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香港从1949开始 作者:古龙岗(起点2011年3月完结) >

第120章

香港从1949开始 作者:古龙岗(起点2011年3月完结)-第1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是大牌?”
  “我还有事。你们自己去吧。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张力笑着吩咐了一声。他可是大老板,除非有点儿来头的,他怎么可能亲自去采访?英军**村女的案子是大,可也用不着他亲自出面。
  “老板,你专程送我们过来的?”李家伟有点儿小感动。这里可是新界,香港的“荒凉”地带,老板居然怕他们累着,直接带车送他们过来!
  “臭小子,糊涂了你?乱想什么呢?”卫风推了一下这小弟一把,一脸不满。天真可以,但也不能天真的这种地步。你以为你是谁?当记者的采访新闻,不管是上天还是入地,什么时候听说过老板会亲自送人?真要这样,那战地记者又怎么办?那些报社老板。除了活得不耐烦的,谁敢送这种职业的同行去采访?
  “行了,你们去吧!”张力笑了笑,又吩咐了一下司机:“开车,转回鸡公岭!”
  ……
  “我就说吧!老板是去鸡公岭玩儿的,带咱们只是顺路。你看你……”看着小轿车喷出一股黑烟,“突突”地沿着土路又向前开去,卫风忍不住又埋怨了李家伟一把:“老板现在肯定以为我教而不善,把你弄傻了,你说我怎么办?”
  “开个玩笑嘛,老板挺随和的。”李家伟笑道。一路上跟张力闲聊,他自觉跟大老板的关系拉近了不少。
  “随和归随和,你可别以为这就是对你另眼相待!”卫风又白了这小弟一眼,瞅了瞅眼前停着的轿车、三轮摩托,还有那些自行车,不屑地摇了摇头:“走,去会会咱们那些同行!”
  **********************************************************
  张力来得比较早,快到中午一点的时候,高汉华和克莱顿才联袂而至。当然,两位领事坐的都是各自的车,而且他们也都不是自己来的,除了保镖,也都还带来了客人。高汉华身边的还好说,是个中年华人男子,神色间虽然有些疲惫,但也不算出格。可美国领事身后,跟着的却是两个外国女人。
  “我来介绍一下!”高汉华人头熟,自觉地担起了中间人的角色,他首先指了指走在最前面的那名洋人:“乔治。克莱顿。美利坚合众国驻香港领事!……这位是张力,《香港人报》老板,全港最有名的‘预言家’。”
  “您好!”张力主动朝克莱顿伸手说道。
  “您好!”克莱顿稍有些矜持,微笑着跟张力握了一下手,又欠身把自己身后的一大一小两个西洋女人让了出来:“我夫人,斯黛丽。克莱顿,女儿,碧姬。克莱顿!”
  “您好!”
  老子请你来是商量正事儿,你当是家庭聚会呢?张力微微不悦,但这种场合下当然不能失礼,而且他也知道对方肯带家里人来,其实是很给面子的。所以,只得上前一一跟那两个洋婆子握手……都不是什么漂亮女人,他还真不怎么在意。至于吻手礼,更是想都别想。反正现在又不是十九世纪,他也不是什么绅士。但是,张力没有想到,他对别人不感兴趣,克莱顿的女儿却似乎对他十分感兴趣:
  “Mr zhang;may I ask a question?”
  “Me?”张力一怔,随口反问道。
  “Yes!”碧姬。克莱顿显得很兴奋,竟雀跃地跳了起来。 
  “高领事,我英文可不太好!”张力苦了一下脸,朝高汉华说道。
  “呵呵。张先生,不必担心,碧姬其实懂一些中文的。你们可以用中文交谈!”克莱顿在一边笑道,仿佛根本就没有听出张力话里的意思。
  “女士有邀,张先生,你们先聊!”高汉华也笑了笑,居然就这么跟克莱顿夫妇一起走到了一边。张力来得早,把该准备的都准备的差不多了,还弄了一张桌子,上面放了食物和水果拼盘儿,甚至还有用冰块儿镇着的葡萄酒。这让一路赶来。早就热得半死的两位领事和一位领事夫人心头大爽,虽然他们上来的时候,为了表现出最好的仪表,在车里就已经把头上的汗什么的都擦了个干净,头发衣服也整了整,可热就是热,现在有凉品在前,哪还顾得上什么聊天?
