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机构,俘获的汉人工匠工作于其中。当时认为燕京(今北京)的织品精巧甲
天下。唐末留居在陕西一带的回鹘族,为金人强迫迁至燕京,他们也擅丝织。
宋人记载中特别提到他们所擅长的一种技术,名为“克丝”(即刻丝)。又
称他们善捻金线。以金线或金箔入丝织,在宋代有十八种方式:销金、缕金、
间金、戗金、圈金、解金、捻金、掐金、明金、泥金、榜金、背金、影金、
阑金、盘金、织金、金线。北宋中叶曾一度下令禁断,但事实上并未全部禁
绝。南宋送给金人的礼品中就有“青红捻金锦”一类的织物。
中国古代原无棉织品。十三世纪时,黄道婆从海南岛黎人学得制棉的工
具和技能,传于松江府乌泥泾,因而棉花的种植随了棉花的利用的方法而普
遍起来。棉织逐渐代替了麻织在人民日常服饰中的地位。
元代很重视丝织,设各种机构督促生产,而且制定了关于原料和成品的
质量的各种规格。元代丝织生产量很大,除了出口以外,主要的是供应横跨
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的统治阶层的需要。元朝恩赐百官丝织,甚至有每人万
匹的。元朝已开始用“缎”的名称,但似乎尚非素色的,也仍包括了多彩的、
有花样的锦。
宋元时期的漆工艺也开始了明清以来的新传统。宋代螺甸器不如唐代华
丽,而趋于朴直。用螺甸织成花样,花片硕大平板。宋元漆工艺流行的新的
技术是戗金和雕漆,这两种技术最早的应用是可以推到战国时期的。
剔刻戗金的技术在元代陶宗仪的《辍耕录》一书中曾记述很详细,大致
是在漆面上用针剔雕出各种花纹,在刻痕中着以金箔。元代剔刻戗金的实物
有当时传流在日本的佛经经箱五件。有两件上面写明制作的年代及制作者的
名字:“延祐二年(公元一三一五年)栋梁神正杭州油局桥金家造”,“延
祐二年栋梁神正明庆寺前宋家造”。元代戗金名手有嘉兴斜塘汇人彭君宝,
据说他剔刻出来的山水树石、人物故事、亭台屋宇、花竹翎毛种种皆极巧妙。
雕漆的技术过去往往称为剔红或堆朱。涂朱漆在木胎上,至数十层,然
后雕人物花纹繁密的各种纹饰。也有以黑漆和黄漆,甚至各种色漆层层涂染
的,加以雕镌时就显出各不同层次上的不同色泽。元代名手张成和杨茂的制
品还有保存到现在的牡丹堆朱香盒。堆朱雕成的花叶作浅浮雕,棱角圆浑,
富于体积感,构图紧凑,布满装饰面,不露底。风格很成熟。
宋元漆工艺由上面所提到的寥寥几件实物可知,已经有很成熟的技术和
艺术风格。一九五四年在杭州老和山宋墓中发现的三个黑漆碗和一个黑漆
盘,造型单纯朴素,无装饰而漆色光洁,形式很完美。碗盘口沿外部都有硃
书“壬午临安府符家真实上牢”的铭识,这几件日常用漆器也说明宋代漆工
艺在艺术上的造诣。
宋元时期的工艺美术是明清的新传统的开始。宋元工艺的生产中心、生
产组织、生产技术都成为明清工艺发展的基础。宋元工艺在艺术上的新创造,
无论陶瓷、丝织、髹漆也都是明清工艺的前驱。
第十节小结
一、宋代绘画为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高峰,其巨大价值在于丰富艺术表
现的手法,运用提炼精粹而纯熟的描绘技术,直接并间接地反映了现实生活。
在历史上宋代的绘画(和明清的版画)在内容的现实性表现的艺术性方面比
较最接近人民群众的爱好与要求。
宋元时期的雕塑作品中,唐代那样的理想成分减少了,生活的气息加强
了。写实能力有显著的提高,但保持了造型的洗炼。
宋元时期的工艺美术是明清工艺的前驱。宋瓷的造型、装饰及其统一的
效果成为工艺史上的独特的典型。
二、在绘画艺术的范围内:
宗教画的发展已经停顿。特点是藉世俗性的热闹场面以提高吸引观众的
