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击三国-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于马氏望族。
马悍打的是擦边球,模棱两可,弹性很大,随时可以拾遗补缺。至于能拾多少,补到什么程度,端看将来他能混到多高的地位,聚敛多大的实力。以他现在的实力,或许邯郸马氏不会理会他,但将来若有一天,他登上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高位,自然会有你踢都踢不开的宗族热面孔贴过来。
不过陶谦是什么人?当代名士,马悍这种似是而非的回答,岂能令他满意?故此每听马悍回答一次,眼神便冷一分,听到最后,神情已淡。只是礼貌性向马悍表示谢意,随即示意次子陶应上前应对,转而走向刘备。
其余官员,大多也都是例行公事合袖致谢,然后就争相与刘备攀谈起来——马悍的名声,在庶民中好使,但在士人眼里,还不如一个好出身。
其实论名声,斩杀大汉公敌董卓的吕布名声远在马悍之上,而他的出身与马悍也差不多,看看此人眼下混得何等模样,身边聚不到一个谋臣。
这时,一个不过二十余岁的青年士子,并未围着刘备转,而是主动上前与马悍攀谈,详细询问马悍擒张辏А⒕阮×甑木�
马悍见此人相貌清奇,年岁相当,倒也不以为忤,毫不隐瞒,一一道来。
青年听完原始版事件,不禁抚掌大笑:“原来所谓的美人救英雄,却是英雄救美人,有趣!有趣!”
马悍失笑道:“这位兄台,你若早说想听这一部分,我直接将这部分摘出来,添油加醋演绎给你听,包你过瘾。”
青年笑容一滞,眼睛瞪大,复又大笑:“有趣!有趣!你这个人,果然有趣。”
马悍淡淡道:“如果你问曹仁,他决不会这么认为。”
青年笑容渐消,面色一肃,整冠掸袖,长揖到地:“下邳陈登,字元龙,代下邳幸免于难之黎民,拜谢马都尉。辽东天驹义举,万家生佛美名,必传扬于世。”
陈登?原他就是陈登!
陈登一番慷慨言辞,尤其是那庄重的大礼,将在场正高谈阔论的徐州官员震住了。要知道,这个陈登,一向恃才傲物,从不许人,整个徐州,能得到他礼遇之人,不过寥寥几人而已——就连糜竺、曹豹,这两个军政方面的实权人物,都难得其青眼。
陈登的个大礼,实在有些打众人的脸啊。
有刘备这个马悍降临三国第一天就碰到的“知根知底”的人在场,马悍的底细根本瞒不住。此前徐州文武官员,对一个寒门小户、军中游勇那是不屑到了极点,甚至看得比吴敦(徐州琅琊国军司马,泰山寇出身)都低,这也是吴敦不愿来剡城的原因。
想像当中,这是一个粗鄙无文,形似无赖的游侠儿,混迹于辽西那边鄙之地。也只有小吏出身,与市井之徒厮混的公孙度,才会收纳此等人。
在阖城百姓夹道欢迎时,身为主人,受惠最多的陶谦,纵然内心再怎么不情愿,也得亲自迎接。但属下许多官员,都是不愿出迎此辈,不得已之下,陶谦采用糜竺之议,同时接见所有援助徐州的功臣。这样,马悍就被弱化成其中一员,泯然于众矣。
如果马悍有刘备那样的身份(尽管刘备这身份也算不得高大上),必定会被徐州上层大加渲染,赞誉为救世主。但他只是一个乱世小民,所以,他擒张辏Ь统闪艘皇弊咴耍劣诰阮×辍八担飧芫吮泄叵得矗棵还叵担撬谷ダ砘嵴庖徊纾�
先前还是万众相迎,转眼就是这般冷遇,堪称一落千丈,这样的情形,马悍此前还没遇到过。以往所打交道的地方势力中,袁绍也很看中出身,但因曾吃过马悍的大亏,心里有阴影,很自然高看他一眼;孔隔也同样看重出身,但于危亡之际得马悍伸以援手,感恩之余,也很难摆出臭脸;至于公孙度,就更别提了,他自个的身份就比马悍强不了多少,最怕、最恨别人歧视,自然不会因此而对马悍使白眼。至曹操,那更是一个唯才是举的人物,哪会计较这个?