  “早知如此,我宁可迟到。”看着两个领事过去之后就毫不见外地开了自己的冰镇葡萄酒,张力忍不住感叹道,可是,再次让他意外的是,这话一出口,就被身边的小洋妞儿给顶了回来:
  “迟到可是非常不好的品德!”
  “啊……碧姬小姐,你的中文不错。”张力尴尬地笑了笑,一指不远处的树荫:“如果您有什么问题,咱们可以去那边儿聊聊。那里凉快些!”
  “好的。”
  碧姬点了点头,笑嘻嘻的带头走了过去。张力跟在后面,又看了一眼自顾自在一边聊天儿喝酒的高汉华和克莱顿,忍不住吐出了一口闷气儿。正事儿不谈,偏偏让一个小妞儿出面,这两个老东西该不是想消遣他的吧?
  ……
  “好了,碧姬小姐,您有什么问题,现在可以问了!”走到树荫下,张力也没有为眼前的洋妞去拿点儿凉品水果,而是直接就开口催促起来。但是,显然,克莱顿的这个女儿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相对于他的冷淡,这洋妞的反击更是厉害三分:
  “张先生,您是共产党吗?”
  “嗯?……”张力一怔,然后有些疑惑地指了指自己的鼻子:“碧姬小姐,你是说我?”
  “当然是您了。据我所知,您不仅曾对中共进行过采访,甚至还得到过他们领袖的亲笔回信!……所以,您就算不是共产党,也一定是跟共产党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是不是?”碧姬冷冷说道。原本还有些天真的小脸上此时已经挂满了一种名为讥诮的笑容。
  “碧姬小姐,虽然你是克莱顿领事的女儿,可是,这里毕竟是香港,如果你乱说话,我依然可以告你诽谤的!”张力沉声说道。他已经明白过来了,眼前这小妞把他单独叫过来,绝不只是为了什么好奇,更加不可能是为了那个什么“预言家”的绰号。
  “诽谤?哼,如果是在美国,就凭这些,我就已经可以把你送进监狱!……”碧姬转过脸,笑嘻嘻地跟看向这边的母亲打了个招呼,又转过头来冷冷地瞪着张力警告道:“记着,张先生,我不管你到底有什么目的。但是,我警告你,如果你敢再接近我的父亲,或者想借机打听什么情报,我都不会放过你。”
  “就凭你?”张力失笑:“难道碧姬小姐你是中央情报局的特工?不放过我?有趣,不过这话听着倒还真是挺有意思的!”
  “哼!”碧姬又是一声冷哼:“我是不会让你们这些信仰共产主义的赤色份子有机会跟我的家庭产生任何联系的,一点儿也别想!不信咱们走着瞧!”
  “碧姬小姐,我承认你确实让我很吃惊。虽然你看上去确实很漂亮活泼,但我没有想到你居然有着如此坚定的反共信念。不过,我必须劝你一句,最好是去看看心理医生!因为,我觉得你的想法有些偏激,做法可能也有些偏激了。共产党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接触一下,其实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张力摇头叹了口气。
  “共产党都是一群疯子,抢劫犯。”碧姬似乎受到了刺激:“卡尔。马克思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所以,他才会鼓动那些穷人去破坏社会秩序。可惜,如果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如果不是俄国皇室的无能,他的那些,包括那个叫做列宁的家伙在内的信徒们根本就不可能有一丝成功的机会。相反,他们所谓的**只会被俄国沙皇的军队消灭的一干二净。而现在的苏联,根本就只是一个怪胎,那个国家到处都充满了不合理的畸形,早晚都会灭亡!”
