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王妃在后院种瓜 >

第138章

王妃在后院种瓜-第138章

小说: 王妃在后院种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啥事?”听说海愿有事,那妇人就是心里一慌。她是老实本分的女人,又窝在这偏僻的村子没有见过什么大世面,真怕这个看着那双眼睛就透着聪明、机灵的小子把自己给骗了。

“大姐,我只是想要借宿一晚,不过作为答谢,我想个帮你把井水澄清的法子怎么样?”海愿赶紧说出了想法,她怕自己卖关子再吓到这个胆小老实的妇人。

“借宿啊。”那妇人这才松了口气,释然的一笑,说道:“这也没啥不行的,你直接说就好了,大姐也不要你啥答谢的。”那妇人认为,海愿是怕自己不留她,才胡诌了一个法子出来,想他这么一个半大小子,能有啥法子把水变干净。这水就算不干净,可他们这村里也吃了好几辈人了,那么多有经验的老人都没法子,他会有啥法子。

“大姐,我说的是真的,你们这里有村长吗?我找他说说,如果你们人多一起动手,说不定可以建个大水池,每天的过滤出来的清水足可以供给你们全村人的吃、喝了。”

海愿看到那妇人一脸的狐疑,微微一笑,也知道她不会轻易就信了,所以打算找个明白有懂事理的人来说说。

“村长家在西头,我带你过去吧。”那妇人眨巴下眼睛,倒是没有不高兴,好像更乐于将海愿这个烫手山芋给抛到村长家似的。海愿跟着那个妇人出门,走了没几步就到了西头,可见这个村子真是太小了。

海愿跟着那个妇人到了院门口,门虚掩着,那妇人推开就直接走了进去,里面的人似乎也听到了声音,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伯迎了出来,看到那妇人就问了声:“顺子媳妇,你咋来了?”

“我家来个过路的,说是要借宿。本来打算留在我家的,可是他又说有法子把咱们那口井的水变清了,就让我带着找您来了,您看看咋办?”顺子媳妇说完,就闪开身,把后面的海愿露了出来。

海愿现在还是一脸的汗渍没擦呢,头上的白布条也有些松散了,看着确实有些狼狈,但一双大大的眼睛却分外清澈,让人看了就有种自然的信任和宁静之感。

“那你说说,你会什么法术?”那村长显然听岔了,把法子听成了法术。

海愿也是一抽,忙开口解释道:“村长伯伯,我说的不是法术,而是一个把井水过滤的法子。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在高处建一个蓄水池,在里面铺上一层层可以过滤水质的东西,然后将水从上面倒进去,在下面出口的水就可以澄清了。”

其实,海愿打算着如果技术支持,可以做一个自动给水装置,蓄水池自动抽水上去,等过滤好了再流到下面的水管里,最好再装个水泵,给各家送去自来水的。

但是啊!海愿不是那种神仙似的穿越女,她真的不是无所不能的,所以她不会做发电机,也弄不出自动给水泵,就只能希望能建个简单的过滤槽,由人工蓄水再过滤,起码能解决这个村里的喝水问题,让他们喝上干净、放心的水就好了。

“蓄水池?你是说,把水统一打上来,放在一起过滤吗?”那村长似乎明白了一点,也有些开窍了。是啊,一村的人守着一口井,一个人打了水另一个人就要等着水自然沉淀下去,不如放在一起统一沉淀呢。

“可以这样想,但是还有一些辅助过滤的措施。最下面是几层细棉布,之后是一层碎木炭,再之后是细沙和粗沙,最上面可以用几层粗棉布盖住,把水先往粗棉布上倒,这样水一层层的过滤下来,那些大的杂质就被粗沙和细沙拦住了,下面的木炭可以把小的杂质吸附住,而最后的细棉布之后就完全是清水了。”

海愿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一个茶杯做样子,手一层层的比划着,告诉村长怎么样的步骤和原理,村长开始还点着头,后来就完全的晕菜了。

