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儿女成双福满堂 >

第773章

儿女成双福满堂-第773章

小说: 儿女成双福满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斟酌着词句,秦礼起身拱手道:“回夫人,侯爷返程只带了五百亲卫,由秦义负责……”
“嗯。”邱晨淡淡地应了一声,不再接话,只垂着眼看着手中的茶杯,默然地等待着。
秦礼飞快地抬眼睃了一下,随即道:“南陈派来了他们的谏议大夫李瑾带团,携带了丝帛财物珠宝若干。另外,南陈为表忠心,还备了二十名女子献上,其中就有南陈的两名公主,南辉和耀辉。”
邱晨神色不变,垂着眼静默片刻,抬眼看向秦礼道:“原来如此,难怪外头传言颇多。”
秦礼眼皮子一跳,再次抬眼看过去,却见邱晨脸色淡定平静,看不出丝毫喜怒。不知怎么的,秦礼就想起了在刘家岙时夫人灿烂爽朗的笑容来,心里竟然有些发酸……夫人从什么时候不大笑了?
京里的贵人们讲究的都是喜怒不形于色,都讲究不动如山……可秦礼却觉得还是那样想笑就笑想骂就骂的夫人,更让人觉得亲近,看着也心情轻松欢畅,不像现在,看着夫人淡漠疏离的表情,就让他觉得心里堵得难受。
这些不是他该想的!秦礼暗暗吸了口气,稳稳心神,拱手道:“请夫人示下……”
邱晨抬眼看着他,默然片刻,道:“侯爷带回那些人,这消息并没有上邸抄,也没在朝堂上议论,照理说不该传播的如此之广。你去查一查,消息是从哪里出来的……能找到散播消息的人最好!”
秦礼神色一凛,情知事关重大,连忙拱手答应下来。
转天一早,阿福阿满上学后,邱晨仍旧出了门。不过,这一回她没有去仁和堂,而是去了她陪嫁的院子。
院子东手原本是一个两浙商人的院子,三进三出,因父亲患病,带着妻子儿女急赶着回家侍疾,将院子出脱了。邱晨得了信儿就地买了过来,只在两家相隔的院墙角落开了个小角门,从外头看,却仍旧是两户独立的院落人家。
从各处搜罗来的十几名小丫头就安置在这所院子二进两侧的厢房里。一进仍旧是厅堂客房,三进空闲着,二进的正房里拆了帷幔,搬了桌椅橱柜屏风等物,收拾成相互通连轩敞的大通间,两侧靠着山墙摆放着顶天立地的抽斗货架,抽斗上标注明示着各种药材以及炮制规格,房子中间放着一张大案,案上又有捣筒、研钵诸物……竟被邱晨改造成了一个成药加工车间。
十几名小丫头每天一早起来,都要上一个时辰早课,识字认字,写字描红,吃过早饭,就在这房子里根据方子制作成药,或研磨,或过筛,或搓丸……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邱晨到了此处,又是一身清淡爽利的男装打扮。那些小丫头只知道来者是教导她们识药辩药制药的先生,根本不知道,这位是女扮男装,更不知道,教导她们的居然是当朝的一品侯夫人。
小丫头们都是挑选出来的,都是灵慧手巧的孩子,教了不过三两日,就渐渐上了手,邱晨再来指导也轻松起来,不过是指点些容易出错的小细节,每天不过小半个时辰就够了。
这边完了事,邱晨仍旧会去前门外的茶楼,要上一壶茶坐一会儿,听听京城各种闲话趣事,也有某些刚刚传出来的宫廷官宦秘闻……不到巳时末,邱晨就会转回家里,带着昀哥儿吃午饭。饭后小憩之后,或带着昀哥儿去后园暖棚。或者昀哥儿被穆老头儿抱出去玩耍,她就在西屋里看看书练练字,恬静而安然。除了脸上的笑容不再如昔日那般明朗外,竟是看不出半分不同来。
得了邱晨吩咐三天后,秦礼就秉了进来,闲话的源头已经查到,从宫里的两名小公公嘴里传出来的。
