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23-信念平安 :18年平安生涯-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大海就当是看见天堂一样。
两个一东一西的人,怀着对大海一东一西的想法,偊偊而行。或者注定属于天上的两颗星星,原本就该固定在那样的星座。无论怎么明亮,或者怎样地心仪,也只有眺望的份,无法重叠心灵。
这样寂寞地走路有些无聊,到了碧涛影剧院时,遇到一场电影刚散。我说跳舞真不如看场电影,J马上就说:那我们去看。
看的什么已经忘了,是夜场,没几个人。后来嫁给J时,他说那天根本无心看电影,脑子里面全是我。身边突然坐了一个自己喜欢的女人,他说一个晚上都忐忑不安,心在咚咚狂跳。可我没有察觉。许多年后发现J的确即使再失常也能保持非常的镇定,外人是轻易察觉不出来的。跟他生活了几年,发现他具备这样的定力和功夫。遗憾的是婚姻里面这样的功夫够糟糕,两个人的情感需要面对和交流时,这样的冷静、封闭与不动声色会令对方错乱迷失。婚姻里最怕的,就是面对着一个人时,感觉像面
卓越并非做了与众不同的事,而是做事与众不同。(江西·钟海根)
对着一堵墙,感情即刻就会倾覆。这种时候多起来,婚姻就要面临着威胁。
自然,婚姻跟爱情是不能比的。蛇口时期我们还年轻,只懂得相爱。碧涛那个晚上美好又浪漫,永不会忘记。J在那个不单纯的晚上一直规规矩矩地坐着,单纯地去想不够单纯的好事。电影散场后我们没有急着回去,而是依然沿海边散步,用了两个多小时。
以后跟J结婚并生活了几年。记忆里蛇口最是淡泊纯真,无拘无束。虽然年轻,但我们都有过爱的经历,骨子里都藏着各自的沧海。表面上看我们都貌似成熟,但内心那团因青春而驿动的热血正潮来潮涌,一旦闸门决口,曾经的疮疤便会被汹涌的激流吞没。
幸福,却不是迷津就是迷惑第22章 找个理由去幸福(1)
幸福,真的只要一个理由。腊月三十下午,我自告奋勇地在公司旁边的彬彬酒家按规矩订了300个饺子——300个饺子啊!把彬彬酒家的老板没吓死。我大声告诉他,说这些饺子要吃3顿哪。那个老板以为我疯了。
成熟的走向是孤独。
尽管排档协会依然红火,但我们常脱离集体单独行动。J与公司其他男同事有很大区别,他不时尚,也不大懂流行歌曲,不扎堆,也不打牌,更不抽烟,他的孤独和沉静令人刮目相看。后来平安住宿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单身员工基本都有了能够保住隐私的空间。许多人就开始经营起“小家庭”,排档协会逐渐受到冷落,到最后没几个人去吃了,只好散伙。这中间有人开始拍拖,有人准备结婚,更多的人喜欢上自己煲汤弄饭,哪怕一个人也弄弄小灶,然后随心所欲地在屋里“放浪”。
生命是偶然的出现,但工作绝不是偶然的延续——活着,必须寻找更多理由去幸福,否则成就感从何而来。工作是持久战,工作的目的不仅要改善生活,也要谋求幸福——幸福的第一感觉从哪里来?有人说从隐私
把困难举在头上,它就是灭顶石;把困难踩在脚下,它就是垫脚石。(江西·尹江娣)
来,呵呵,不置可否,姑且信吧,隐私能带来快乐吗?那可真成偷着乐了。
渐渐地,大家都有了若即若离的意识。不起哄,也不围追堵截了。周末个个如小鸟样飞走,星期天宿舍里常常肉汤飘香——从群居到独居,生命绚烂起来,私人空间美妙起来,胡思乱想多起来。造巢垒窝,成双成对,每个人的情感都在茁壮成长——“小家庭”蓬蓬勃勃发展起来了。我也一样,小屋里买了电视机和小冰箱,像模像样地过起日子。当然,J常来,我们一起做饭吃。