“呃,是不是没懂?”海愿看着村长和顺子媳妇那头上一串串的问号,就知道自己说的太过深奥了。

“这样吧,我先做个简易的,给你们示范个样子,之后你们懂了原理,想要做多大的蓄水池都随便吧。有空花盆吗?还要准备细棉布和粗棉布,再就是沙子和木炭。”

海愿说完,那村长看看顺子媳妇,再看看海愿,就摇了摇头。海愿也明白了,他们是不想看着自己折腾。只好挠了挠头,向村长说道:“那当我问你借个花盆好吧,那些东西当是我买的,这个做抵押。”

海愿说完,就把那只黄金的耳骨环拿了出来,放在了桌子上。这个虽然小了点,但总是金子的吧,买个花盆、棉布啥的足够了。

“不用,不用,我就信你一次了。”那村长见海愿急了,而且眼神十分的坚定,忙摇摇手。其实细细想来,这个小子确实和他们村子没有半点关系,如果借宿一晚就走也说的过去了,可现在他也是替这个村里的人着想,没有必要就那样不信任人家。

村长发话了,那些东西很快就摆了上来,村长老婆也凑到一边来看热闹,都想看看海愿这是什么法子。海愿也不再说话,直接把按照自己说过的步骤把那些东西一层层的铺好。因为木炭是大块的,海愿还特意砸碎了,弄的两只小手都是黑黑的。

“现在好了,看到花盆下面的孔没有?”海愿问着顺子媳妇。顺子媳妇忙点了点头。海愿就从桌上拿了一个空杯子过来,塞到她的手里说:“待会你就拿这个杯子,在那个孔下面接着哈。”

然后又把那只已经装满了大半的沙子的花盆交给了村长,让他竖直的抱着,然后让村长老婆去拎半桶水来。拎来的半桶水显然是没有沉淀过的,远比之前顺子媳妇给自己喝的那碗水要浑的多。

海愿也没有在意,舀出一瓢就慢慢的往花盆最顶上的那层粗棉布倒了下去。眼看着一瓢的水都倒进去了,可顺子媳妇在那里举着杯子接了半天,也没见有一滴水出来。

“这……”那抱着花盆的村长先是有些急了,但也没好意思马上就发作,心里想着也只当是给这个小孩子玩耍一次了。

海愿却没急,微微一笑,又舀了一瓢水慢慢的往里倒,并解释着:“这样一层层过滤下来总要有个时间,而且棉布也是吸水的,再等一下就好了。”

海愿说完了,手里的那瓢水也倒下去了,屋里寂静无声,几双眼睛都瞪大了盯着那个花盆底下的小孔看着;顺子媳妇也心急,盯着自己手里的杯子一动不动;而村长更是抱着花盆感觉手都有点酸了。

“滴答!”一声轻响之后,顺子媳妇看到有一滴清水从花盆底下的小孔流了出来,随即那滴答声不断,就流成了细细的一小流,那只杯子很快就被接满了。

“水,真的是清水啊!好干净!”顺子媳妇叫了一声,那村长老婆也忙从桌上抓起了一只杯子,接着继续流下来的水,生怕这清水给浪费了一点半点。

海愿笑了,从顺子媳妇的手里接过了那只杯子,看了一眼之后,仰头将那杯水喝了进去。虽然不是清冽甘甜,却没有了土腥味,而且刚刚看着那水确实很清澈,够得上引用标准了。

“好喝,老头子,你也尝一口。”看着海愿毫不顾虑的将那杯水喝了进去,村长老婆也尝了一口,然后又欣喜的把杯子凑到了村长嘴边,村长手里还抱着那只花盆,喝了这杯子里的水之后就好像怀里抱着的是个宝贝了,也不觉的沉了,脸上更是笑开了花。