大明开国皇帝曾经动过取消宦官制度的心思,奈何宦官一制存在已久,宫内实际情况又少不了体力强壮的男性伺候……种种原因之下,宦官制度还是被保留了下来,只不过,宦官数量被压缩了许多,从前朝的三千多人,压缩到不到一千五百人,宦官伺候过了五十岁,就依据自愿或回乡养老或送去京郊寺院修行,宦官或遣送出宫、或死亡后,方可再收一名小宦官入宫,数量只许减少,不得增加。而且,限定除诸皇子公主身边保存自小伺候的两名内宦外,成年开府后不得再添加宦官数量,其他公侯诸人府中皆不得私蓄宦官伺候。
相对于历史上清制宦官不得私自出宫,大明国对宦官们的约束也稍松一些。只要不当值,不耽误伺候,宦官们可以请假出宫,但不得私出京城。这样一来,京城里就会经常见到小宦官出来或采买或散心游玩。时间长了,京城百姓也就习以为常,不足为怪了。
邱晨微微眯了眯眼睛,这消息从小宦官嘴里传出来,倒是很可信。但是,具体是哪个宫里的小宦官,背后关联的又是谁,就更难了。宫中情形比朝堂衙门可是复杂得多,而且,因为涉及宫闱,还不容易打探……
“嗯,你让人盯着几处宫门,看紧那些出宫的小宦官。”邱晨淡淡的吩咐着。
秦礼连忙答应着,略一迟疑,终究是劝慰道:“夫人……侯爷谨慎,必不会有什么关碍的。”
邱晨点点头,并没有做声,秦礼看了她一眼,暗暗叹了口气,躬身退了下去。
这一日,邱晨从白石桥的宅子转到前门的博古茶楼。仍旧是轻衣简从,只带了一身小厮装扮的承影跟随伺候。
巳时中,太阳升起来,暖洋洋地照着,京城的闲汉大爷们,也终于从各家里走出来,沐浴着冬日难得的暖阳晃进各自习惯的茶楼,要上一壶或好或差的茶,再来三两碟五香花生、椒盐蚕豆之类的小果子茶点,寻着自己相熟的茶友,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开始互相交流起各自的秘闻趣事来。
邱晨坐在临窗的位置上,手里捧着紫铜手炉,透过支起半拉儿的窗户,一边看着街上或匆匆或悠闲的行人小贩人间百态,一边竖着耳朵听着茶馆中高高低低远远近近的说话声。
貌似的悠闲间,一道高壮的身影站在了邱晨身边,正想客气询问,却被承影起身拦住:“这位爷,我们爷不喜与人同坐,请另寻座位!”
这种事,在茶馆中最是平常不过,邱晨虽然听到了动静,却连头都懒得回,仍旧靠着椅背,神态悠闲地漠然地看着窗外的市井百态。
这一次上前来的人却是个固执的,并没有因承影的阻挡退缩,也没有强上前,只拱手含笑道:“可是杨……贤弟?”
此人说话听在旁人的耳朵里颇有些怪异,听话说话这人是遇到了熟人,只既是熟人,姓氏和称呼之间哪里还要犹豫的?拖得音长长地,不像是不敢确定对方的身份,倒好像没确定称呼一样。坐着的人俊秀文雅,面容白皙,一看就是不到二十岁的俊秀小哥儿,站着的人身材高大魁梧,下巴簇青,虽然同样收拾的利落整齐,但年龄怎么说也在二十六七岁年纪了,相比之下,自然是他年龄大上许多……这么明显的事儿,自然是称呼贤弟,怎么的还用着犹豫了!
一句话就引起了相邻座位上喝茶闲人的注意,小小的范围里一时寂静了下来。
邱晨却是心头一跳,不仅是因为对方刻意的停顿,还因为对方明显的辽地口音。她认识的辽地口音的人可不多!
转回头,抬眼看过去,一身八成新靛青锦纹夹袍,满面含笑,目光促狭的不是别人,正是她遇到过的‘旧识’霍非栢!
转瞬的讶然后,邱晨微微眯了眯眼睛,抬手止住还要说话的承影,淡淡道:“在下确姓杨,只不过,并不记得在哪里见过仁兄……”
几次相见,邱晨一次比一次更明显地觉得这个霍非栢并非商人那么简单,在这种时候,她无心招惹搭理,自然就想矢口否认。既然霍非栢称呼‘贤弟’,她也不怕他再叫破她的真实身份。
“哦?!”霍非栢并没有异样,哈哈一笑拱手道,“说起来,我与杨贤弟也不过一面之缘,只是彼此间意气相投,一见公子形容相似这才心喜难耐上前相见……”
邱晨暗暗松了口气,也没理会对方胡言乱语的什么‘意气相投’——他只要不继续纠缠,其他的,说什么随他去!
