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丹凤朝阳 >

第49章

丹凤朝阳-第49章

小说: 丹凤朝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然她就被那顿板子打死了。

    是真的吗?

    那……来公公为什么要替她说话呢?

    如果是真的,是不是要跟他道个谢呢?

    也许来公公只是顺口一说,事过境迁,早就已经把她这个人忘到脑后了。

    皇帝问四皇子:“你可知道你二哥病了?”

    四皇子冤哪,真冤。

    皇帝这话真刁。

    四皇子要说知道,那哥哥病了他也不去看望,不和父亲说起,自己在这儿和一帮奴才们玩灯谜。

    他要说不知道,难免有不关心兄长之嫌了,你看,哥哥病了你都不知道。

    而且,两边离这么近,要说不知道,皇帝会不会觉得四皇子在暗示什么——比如二皇子装病?

    四皇子只说:“昨天没有见二哥,前天倒还劝他少喝一杯。天气冷,人喝了酒心里热,衣裳穿的不紧再吹了风,只怕真的会病。”

    哦哦——这答的真艺术。

    潮生一点儿不怀疑,这些皇帝啊,皇子啊,皇妃啊,公主啊,拉到现代去个个都是社交家,不管遇着什么,那场面绝对都能圆得四平八稳的。

    皇帝点了点头:“我们过去看一看他吧。说起来,他自从迁到东宫,我还没到他院子看过。”

    四皇子当然要跟着过去,来公公也跟去了。

    他们一走,潮生才长长的松口气。

    珊瑚和另一个小宫女也在拍胸口:“那是皇上啊……我见到皇上了,天老爷哎,我的心都不会跳了。”

    口气好像见到了天上的神仙显灵一样。

    不过潮生理解这种心情。

    她虽然是穿越来的,对皇权君权不像这时代的一样看得像天一样。但是第一次见皇帝的时候,也是不知所措。

    厨房里头又忙活开了,不知道皇上是不是还会在这里用膳,但是你得按照留下来准备。不然的话,皇帝要吃,你没有饭,那可真是……

    李姑姑大显身手,两道主菜都是她亲自掌的勺。

    这么些日子以来,李姑姑多半都是指导,分派别人做,自己不大动手。

    今天这么一露身手,果然不凡。那翡翠丸子碧莹莹的,浸在乳白的汤汁中,看着就像白玉嵌翡翠一样,不大像件吃食,更像一件精美的工艺品。

    还有一道是花开富贵,五彩缤纷,就像盛开的花开一般层层迭迭陈在盘中,视觉享受一流,闻着也是香气诱人。

    色香都有了,这个味呢,想必皇帝也是会满意的。

    最后是一道汤。厨房里的人都有预备下的汤,李姑姑说:“过年难免酒、肉之食偏多,身体燥热,另熬一道软软的解火的汤吧。”

    潮生打下手,李姑姑果然做了一道甜羹。潮生坐在灶前看着火,李姑姑先开锅盖,白气一下子都腾起来,像是起了一阵大雾,李姑姑专注的看着汤,尝了尝味道火候。

    这时候她的神情,显得特别认真。

    一时前面传话过来,说皇帝、二皇子和四皇子在一起用膳。潮生暗叹李姑姑真是有远见啊,这做菜的功夫可没有白花。

    李姑姑笑着说:“皇上这个时候来,八成是要留下的——要不然,回了宫里也过了时辰了。再说,皇上和二皇子……怕是有好些话说呢,这么大冷天,既然已经过来了,哪有来了看一眼就走的理?”