  “……你这是诅咒?”张力愕然。这是一个外交官的女儿该说的话?虽然这里是鸡公岭,可当着他,旁边还有高汉华,怎么也算是个交际场合吧?
  “不,这只是我的社会学老师的观点,而我对此极为赞同。”碧姬挺直了腰,高昂着下巴,意图俯视着张力,可惜张力的个子比她要高一点儿,没能达到意图。
  “你这个老师有问题!”张力断定道。
  “你错了。有问题的是苏联,另外,还有中国。”碧姬傲然说道。
  “你想跟我说的就是这些?”张力又问道。
  “没错。我就是想警告你,不许再接近我的父亲!”碧姬又一脸严肃地说道。
  “那其他人呢?据我所知……”张力指了指正在跟克莱顿聊得亲热的高汉华,“高领事好像跟共产党也有过接触。你父亲跟他谈的这么亲热,你就不怕他会把共产主义的思想传播到你父亲的脑子里去?”
  “你不想妄想挑拨离间。高领事是国民政府的官员,他不会跟你们这些共产主义份子一样的!”碧姬冷哼道。
  “你就这么肯定我是共产主义份子?”张力又苦笑着问道。
  “你跟中共的领导人有书信往来,所以,肯定跟他们有关系。”碧姬答道。
  “啧啧,小丫头,回去多读读书吧。你们最伟大的总统罗斯福还派人去过延安呢,那他是不是共产党?”张力摇头暗道。
  “罗斯福当然不是共产党,但他的政治倾向也很值得怀疑!”
  “嗯?”
  张力瞪着碧姬,一时愕然。这丫头居然怀疑罗斯福?……克莱顿怎么教的女儿?这丫头的表现,怎么看都跟传说中受“文化大革命”影响的家伙们那么像?当然,这也是有区别的。但这区别只在于这个碧姬是个右派,是坚定的反共份子,而非誓死拥护毛主席,整天手执“红宝书”的那些傻学生!
  “难道美国的反共浪潮已经这么强,都到了不分青红皂白,敌我不分的地步了?”
  张力又忍不住想道。不过,他并不知道,他这一下还真是猜对了。现在的美利坚合众国,恰恰正陷入了一场与“文化大革命”极为相似的社会思潮之中。这种思潮,又被称为“麦卡锡主义”!
  麦卡锡主义盛行的源头自然是二战后的各种战争的阴影,还有冷战的恐怖气氛。美国身为资本主义的中坚力量,一方面在国际上与苏联对抗,另一方面在国内清除所谓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打击进步势力。
  1945年3月,美国众议院以207票赞成、186票反对,将其臭名昭著的“非美委员会”改为常设机构。与此同时,由于美国国内通货膨胀指数急剧上升,在短短的一年中发生了3。47万次罢工,共有450多万工人走上街头。众院“非美委员会”借机指责工会 “已被共产党渗透”,极力煽动公众反对共产主义和共产党,迫害进步人士。
  而有了土壤,麦卡锡主义也终于开始茁壮成长。而这个变化,始于一起“美亚案”!
  1945年3月11日,美国联邦调查局借口当年1月26日出版的《美亚》杂志上有一篇文章与他们掌握的一份秘密材料在内容上相似,伙同战略情报局的特工人员一起闯进了《美亚》杂志编辑部,并声称“从办公室搜出1700多份机密级和其他密级的政府文件”。6月6日,联邦调查局再次查抄《美亚》杂志编辑部,声称“搜查出1069页政府文件,其中有504页是保密性质的”。同日,美国司法部以“偷窃政府绝密文件”的罪名逮捕了曾在美军驻延安观察组长期工作的国务院官员谢伟思等6人。 但事后查明,《美亚》杂志所使用的文件是谢伟思私人保存的发自延安的报告的副本,并非什么“绝密文件”。这些报告中的观点,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