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儿女成双福满堂 >

第167章

儿女成双福满堂-第167章

小说: 儿女成双福满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会儿,鲫鱼也恰到火候。打开锅盖,就见锅里刚刚添的汁水基本已经靠尽,滋味儿全部吃进鱼肉中去了,鱼肉软糯外皮却带着微微的酥焦。邱晨拿了三只椭圆形的碟子过来,将三条鲫鱼小心翼翼地铲出来盛在盘子里,上边同样撒上香葱和香菜,招呼林子和大壮给西厢送进去,她则去了后院。
前院和堂屋里的锅灶,一个被妇人们占着给力工们做饭,另一个让邱晨拿来炖肉了。她那个昨晚上就炖到火上的菜肴,是在后院蒸酒的锅灶旁边,支了一只红泥炉子,上边炖着一只封着口的黑陶坛子。
邱晨来到炉子旁,仔细看了看坛子口封的桑皮纸,看到桑皮纸微微泛了黄色,就知道坛子里的菜肴已经到了火候了,于是把炉子里残余的炭火掏了出来。然后回到前院,拿了三只精致的细瓷青花小碗儿和一只同花色的平盘,洗干净,放在一边待用,然后拿了两块干净抹布去了后院端了那只黑陶坛子回来,招呼着俊言俊章拿了洗好的盘子和瓷碗,一起进了西厢。
云济琛和廖文清今儿还真是开了眼界。
昨儿廖文清让陈掌柜捎话过来,嘱咐林娘子不用为难,做些农户的特色饭菜即可。原本他想着能有上一次秦铮到林家时,品尝到的那种特殊调料就好,从秦铮的反应上廖文清也看清楚一件事儿,那就是越是这些高门大户的公子,吃惯了山珍海味美味珍馐,对那些早已经没了意思,反而对新鲜物事比较感兴趣。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回云二公子上门,林娘子一改奇特的调味料,转成了实实在在的农家饭,而且,这种农家饭菜,不论是在云二还是他眼里,竟也新鲜奇巧的可以。并且,味道还着实是不错。
先前四盘山野菜就不说了,清香爽口开胃。后来上的一大盘卤肉……说实话,这种东西在大户人家都是上不了桌面的,大户人家待客谁也没有弄一大盘子肉端上来的,这又不是农村人吃的席面儿,上一盘子肉解馋!
可林娘子就端上了一大盘子肉来,还别出心裁地搭配了一溜儿小蘸碟儿。
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云济琛和廖文清按照那孩子说的,弄了蒜泥芝麻酱调和在一起,然后夹了一片看起来不太肥腻的肉沾了,咬了一小口……唔,这肉也不知怎么炖的,早已经酥烂了,入口一抿就化了,而且肥而不腻,沾了蒜泥和芝麻酱之后,又中和了所剩不多的肥腻,刺激了食欲,竟是相当的爽口!
两个人一尝之后,又连连夹了两片吃了,继而就开始尝试着用不同的蘸料来作味儿,竟是各有千秋,但同样的好吃爽口!
这一吃,两人直吃了五六片肉才住了口,继而再夹点儿凉拌的山野菜吃吃,满嘴的香浓瞬间被一股清新的山野气所代替,还真是荤素搭配得当!
再来两盘看着卖相并不太好的鱼,炸小鱼只有铜钱大小,可吃在嘴里却是满满的香浓酥脆;稍大些的鲫鱼看着油腻腻的,吃起来却同样鲜香满口,一丁点儿腥味儿都没有,而且皮酥刺软,真是令人惊喜!
吃过一气儿,杨树勇举杯带着两人喝了一杯酒,林家娘子带着两个侄儿又进来了。这一回更奇,林娘子手里居然端着一只粗苯的黑陶坛子。云济琛和廖文清已经被林娘子的一再出新勾起了兴趣,也不吃喝了,只满眼期待地看着林娘子招呼侄儿把大盘子放在桌子上,她这才把手中的黑陶坛子放到盘子上。
这只青花细瓷大盘,虽说不是说很么名贵瓷器,可从精美的花纹、莹润的釉面上也能看出,是很上乘的瓷器精品了。这么精致的瓷器偏偏不用来盛放食品,而是做了一只黑粗笨重的黑陶坛子的垫底儿……就这,已经让人暗暗赞叹了。
安放好黑陶坛子,邱晨慢慢地揭开坛口用来密封的桑皮纸,用干净的抹布擦去坛口几不可见的纸屑后,这才小心翼翼地把坛盖儿打开--
一瞬间,随着热气氤氲而出的,就是满满的扑鼻的浓香!
