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倾城路 作者:寒夜悠雪(jjvip2012-08-08完结)-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军,您为何一定要求两国互派学生这一要求?”
“你还记得我们在西点遇见的那几名哈佛的学生吗?如果我猜的没错,他们对德国是存有戒备和怀疑的态度,而他们以后将是美国精英阶级的代表。如今我们需要美国的支持,所以两国需要互相了解。”
赫斯点点头,满脸钦佩的看着这位上司。
不过采薇得到这个消息已是一个月后,心理学系得到公派德国学习的名额,条件十分优厚,一大笔奖学金不说,只要考试合格,同时颁发德国和美国母校的毕业证书,类似现代的交流生。莫雷教授被要求推荐一位得意弟子,得到这一消息他十分兴奋。心理学的发源地德国有着无数心理学的大牛,心理学之父冯特,记忆曲线的发现者艾宾浩,斯精神分析学派的大牛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等等都是德国人,这个机会无疑是极为宝贵的。
他立即想到奥尔波特和采薇,作为他最优秀的两名弟子,他打算从中选择一个。采薇基础知识好,对心理学的各个方面掌握的比奥尔波特多,而奥尔波特对人格的研究很有深度,思想很敏锐。从研究兴趣上,他更想派采薇去,因为采薇对德国最强的精神分析更在行更有兴趣,但私心里,他任然希望派奥尔波特去,毕竟这是他第一个认定的得意弟子。
莫雷教授一时感到难以抉择,就把奥尔波特和采薇两人叫过来,询问他们俩的意见。采薇听完就不想去,从1942年开始德国本土就开始遭到轰炸,自己去那里送死干嘛。虽然有些遗憾此生见不到那些心理学的大牛,但是还是保命要紧。
奥尔波特却很想去,采薇知道他一直对希特勒抱有强烈的兴趣,渴望以希特勒为样本研究偏执型人格,而去德国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三人商量一下,最终决定派奥尔波特去。
作者有话要说:这一章我修改了一下。
☆、德国(修)
“奥尔波特,你打算去德国呆几年?”虽然交流学习的时间是三年,刚好在德国本土遭轰炸之前,但采薇依旧很担心这个朋友的安危。
“交流学习完就回国。”奥尔波特淡淡一笑。
采薇忧虑的心情总算好些了,她最怕的就是奥尔波特不肯回国,最后死在战争堆里。
“那你可要记好,到时回哈佛和我一同毕业啊!”她笑着再一次叮嘱。
“当然!”
奥尔波特微笑看着她,眼神温柔而坚定,采薇心中一紧,当下转移话题道:“好了,不说这个了!你可能就要走了,走之前我请你吃顿饭吧。”
两人找了大半个小时,终于找到一家中国餐厅,奥尔波特一见是中国餐厅,当下笑道:“给我离别践行,你却挑你喜欢的餐厅。”
“你是不知道,有一句话叫‘吃在中国’,中国菜是你们美国人怎么也做出来的。”采薇笑着解释道。
说完她一口气点了五个她最爱吃的菜。
“这是我觉得味道不错的几个菜,你看看还需要什么。”说着她就将菜单递过去。
“不用再点了,我们两个人吃不了那么多。”奥尔波特接过菜单放在一边,微笑着给她倒了一杯水。
不一会老板娘便将做好的菜端上来,这个餐厅几乎没有什么人,只有寥寥无几的几个中国人。
奥尔波特不习惯用筷子,费了好半天劲总算夹了一筷子鱼香肉丝。然而他一尝,立即流露出惊叹的神色。
“采薇,你们国家的菜味道真好!”
“呵呵!你看,我说对了吧!喜欢就多吃点。”采薇边说边把菜推到他面前。
“我许多朋友推荐日本餐厅不错,我去吃过一次,不过和中国菜真不能比,但服务态度很周到。”
“不过,”奥尔波特环顾四周,奇怪问道:“这么好吃的餐厅怎么没有人?”
