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田仁医傻包子-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肥田仁医傻包子》全集
作者:三哭
中医世家第八代传人李半夏,重生在几百年前的一个小山村。
天生患有严重口臭,还是七里八村有名的长舌妇
见弃于人,被继母嫁去大杨村做了刘家老大的续弦
婆婆唠叨,公公深沉
小姑挑剔,弟妹吝啬,小叔又是一个“妻管严”
还有三个傻包子,一个玩自闭,一个事儿精,还有一个专以气她为乐
你看看,这日子可怎么过!
还好还好,有个实诚良善的相公
从此——
他种田来我行医
001 媳妇不好当
李半夏再次睁开眼的时候,已经不见家里那座两层的小平房了。
来了有些日子,一睁开眼看到青麻的帐顶和不知哪个年代的大板床,还是很不习惯。
听她这里名义上的老公说这里是叫大杨村,是卞国西南隅一个普通的小山村。她是邻村老槐村李家的闺女,半个月前才嫁给他做了他的续弦。
巧的是,李家的那位闺女也叫李半夏,八天前上山给他送茶,被蛇咬伤了。醒来后,就变成了现如今的李半夏。
她现在的夫家姓刘,名刘东山。十年前曾娶了一房妻子,还留下三个孩子。那三个孩子她见过了,别的现在还不好说,唯一能够肯定的是:那三个孩子与她这个新妈妈都不亲。
他们的娘在四年前过世了,听说是难产死的。刘东山对他的妻子用情很深,对三个孩子也是奉若珍宝,一直不愿再娶。
只是怕了两个老人家的唠叨,再说三个孩子也确实需要人照顾。托媒人多方打听,才讨了李家的姑娘进门。
李家的姑娘标致谈不上,好歹也算是眉清目秀,鼻子不歪眼睛不斜的,就是天生有怪疾——口臭!
李半夏轻笑,还不是一般的口臭,从这几天她一说话别人立刻皱眉或者干脆掩鼻就知道她的口臭有多么的“不同凡响”了。若无必要,她一般能不开口就尽量不开口,免得自讨没趣。
前身那个李半夏,小姑娘人也算不错,在夫家也还算得上勤劳。就是有点多嘴多舌,说人是非。长舌妇本来就不讨喜了,再加上她又患有口臭,又岂能讨人的喜欢?
据她所知,口臭多由脾胃湿热,牙周病和龋齿等引起的,只要调理得宜,治疗得当,若去口臭并不难。只是需要费些时日,并非一朝一夕所能除去的。
而这个时候,有口臭对她而言未必是一件坏事。没有人喜欢她多开口,这样她就可以冠冕堂皇的只听不说,只看不言了。也只有这样,才不会轻易的被别人看出异样来。
李半夏是个随遇而安的人,反正她唯一的爷爷也在两个星期前辞世,这个世界上就她孤苦一人,在哪里生活不一样?
她的父母在她年幼时便双双过世,自小就是她和爷爷相依为命。她的爷爷是个有名的老中医,一边给人看病,一边拉拔着她长大。
爷爷虽对她关怀备至,毕竟是个男人,所以李半夏从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培养出了独立生活、随遇而安的本事。
她有那个信心,不管在哪里,她都能过得很好,不让爷爷为她忧心——
………………
“起来了就把锅烧着,别在那儿孬坐着了,东山在田里都干了半天的活了,你想他饿死不成?”