这股浓香是如此诱人,令人垂涎,即使云济琛也忍不住吸了吸鼻子,诧异道:“这是什么菜?!”
廖文清则是毫不掩饰地赞叹道:“好香啊!”
邱晨微微含着笑,取了小碗过来,给三人分别盛了一碗,道:“这是我偶然从一本书上看到的,据说香气浓郁,能够让隔壁的和尚都忍不住跳墙而来,是以得了一个名字,就叫‘佛跳墙’!”
嘴上这么说,邱晨却暗暗地摇头。
这坛‘佛跳墙’实在是有些勉强。这个时代的食材毕竟有限,即使得了几款干海货,品质却谈不上多好……想想现代极品的佛跳墙,那才叫一个香!
云二公子舀了一勺放进嘴里,禁不住连连感叹道:“林娘子,若是你开个酒楼,想必也会客似云来!”
“呵呵,云二公子还真是,在我家吃饭还不忘自家生意……你们慢慢吃哈,我要去收药了!”
在几人的笑声里,邱晨带着俊言俊章出了西厢,打发俊言俊章带着阿福阿满去学堂,她则又取了一些干货发上。刚刚那一坛算是试验品,既然成功了,自然不能亏待了孩子们。
发干货最少也得七八个小时,等到临睡前炖到炉子上,炖到明儿中午给孩子们吃正好。
发上干货后,邱晨又麻利地包了二十个鸡蛋大小的小笼蒸包,与那些讲究的馅料不同,她今儿蒸的小笼蒸包是马榨菜的,加了油吱啦,蒸出来之后,上好白面发的皮儿雪白细腻,咬一口,内里的馅儿却鲜绿色的,鲜嫩浓香,别有一番风味儿。
云济琛和廖文清这一顿饭吃的真是爽口又美味,既有山野菜,又有厚重滋补的佛跳墙,对林家这位娘子自然也更加刮目相看。两人一直盘桓到未时末,邱晨收完了罗布麻,这才动身离开。
临走,邱晨给他们每人捎了一筐子的野菜,另外把佛跳墙的做法眷写了一份,交给云济琛。
“这道菜滋补却不厚腻,浓香软嫩,特别是适合老人进补食用。云二公子若是不嫌弃,就给老夫人做了尝尝吧!”
那一篮子野菜云济琛就特别喜欢,想着回家给奶奶尝个新鲜,这又有了佛跳墙的做法,更是欢喜不尽,双手接过那薄薄的一张纸去,拱手给邱晨连连做了两个揖,方才和廖文清一起欢欢喜喜地上车,在仆从们的簇拥下,离开了林家,沿着池塘边缘的青砖路,驶向村外,驶离了刘家岙这个小山村。
府台大人的公子来了林家做客的消息,由那些妇人们和力工们传出去,仿佛插了翅膀,不等云济琛和廖文清离开,就已经传遍了整个刘家岙。
是以,好些村里人就闻风赶了过来,却不敢到林家近前,只避在几十步之外,遥遥地观望着。
眼看着两个锦衣绣袍的公子从林家出来,两辆马车也都是锦围绣帘,连那些健仆豪奴,也一个个穿着绸缎,气势非凡,那些心存怀疑的人,也消了心中那点点不愿相信。
到了这天晚上,帮忙的人吃过饭回了家,连帮忙的妇人们也拾掇完毕走了,只剩下自家人聚在炕上,邱晨就把白日云济琛和廖文清拿来的两只匣子拿了出来,打开给五个孩子看。
云济琛里边无非是湖笔、徽墨之类的四套文房四宝,虽然清贵,但也就是读书用的物件儿,倒也罢了。廖文清送的盒子里,却是文房雅物儿,印章、镇纸、笔洗、笔架、笔筒……有鸡血、有田黄、有名瓷、有竹根黄杨……竟是件件精致,无一不是价格不菲之物。
得!邱晨只好把这两只匣子都收起来,言明,以后谁读书有了进益,这些物件儿就是奖品!
