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谜踪(大清龙棺)-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牙抬头看了看天,骂骂咧咧的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现在连老天爷都挤兑咱们,刚才是天打雷劈,现在眼瞅着又要狂风暴雨,走背字的时候,喝凉水都得塞牙!真他妈的不顺!”
柳叶听着大牙喋喋不休的唠叨,也跟着看了看天,自言自语的念道:“烨烨震电,不宁不令。”
大牙听到后,盯着柳叶看了看,小眼睛眨巴了几下,伸着脖子冲柳叶一笑:“妹子。念啥玩应呢?出口成章的,还都是四个字四个字的,成语接龙啊?”
柳叶回头看了一眼大牙,“扑哧”一下笑了笑,冲大牙说:“什么成语接龙啊,刚才的电闪雷鸣,让我突然想起《十月之交》那首诗中的‘烨烨震电,不宁不令’这一句,仅仅几个字就把雷电交加的情景刻画的入木三分,一时有些感慨。”
大牙听后目若悬珠,叹了一口气,说柳叶是典型的文人加小资气质,都这光景了还有闲心呤诗弄对,附庸风雅。
我听柳叶说完后有些意气风发,情绪高涨,摇头晃脑的说道:“如此精辟的可不止是《诗经》,‘震来虩虩,震惊百里’,写的也是雷电袭来,万物恐惧,雷声惊动百里的场面,这几个字与‘烨烨震电,不宁不令’不相伯仲吧?”
柳叶很惊讶的看着我,好像不相信我也能说出这么生僻拗口的话来,没理会旁边的大牙目瞪口呆的表情,歪着脑袋问我:“胡哥,你说的那几句话哪里说的。我怎么没有听说过?”
我心里不免有些得意,嘿嘿一笑,告诉她这句话是出自《易经》里的第五十一卦震卦的卦辞,“震来虩虩,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卦象描写的是惊雷震动,天下万物都感到恐惧,但君子却能安之若素,言笑如故;就算雷声震惊百里之遥,仍能做到从容不迫,手中的匙和酒都未失落,当真是大丈夫镇定自若,威武不屈。
听我如数家珍的娓娓道来,大牙和柳叶都忍不住的点头称赞,肃然起敬,而我这一席话,也算得上是惊才绝艳,日下无双了,自己免不了有些沾沾自喜。
正暗自得意的时候,柳叶突然说道:“等等,胡哥。大牙,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你说《十月之交》中的‘向邑’暗指的是偏脸古城,那这里的情景与那首诗中的描述也是如此吻合,会不会这里也与珠子有关呢?难道人骨地图上的标记的位置与珠子上的秘密有关?”
我和大牙一直没往这个方面想,听柳叶这么一说,心里也是大吃一惊,不由的向洞口的方向望了望,再仔细的一琢磨,心里不免也有些划魂,难不成这里就是我们这次要找的地方?
我闷头想了一阵,觉得柳叶说的很在理,而我也觉得,人骨地图上三个标记中,标记这片区域的具体位置应该就是这里——九堂神尸庙!
但是这里与珠子究竟有没有关系,暂时还不好定性,不能武断的说是或是不是,既然都扯上了《十月之交》这首诗,而这里的情境又与诗中所写如此相似,我倒是有种预感,或许人骨地图就是来自于珠子所藏的秘密。
而努尔哈赤留下的这七颗珠子,现在看来背后隐藏的秘密肯定绝不止一个,偏脸古城地宫内的十三副神铠只不过是诸多秘密中的一个罢了!
