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香港从1949开始 作者:古龙岗(起点2011年3月完结) >

第210章

香港从1949开始 作者:古龙岗(起点2011年3月完结)-第2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京,中南海!
  张力的笔记通过飞机,已经送抵到了这里。而在此之前,叶剑英转达的张有的一些话也已经传到了这里的一位大人物,共和国首任总理周恩来的耳朵里!周总理当然不会跟叶剑英一样,虽然大家都是开国元勋,但是,叶剑英在中国政治版图上的地位却还差上那么一点。现在如此,二十年后依旧如此。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叶剑英也曾表示反对“四人帮”,甚至还被打成了“二月逆流”的“黑干将”,却并没有受到迫害反而能牢牢的呆在自己位子上的原因。一是因为他虽然表示了反对,但并没有太多实际的行动,只是坚持稳定军队,并依然紧跟着***;二来,他的政治份量不足,不足以像邓小平等人那样能够引起政局的动荡,甚至有那么一点可能打乱当时的政治布局。而相比起后来的邓小平,周总理的地位无疑更是非同小可。不管是“文化大革命”之前,还是之后,都没有人敢予直接去触动周总理,即便是以“四人帮”的嚣张,也只敢在总理死后去阻挠人们的追悼,原因也只有一个,他们没有那个实力去撼动总理的位子。而有实力去撼动总理位子的,只有一个毛主席,可是,毛主席却不敢,不能,也不会这么做。因为,周总理虽然并没有像***朱德二人那样被人将照片摆到屋里当作祟拜的偶象,可是,谁都知道,动了周总理,就等于是动了整个党的执政根基。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就亲口说过一句话:反周必乱! 所以,对越来越不听话的周恩来,他是这个样子:一方面觉得这个人也不那么听他的话,但另一方面又觉得没有这个人不行。而周总理也善于在这个中间调和。曾经有人说周恩来是中国政坛上的不倒翁,太过圆滑。可是,这位总理在“文化大革命”中确实是一个顶梁柱。后来的国家主席杨尚昆曾经说过,文化大革命之中,如果没有周总理就不得了,没有周总理这个和稀泥的,那个时候就不知道国家将会是个什么样子。所以,即便是***后来也不信任周恩来了,却也没有办法。因为,没有周恩来,其他人根本就搞不了这个摊子。王洪文想当总理,但是王洪文也好,张春桥也好,都不行。
  “看来我们的这个问题有点儿严重啊!”
  在中南海的不只是周恩来,还有一些相关的干部。比如:政务院副总理陈云,即将出任驻苏联大使的张闻天(洛甫),公安部长罗瑞卿,社会调查部部长李克农,另外,还有一位名人,就是北大校长马寅初!而刚刚这一句,就是出自张闻天,曾经三度让位于***的原中共中央总书记!