转眼就要过年了。平安的单身们蜂拥而起地开始购买机票和车票(有句俗话: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外边再好也不是家。平安人也没什么两样,在这个地方一样属于打工者。不同的是,为了回家平安人可以有能力提前好几天到蛇口最贵的百佳超市购买进口的洋货和礼品(这是高级打工者的尊严和体面)——平安最初带给员工的,就是1周工作6天,不用为人民币犯愁。是啊,每个人的根都在远方,飘在外头就是个风筝,心在家乡,到了年关便不顾一切——平安人是幸福的:在外打工身在平安,回家过年心思平安。
一个从传统文化里走出来的“平安”,落脚在80年代末的蛇口,落在中国改革开放最早的南端,正一点点升华它的价值。小渔村里多半都是外来户,打工者除了在这里接受“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崭新观念,再就是接受西方文化的全面熏陶和进口货的全面熏染,这是一场浩然洗礼。
我记得平安人最爱吃的一种雪糕叫“大脚板”,在百佳超市卖,脚板模样,外面涂了一层果仁巧克力,10块港币1个。平安人经常吃,三天两头去百佳买,竟然没有觉得贵。在百佳后面,一排青石建起的别墅群安静幽雅地依偎着大海。别墅的对面是红绿分明的灯光网球场,几个老外经常在那儿打球。高高的棕榈树掩映着街道,静静的街上,几趟中巴偶尔穿行,看不见警察,除了工业区(那是中国人打工的地方),随处都能看到西方人在建筑物上搭设的那种红绿相间的遮阳篷,个个像驻外使馆的大窗户(中国的建筑不弄这个)。蛇口,南中国边陲上一个安静本色的小城,就这么舒服地、平安地、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西方的文明。
平安的工资里面有港币(早期),而百佳购物也只收港币,清一色的进口货,漂亮新鲜。平安人或许在最初就是有档次的,不仅经常出没于这个超市,而且过年的时候,更是以绝对的能力风卷残云般袭击百佳。
百佳,是蛇口所有自选商场里唯一一个有档次,有品质,或者叫有尺码的外来货商店。这个超市除了老外光顾再就是富人进去,里面经常人烟稀少,打工者没几个敢在这里买东西。但平安人给了蛇口一个骄傲,也给了改革开放的中国人一个消费的气派。
转眼间公司大部分人真的都回家了。人总是思乡的,一个移民小城到了这样的时候难免遭受游子的冷落。你在街道上随时都会听到这样的对话:
回家吗?
回家!
回家,成了一种向往。身在异乡,远离亲人,挣再多的钱,吃再多的苦,都是为了一个理由——回家!幸福!所以一年年辛苦劳作,一年年盼着,图的就是亲人团聚过好日子。随着中国年的临近,外国人也受了传染——不管是文化传染,还是感情传染,反正蛇口那几日到处都是人流、物流,老外也大包小卷地买,中巴格外拥挤,等车回家的打工者站了一条街,拼命挤着也上不去。这景象突然让我有点难过,一种凄凉感弥漫上来——这里只是挣钱的地方,没有人真正爱蛇口。
离过年还有10多天,公司里的人已经走得差不多了。按蛇口的习惯,年后上班各单位都要发利市钱(就是发红包),所以要回家的人年前就都早早走了,为的是过完年好按时回来上班拿钱。
J也走了,我更觉得冷清。街上的店铺老早贴出告示:初一、初二、初三休息!初四开门(这在大城市哪有的事)!人们老鼠一样往回扛东西,
做人心平气和,和气生财;做事心安理得,得理饶人。一切关键在用心。(江西·万明华)