而今日来到这中原形胜之地,见识到了名士州牧及属吏,马悍终于领教了,什么叫三国最讲究出身。
徐州最大的功臣,却遭受这样的冷遇,所有白狼悍骑,都出离的愤怒。如果这是在漠北或辽地,任何一个部族都会翻脸,聚兵讨之。只可惜,这里是中原,光用拳头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马悍没发话,所有白狼悍骑都只能是压抑愤怒,保持沉默。
马悍冷眼旁观,看着被众人如众星捧月围在当中的陶谦与刘备,却并无太多不忿,嘴角反而隐含笑意——那是讥讽的笑。因为他太清楚这两个看似风光无限之人的命运了。一个很快消失,一个不久后也将消失,他们谁都不是徐州未来的主人。
未来的徐州之主,将如走马灯似地转换,如果按历史的原有轨迹,最终将花落曹操之手。但眼下多了马悍这个变数,谁又敢说,笑到最后的人是谁?
一只大手按住马悍肩膀,一个浑厚的声音入耳:“惊龙,英雄不问出处,无须太过介怀。”
马悍淡淡一笑:“子龙放心,我心里有数,再怎么说,我的起点也比高祖强不是。”
出身啊出身!身份啊身份!这将是马悍最后一块短板,他究竟要如何弥补,并最终迈过这道坎呢?
第139章 残肢之赌(上)
是夜,陶谦于府上设宴,为此番抗曹之役的有功将领官员庆祝。
就在这次宴席之上,三国群英,济济一堂,欣然共欢:陶谦、刘备、田楷、关羽、张飞、赵云、简雍、糜竺、糜芳、曹豹、曹宏、臧霸、孙观、陈珪、陈登、笮融、萧建……当然,还有马悍。
这些人中,有些人性情傲岸,不与看不顺眼的士人往来,如陈珪父子;有些人性情乖张,难以接近,比如关羽、曹宏、孙观;有些人则不善与人周旋,如田楷、张飞、臧霸等;亦有如曹豹、糜芳、笮融、萧建之辈,看似八面玲珑,实则言辞无味,令人难生好感。
在这种场合下,能玩得转溜的,只有一个刘备。差相仿佛的,还有一个糜竺。
刘备自不须多说,糜竺乃富豪大族,商贾之家,口舌便给,周旋权贵,乃自存之道。席间此二人一个代表客军,一个代表本州,把盏周旋,辞令便给,长袖善舞,面面俱到。
饮谈至酣处,刘备乘兴而起,邀马悍起舞——在汉代,邀人起舞可是一件很庄重的礼仪,无论是客邀主,还是主邀客,或是客邀客,都不得推辞,否则视为极大侮辱。
马悍却不知道这个,而且他也不会跳舞——交谊舞算不算?
马悍站起,正要开口推辞,话刚出口,刘备的脸色还来不及变,就听一声朗笑:“使君有此雅致,登愿与君共舞。”
为马悍解围之人,正是陈登。
刘备转怒为喜,他正想与此君父子交好,陈登此举,正中他下怀。当下眉开眼笑,大笑着迎上挥袖起舞,而陈登亦舒袖相合。二人便在丝竹声中,于广堂之上翩翩起舞。
一旁侧席上的赵云,待马悍坐下后,才擦去一把冷汗,低声向他讲述辞舞的后果,马悍这才恍然大悟,向陈登投去感激一瞥。而陈登只是淡淡一笑,与刘备舞得极合拍。
马悍心知自己不懂这些上层礼仪,必是被陈登小视了,他肯出面帮自己,想来也只是因为自己对睢陵之民活命之德的缘故。马悍意识到自己在这方面的疏忽,看来回去后定要向离姬好好请教,论起汉礼风仪,没有比她更专业的了。
马悍在检讨,而有人在暗恼。
谁?关羽与张飞。
这两个人本就对马悍白天掠去兄长的荣光极为不满,更对马悍超高的人气感到很不爽。若不是刘备再三劝说,加上与赵云颇有交情,关、张二人就要寻机伸量伸量这位“辽东天驹”了。
原本强压的不忿,此时因兄长受辱(尽管是未遂)而一下爆发出来。张飞环目怒睁,捏着一双沙钵大的拳头,便要起身,却被一旁关羽摁住。
张飞虬须一张:“二哥,你这是……”
关羽凤目半眯,捋须冷笑:“三弟想大闹陶州牧的宴席么?”
