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36-中国足球梦难圆-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呼声减弱了,低水平的本土教练重新领导了国家足球,一切又都恢复了过去的模样。
正是从这个角度看。我才更加怀疑这个转折是人为造成的,它并没有真实地反映出中国足球的现实和世界足球的现实,它只表明了“洋务”派的失败和“本土”派的胜利,最终是一种保守势力重新掌握了中国足球的生杀大权。我说的保守势力并不是一群十恶不赦的坏人,他们也真心地希望中国足球腾飞,但他们不愿让这种腾飞假他人之手完成,他们更想由自己去完成。问题仅仅在于,这些人不知道足球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在这个传统中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能是孤立的,它必须融入这个传统才有可能取得成功。世界的总趋势是和平与发展,它的核心是相互间的对话和交流。足球并不能有所例外,我们落后就要学习,这里不涉及民族和国家的尊严,体育有自己特别的精神,我们必须尊重这个精神。
我们的乒乓球、羽毛球、体操、跳水等项目在世界上领先,外国人就想方设法请我们的人执教和参赛,所谓的“海外兵团”正是由外国人的礼聘才形成的,没听到有谁讲过洋人不要脸。洋人在这些方面比我们更有世界性目光,我们也应该把自己看成是全球大家庭中的普通分子,不要还抱着旧有的“世界之中心”的玄想过日子,更不该把体育的正常交流看成关于国家民族尊严甚至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十几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最基本的也是最显著特点就是和外界的交流、向先进国家学习,也就是这个问题才格外受到非议。说穿了依旧是几千年文明形成的历史包袱压迫着我们,使我们一旦面对了开放就想到“八国联军”的入侵,就想到了屈辱的殖民史和洋人对中国的虎视耽耽。“自力更生”的提出有它特殊的历史背景,如今世界已经有了很大改变,并不是由一两个国家就可以主宰世界,中国的处境也有了变化。
我们迫不得已才进行了“自力更生”,如今可以用更便捷更省力的方式得到更大的实惠,为什么不让人庆幸呢?中国的经济近年来的飞速发展,开放和搞活是首要的策略,体育的腾飞同样得益于这个策略。
《中国足球梦难圆》 第一部分新时期的叶公好龙和夜郎自大(2)
足球是个例外,它并没能很好地使用这个策略,它还停滞在相对愚昧的时代。只有重新调整头脑中的思想观念,我们才会老老实实真心诚意向足球发达国家学习,才会不再演出施拉普纳式的闹剧。在新的时代下重新理解爱国主义和卖国主义,重新理解引进和自立,应该是中国足球界最迫不及待的问题,这个东西解决不了,我们依旧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外部世界,我们依然还会在黑暗里摸索许久。
对外国人的仇视和不信任不仅仅存在于高层人士之中,开始的阶段中国球员也有类似的过敏反应。职业联赛第一年,郝海东和广东外援大打出手其实也是同样情绪在起作用;降组后的辽宁队引进了乌拉圭外援、我们的球员在训练中甚至故意踢人而且双脚飞踹,恨不得把人家的腿踢断。情绪中有一个共同的东西:“外国人有什么了不起的?”教练员同样这样反问:“洋教练有什么了不起的?”徐根宝就是顶不服施拉普纳的人,肖笃寅也是,陈亦明也是,这怪不得他们,谁让你没能引进真正高水平的外援来呢?问题是这些人不应该由此就认定自己行,你只是面对外国的三流才会有此信心,真正遇见大师仍旧什么都不是。
9月中旬去中央电视台参加他们的《实话实说》,主题是关于甲A是否要引进外援。我有些吃惊,都什么时候了,居然还要讨论这种虚晃晃的问题。后来才知道,有一批人大委员联名写信,状告足球引进外援妨碍了本土球员的生长,还有一个理由是凭什么把钱都让洋人挣了?节目搞了很长时间,播出时就删得差不多了,但基本上反映了讨论的面貌。别说,还真有反对引进外援的,理由恰恰也是那两条。其实说来说去还是一种大中国的民族情绪起作用,许多人就是从感情上不肯接受引进的现实。这都是一些很好的人,但他们的爱国热情用错了地方,他们本可以去大连的金州体育场为中国队加油鼓劲,去同声高唱国歌,那时候的爱国主义才显得更真实更有用处。
主持人是一个很机敏的年轻人,他很客观,这大概是中央电视台的特色。中央电视台的年轻人能做到这一点已经很不容易了,他们经常假装着没有倾向性。讨论当然没有结论,但赞成引进的还是占绝大多数,大家只是反对引进“水货”。这也应该看成是对中国足协的指控,如果不是引进施拉普纳,也不致于戚务生赶鸭子上架把国家队糟蹋成如今这副模样。恰好那一天有许多从大连赶到北京的球迷,成都的、襄樊的、重庆的、武汉的,差不多都很激动,都在说要好好学习欧美足球,一定要引进高水平外援。北京国安队的领队还说外援给国安带来许多好东西,中国的年轻球员憋足了劲要赶超外援。杨群还说这样下去,迟早有一天我们的球员也会成为别的国家的外援。黄健翔说外援虽然挣得钱多些,但他们给中国球市带来的收益更大;国安的球员要拿工资,还要养老金和住房,相比之下,不能就说钱让外援赚了。毕熙东说挣钱多少有个生活起点问题,外国球员的生活起点高些,我们看他在中国挣得多,但在他们自己国家里就不算多。