力量(如开封大相国寺壁画斗法的场面和其他壁画的炫耀队伍行列的场面),
追求外表上的丰富变化和画面上的热闹(如《朝元仙仗图卷》中繁复稠密的
衣褶和人物动作与位置方向的多样,代替了人物形象的个性化的深入描写
等)。
但有些宗教画和宗教雕塑宗教意识不强,而转向生活中的形象描写,可
以算作世俗艺术的一部分了。
描写贵族生活的绘画比较流行,注重真实的具体的描写,能够通过瞬间
的景象,具体地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一定关系和在生活中的神情动态。肖像画
仍是专门的技艺。
也有突破贵族生活的题材范围,而表现了农村生活和城市生活的,如《清
明上河图》,可以作为此一时代现实主义艺术的标志,它与当时流行的市民
文学的精神是一致的。
当时汉族与外族间的关系在绘画中也得到了反映。直接反映的如《中兴
瑞应图》(萧照作)和《中兴四将》画像(刘松年作),间接反映的多寄寓
于历史故事,如《伯夷叔齐采薇》、《昭君出塞》、《文姬归汉》、《便桥
见虏》、《郭子仪见回纥》等。外族的生活也成为重要的绘画题材。
表现自然景物的山水画和花鸟画在宋代充分发展,成为中国古代绘画艺
术中有特别重要地位的体裁。
山水画表现祖国山河的壮伟和优美,山川大地树木等因季节气候不同而
呈现的丰富动人的变化,花鸟画中表现花卉禽兽的新鲜活泼的生命景象。这
两种绘画体裁,虽是以自然界的事物为描写对象,但在宋代优秀画家的笔下
不是单纯的自然事物的再现,其中体现着强烈的情感和有力的理想,对于观
众能产生鼓舞的力量和提高精神生活的作用。
三、宋代绘画艺术技巧上有重要的创造,着重人物的精神状态及思想情
绪的表现,着重山水花鸟的动人的美的意趣,围绕着阐明及突出主题的要求
自由地而且灵活地组织画面,不受任何机械法则的支配,善于抓住对象外形
特征进行提炼形象等等。宋代绘画艺术技巧的创造使中国绘画的样式特点逐
渐形成,并日益增强了其从思想上及情感上影响人的力量。
作为表现手段的笔墨诸因素的艺术效果被宋代和元代的画家们真正体会
到了。绘画艺术的魅力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被强调起来,这是中国绘画艺
术成熟的现象之一。
宋代和元代的雕塑艺术的洗炼的造型是写实手法的理想的运用。
四、宋代一些士大夫和统治阶级中人直接从事绘画活动,对于绘画艺术
的繁荣和提高在某一阶段上也有促进的作用。但是其重视经典中的历史题材
和文学内容就有避开直接表现现实生活和来自现实生活的情感的倾向。并开
始一种“游戏笔墨”的风尚。
宋代和元代士大夫画家在某一方面具有的特殊的艺术敏感,例如他们对
于笔墨诸因素的艺术效果的重视与有意识的追求,也使绘画艺术有了新的表
现,并为绘画技术积累了新的经验。
五、宋代美术(绘画、雕塑)、工艺所达到的高度水平是以当时社会中
新的经济因素的发展为条件的。但附庸于士大夫阶级的生活正是这一时期各
种艺术共同受到的封建社会的束缚。宋代和元代的美术,特别是元代的绘画
说明,如果不能进一步突破这种束缚,美术的现实主义的发展的余地是很小
的。
第六章明清时代的美术
第一节概况
公元一三六八年朱元璋在南京即帝位,建立了明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又
一强盛的大帝国。明朝至公元一六四四年为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所推翻,前
后共二七六年,其间中国社会经历着重要的变化。
明朝初年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如奖励开垦、兴修水利、推广种
