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记事-第3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仲钧这才安心,偷偷带着人,往河南联系那边的弘阳教,准备抢劫简王的东西。
这期间,是不方便传消息回来的。
朱仲钧走后,顾瑾之一开始忐忑不安。
她情绪不好,燕山好似知道。他吃奶吐奶,睡不了片刻就哭醒,啼哭不止。顾瑾之和林翊把自己所知道的幼儿知识都用上,燕山才慢慢平复。
顾瑾之一心都在儿子身上,不再担忧朱仲钧。
过了半个月,燕山稳定了下来。
他又进入了刚刚出生时吃睡的状态。
燕山让顾瑾之无瑕分心,顾瑾之没有把心思都放在朱仲钧身上,时间反而过得很快。
转眼间,朱仲钧走了两个月。
时间到了冬月底。
冬月底,府上有件小小喜事,霓裳怀孕了。
六月份的时候,顾瑾之把自己身边的大丫鬟霓裳,嫁给了朱仲钧外院的侍卫陈鼎文。
陈鼎文曾经是宁席的心腹。
安南国打了胜仗,皇帝怕安南国内再次起反叛,就派了支护卫军前往安南国,帮着陈煜朝稳定安南局势。
朱仲钧极力举荐了宁席。
顾瑾之记得,再过不了几年,陈氏王朝后继无人,安南国就变成了安南布政司,成了圣朝的一部分,不再是属国。
所以,派兵驻扎安南国,倒也不叫人意外。
皇帝不信任陈煜朝的能力。
派兵驻扎安南国,选将是个难题。虽然安南国王陈煜朝多次说,安南国内五行八作很兴旺,百姓安居乐业。可圣朝百姓看来,安南国就是个野蛮荒凉之地,和蒙古没什么差别,没人愿意去的。
派往安南国,等于变相发配
而朱仲钧抓住了机会,推荐宁席。
宁席是太后的外甥,朱仲钧的表兄,大家没想到朱仲钧会如此行事。朱仲钧的奏折到了京城,皇帝和太后都吃了一惊。
宜延侯和夫人听到了风声,生怕皇帝和太后答应了。去宫里哭了一场。
皇帝想了想,觉得这中间有蹊跷,就秘密派了特使往庐州,询问朱仲钧具体情况。
朱仲钧手里有甄末的家人,所以要挟甄末告诉他,和宁席私通的千兰下落。千兰当时被谭宥抓走了。他找到了千兰。
千兰生了个儿子,快一岁了。万幸的是,那孩子非常像宁席。
所以,朱仲钧什么也没跟特使说,只把千兰和孩子交给了特使。让他带回京城。
皇帝和太后看了。对宁席的行为就一目了然。
太后震怒,让皇帝下旨拿了宁席。**王爷的后宅,这是死罪。连皇帝派在庐州的寄绮,太后也担心她被宁席染指。一起召回了京城。
太后是心疼儿子。前几年傻傻的。那样被侮辱。
皇帝也是震怒。
他和朱仲钧有罅隙,是他们兄弟之间的事。对于皇帝而言,他自己的弟弟。他怎么欺负都可以,旁人却是不行的。
又有太后进言在先,皇帝是准备杀宁席的。
要杀人,特别是像宁席这种身份的人,需得过刑部、大理寺、都察院这三司审理的。需得有充足的理由,才能既杀了宁席,又不伤朱仲钧的颜面。
皇帝在苦恼想理由。
这个过程中,千兰母子进京的消息,就有少数人知道了。
宜延侯夫妻一直密切关注这件事,他们自然也很快知晓了。他们俩进宫,在仁寿宫太后面前哭得死去活来。
宜延侯宁萼至今还瘸着一条腿,哭得可怜。那么老的男人,哭成那样,太后心口一阵抽搐的疼。
宜延侯是太后的胞弟,自幼太后和母亲、姐姐们一样疼爱宜延侯。虽然有时候也气他不争气,但姐弟之间的爱还是有的。
太后心软了。
转念一想,宫里的事,知道的人不多,而宜延侯府这么快就知道了,无疑是在宫里有眼线的。
太后还以为宁家本分呢。
她又硬下心。
可到底不舍,太后也在皇帝面前吐露一二,可以让宁席去安南国,等于流放,以后不再召他回来就是。