如此,邱晨冷漠的脸上也多少见了丝笑意,淡淡颌首道:“无妨!”
原指望如此一来,霍非栢也就自己退去了,谁想到,邱晨还是低估了对方的厚脸皮程度。
霍非栢又是一拱手,满脸笑地开口道:“公子与我那贤弟实在是相似,若非公子亲口否认,我仍旧不敢相信世间有如此相似的两人……”
邱晨厌烦起来,皱着眉头正要开口,霍非栢却没有给她开口的机会,继续道:“既然如此,可见我与公子也是有缘……我在楼上订了座位,不如,请公子赏脸上楼,咱们一叙?呵呵,不相识也无妨,叙谈一番,自然就熟识了!”
邱晨一句话堵在嗓子眼儿里,再也说不出口。吸了口气,目光扫过周遭越来越多关注过来的眼神,垂了眼略一思忖,邱晨很干脆地起身道:“既然仁兄诚意相邀,小弟却之不恭……”
霍非栢眼中露出一抹喜色,正要说话,却被邱晨含笑堵了回去:“小弟刚刚冲了一壶桐山云雾,仁兄若不嫌弃,不妨坐下来一块品鉴品鉴……看仁兄人品清雅高峻,想必也是懂茶之人吧!”
霍非栢微微愕然一瞬,微微挑着眉梢,眼睛亮亮地笑起来,点头道:“懂茶不敢当,不过,倒是恰巧去过桐山,也有幸尝过地道的桐山云雾。”
邱晨不再赘言,抬手示意:“请!”
霍非栢更是满面含笑,如沐春风般抬手,彬彬有礼道:“贤弟,请!”
两人对视着,目光相对,一个是满眼含笑中隐隐透露出促狭和兴味;另一个则是满眼笑意隐含着防备和提防,在周遭人眼中看来,却是礼数周全,一团和气,一团欢喜。
承影从邱晨示意就退到了夫人身后侍立,等邱晨跟霍飞柏互相让着落了座,忙取了一只杯子冲了茶送上来。霍飞柏抬眼看了看她,微微一笑,即收回目光,向邱晨略略一拱手,端起茶杯轻品慢饮起来。
邱晨这会儿也稳住了心神,同样安然地端了茶喝起来。霍非栢是普通的商人也罢,不是商人也罢,她都没什么好害怕的。
这茶楼里只供茶水和有限的几样点心。这时候的茶馆酒楼没有禁止外带食品、自带酒水之类的霸王条款,茶客想吃其他点心果品,大可自带,给茶博士几个跑腿钱,他们也很乐意替客人跑腿买东西。另外,各个茶楼酒馆内外还有叫卖小吃、干鲜果品各色点心的小子,小吃摊子、挑子就在酒楼茶馆门外,小子们则被允许进入茶楼兜售,不过,售卖所得大抵要交给茶楼酒肆几个好处钱的。
比较讲究些的,自然不会随意买街上的小吃或者小碟果品点心,但邱晨却对这些小吃没什么偏见,平时出门逛街,不但她会买了吃,遇到可口的,还会买了带给阿福阿满吃。
邱晨和霍非栢正品着茶,从茶楼外突然飘散进一股子异味儿来。
茶楼中许多客人厌恶嫌弃地掩了口鼻,也有些豁达的则笑骂着。
“何必居这小子又挑着他的担子出来卖臭豆腐啦!”
“这小子我看也别叫何必居了,直接叫何必臭好了!”
“这你就不知道了,人家的何必掬,本意就是‘掬’,引申为‘居’所店铺之意……你们想来也听说过,老何家这名号可是太祖爷御赐的!”
“嗐,你这话我也听说了,可是,太祖爷他老人家会给这么个街头挑儿赐名?怎么听着都不靠谱!”另一个有些不以为意。“再说了,虽传言如此,可谁也没见过何家有什么御赐牌匾啊!要是真有,还不早就金漆髤饰高高挂起来了,哪里还会藏着掖着的不见人!”
前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