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热风录-田中芳树-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宗皇帝李世民死后被安葬于长安西北的昭陵,这是一座巧妙利用自然地形,气势恢弘的陵墓,据说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就陪葬于该陵墓中。在陵墓前方是大量的石刻造像,如果有谁前往那里旅游,会发现两个异域风的石人像(注5)。左边的那个石人服饰是吐蕃风格,他是吐蕃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李世民名义上的亲家松赞干布;而右边的那个则是天竺风格,他就是阿罗那顺。
注释:1。根据出土的窖砖铭文的记录,王玄策最晚在贞观二十三年,也就是唐高宗即位后被提升为左监门长史,而后又在龙朔年间被提升为左骁卫长史,这是有记录的王玄策的最高职务。
2。 就在显庆二年王玄策又向高宗皇帝推荐了天竺方士,不过未被采纳,可见他并未吸取教训。
3。 事实上就在龙朔三年四月,高宗就《僧尼致拜父母诏》一事召开御前会议进行讨论,王玄策也出席了,并在本次会议中持反论。
4。也有人认为王玄策在龙朔三年,也就是西元663年还曾第四次出使天竺。
5。其实应该有14个蕃王石像才对。
后记
啊,历经感冒、停电、房屋漏水等各种磨难,虽然比预计的时间延迟了不少,不管怎么说,终于是还是把《天竺热风记》完成了,实在是可喜可贺。
本篇的主角王玄策虽然在经历上可说是个相当特异的人物,但在却是个真实而非虚构的历史人物。背靠着万年冰雪的喜玛拉雅山、立于尼泊尔骑兵先头、在辛都斯坦平原上奔驰,以少数异国之兵于之兵异国获得大胜,实在是相当无愧于“名将”的伟大战绩。
如果十八、九世纪大英帝国的将军的话,他大可以就身陷牢狱一事要求赔偿,加上其恢复和平的大功,要将其当成殖民地也不是不可能的事。与此时的唐帝国相比,大概日后的大英帝国才是真正的“未开化国”吧。
总之,关于这个人,我认为即使是把他当成如好莱坞电影般具华丽风格之冒险电影主角也不是不行的,足可以作为有趣小说的主角了。记得自己也抱怨过“怎么不拍这个人的电影呢?”,但却担心被反套一句“那你就出钱来拍好了”,也就莫可奈何了。不过现在,终于以他为主角写出了这样的小说,多多少少也可以算是对自己有个交代了吧。
不过话虽如此,完成这个工作也是相当困难的事情,为什么呢?王玄策归国之后虽然把包括自己所做过的事,以及印度的地理等做了详细的记录留传,叫做《中天竺行记》,可惜如今已经散落,几乎没有留存下来,只能在《释迦方志》等中依稀找到一些痕迹。而根据中国史料编辑的规则,王玄策的阶级在五品以下,这样的人物是不会在《新唐书》《旧唐书》等史书中单独加以记录的。而相应的,从戒日王死后到穆斯林入侵的这段时间,在印度历史上也是一个史料严重缺乏的空白时期。写作素材的严重缺乏,这实在是很令笔者伤头脑的事情。
虽然困难重重,但心里还是常常挂着“总有一天”的想法。既然此次得到了这个机会,那么就顺水推舟,也不顾自己的才疏学浅,决意尝试看看。倘若要求完美,恐怕到死都完成不了吧,因此还是一如往常,在出糗的心理准备之下开始动笔。
好在这方面,中国的孙修身先生曾经写过本名为《王玄策事迹钩沉》的书,对于笔者实在是有莫大的帮助,如果能把它翻译为日文,那实在是很有益的一件事情。不过笔者到处也没找到该书的日文版,而且似乎也没听说有任何的出版社计划翻译这本书,真的是很遗憾。当然了,这原本应该是文部省的工作,其实只要把海上自卫队扩充计划的预算拿出一小部分就可以办到的,日本真的是一个很不注重文化的国家。算了算了,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再怎么发牢骚也没用。
所谓“历史小说”,其使命——这么说来好像自己很伟大的样子——但其存在的意义,乃是在于制作出具有魅力的虚构情节才是,至少我一直是这么认为的。《天竺热风记》毕竟也是小说,当然了为了取得戏剧性的效果,就要在历史记录的空白处加以种种的推测,甚至把部分历史做些改动,这也正是这种小说的有趣之处。
譬如说,关于阿罗那顺得到了东天竺援助方面,虽然中国的蔡东潘在《唐史演义》中做了肯定性的描述,但其实并不见正史~正史里的记录仅仅是“阿罗那顺委国走,合散兵复阵”那样的程度而已。而根据“馀众奉王妻息阻乾陀卫江”中乾陀卫的地理位置加以推测,阿罗那顺更有可能是向西北的方向撤退才是。
类似的例子在文中还有几个,有对这部分历史感兴趣的读者,不妨在闲暇之余查阅一下书后开列的参考书目。总之,本书并不具备历史参考书那样的价值,仅仅是提供一些看历史故事的乐趣。如果能有读者因为这本书的缘故对那个时代的历史产生了兴趣,对于作者而言,这实在是很欣慰的事情。
哎呀呀,除了当年的毕业论文外,大概再没什么什么比历史小说更让笔者为之头痛的存在了。很遗憾的是,付出了难得的勤勉后,却不敢断言是否真的有了成果……不过完成后内心那种“终于完成了!”的充实感,应该就是最好的回报了吧。说起来,面对大量呈现出“未完成”状态的作品与大堆催稿的来信,我实在是忙得想罢工。但虽然如此,我还是想写些以中国的历史取材的小说。
其实这可以说是相当厚颜的一种想法:在中国那灿烂的名将星河中,如王玄策那样未经由日本人的手加以小说化的人物尚有不少。在中国历史方面,我们似乎太过拘泥于《史记》及《三国演义》有关的事物为素材了。井上靖、陈舜臣等巨匠推开了以其他时代为素材的小说的大门,而跟进者却寥寥无几,这实在是太遗憾了。
“那么你自己又是如何呢?”如果我被问到这问题的话,那我只能说我会尽我的努力。一年或一年稍微多一点的时间出版一部,这样慢慢的写……再怎么说,光是我一个人是不可能全部把他们写完的。所以,我真的非常期待着能有更多人加入进来。个人而言,也许后面我会以见到地中海的落日,并且策马攻略十字军骑士们做为根据地的城塞的郭侃为主角吧……不过也仅仅是举个例子说说而已,很难说到底什么时候能写出来,如果耐心的等待,笔者将不胜荣幸。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在搜集与阅读一部分中文资料方面,得到了织智秀廉先生、白羽征一先生、土御门通亲先生与竖山辉二先生的大力协助,此外,在文字、史料等方面,风雨无阻的尼子信久先生也给予了我全面的极大帮助与鼓励。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我想仅仅依靠自己,大概是无法把本书完成的吧!在此,请允许我衷心的感谢。还有那些一直关注本书的读者们,真的非常感谢你们。
再次感谢大家阅读本书。
作者敬上
于2005年的春季
参考书目:
《新唐书》《旧唐书》《大唐西域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五天竺行经记》《释迦方志》《唐史演义》《求法高僧传》《西藏王统记》《西藏的文明》《王玄策事迹钩沉》《印度通史》《狂砂传》《中国武将列传》《亚尔斯兰战记》(含2、外传)
《天山舞姬》《天竺热风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