    嗯,有理。

    前面吃的应该不错,因为有人过来传话,让今天掌勺做菜的人过去。

    上次皇帝吃完了,也说不错,还有赏。

    但这次是召见啊。

    厨房里的女人慌作一团,李姑姑不急不忙,把包头的布帕接下来,有理了理衣摆:“走吧。”

    潮生虽然有些怕到前面去,还是跟在李姑姑后头过去,反正到了皇帝面前她磕了头就只管低头站着。

    李姑姑平时在厨房里堪称豪迈泼辣,可是到了前面这样的场合,规矩一点不错,跪拜之时动作有如行云流水,既恭敬严谨,又非(提供下载…)常好看。

    “奴婢李玉檀,拜见皇上。”

    皇帝沉默了大概几秒钟的功夫,说:“起来吧。”

    惭愧,潮生直到现在,才知道李姑姑叫什么名字。

    玉檀,挺好听的。不像什么花啊桂啊香啊的。

    李姑姑站起身来,她垂着头,指尖微拢,怎么看怎么让人觉得舒服顺眼。

    这就是功力啊!

    虽然宫女们进宫都要学规矩举止,可是到底学得如何——那全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只看个人了。

    潮生觉得自己就算学得不错了,起码动作非(提供下载…)常标准,没出过错。但是和李姑姑这一比,原来只达标还不行,更上一层楼的,是美观。

    不,是一种艺术。

    原来李姑姑有这等本事修为啊。

    宫中果然到处是卧虎藏龙。

    “今天的菜,都是你做的?”

    “回禀皇上,奴婢亲手做的只有翡翠丸子、花开富贵。另外就是一道汤。”

    “是了,汤……”皇帝不知想到什么,有些微微出神,又问:“汤……朕以前有段时日常常喝到,后来就……你叫玉檀?李玉檀?”

    “正是,奴婢的名字,还是有一次皇上和严妃娘娘说话的时候,给奴婢取的。一晃眼,也有十来年了。”

    哇……

    潮生刚才就有种感觉,当前面传话说要召见做菜人的时候,李姑姑那份儿镇定——她早就料到了。

    不,也许眼下这局面正是她所想要的。

    从李姑姑刚才做那道汤的时候就开始了。

    严妃?

    严妃八成是李姑姑从前伺候的主子吧?

    但是宫中现在没有这号人物,潮生在浣衣巷那段时间倒没白待,宫中有头脸的主子基本上都心里有数——这位严妃多半早就香消玉殒了,而李姑姑辗转到了宜秋宫,在厨房里头做事。

    “是了……朕记得。”

    皇帝的声音有些感慨。

    大概他也想起了那位严妃。

    潮生心里并没有什么感触。

    皇帝的女人太多了,这位严妃娘娘能在他心中留下一抹印记已经不容易。

    指望皇帝长情、专情……

    那是不用想的。

    可是,李姑姑为什么想见皇帝呢?

    只是为了提起严妃?

    要不是李姑姑的相貌实在……那个,潮生说不定会猜想李姑姑当年和皇帝有这样那样的……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不过从李姑姑现在来看,当年也美不到哪儿去,大概跟美字连边都沾不上。

    所以她跟皇帝肯定是没有什么风月之事的。

    李姑姑说:“这汤的做法,还是当年娘娘亲手教给奴婢和九儿的,记得皇上也说过这汤适口,所以今天奴婢大胆做了。”

    “朕记得。”

    皇帝的声音听起来已经恢复了正常。

    想也知道,能让皇帝有那么一刹那的伤感,已经很不容易了。

    皇帝像是随口问:“九儿现在哪儿,你可知道?”

    李姑姑顿了一下,才说:“九儿当年就殉了娘娘和小主子去了。”

    听起来淡淡的一句话,却让人觉得无限悲凉。

    听起来皇帝对这个九儿印象也深,可是……

    皇帝不缺女人,不缺孩子,更加不会缺奴婢。

    那些旧人旧事,早就如同过眼烟云一样,都淡了,忘了吧?