皇帝也苦于没有好借口。杀宁席,就要牵连到朱仲钧。想了想,宁席小时候也挺懂事的,跟皇帝也有点情分。
太后又不忍心。
最终,皇帝答应了,派宁席往安南国。
千兰和寄绮被召回京城,入了尼姑庵,没过几日就“暴毙”身亡。千兰的孩子,也被皇帝叫人送走了,宁家都没见着面。
宁家是很想留下孩子的。因为宁席没有成亲,至今无后,有个香火也好。可皇帝不同意,说这孩子不能留在京里,迟早叫人发觉的。
孩子被送到哪里,除了皇帝,没人知晓。
朱仲钧也懒得去打听。
宁席走了之后,朱仲钧把府里的护卫将领删删减减。过度愚忠宁席和过度的骑墙派都遣散,留了七八个跟宁席感情不深却又武艺好的将领,陈鼎文就是其中之一。
他曾经跟着朱仲钧进京,一路上忠心耿耿,就对宁席有了二心,想投靠朱仲钧。
朱仲钧也觉得陈鼎文是个识时务的人,故而重用了他,还要替他娶妻。
陈鼎文的身份地位,不同于外院的管事。他是可以娶个庐州小门小户碧玉的。他却说他看中了王妃身边的霓裳,觉得霓裳干练泼辣,很对他的脾气。
顾瑾之就替霓裳脱了奴籍,拿了一千两银子作为嫁妆,将霓裳嫁给了陈鼎文。
成亲之后,小两口情投意合,过得甚好。霓裳依旧在内院,服侍顾瑾之。
顾瑾之多次劝她出去,她如今已经不是奴婢,不需要在内院。
可霓裳坚持。
现在她怀了身孕,满了三个月才告诉顾瑾之。
顾瑾之很高兴。
和霓裳一起长大的姊妹们芷蕾、幼荷、葳蕤也高兴不已。
“你安心去养胎,得了空再进来陪我说说话儿。”顾瑾之笑着对霓裳道,然后又喊了祝妈妈,让她从正院的三等小丫鬟里,挑一个送给霓裳,让她去服侍霓裳。
霓裳千恩万谢,要跪下磕头。
顾瑾之叫葳蕤等人搀扶住她,没让她磕头。
****
第388节种植
来到庐州之后,顾瑾之因为胎位不稳,一直在静养。府里外院的事,都是朱仲钧一手操持。
内院则交给了祝妈妈和霓裳打理。
顾瑾之陪嫁带过来的丫鬟,她都是非常信任的。
虽然这些丫鬟没有跟她吃过苦,也没有经历生死,可顾瑾之知道她们可靠,她们也知道顾瑾之值得忠诚,这是几年相处下来生的情谊。
霓裳嫁人之后,她的差事,顾瑾之渐渐转给了芷蕾和念露。
祝妈妈年纪大了,顾瑾之让她享享清福,不再让她管事。
如今,霓裳怀了身孕,不好再服侍顾瑾之,芷蕾和念露就成了这内院的顶梁柱。
另一个大丫鬟幼荷,能力上乏善可陈。好在她也无争宠之心,安静跟在芷蕾和念露身后。
她只比霓裳小几个月,也快二十三岁了。
因为顾瑾之的婚事耽误得太久,故而她的丫鬟们也都耽误了下来。
嫁给了朱仲钧,顾瑾之也想早点把几个大丫鬟的亲事定下。无奈怀了孕,从京城到庐州一路又动了胎气,到了庐州这一年都在修养,除了霓裳,其他丫鬟的终身大事尚未有定论。
眼瞧着到了年底,过了年,丫鬟们又大了一岁。
顾瑾之和祝妈妈商议。
祝妈妈却道:“您还操心这件事?好好歇着,养好了自己要紧……”她觉得顾瑾之气色仍不好。
生燕山让顾瑾之的身体状况急剧下降。
祝妈妈不想她操心这些不要紧的事。
这一年来,不仅仅朱仲钧整日提心吊胆。祝妈妈也同样。
顾瑾之好不容易好转了几分,太过于操心,祝妈妈怕她身子承受不住。
“几个人里,幼荷年纪最大。过了年,她就二十三,不好再挨下去了。”顾瑾之道,“燕山还小,我的确分身乏术。这件事,我就先托付给您。您也别和幼荷说什么,免得她害羞。有了适合的人。只管告诉我……”
祝妈妈就笑。答应了:“幼荷也是我看着长大的,和葳蕤一样,我都当闺女。这事交给我,最妥善不过了。您放心。”
她最近正好没什么事做。有些闲得发慌。