第一百八十九章 腐败案
   “洛甫,怎么会这么说?”
  周恩来操着自己略带些江浙口音的京片子问道。张闻天在中共内部是以理论研究而闻名的。被誉为“红色教授”,是党内为数极少的造诣很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建国后虽然转入外交领域,但他对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研究始终非常重视,在调查研究中思考中国的现实问题。 极受尊重。此次即将前往苏联担任大使,也并非是职位的降低,而是其本人觉得自己对实际事务并不在行,加之曾经到莫斯科留学,所以才会出任这一职务。毕竟,驻苏联大使要担任跟苏联高层的沟通,对新中国来说极其重要。
  “对方在许多方面都看到了深处、远处,看到了我们没有看到的许多地方。这一点我们必须承认。刚刚建国的热情并不能让我们的党这样永远走下去,制度的不完善也不能以建国初期为理由而不予理会。就像这本笔记上说的,建了国,也并不代表就天下太平,可以享受政权带给我们的‘幸福’了。我们还有许多缺点,不在一开始就进行补充修改,以后想在再变就很难了。而且,我也觉得这上面说的很对,我们不能总是以阶级斗争为纲,斗得久了,群众会生厌的。而如果习以为常。将更为可怕。”张闻天捏着一叠文件,略有些担忧地说道。 
  “洛甫,不觉得这上面说的是耸人听闻?”陈云笑问道。
  “例子鲜明啊!虽然我并不觉得我们的党还会犯下这种错误,可是,一味的这么斗争下去,难免会出事的。就像这位张先生说的,我们已经统一了全中国,人民也很拥护我们。但是,绝大多数的同胞却并不是真的有很高的信仰,而是因为我们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安稳的生活环境,并且还将进一步改善这种环境,所以他们才会拥护我们,进而拥护社会主义。那么,如果想让他们继续拥护,只有进一步的发展经济,改善大家的工作环境,提高生活水平,他们就将会一直支持我们。这也是社会主义的优点所在。所以,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个,也是最终的目的,应该是以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资料的绝大满足为要,而不是让人们总是处于一种高度的精神亢奋之中。”张闻天认真地说道。
  “可他在里面却对毛主席进行了质疑……”罗瑞卿有些迟疑地看了众人一眼,笑道:“这个问题有点儿麻烦啊!”
  “质疑毛主席的人不少,不多这一个。何况,主席还会在乎这点儿猜疑?”张闻天摆了摆手。长征路上,他曾经被推荐为总负责人,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但是,因为觉得自己不合适,他曾经三度让位于***。***三次拒绝,他还是逐渐的将工作转交到了对方的手上。所以,在某些方面,他并不害怕说话。而且,他的性格本来就比较较真儿,是有话就说的那种,就算没有跟***的交情,该说的也是会说的。
  “呵呵,我说也是。”李克农也在一边笑了起来:“叶剑英同志转述过来的这些话,虽然表面上是在质疑毛主席的能力,但依我看,这人却是在变相地提出自己的意见。根据广州方面传过来的消息,这个张力对经济可是很有一套的。”
  “不只是经济,我看他在人口、社会,还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的造诣恐怕都不浅!”马寅初说道。
  “是啊。只是,我们一直都查不到他到底是什么来历!”其他人都这么说,罗瑞卿也不好再说什么,何况他也不觉得张力的这些话有什么好计较的。当初国民党那拨人说的比张力还狠呢,也没见毛主席有多生气。何况他们也都觉得张力并不是真的想骂人。而有很大的可能是对志愿军伤亡过大的怨气。毛主席又不是那种不讲理的,怎么可能在乎?再者,从广州送过来的这份笔记上记载的东西可是非同小可。有关科技研发的一部分已经送给了总参谋长聂荣臻。聂老总正在负责志愿军出国作战的部署、训练、运输、供应、补兵、轮换等工作,日夜忙碌,有时几天睡不了觉,可看到这上面的资料之后却是一蹦三尺高,不顾身体的劳累就赶去跟那些科学家去见面,想进一步验证上面那些东西的真实性。而其他方面,最重要的无外乎能源方面了。前面这家伙已经提供了一些油田和什么稀土矿的地址,结果这笔记上更是惊人,从陕西潼关和山东招远的金矿到广西的锰矿,从贵州六盘水和黑龙江鸡西的煤矿到四川攀枝花的铁矿,甚至还有新疆沙漠里的油气田……最可怕的,就是这家伙的笔记里面居然还把外蒙古和苏联的一些矿藏也记了上去。
  “这件事上不能放松。虽他他对剑英同志说是自己遇到了一个国民党的特工,得到了这本美国探险家的笔记,可是,这个故事一点儿都不可信。我们必须更加深入的调查!”周恩来郑重地说道
  “从来没遇到这么古怪的人,就像是从石头缝里突然蹦出来的一样。”李克农又笑了起来,身为新中国的“特工之王”,他对自己一向很有自信。可是这一回他却不得不承认,调查张力的来历以及其身后可能存在的某些隐秘势力,实在是太难太难了。虽然张力一直呆在香港,那里是新中国情报部门的一个势力薄弱区,但是,到现在为止一点线索也没有,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失败。可是,张力这本笔记上的东西实在是太过惊人。帝国主义在中国肆虐了一百多年,除了煤炭之外就基本没发现多少东西。可张力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家伙却能把全中国那么多的矿藏都标识出来,而且极有可能都是真的。这种能力。绝非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能做到的。就是一个国家全力的进行勘探也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所以,所谓的什么遇到了国民常特工,得到了美国探险家的笔记之类的话根本就没有丝毫的可信度。张力背后肯定有一个让人惊讶的庞然大物!而且还不只是对矿产的戡测方面,这个庞然大物肯定还对科技研究非常在行,并且很有可能正走在世界的前端。所以,这个人非常重要,重要到让他们这些中央干部也必须重视。
  “马校长,你对这上面记述的农村生产合作社有什么看法?”周恩来又向马寅初问道。笔记上面记载的东西虽说不是包罗万象,但对刚刚建国,对于国家建设还没怎么摸到门路的新中国领导人们来说,这简直就是一件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要知道,张力所记录的东西都是新中国经过几十年的摸索和试验才弄出来的,虽然浅显,却是实实在在的经验之谈。而且,张力还把每一招的优点和缺点,还有可能造成的后果都标识的十分清楚,这就更加让人爱不释手了。古人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虽然并不是人人都那么向道,但是,对他们这些人来说,一个好的建议或者政策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个建议或者政策极有可能会改变很多人的生活。增强国家实力。
  “这是一种建设大农业的想法,跟咱们的想法有些不同,但我觉得这上面的想法更加全面。但是,上面也说得非常清楚,我们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却是一个农业生产小国。过多的人口拥踞着有限的耕地上,使得我们的人均生产在世界都处于末流,更加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机械作业。尤其是咱们中国人对传承看得极重,讲究多子多福。可我们只有占世界不到百分之十的耕地,却要养活将近占世界百分之四十的人口(1950年世界人口为25亿多一点,中国人口为将近五亿)。如果再任由人口增加下去,就不再是人多力量大,而是人多负担重了。”马寅初有些担心地说道,他对人口方面一直很有研究,张力在以前在报纸上向***等人提问的有关人口的问题就很得他的心,现在,对方又在笔记里面详细的论述了人口就业、教育,还有社会福利等诸多问题,更是让他对中国人口的未来充满了担心。
  “什么事情都要一步一步的来。笔记上面所说的农村生产合作社的问题,我觉得可以放到会上去研究研究!”陈云说道。此时,农村生产合作社还没有在全国铺开,还只是存在于大家的设想之中。只是,一些地方已经有生产队,集合全村的生产资料和劳力,对全村的土地进行集体劳作,产生了很积极的效用。(合作社发展到人民公社时期之后才出现的问题,一开始的时候还比较正常,作用也比较积极!)
  “对,尽可能地将有限的生产力集结起来,形成更强有战斗力,以此来增强农业生产。这一点我赞同。”张闻天点头道。
  “我觉得还是先找一个试点,就像这笔记上说的,搞一个‘特别实验区’!成功了,可以推广;失败了,影响也不会太大,还有利于我们总结经验!”周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