之事,四阿哥也仅是一介朝臣,又怎有发言之权呢。”
    
胤?似回魂一般说道:“是啊,皇阿玛,请饶过儿臣吧。”
    
康熙闻此才满意一笑,说道:“张廷玉此番罪大恶极,朕本欲将他贬往山西亲自收拾他惹出来的烂摊子,但数月来一直接到你的奏报,说山西起义军头领心思豁达,深得人望,且对朝廷忠贞无二,朕有意顺应民心,将他提拔为山西巡抚,以昭显我大清容人之量,你觉得如何?”
    
胤?不卑不亢的点头应道:“皇阿玛思虑周全,此为一举数得之举,亦可让百姓受惠。”
    
康熙也点了点头,继续说道:“那么此事便这般定下了,但由此一来,张廷玉却没了着落了。此次朕便饶了他这失职之罪,罚俸一年,官降留朝一位以观后继。”我有些迷惘康熙为何会将此事事无巨细的告知胤?,这其中到底有何深意。
    
难道他心中的天枰,已经慢慢倾向胤?了吗?
    
“皇阿玛英明!”胤?始终未发表任何意见,只是面色僵硬的附和着他的言语。但我直觉他是不开心的。
    
罢公事,康熙又转而笑着对我说道:“听闻你府出了些事?”
    
被他这般提醒,我才想起乌喇那拉氏此刻恐怕还在柴房关着,都好几个月了,不知会不会关出疯病来,而去了山西之后,一只疲于奔命,也未想着告知胤?。
    
他有些疑惑的望着我,问道:“何事呢?”
    
康熙笑着说道:“原来此事连你都不知?”我见避无可避,便硬着头皮说道:“回皇阿玛话,府里的确出了些事,乃是我去山西之前了,仓促间竟把此事给忘了。”
    
他泯笑不语,摆明便是等我自己坦白:“我将大福晋关在柴房了,若无意外,她应该已在柴房里关了好几个月了。”
    
胤?原本有些忧心的面色,再听到我说出境况之时却刹然平静了。
    
康熙将这一幕尽收眼底,有些怅然的对胤?说道:“你素来都是知道进退之人,这长幼有序也是懂得的,行事不要这般鲁莽,传出去只会坏了你夫君的名声。”
    
“你也是的。”他又转身对着胤?说道:“既是不将人家置在心里,又何故要再娶了回来,若她此刻仍未进门,朕也是乐意让你愿望成真的。”
    
他今日说话有些哑谜的味道,我琢磨了许久也不知他这般东扯西聊,到底想告诉胤?一个什么道理。
    
回府路上胤?一语不发,脸色却越来越难看,握我手时也不自觉的特别用力,挤的我手掌阵阵生疼。
    
我忍着疼痛未出言扰他思神,直到他自己发觉将我手掌捏的一片红肿,才愧疚的说道:“心儿,对不起…”我笑着摇了摇头,他才开始将一路的心事倾诉给我听。
    
“看这架势,皇阿玛已经知道山西之事的原委了。”我有些愕然,不知他到底从他哪个动作言辞里看出的端倪,怎么我就不觉得呢。
    
“心儿不觉得他今日问话皆有所指吗?其实张廷玉的去留只是一个幌子,你也知道山西之事其实与张廷玉根本毫无关系,皇阿玛之所以不将张廷玉罢官或者另议罪名,自然是查明了其中原委,山西之事方被揭发之时,你未看见皇阿玛震怒的神情,恨不得将张廷玉即刻投进大牢赐死了事,但此番我们回来,他却一反常态,只是笑眯眯的降了他的级,稍一联想便可知道,皇阿玛是已经了解了那个传闻,也知道了太子做的事情,但从他处理张廷玉的态度来看,还是执意要袒护他的。”他说话间满脸的无奈愤懑,虽然他的阿玛是一个精明的帝王,但却是一个宠溺过度的父亲。
    
“那他暗指大福晋之事,到底又是为何呢?”其实我心里是有些明白的。但经胤?确定,便再一次肯定了自己心里的想法。
    
“他是在提醒我们,你与我的结合,是缘自他的默许。而我要立你为大福晋的心愿,也需得到他的首肯。借此事情隐含的提醒你我,不要僭越了。”已经不知该用何种言语来形容康熙盲目的父爱了。
    
本以为他与胤?的关系,已如满背稻草的骆驼,只要我与胤?稍加一击,便会土崩瓦解了…但按今日的情形看来,实情远非我们所预料的那般。
    
又怎能不教人丧气!
    
“不管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