    皇帝果然没再问什么,让人赏过,李姑姑就带着潮生退出来。

    来公公正守在门旁,李姑姑看了他一眼,昂着头走了过去,对这位后宫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太监并无半点恭敬之意,反而有些刻意的怠慢。

    这二人必定以前也是旧识。

    啊……越来越复杂了。

    潮生什么也不知道,只能缩着头,尽量让别人忽略自己的存在。

    神仙打架,小鬼遭殃。

    上次安妃小产,付出巨大的代价的却是她们这些伺候的人。

    刚才二皇子和四皇子也在屋里,不过潮生都没敢抬头看。

    二皇子不是病了么?怎么能过来用膳的?

    这不是她一个小宫女能管的事。

    说不定……可能……也许二皇子一见皇帝,激动之下,病立刻不药而愈了呢。

    嗯,没错。


    第73章 灯

    皇帝一直待到宫门快下钥的时候才走,四皇子和二皇子一直都陪着。第二天上元节,宜秋宫里也挂了好些盏灯笼,大门敞着,可以远远看见松涛阁也是一样,里面喜气洋洋的,人来人往的忙着,倒像比过年还喜庆三分。
    或许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潮生看见二皇子的时候,他穿了一件非(提供下载…)常,非(提供下载…)常鲜艳的衣裳,华贵夺目。
    潮生她们也沾了过,不过行了个礼,二皇子就笑呵呵地说赏啊赏。
    真大方。
    潮生有时候觉得奇(提供下载…)怪,皇子们没什么收益的,就干啃一份儿傣禄,好在吃穿住都不用花钱,宫人宦官都是宫中统一养着。二皇子这么挥金如土,他的钱都哪儿来的?
    四皇子就不像他那么散漫,该有的有,绝不会一时高兴就赏这个赏那个。
    从管理制度来说,是四皇子这边比较好,规则严明,该做什么做什么,不属于自己的就不要多想。
    而从奴婢们的心态来说,大概还是更愿意跟着四皇子这样的主子。的确,在这边想发意外之财是没有的,但是也不会莫名其妙的不知道做错了什么就被打个半死啊。钱是人人都喜(…提供下载)欢,可有钱也得有命花。
    二皇子这种高兴了给一把糖吃,不高兴了给一顿板子吃的性格——
    跟着这样的主子,承受力得非(提供下载…)常强韧才行。
    “四弟,你今儿打算怎么过节?”
    四皇子微笑着说:“我想自己做个灯,已经做了几天了,今天再弄一下就差不多了。”
    “自己做?”
    二皇子惊奇了。
    等小顺子把地下的箱子抱上来打开,里面还真是一盏灯。
    “你,你做的?”
    四皇子点头:“做的不好,后头没糊整齐,可是时间不够,已经不能再重糊一次了。”
    做灯笼这对二皇子来说,真是太新鲜了。
    “这个……怎么做的?”
    四皇子耐心讲解,从削竹篾开始讲。
    二皇子诚恳发问:“那个竹子明明是直的,怎么弄弯的呢?”
    “火烤过,其实我做的不好,这里折断过,不过糊了纸看不出来。”
    其实说穿了,四皇子虽然聪明,却不是那种做什么精什么的天才,这个灯笼看起来还挺象样子,其实仔细看,毛病不少。
    “这纸什么时候糊上的?”
    “有两天了。”
    “这我知道,”二皇子指着圆托:“这个是放蜡烛的地方。”
    四皇子含笑说:“对。”
    “你做这个,打算挂屋里?”
    四皇子低下头看灯笼边的描色:“不是,我想献给父皇的。听说三哥打算献给父皇一盏九龙挂珠,是由江南第一巧匠亲手所制,用了黄金,珍珠什么的,那出手才叫阔气啊。”
    二皇子顿时哑了。
    四皇子半天没听见他说话,转过头来,二皇子一脸懊恼。
    “二哥你怎么了?”
    “我可没你想得周到,什么也没预备……”
    四皇子顿了一下:“我也没什么,我这个也很拿不出手。”
    “那也是你亲手做的。”二皇子坐在那儿琢磨起来:“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