顾瑾之笑着点头。
“……等幼荷的事定了。我就把葳蕤的婚期也定了。不过超过四月。芷蕾和念露小幼荷一岁,又要帮我管事,明年再说。”顾瑾之道。
葳蕤和司笺订了亲的。
这是朱仲钧做主的。
朱仲钧要重用司笺。知道司笺暗恋着葳蕤,又知道祝妈妈和顾瑾之都有意撮合这一对,就顺势给他们订了亲。
原本也是要年底让他们成亲的。哪里知道,顾瑾之早产,加上朱仲钧自己惦记着河南的事,精力分散,这些小事都抛在脑后。
如今他又不知归期。
顾瑾之怕祝妈妈苦等,才有此一提。
祝妈妈笑道:“葳蕤急什么?幼荷和霓裳一般大,比葳蕤大四五岁。如今霓裳都有了孩子,幼荷的事也该抓紧。葳蕤年纪还小,她不着急……”
每个做母亲的都一样,既盼着孩子早点成家,又舍不得女儿。
祝妈妈对葳蕤的心情,顾瑾之能明白。
她笑了笑。
祝妈妈领命之后,很积极忙碌着,替幼荷挑选佳婿。
顾瑾之则整日照顾燕山。
日子就到了年底。
除夕那夜,起了大风,窗牖猎猎作响,庭院门口的灯笼被风吹得摇摇欲坠,夜冷如冰。
屋子里则温暖如春,烛火缥缈。
今年皇帝没有特诏,就不需要回京陪太后过年。
朱仲钧没有回来,一封书信也无,顾瑾之不知道他是否平安。
只有她和燕山过年。
这样的除夕,顾瑾之前世过了很多。那时候朱仲钧总不回来,他似乎很讨厌新年,更讨厌朱家新年团聚的习惯。过年的时候,总只有顾瑾之和榕南。
离开了娘家,今年只有她和燕山。
燕山早早睡了,顾瑾之自己也没有守夜,早早歇了,让服侍的人自己去取乐,过个愉快的年。
她并无太多的伤感。
迷迷糊糊的,她一觉睡到了天亮。
一夜飒飒狂风,停了之后,满院子狼藉。风停雪飘,片刻鹅毛般漫天纷飞,很快就将这狼藉都遮掩。
丫鬟仆妇们,纷纷给顾瑾之拜年。
顾瑾之赏了她们红包。
上午的时候,王府护卫军的将领们,有五个进来,给顾瑾之和燕山拜年。其他的,都跟着朱仲钧去了河南。
顾瑾之道了谢,让外院准备酒宴款待他们。
一上午,燕山都在睡觉,顾瑾之就有空招待这些。
家里人不多,却也一直忙到了中午。
午膳的时候,林翊进来了。
朱仲钧不在家,顾瑾之自然不好留他在内院用膳,只是吩咐外院,单独给林翊准备酒宴。
林翊道了谢。
顾瑾之留他说话。
“……等开春的时候,我想把罂粟种子寻个地方种下。罂粟种子的果浆,我想提出来,做成一种新药。”顾瑾之对林翊道,“过了上元节,我便要着手准备。我不擅长制药,希望先生能帮我……”
林翊蹙了蹙眉头。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道:“我原打算过了年回京的。你大哥开了家药铺,你是知晓的。他想让我回去做坐堂先生,多次来信问我归期;二则,我师傅在凤凰岭闭关,让我入世三年历练。如今都过快五年了,他老人家不知去向。师傅如父,我想着去找他……”
“这……”顾瑾之为难道。“我是真心想挽留先生。况且,燕山也离不开先生……”
林翊沉默。
他也有点犹豫,舍不得走。他对顾瑾之夫妻的感情很平常,却很舍不得燕山。燕山跟他没有血缘,可从燕山出生,就是他照顾的,他对燕山就生出了几分舐犊之情。
林翊没有家人,他很在乎这种感情。
可他也放不下师傅。
顾辰之在京城开了药铺倒是其次。
“……先生留下吧。”顾瑾之打断了沉默,道,“医者不自医。先生不在。我只怕没法子照顾好燕山。燕山还小,着实求先生再照看一段日子,我和王爷感激不尽。至于你师傅,我派个人去寻。有了他的踪迹再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