“啥?你是说没找到的那两颗珠子和人骨地图藏的秘密是一样的?不会吧?这珠子上的秘密这么隐蔽,八面见线,要照你那么说,肯定是有人已经破解了珠子上的秘密,才搞出来一块人骨地图,难不成是妹子家的先人?”大牙显然没有料到这种结果,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的抛了出来。
柳叶也是目瞪神呆。好半天后才开口说道:“那块骨头据说是我家的那位先祖最后一次离家出走前留下的,至于这块骨头到底有什么用,一直也没有人知道。”
大牙说的并不是没有道理,如果真的像我猜的那样,好像确实也有点讲不通,没有聚全七颗珠子,除了努尔哈赤本人,谁也不可能破解出来这个秘密,但是这人骨地图是哪里出来的呢?为什么指示的位置是这里呢?难道是为了地下的“金钩挂月”风水穴?
想到这里,我【炫】恍【书】然【网】大悟,如梦方醒,豁然贯通,赶紧冲大牙和柳叶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先听我说。
我觉得地下那个 “金钩挂月”的风水穴应该大有玄机,起初是廖兆保的弟子季云曜的墓穴,后来却被叶赫部的创始人竹孔革给占了,而从历史上来看,的确是竹孔革死后,叶赫部则越来越壮大,最后也算是显赫一时,成了女真各部的领袖。
而那口大铜棺上的漏洞却是明显人为的,棺材被打孔的时间,从里面的那条鱼的体型大小就可以推断出来。最少也得是二百多年以前,这么来看,这棺材上的孔也就是努尔哈赤死后的几十年内才有的。
柳叶和大牙相互对视了一下,也有些豁然开悟,齐齐的盯着我,而大牙眨巴了几下眼睛,抢先反问我道:“来亮,你是说破这风水与努尔哈赤有关?是行地七公干的?”
我点了点头:“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否则根本找不到一个合理的解释,铜棺漏水肯定不是意外,而是人为。联想到那个让努尔哈赤寝食难安的叶赫诅咒。我觉得这事有可能就是努尔哈赤指使人干的。否则别人也很难和叶赫一个部族结下如此深仇大痕,犯不着要去破叶赫祖先的墓穴风水,而这里的风水对叶赫氏族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话说回来,这里这么隐蔽,一般人又怎么能找到呢!”
柳叶得我说的合情合理,辞严气正,突然有些郁郁寡怀,闷闷不乐,嗫声的问我:“胡哥,你是说这个墓穴的风水是努尔哈赤派人做的,那会不会是我家的先祖呢?我也觉得你说的无可置疑,尽情尽理,要不然我家怎么能有这块人骨地图呢?”
我这才突然意识到柳叶的身份,也有些叫苦不迭,拍了拍柳叶的肩膀赶紧安慰她说:“你不用多想,毕竟都是几百年前的事情了,乱世凶年,临危受命,也都是天命使然,其实未必破风水就不是正人君子所为,至少从现在看来,虽然爱辛觉罗的满清王朝在历史上有其腐败的一面,但是其功劳也是不可抹杀的,再者说,就算没有大清国,也肯定会有别的朝代取替当时的大明朝,历史的发展就是这样,你也没有必要为了这些事烦恼。”
柳叶听我这么听,苦笑了一下,让我不用为她担心,她并不是因为先祖参与这些事有什么想法,只是突然想到可能会找到先祖的踪迹,一时有些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毕竟眼穿肠断的多少年了,也没有个踪影,现在突然间有可能会了结几百年的纠结,心里有些难以接受。
话虽然这么说。但不知道为什么,我们之间的气氛突然变得有些微妙,一时之间沉寂了起来。
大牙见我们突然都不吱声了,赶紧打圆场,毕恭毕敬的请教柳叶诗中关于电闪雷鸣这一节到底是怎么说的。
柳叶听大牙问她话,脸上瞬间所有的疑虑都一扫而光,又恢复了平时的神态,点头而笑,轻启朱唇,告诉大牙《十月之交》的第三节是“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萃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写的应该是类似地震或是火山爆发时的天地异象。
大牙吧嗒了几下嘴,若有所思,抿着嘴来回的晃着脑袋:“要说电闪雷鸣还行,咱也没看到什么百川沸腾啊,还山崩地裂,平地起山,有点扯犊子了!”