棉、免租减税和发给种籽等,收到很好的效果,到公元一三九三年全国耕地
面积达到八五○万顷。明朝并且丈量全国田亩,普查人口,清查了豪富们隐
瞒的大量土地,打击了豪富的势力。在明初七十余年中人民生活比较安定。
手工业和商业发达的结果,使城市更加繁荣。北京、南京以外全国有三
十多个城市,大多分布在沿海和长江下游。对外贸易也发展了,永乐时郑和
率领舰队七次下南洋,远达非洲东岸,促进了中国和南洋群岛在经济文化方
面的交流,奠定了华侨会同当地居民开发这些地区的基础。明朝中期以后,
中国不仅和南洋有经常的贸易,并且和欧洲也有了直接的海上来往,欧洲的
商人和传教士相继来到中国。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和其他传教士把欧洲的文
化带来中国,和中国学者建立了友谊。
明朝为了加强北边的防御,用砖石改建了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全长
五千多里的长城,成为世界上著名伟大的建筑工程。此外,并且修筑了沿边
各州镇的砖城。明朝在东南沿海一带也受到日本海盗的侵扰,但是中日商业
上和文化上的交往也还是很频繁的。
十六世纪时,大明帝国急剧地趋于崩溃。除了东南和西北的边患以外,
由于中央的军政大权落入皇帝亲信的宦官之手,政治黑暗,官吏贪污,统治
阶级内部的矛盾非常尖锐。皇帝派到各大城市勒索敲诈的宦官,危害人民,
破坏城市工商业的正常活动。在十七世纪终于爆发了农民大起义,农民起义
军从陕北迅速发展到全国,并提出“贫富均田”的口号,公元一六四四年李
自成进入北京,推翻明朝的统治。
十七世纪初,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女真族的满洲人在杰出的领袖努尔哈赤
的统率下,组织成一个强大的军事力量,并逐渐扩大占领到整个东北和内蒙
古一带,公元一六三六年自称为“清”,并乘公元一六四四年李自成进入北
京时,在明朗大将吴三桂的勾结下进入山海关,占领了北京,开始征服了全
中国的行动。
汉族人民英勇地坚持抵抗清兵,其中有史可法、郑成功和保卫西南达十
三年之久的李定国等英雄人物,李自成部下的农民军和扬州、江阴、嘉定等
地的人民群众的壮烈牺牲是历史上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清朝的统治,大体上承袭了明朝的旧制。中央集权比明朝更甚。对于被
征服的汉族及其他各族人民采取严格的高压政策。在全国各地驻扎着八旗军
队,同时又屡兴文字狱,钳制汉人的反清思想,对于土地则放手掠夺。但是
在统一的政权下,共同的政治命运使中国境内各族人民的关系更密切了。中
国境内各族人民反抗清朝统治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乾隆间,王伦起义于山
东,甘肃的回民、湖南的苗民相继起义。嘉庆年间白莲教、天理教的起义蔓
延川陕鄂诸省,各种教徒的起义相继不断,到道光帝的末年终于爆发了规模
巨大的太平天国革命。
在清朝初年,农业得到恢复,手工业和商业的继续发展,鼓励了农业上
经济作物种植,十八世纪出现全国普遍的繁荣,到了十九世纪中期全国人口
有四亿多。在鸦片战争爆发以前手工业和商业非常发达,金、银、铜、铁、
锡、铅、水银、丹砂、雄黄的开采都有相当数量。广西的矿厂之大者劳力不
下万人,广东的制茶厂使用工人也多到五百人,道光年间广东有二千五百个
纺织厂,共拥有工人五万。江南是丝织业的中心。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