每天这个时候,魔音准时催耳。
刘家的那位老太,也就是这个身子的婆婆眼睛一睁,人还没从床上爬起来就隔着几个房间用她那罕见的大嗓门喊她起来了。
有时候,李半夏会不自禁的想,她这个婆婆喊她是不是已经成了一种惯性?每到特定的时候,哪怕她还在睡梦中,在惯性的驱使下她也能准时无误的喊她起床。
“起来了,娘——”匆匆回应了一声,李半夏还是赶紧穿好衣衫,拖着鞋走出了自己的房间。
系好棉扣,进了厨房,打开水缸上盖着的锅盖,舀出两瓢水将锅洗了洗,舀清水后满满地添了一满锅,坐在灶台后烧了起来。
刘家是个大户,除了上面提到的几个,东山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小叔在三年前娶了一房妻子,刘家老大老二没有分家,现在一家人都在一个屋檐下住。
小姑年纪不过十五,尚未出嫁。不过从娘这几天与几位婶婶闲聊来看,应该正在为她物色婆家。
李半夏的动作很麻利,添了一炉火,又跑出来将早上要炒的菜切好了。等到水烧开后,一边淘米,一边炒菜,抽空还进了房里给家里的小幺穿好了衣衫,抱着他出房把他安置在小灶后的小凳子上,才专心忙着自己的事儿。
菜炒得不多,一家十口人就五个菜。一个炒黄瓜,一盘炒茄子,还有一盘大蒜煎鸡蛋。剩下的就是放在锅边上蒸的,老太太自制的烂豆,和一碗晒干的咸菜。十口人吃五碗菜,的确是有些少,不过老人家精打细算,一再嘱咐她只能炒五个菜,她也只得听老人家了。
爹他老人家不管事,家里的大事小事都是娘拿主意。就连一日三餐吃些什么菜,李半夏都得像个小太监一样到她老人家那儿拿菜单,一切但听她老人家的主意……
“嫂子,可以吃饭了吗,我饿死了~~”小姑揉着肚子从自个儿房里走出来问。
“米刚下锅,还得等一会儿。”李半夏把一把柴塞进锅里,淡淡地回了一句。
“怎么这么慢啊,你起那么早干什么去了~~算了,我回房再睡一会儿,等饭好了再叫我。”刘银杏跺了跺脚,又嘚嘚嘚地跑回了房里。
只听床板一声响,她又躺了下去,不一会就没声音了。
李半夏朝她站的地方看了一会儿,愣愣地回过头,眼睛一眨不眨地注视着锅底下那簇翻搅的火苗——
米煮开了,李半夏从墙壁上拿下挂着的筲箕,将煮开的米饭舀上去,淋出米汤。然后又倒回锅里,用筷子拨匀,从碗柜里端出要蒸的菜放上去,盖上锅盖,把上一炉火。一炉火灭,这饭应该就差不多了。
饭不一会儿就香了,退去锅底烧着的柴棍子,留下几个火石子闷饭,自己则去挨个地喊大家起来吃饭。
“好好的鞋不穿着,就这样拖着该有多伤鞋底?自己不做鞋就不知道纳一双鞋底有多不容易,一点都不晓得当直。”老太太一出屋看见她脚上拖着的鞋,又开始了她的念叨。
李半夏也没吱声,默默地蹲下身将鞋拉上了。
“娘和你说话你好歹也应个声不是?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个哑巴呢?”
“是,娘,我知道了。”李半夏无奈,忙道。
看出她神色间有些厌烦,老太太不乐意了,又道:“娘知道你嫌娘啰嗦,老是说你。可你也不想想,要是你真的样样都做得很好,娘会说你吗?难道你以为娘是那种整天什么事也不干,就专门挑刺惹事的主儿?”