但反对请外援的人最终还是说:“从来就没有救世主,我们只能自己救自己。”
看看,一下子又把事情扯到爱国主义和卖国主义上去了。没有谁把外国人看成是中国足球的救世主,我们只是因为落后才去学习,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只不过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然后才有能力自己救自己。中国足球的发展最终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我们当然要自己救自己了。
《中国足球梦难圆》 第二部分学学日本抓住我们的机遇
在中国足球的现实中,从根本上改变观念肯定至关重要,这个问题处理得好和快,中国足球就能早一些和世界足球的潮流汇合,否则我们肯定要越追越远。
我们的近邻日本是世界上民族意识最强的国家之一,但战后的日本很快调整了自己的思维方式,一个以“大和民族”为世界中心的国家成了一个最善于学习的国家,也成了最能吸纳外人精华的国家,在这种新的国民精神指导下的日本很快就发展成世界上最具经济实力的国家,如今的日本的确又重新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大国。在足球方面它也不甘居于亚洲中流,它照葫芦画瓢,还是引进。它希望引进能带来自身的进步,日本人花了数不清的钱请了法尔考、济科、布赫瓦尔德、莱因克尔、斯基拉奇、劳德鲁普、斯托依科维奇,还请了奥夫特、温格一大堆大球星和外国教练。短短几年,日本就一跃成为亚洲的强队,谁碰到它都难说不是生死之战。日本足球如今只欠缺一份大赛的经验,一旦这个方面有所补充,它肯定将是老牌亚洲强队夜不能寐的心腹大患。
不说日本,我们的周边国家都在这么干,其中不乏那些过去曾经是社会主义的国家,越南就请了德国人。
其他亚洲足球强国也这么干,沙特、科威特、韩国,只有几个不肯改革开放的国家才拒绝外籍教头,比如说伊拉克。足球发达国家也并不只相信本土教练和球员,意大利、西班牙、德国、英格兰、荷兰,这都是传统的足球强国,但他们依旧把足球搁在传统中,把交流和引进看得格外重要。对于中国来说,比你差的比你强的都这么干,你凭什么就要“自力更生”呢?这种近视的爱国主义实在有害,它最终只能导致我们越发落后越发挨打。
'98世界杯外围赛是又一个历史契机,中国队出线与否又会给新问题留下两个答案。如果我们能全面客观地评估自己,中国队出线与否都不能表明中国足球在世界上有了一争高下的实力。我们必须坚定自己的方针和策略,加大引进的力度,并且不仅仅局限于国家队,只有全面引进,我们的足球思想才会有质的飞跃。和王健林的会面很集中地讨论了这个问题,正是王健林对引进外籍教练方面有十分坚决的态度,我才敢讲大连万达有可能给中国足球做出新的贡献。上海人在这方面又一次走在了前面,这或许是上海一直处在中国对外交流的前沿的缘故。上海人在引进外援方面做得坚决,从斯托依科夫下课到安杰依登台,申花俱乐部彻底打消了本土教练重执申花帅印的念头,申花等于向足坛宣告:一定要在这方面干到底,甚至可以置申花的现实战绩于不顾。上海不仅仅是申花,其他的几个俱乐部也采取了相同的方略,豫园、浦东都是外籍教练,而且上海舆论和球迷也都表达了他们的支持。遗憾的是其他俱乐部缺少这种革命的环境,他们还是满足于在自己现有的资源下折腾。比如说辽宁队,下了杨玉敏上李树斌,下了王洪礼上杨玉敏,下了杨玉敏上王洪礼;比如说广东队,下了岳永荣上陈亦明,下了陈亦明上郭亿军,下了郭亿军上岳永荣;越是足球历史悠久的地区,这种闭关自守越严重。他们总是在内部换来换去,还是一些老面孔老方式老打法老思想,就是不肯放下架子请外人。在这种地区,他们一直认定“我们有中国最多最好的人才”。这种想法或许不错,但他们就是不愿正视中国足球整体落后的事实,就是不肯屈尊求教于天外之天人外之人。
从全国十几支甲A、十几支甲B的实际情况看,我们面对着相当顽固的守旧势力,这种传统势力并不那么容易就让出地盘,学习和引进只是在有限的几个俱乐部里行得通,大部分俱乐部还认定“中国国情”比足球规律更能决定一切。我们的大部分中国教练从自身利益出发也不愿有外藉教练带球队,中国助手起到的作用大部分都是消极的,虽然没有谁傻到公开做梗,但暗中拆台的事屡干不爽。从施拉普纳到维尔纳再到浦东的乌拉圭人,都是在莫名其妙中就卷了铺盖,外籍教练的直来直去在中国助手的太极神功面前很快就一败涂地。我敢说,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中国教练没有真的为球队的利益着想,更没有为中国足球的大计着想,在现实的个人利益面前,他们的爱国主义和事业信念只是一堆骗人的空话。
《中国足球梦难圆》 第二部分关于“特殊国情”
自从中国因政治制度和西方发达国家的不同创造了“特殊国情”这一政治词汇之后,许多事情一旦遇到冲突便使用它来解释。随着改革开放的领域不断拓展,“中国特殊国情”的使用率也越来越高。在足球界,这个概念不带积极意义,它成了向外界学习的一个障碍。俱乐部不能向国外看齐,是因为“特殊国情”;引进外籍教练不成功,是因为“特殊国情”;球员市场混乱,是因为“特殊国情”;反正一旦出现了问题,一句“特殊国情”就遮掩了一切,仿佛“特殊国情”是一个万能的借口,而使用这个借口的足球人几乎都是一些既得利益者,这些人扭曲了“特殊国情”的积极意义,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