阿满把着云济琛送的匣子不撒手,爱不释手地把玩着那些精致的笔墨花笺之类……没想到,还很让她寻出了不一样的东西,竟然在纸张下边搁着七个精致的锦缎绣花荷包,邱晨接过来一看,每个荷包里都搁了些笔锭如意、代代封侯之类的金锞子,每个荷包里六个金锞子,都用丝线穿成了串儿,系了缨络,把玩或者做腰上的挂件儿,都是极好的。
邱晨一寻思,就知道这些东西是云济琛算着自家所有的孩子,包括娘家侄儿在内每人一份儿的。于是就让俊章先替不在这里的俊礼挑一个出来,交给刘氏替俊礼收着。又让俊言替俊书挑了一个,让俊文替俊书收着。剩下的五个,这才撒手让在场的五个孩子自己挑去,他们大人就不管了。
说笑了一回,大家就早早地收拾睡了。明儿就要正式开工了,还有得忙乎受累呢!
与林家的一片祥和欢喜不同,这一晚,村子里好些人家都睡不着觉了。
这些人中,上一回被大魁家的和收成家的忽悠着来找林家麻烦的八祖爷和十一祖爷家,特别烦躁。
八祖爷的儿子刘满山也不过四十来岁,刘满山和刘满银岁数相当,平日里也算是特别要脸的人。今儿风闻林家和府台大人家挂上了关系,连忙赶了去,很可惜的,去晚了一步,没能亲眼瞻仰到府台公子的尊容,很遗憾的回到家,还不甘心地感叹了几句。
“啧啧,真是想不到,林升这一死,他那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媳妇,居然就这么显了出来,先前炒药制药也就罢了,没想到,不过几个月的功夫,居然连府台家的公子也上门做客……啧啧,还真是能耐的……”
刘满山他老爹八祖爷心里膈应,却没脸开口反驳,倒是他老娘和妻子听他对一个寡妇这么盛赞,心里别扭起来。
刘满山他老娘,也就是村里人称八祖奶奶的许氏一撇厚厚的嘴唇道:“有啥了不起的,之前有升子镇着,那娘们儿不敢勾三搭四的,这升子一死,没了管手儿,仗着那张脸子耐看点儿,勾搭回来人还好意思张扬……真真是,不嫌臊!”
刘满山他媳妇田氏听婆婆这么说,也立刻跟进道:“就是,就是,这女人家,最重要的不就是伺候好男人养好孩子?像林家寡妇那样儿的,裤腰带一松开……”
一听自家老娘媳妇说着说着就奔着下三路去了,话说的这么粗俗露骨,刘满山一阵烦躁,猛地一推饭碗,一把把筷子拍在桌子上,猛然站起身来,朝着田氏呵斥道:“够了!就你这样的,别说松开裤腰,就是脱光了也没人屑得多看一眼……”
田氏被这突然来的喝骂给骂愣了,瞪着眼看着刘满山,竟忘了反驳!
刘满山烦躁的仿佛浑身都要冒火,上一回他去了镇上打短工,林家起屋他没赶上,听说人家一日两顿肉菜管够吃,临了一个力工还按照每天一百文发的工钱!
一百文啊!他去镇上给人家扛活儿,一天累死累活,吃两面卷子啃咸菜,不过一天给五十文!整整比林家给的工钱少一半儿啊!
原本,他想着和林家拉拉关系,要是能去林家做个帮工就好了,听说林家帮工不但工钱高、饭管的实惠,还每年四季发衣裳,逢年过节还发肉发赏钱……一年下来,最普通的帮工都能挣下二三十两银子!
他去镇上扛活儿,累死累活不说,活儿还赶不上趟儿,一年下来,能挣下三两银子都是感谢佛祖了。
三两和三十两,整整差了十倍啊!
偏偏,他爹糊涂,被大魁和收成两家破落户给忽悠着去林家找麻烦,找麻烦不说,还正撞上人家家里有贵客,给吓得回来生生病了一场,本来就没存下几两银子,一场病请郎中抓药的花去二两多!
这会儿,人家林家连府台公子都巴结上了,他们一家人不说好好想想,怎么和林家修复关系,争取沾点儿光吧,自家娘和自家黄脸婆居然还这么开口就侮辱……说话这么不注意,在家里还罢了,若是出去也这样,传进林家人的耳朵了,他们家就永远别想和林家搭上关系,沾上光了!
“伺候男人管孩子,就你这样的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