转而,老太太又苦口婆心地劝:“不要想着娘烦,娘这都是为了你好。你嫁给东山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不能再像成亲前两天那样再把自己当个新娘子。东山的活重,田里大多靠他一个人撑着,又拉拔着三个孩子,你这个做妻子的不能老想着自己累,也要多为他想想……”
“我知道了,娘。”李半夏低低应了一声,低眉顺眼的,态度也还算好。老人家又说了两句,见她老是那句“娘,我知道了”也没什么意思,便出去喊她那个大清早便睡不着到外面散步去的老伴回来吃饭了。
老人家走远,李半夏才长长叹了一口气。
早听说这古代的媳妇不好当,看来,还是有些个道理的。
002 刘家三块宝
002刘家三块宝
东山回来了,把条锄靠在外面墙上,就着小水塘洗了洗手,赤着脚走进了屋里。
“爹,我给你倒了水,就在桌上,已经凉了,你喝吧。”
甜甜,也就是东山的大女儿刘银翘,见她爹做工辛苦,及早地给他泡好了茶。算了算时间,快要开饭了,知道她爹也该要回来了。
刘东山摸摸女儿的小头颅,笑眯眯地说着好。
“你弟呢,还没起来吗?”刘东山大口吞下一口茶水问。
“早起来了,这会儿正在外面闹呢。”
“一会儿要吃饭了,把你弟叫回来,这大热天的别出去闹,免得身上长痱子。”
“哦。”甜甜听话出去了。不一会儿,就左手一个右手一个牵着两个小家伙走了进来。
左边一个年龄稍稍大些,八岁模样,穿着一件洗白的小衫,整整齐齐地贴在身上。脸洗得很干净,头发也梳理得很整齐,大人一手长的头发编好小辫用稻草绳束着背在身后。小模样干干净净、斯斯文文的,不太看说话的样子。
这是刘东山的长子,名叫刘当归,小名叫旺旺。不过他似乎并不喜欢这个小名,每次李半夏这么叫他的时候,他的脸总是千篇一律地拉了下来。抑或许,他不是不喜欢他的小名,仅仅是因为叫他小名的是李半夏。
右边一个小家伙比起他来则全然不同,头发像个鸟窝乱糟糟的,也许是刚刚从牛棚里躲猫猫出来,头上还沾了几丝稻草屑。脚上的鞋子已经不知被他扔到了哪方,光着脚丫子在地上踩的叭叭的响。
红扑扑的脸蛋,滴溜溜灵动乱转的大眼睛,虎头虎脑地小头颅就跟个小棒槌似的,不停敲着点着没一刻闲得下来。这不,被她姐姐拉着还是蹦蹦跳跳,一会儿踢她姐一脚,一会儿又拿他圆饽饽的脑袋练他的铁头功,一次又一次往他姐姐身上擂去——
这个傻小子就是刘东山家的老幺,名叫刘灵芝。小名叫欢子,欢乐的欢。听刘东山说,当初就看这小子虎头虎脑的又好动,跟地里偷人家玉米棒槌的歡子差不多,这才给他取了个欢子的小名。
“爹——”小家伙一看到他爹就挣开了他姐姐的手,张开可爱的小嘴清脆的唤了一声。
“嗳——”儿子清脆的声音,不啻于一道清泉,听到他唤他爹,一早上的疲累尽消。拍拍手,“儿子,过来,给爹抱抱。”
欢子顿时撒开了两只小脚丫子朝他爹跑了过来,冲到近前,也不管自己的脚是否干净,是否踩到了狗屎什么的,就使劲踏着他爹的两只大脚吃力地抓着他爹的两只膀子朝他爹身上爬去。
每每这个时候,刘东山总是存心要逗逗他,不等他爬上来,便抓着他的两只小胳膊站起来在屋子里走。小家伙一面怕摔到,一面又觉得很好玩,剋剋笑个不停。
“都多大的人了,还跟个孩子似的~~快把欢子放下来,当心别把他摔着了~~”刘东山的娘,也就是马氏黄莲,把家里的老头子叫了回来,还没进屋就听到那爷儿俩的笑声。
“诶,娘。”刘东山很听他娘的话,她老人家说什么他都听。当下也顾不得跟家里的小子打闹了,把他放了下来,拍拍他的小屁股。“走,开饭了——”
李半夏在厨房里把煮好的米饭用木盆盛好,又把捞出来的米汤倒进锅里去,就着锅里的锅巴给一家人弄些饭汤。
“炒好的菜呢,给我,我端着去——”刘东山进来帮老婆端饭菜上桌,在小灶旁转了两圈,也没看到菜的影子。
“在碗柜呢,刚才出去抱柴火,怕猫上灶台弄脏了菜,都放碗柜里了。”打开碗柜的门,把自己炒的菜端出来,交到刘东山手上,让他端到堂屋的桌上去。
家里人多,厨房地方小,吃饭都选在堂屋。堂屋离厨房还有几步路程,要没个人帮忙,来来回回得花上好几趟。
爹娘是长辈,端菜这种事自从她挑下厨房的重任后,就再也没有见过他们自觉的身影了。小姑,一日不说她的菜炒得难吃她就千恩不谢了,是万万不敢承受她“纡尊降贵”到厨房为她盛饭端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