我白了他一眼:“谁也没说这几句话说的都是这里,再说了,一个是几千年前就有的古诗,一个是三百年前留下的秘密,不可能那么匹配,真要是完全匹配,也太耸人听闻了吧?整得就像几千年前的诗特意是给努尔哈赤准备的似的。备不住人骨图上的三个地方,对应的就是诗中的三句话呢,你脑袋转个弯行不行?和你配合,就没有过默契……”
我说着说着,就发现柳叶瞪大了眼睛一直在盯着我,弄得我也一时之间还不知道出了什么事,结巴了两句后也就不再往下说了。
再一回想刚在我自己说的话,心里就是一惊,难不成真让我给蒙对了?人骨图上的三个地方暗合诗中的三句话?这里就是“烨烨震电,不宁不令”,可能另一个地方就是“百川沸腾,山冢萃崩”,最后的地方就是“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不过这也太玄了吧?
但是到了现在,我们也没有什么是不敢相信的了,自从无意中找到“向邑”所指的偏脸古城,我们就再也不敢低估这件事了,也不敢低估古人的智慧了,或许世上真的是没有什么不可能,仅仅以自己的阅历去评断一件事情,似乎也真有些盲人摸象,夜郎自大了。
我们讨论了好一阵,越来越觉得这种可能比较靠谱。先不说人骨图中另外两处是不是与诗中另两句分别一一对应,单单就说这里,的确与诗中的“烨烨震电,不宁不令”十分吻合。
只是这两句话除了形容电闪雷鸣之外也想不到更多的含义了。
大牙手里无聊的玩着根树棍,在手指间转来转去,眼睛也不瞅我,不经意的问我道:“来亮,你说的《易经》里的那些话和柳叶说的那些诗句,我感觉有些差不多,会不会是真正的谜底不是诗中的这两句话,而是《易经》上的那一卦呢?”
《诗经》里的一些诗篇比《易经》可能要早一些,但是成书年代,则《易经》比《诗经》要早些,在当时的那个时期,这种典籍并不多,相互借鉴倒也是有可能的。
仔细的一琢磨“烨烨震电,不宁不令”与“震来虩虩, 震惊百里”还真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简直是同出一辄。大牙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并不是无稽之谈,我和柳叶很赞同,觉得靠谱,毕竟在我们追查这件事的过程中,已经多次的涉及到了五行阴阳,《易经》八卦,而诗中此节暗指卦象也是大有可能。
大牙见他的见解得到了我们的认同,不住的撇嘴,开始一阵自夸,什么材高知深之人,方圆可施之士,好听的词自己给自己安了一遍,听他自吹自擂之后,俨然那就是国士无双,超类绝伦的旷世奇材。
对于《易经》里震卦的卦辞,我先给他们讲了讲,其实《易经》里的每一卦都是在描写事物发展的进程,而卦分六爻,所以把事物的发展过程也就分为六个阶段。
这卦的第二爻的卦辞为:震来,厉;亿丧贝,跻于九陵,勿逐,七日得。
这些语句仅凭口述耳听很难了解其中的含义,我只好尽可能的通俗易懂的翻译给他们听。其实这一爻讲的就是在惊雷震动时会遇到危险,要攀登到高高的九陵上去躲避,先不急着找寻丢下的金钱,等到七天后自然会失而复得。
“钱?九陵?”柳叶和大牙有些想不明白,不知道这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其实《易经》上的卦辞都很简浅明了的,但是背后所要阐述的都是一些哲学道理或者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大多是借代,并不是以事论事,而都是另有所指。而在卦中,金钱其实也是一种意向,应该是指很重要的东西,而“九陵”则是指周边最高的地方。
听我解释完后,大牙和柳叶都不由自主的开始抬头向四外张望,寻找这里最高的地方在哪里。我也抬头踅摸起来,看来看去,才发现这里最高的地方竟然是我们白天刚刚爬过的那个山头。
我们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