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赶尸家族 >

第750章

赶尸家族-第750章

小说: 赶尸家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旱魃一瞪眼:“胡里胡涂,你们又在搞什么鬼?”

胡里胡涂拿着这老人的毛发当好东西,将心比心,也认为旱魃也会喜欢这东西,二怪将手都背在身后,一齐摇着头:“没有,我们什么好玩的东西都没有得到,大石头,你要找好玩的东西找那个老东西去,不要找我们。”

刘基等也走进了小庙,方洪瑛闻到庙里的臭气,一皱眉,也没有说什么。

老人已经坐了一会儿,又见有人来了,又立了起来。

身体因为年老,有些摇摇晃晃,林国余上前扶住了他。

老人走到了外面:“现在日本人真的已经投降了吗?”

正文 第3767章:旧仇携手,纷争为阴符(68)

他居然还在像刘基和旱魃确认这个消息。

旱魃点头称是。

老人这才仿佛真正的相信了这消息,在林国余的搀扶下,跪倒在了山神像的下面:“山神爷保佑,总算把那帮畜生给赶走了。山神爷总算显灵了。“方洪瑛冷哼一声:“山神爷显灵?山神爷如果真的显灵又怎么会直到现在才赶走日本人?那岂不是山神爷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了吗?”

林国余却又问道:“老人家,这里临近重庆,据我所知,好像日本人并没有真正的打到这里吧?”

老者这才又叹一口气:“是啊,其实我本来也不是这里的人,我本来是湖南人,后来日本人来了,烧杀抢掠,把我们村子的人都给杀光了,只有我肩上被刺了一刀,逃了出来,当时听说日本人把湖南以东的地方都给占了,我才一路向西,可是在路上又遇到了几次日本人的轰炸,这腿上还留着两块日本人的炸弹片,一直逃到这里,再也没有力气逃跑了,所以才会一直住下来。唉。”

其实这位老者因为年纪太大了,口齿并非很清楚,所以林国余才并没有听清楚他的口音,这时也感觉出了他的口音并非是四川口音。

居然已经避到这里数年,而且在这一个偏僻的山上,过着与世无争,不问世事的生活。

也许经过这里的人总是有的,可是谁都没有耐性去和一个自己并不认识的老人讲解当今的形势——除非他也是疯了。

方洪瑛拐杖一敲打地面:“胡里胡涂,你们两个胆敢再随意的乱跑,我把你们的脚都给打断,让你们永远都不会走路。”

胡里胡涂都一吐舌头,对方洪瑛,他们也带了几分的惧意,也不再说什么。

方洪瑛又说道:“金老道,这地方有什么好呆的,大家都出去。”

刘基把脖子一横:“你这个贼婆娘,你怎么知道这里没有好呆的?我老道偏偏认为这里就很好。”

正文 第3768章:旧仇携手,纷争为阴符(69)

方洪瑛冷哼一声说道:“臭味相投!娜娜,和师父出去,让他们呆着吧。”

方洪瑛两只眼睛看不见,她只记的当初见到刘基的时候,刘基是一身破烂的道装打扮,身上还散发着恶臭,现在虽然已经闻不到他身上的臭味了,可是方洪瑛还是习惯性的认为刘基还是和当初没有任何的变化,所以这“臭味相投”在她的心中并非是骂刘基的话,而是刘基实实在在就是臭的。

其娜拉过了“林国余”的手,随着方洪瑛走了出去,胡里胡涂比较喜欢“林国余”甚至这种感情已经超过了和真正林国余的感情,见“林国余”。ūм…D…т…х…т。сοм随着其娜和方洪瑛出去,胡里胡涂也抬脚走了出去。

屋里的几个女子,旱魃、紫菀、朱雀仙子都并非很习惯这种味道,紫菀说道:“余哥,咱们也出去吧。”

林国余一点头,又想起这位老者无依无靠,不知道靠什么生活,转身对刘基说道:“金道长,刚才方洪瑛送你的那块金子呢,送给这位老者吧,让他回去买个房子,也过两天好日子。”