“我也尝尝嘛。”顺子媳妇也急了,从海愿的手里拿过杯子,就着那花盆底又接水,却“滴滴答答”才接了半杯出来,喝进去还有些意犹未尽。

“呼……算是成功了。”海愿这才松了口气。其实她不过就是借着现代的饮水机过滤原理,木炭代替了有机活性炭,做了一个最原始的过滤装置而已。

“小哥儿,谢谢你了,你这法子真是管用啊,这样一来,我们吃水就不愁了。”村长小心翼翼的将怀里的宝贝花盆放下,又向他老婆说道:“去,把村里人的都召集过来,告诉他们准备花盆去。”

“呃……”海愿感觉大大的无语了,感情自己的一个创意,花盆热销了。忙拉拉村长的衣袖说道:“其实我的意思是用这样的原理,建一个大的蓄水池,这样流出来的水就多了,大家吃水也方便啊。”

“是啊,我也是这么想的啊。”村长也眨巴了一下眼睛,随即明白了海愿的意思,笑着说道:“可是在蓄水池没有建成之前,村里的人总要吃水啊,先这样一家做上一个,起码这几天都能吃到干净的水了。”

“哈哈,原来村长伯伯还是这样心细的好男人啊!”海愿也才明白了村长的意思。是啊,现在有了好方法,当然大家一起分享,而且蓄水池怎么说也是一项工程,不可能一天、两天就建好的,这样起码可以解决眼下的吃水问题了。

村长的一句话,村里的人马上就召集起来,当村长当着大家的面将那个宝贝花盆的作用演示一遍之后,这个小村子几乎就要沸腾了,而他们看着海愿的眼神,竟然也都带着崇拜和敬仰了。

所以当晚,海愿不但可以借宿,还受到了上至村长、下至小朋友的热情欢迎和招待,几乎家家户户都想要请海愿过去坐坐,或是都想请她亲自做一些指导。直到深夜,海愿才得以在村长家的厢房躺了下来。

------题外话------

不好意思,今天更新的太晚,让大家久等了。蓝蓝重感冒,吃了感康之后总是犯困,头晕晕的,所以这一万字写了整整一天,希望明天能好转吧,会尽量早更新的。谢谢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正文 088 海愿莫名被抓,牢里挨打

第二天,海愿上路的时候是坐着村长家的牛车的,而且身边多了一个大大的包袱,里面塞的满满的都是烙饼、熏肉和馒头。舒骺豞匫手里还拿着两只青青的小苹果,那是一早上,一个小朋友很热情的在他家树上摘了送给海愿路上吃的,虽然看着太青涩,但海愿知道那是一份沉甸甸的情意。

本来,村长伯伯是想要多留海愿几天的,希望她能住到村里的蓄水池建好,说白了,就是想等海愿给剪彩之后再走。但是海愿真的归心似箭,无论如何也是留不住的,村长就特派了村里最会赶车的一个,套上他家那只很会耕地的老黄牛,送海愿到前面的镇子上去。当然,如果这个贫瘠的小村子有马的话,他们一定会用马车去送的。

海愿也打听好了,这里离着京城也就是七、八天的路程。当然,这七、八天指的是坐车了。海愿没有计算着如果走着去要多少天,但身上现在没有了那些个金子和珠宝,只剩下自己摘下来的那只黄金的耳骨环,显然后面的路不会太快,也不会太顺利了。

但海愿却有一个坚持,她知道自己多走一步,离宝宝和域就更近一步,总有一天她会顺利到达京城的,而且那一天应该也不是很远了。只是海愿现在还不知道,她其实不用太悲观。

牛车走了小半天,才总算是到了一个看着挺大的镇子,那辆牛车其实比海愿走的也快不了很多,但好在走的虽然慢,还算很稳当,没有把海愿颠的好像是散架一样的骨头疼,也就等于是保存体力了。

到了镇子,那个赶车的说要尽快回去,就把海愿直接放下了。海愿也知道,他们那样的小村子,现在所能够给予自己的已经是最大的帮助了,所以很真诚的谢了又谢之后,才独自踱进了镇子。

现在海愿身上有吃的东西,但也仅限于那些烙饼、馒头和熏肉,当然,也不是满满的一包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