“是那厮无礼在先。”
“那也不能明目张胆扫了陶使君的颜面,否则大哥定不高兴。”
一说刘备会怪罪,张飞也不也再争了,只是气咻咻道:“那厮如此无礼,难不成就这么算了?”
“当然不是,三弟好生坐着,且看为兄的手段。”关羽缓缓长身而起,那八尺余的雄伟身躯,极为惹眼,令在坐将官目光齐刷刷聚焦过来。
此时刘备与陈登一曲舞毕,相视大笑,拱手各自返座。
刘备尚未落座,却见关羽站起,微感讶异,正想开口询问,却听关羽洪声道:“马都尉身为军将,不善舞亦是情有可原,那想必舞剑当无碍了。羽请剑舞一曲,望勿推辞。”
关羽此言一出,人人俱知,这是为其兄长张目来了,目光又齐刷刷转向马悍。
陶谦灰眉微皱,他并不希望自己的宴会上出现不可控的事情,但关羽此举为其兄长适才受到怠慢而起,此事又不便阻止。嗯,刘备也是个知进退之人,便交由他处理好了。
刘备一听关羽之言,就知道这位义弟要寻马悍的麻烦,本欲如陶谦所料,正待阻止,但当他的目光触及斜对面的赵云时,心念一动——这是个好机会,那马惊龙一看便知是不甘居人之下之人,要拉过来是甭想了,但子龙却不无机会。若是让二弟折辱之,令其在众佳宾前颜面扫地。如此文不成,武不就之上司,子龙必愧居于其下,只要二人心生罅隙,便有机可趁。
这么一想,刘备竟也不加阻止了。
舞剑?还是与关羽对舞?
马悍一下想到历史上的项庄了。关羽要当项庄,把我当沛公?
广堂之上,那些戏谑、兴奋、像看戏一样的目光,令马悍感到一阵腻歪,他只是淡淡道:“关二兄官居何职啊?”
这不是明知故问么?关羽很是不悦,但还是忍住气回答:“羽目下添为骑军司马。”
“很好,本都尉麾下赵子龙,也是骑军司马,可奉倍关司马,你二人舞剑,最合适不过。”
马悍此言一出,广堂上所有笑语声俱消,温度聚降,人人都听出了这句话的杀伤力——你跟我不对等,还是跟我属下玩吧。
刘备一整晚都在笑吟吟的脸色,终于变白了;张飞的脸,则黑如锅底;而关羽,赤面如血,双拳紧攥,捏得喀巴响。
这里面只有陶谦眯起眼,眼神闪烁,不知在打什么主意。
赵云长身而起,向刘备、关羽拱手,歉然道:“城守一路舟车劳顿,兼不胜酒力,难以附应关兄。云愿与关兄起舞,为诸君助兴。”
关羽深吸一口气,压住胸膛翻腾的气血,淡淡道:“子龙之剑器舞,某早已有见识,唯愿一睹马都尉骇退曹军之神威而已。嘿嘿!如此看来,曹仁小儿也不过如此。”
关羽在此次徐州之战中,主要面对曹操主力,战场上的主要对手,则是夏侯渊,基本上未与曹仁交过手。对区区一个曹仁,就打得半个徐州闭城的闭城,阵溃的阵溃,自然也是不服。只觉得这嘴边没毛的小子一箭就吓退了曹子孝,若碰上自己手里的大刀,何止削头盔,直接砍头颅了。
关羽生性骄傲,又鄙视士人,有时说话毫无顾忌,根本不考虑当事人及旁人感受。二十多年后,本应是成熟的高级将领,面对江东之主孙权为子求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