刘基心里也清楚,这老头已经八九十岁了,绝对已经算是高寿了,家里又没有个亲人,不得病还好,哪怕是一场伤风感冒,都能要了老头儿的命。

刘基从怀里拿出了那一块金子,甩给了林国余:“坏人就由我老道来做,好人就交给你小子来做,给你吧。”

林国余接过了金子,交到了老人的手里:“老人家,刚才真是对不住,让他们把您给弄伤了,您下山之后,找个大夫看一看,余下的钱您就买个房子,也不用再住在这里了。现在已经是冬天了,天寒地冻的,住在这里再把您给冻出个好歹来。”

老人颤抖着手接过了金子,看了两眼,苦笑了一声:“想不到我一介读书人,居然像个叫花子一样还落得要靠人接济才能度日。我读了那些经书又有何用?”

居然潸然泪下,老泪纵横。

正文 第3769章:旧仇携手,纷争为阴符(70)

刘基说道:“行了,想不到你比我老道还有一身穷酸气。那些经书看了也就看了,我老道当年也读过经书,考过科举,但那东西,不过是看了之后再把它忘记,实在是毫无用途。”

老人苦笑着说:“道长哪里知道啊,我从三岁习文,十一岁考中秀才,乡里人称神童,可是之后苍天欺我,考科举十年而不曾中,我一心求学,无心经营,以至于家庭沦落,妻离了散,何其之苦。后来终于在五十岁那年,考中了举人,正在踌躇满志,准备大施拳脚的时候,皇太后突然下诏,废除科举,兴办西学,可怜我满腹经纶,就此东流!而与我同样的举人,因为年纪比我轻,还都混了个一官半职,而我就此为民。从此再无机会进入朝堂!”

刘基对老者嗤之以鼻,这种人物在刘基这几百年里,见的太多了,可是林国余却有些震惊,一个人为了考科举,居然落得妻离子散的地步,还执迷不悔,这心魔也太重了。

不过林国余也很快想到,在修练武学的道理上,似乎这样的人也并不在少数,只是他们干脆都不成家,只醉心于武学。

刘基反问道:“那你这些年来,学的四书五经都没有用了,又在做些什么?”

老人叹道:“唉,真是一无所成。后来皇帝下台,民国当政,不再提偿四书五经,我并非汉人,而是少数民族,我无聊之时,全靠研究一些史学为生,只想有一天能写出一本司马公《史记》一般的著作,可是后来又遇到日军侵华,几乎就此搁置,后来在这里,我凭着记忆把原来的东西整理出了一些,只是还是遗失很多呀,看来在我的有生之年,是做不成这些了。”

如此一说,倒说刘基来了兴致,当年修元史,刘基虽然不是主修,不过也曾经参与其中,当然,由于他们众人的不严谨和对元人的仇视,使元史在他们的手里被修成了漏洞最多的一处历史。

正文 第3770章:旧仇携手,纷争为阴符(71)

不过刘基对史学还是比较喜欢的。

刘基问道:“不知道你老头修的是什么史?清史、明史?”

老者摇头说道:“都不是,我修的史在你们汉家人的眼中都是不入流的史学,你们不会喜欢的。”

刘基说道:“你这老头,有什么就说,何必又来卖关子?你修的不是清史,不是明史,是南方少数民族的史学?这种历史,真的不修也罢。”

老者道:“我修的是夜郎史,所以我说我说出口,你们汉家人也不会放在心上的。”

果然刘基听了,忍不住笑道:“夜郎国,夜郎国的名气的确很响亮,单凭一句夜郎自大,恐怕中华人没有几个不知道的。”

老者苦笑道:“我就知道我提到夜郎,你们就会说是夜郎自大,其实焉不知,真正夜郎自大的,却不是夜郎国,而是你们汉人!”

刘基道:“哦,这我倒要问一问了,怎么夜郎自大的反倒是我们汉人?”