囤积过年的物品。我在街上转悠,突然不知道该怎么对付这个年了。
过年,最重要的是团圆。中国人对过年太重视,多远的路都要回家看一看。可身在异乡,家乡的路就是“天涯路”了。我想起妈妈说过的“年”的故事:
“年”,是传说中的一种怪兽,专在腊月三十晚上出来,谁家要是被“年”盯上,谁家来年的日子就不好过。于是为了消灾避难,人们把农历腊月三十定为“过年”。这天晚上家家都包饺子放鞭炮,包饺子意喻家里人一个个都给包得严严实实让“年”吃不着,图个平安吉祥;放鞭炮就是为吓跑恶“年”了。这两件事情都做好,春暖花开之季便能交上好运,家里的日子也能红火。于是年年岁岁历朝历代什么都在改变,但民间“过年”的风俗一直未变。
幸福,却不是迷津就是迷惑第22章 找个理由去幸福(2)
过年,我的印象极深。如今一个人要在蛇口孤独地面对大年的到来,小时候的记忆便越加清晰,如梦中童话:
过年那几日,新衣新袜新鞋子,家里的大人孩子都是一身的新。我有新围巾、新手套,弟弟有新帽子、新玩具,爸爸一定要买一千响的夹着炮仗的中鞭回来放。三十的晚上我们用长长的竹竿挑着它们,小弟燃香点捻儿,我戴着厚厚的棉手套双手捂住耳朵,瞬间爆竹炸裂的脆响和浓烈弥漫的硝烟把我们团团包围,火药呛得人直咳嗽流泪,但我们笑着叫着,大声喊,大声闹。那个瞬间,过年的兴奋,鞭炮的刺激,驱散了少小的懦弱和胆怯,一种激情似烟花绽放,我和弟弟都勇敢地冲上去抢那个火花飞溅的竹竿,挑着它在雪地里四处飞舞……
过年祈求的是“岁岁平安”,而今我已“天天平安”。越是这样想,心就越是渴望着过年。越是渴望着过年,心就越是觉得孤独起来。过年,真是有梦一般的神奇啊……
妈妈常说难过的日子好过的年。过年那几日的丰富,那几日的好吃好喝,那几日的好心情,已是我认定的幸福: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过年”就从这天开始。妈妈做着计划:腊月二十三包饺子,腊月二十四蒸枣饽饽,腊月二十五蒸豆包,腊月二十六蒸年糕,腊月二十七蒸包子,腊月二十八炸丸子、炸刀鱼、炸黄花鱼、炸老板鱼,外加炸麻花、炸油果子,腊月二十九不做吃食,要搞一天的卫生。家里窗明几净,床上床下,屋里屋外都要擦洗一遍。床单窗帘统统洗,锅碗瓢盆统统擦,油盐酱醋统统买。到了腊月三十,一切准备就绪,一切置办妥当,全家人才从容过年。
可能我对过年的印象太深了,以至于在蛇口的大街上孤零零地闲逛时,想出了一个大胆的“幸福计划”——我要给所有留在蛇口过年的平安人集体过一个中国式的团圆年!这消息一发出,嘿,全体孤单者极度兴奋!离过年还有一个多星期呢,几个决定留在蛇口过年的员工就幸福得亲如一家了。
幸福,真的只要一个理由。腊月三十下午,我自告奋勇地在公司旁边的彬彬酒家按规矩订了300个饺子——300个饺子啊!把彬彬酒家的老板没吓死。我大声告诉他,说这些饺子要吃3顿哪。那个老板以为我疯了。晚上饺子送来时没有那么多盘子装,全部用大盆盛着,整整5大盆。
不知大家被这5盆饺子的壮观吓住了还是激活了,每个人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亢奋和激情:择菜洗菜,刮鱼剁肉,有人还出去买来鞭炮,一眨眼的工夫,我在公司的洗手间里用电饭煲做了12道年夜菜。五六个人(目前就剩我一个还在平安)围着公司大厅的茶几兴奋不已。
真的,从来没这样过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