夜郎自大一词,起于汉代。当时汉帝派遣了使者到了夜郎国,夜郎国君接见了汉帝使者之后,问道:“汉与夜郎熟大?”

这一句话被使者带回汉朝之后,遂成为了一句成语,形容人没有真实的本事,反而非常的骄傲。

这个典故尽人皆知,所以连林国余都不禁对这位老者的这种说法感觉到有些好笑。彼时大汉朝疆土万理,西含西域,北至北海(贝加尔湖),东至辽东,南达南越,而夜郎不过是一个南疆少数民族的小国,居然与大汉朝比大,岂不是很好笑吗?老者苦笑道:“历史从来都是被人篡改的,你们汉人把夜郎描写的如此的不堪,以至于后世的许多人都把夜郎国当成很小的一个国,不过相当于汉人的一个县而矣。其实却不知,当时的夜郎也处于四分五裂之中,处处皆称夜郎王,而汉人后来所册封的夜郎王,只不过是其中一个很小的小国而矣。

正文 第3771章:旧仇携手,纷争为阴符(72)

就如同汉帝所封的匈奴单于,其实不过是依附于汉人的一小枝而矣。夜郎国在最强胜之时,东含贵州,西至西藏,南至今天之缅甸诸国,疆土纵然是不及大汉,可是却也也绝对非是弹丸小国,更不像汉史中描写的之不堪。而今仡佬,土家、彝、苗、布依、侗、水、瑶各族皆是原夜郎故民,道长,你说终究是夜郎自大还是大汉自大?”

老者的一席话倒把刘基给问的哑口无言。

他并非是无不知无不能的全能神仙,他也有他的知识盲区,尤其是做为一个古代的汉人,大汉思想根深蒂芥,这从修元史就可见一斑,对于这个虽然耳熟能详的夜郎国,刘基可以说近乎于无知。

不过刘基还是说道:“你既然说是修史,那也应该有历史记载才行,夜郎国早已经消失多年,你又凭什么说夜郎国疆域如此之广?”

老人也不多做解释,而是转身回了里屋,不多时拿了几本书籍,都是新编撰的,只有一块颜色已经发深的绢布,老者交给了刘基,说道:“这些册子都是我所编的夜郎史,而我开始研究夜郎国,也全都起自无意中得到了这一块绢布,上面的文字起初我并不认识,后来才知道原来这就是当初夜郎国回大汉皇帝的国书。”

刘基把夜郎国书接在手里,看了两眼,皱着眉头说道:“鬼画符一样的东西,谁看的懂?”

言下之意也极不相信这位老者说的话,他看不懂,这位老者又怎么有看的懂呢?

老者说道:“我开始当然不懂,可是后来我了很多人帮我的忙,有苗族、土家族的老司巫师,也有一些是和我一样百无一用的书生,后来自己又研究了这几十年,才把这些给看的懂了。”

林国余感觉到奇怪,从刘基的手里把这块绢子也接了过来,可是初一看上面的字,竟然大吃了一惊。

这上面的字隐约有一些是林国余曾经见过的。

正文 第3772章:旧仇携手,纷争为阴符(73)

就是在那个洞神的山洞里,那九根柱子摆成的阵法上面,刻的都是这些这,后来林国余将这些字牢牢的记在了心里,并且还询问过鬼婆婆和老法师,但是他们都借口不知道不肯告诉林国余。

林国余虽然知道其中必定是隐藏了一个极大的秘密,可是却是一直也摸不到头绪。更是找不到相关的人给他讲解这些东西。此时突然在这方绢子上看到了这些熟悉的字,让林国余感觉一非常的震惊!

甚至林国余拿住绢了的手都开始颤抖不停。

刘基也从林国余的表情上看出了异常,刘基问道:“怎么了林小子,难道连我老道都不认识的鬼画符,你小子反倒能看的懂?”

林国余没有回答刘基的话,而是把这些字全都看了一遍,然后才很认真的对老者说道:“老人家,这上面的字您都认得了吗?”

老头儿一点头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