“因为装修什么都不好,”采薇淡淡一笑,“在美国的中国人没有多少是很富裕的,所以开不起日本那般豪华的餐厅。”
奥尔波特一愣,不再说话,他忘记了她来自中国,恐怕任何一个中国人在如今的局势下都无法对日本抱有好感。
采薇淡淡道:“中国是弱国,中国人的社会地位低,所以附带着中国菜也是难吃的。”
“不过我相信有一天,你们都会喜欢中国菜。”
“你看,我现在不就很喜欢中国菜吗?”奥尔波特笑道:“观点是慢慢改变的,你说对不对?”
采薇笑着点点头,奥尔波特真是一个不错的朋友,只是不知道他走后,自己还能否找到这样的好朋友。
莫雷教授将奥尔波特的名字报上去没过几日,系里就下来通知,派往德国的交流生将在一个星期后去德国。
这一个星期需要准备去德国的各种行李,采薇几乎没怎么看见奥尔波特。这一天,奥尔波特照例没来,下课后,采薇刚准备,却被莫雷教授叫住。
“林,恐怕你得去德国了。奥尔波特去不了了。”莫雷教授道。
“为什么?奥尔波特怎么了?”采薇吃惊的问道。
“她的母亲生了重病,需要他照料,所以只能你德国了。”
“教授,能不去吗?多一个人少一个人的没有什么关系吧。”采薇真想哭了。
想去的去不了,不想去的被逼着去。
“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莫雷教授认真的道:“对于学心理学的人而言,德国是圣殿。”
我知道是圣殿,可是那也得有命在才行啊!
去德国,去德国,耳旁不停回想这句话,她脑子都要炸了,1942年以后的德国基本就等同于废墟一片,希特勒都要挖个地堡躲在下面,更何况自己还得罪了一个瘟神元帅,这是存心把她往死路上逼;如果偷跑回中国,正好赶上中日全面战争,作为汉奸的女儿,她会死的更惨;法国呢?马奇诺防线形同虚设,日本,两颗原子弹,强大的核辐射,不仅让她没有今天,更让她的后代没有明天;荷兰、比利时……全部被德国占领;她快疯了,难道这个世界就没有一个不倒霉的国家!
莫雷教授见她还是苦着一张脸,当下继续道:“我已经打听到如果你去德国,你将被推荐到海德堡大学继续深造,师从卡尔?雅斯贝尔斯教授。”
雅斯贝尔斯?听到这个名字,采薇全身一震,这位存在主义的精神病学大师是心理学界的知名人士,战后在多个大学担任过教授,一生桃李遍天下。
如果说莫雷是人格心理学的大牛,那么他就是心理学中最神秘的学派精神分析学派的大牛;继弗洛伊德和卡尔?荣格后的大师级人物。
精神分析是心理学最神秘的领域,后世无数的先进仪器都是由这个学派的理念所发明,比如:测谎仪;还有无数电影中所讲到的催眠也是这个学派的杰作。
如果真的能够见到雅斯贝尔斯,那么自己半吊子催眠术是不是可以得到大师指点,采薇心中暗想。记忆中雅斯贝尔斯似乎并没有早逝,纳粹虽然迫害过他,可也没对他痛下杀手;德国的本土是在1942年被轰炸,刚好交换也是在1942年结束,那么就冒险一试吧。
好,去!五年后就逃走,采薇心中下定决心!
采薇终于不情愿的点点头;莫雷教授笑着拍拍她的肩笑道:“你是我最喜欢的学生之一,希望你在德国学有所成。如今德国的学术氛围很浓,你在那边会生活的很愉快。”
生活的很愉快?采薇就要哀嚎了,教授,您看不清楚局势吗?一流心理学家不等于一流的战略家啊,如果连莫雷都没看出德国的野心,那就真不怪所谓的孤立主义了!纳粹统治下的德国是什么模样,她早在无数影片里看过,异族没有生存的空间,恋爱自由、生命安全都没有保障。
如果交换不是到1942年就结束,她打死也不会不去。
“如果还有什么心理学的问题需要和我讨论,欢迎写信!我希望此生能教出一个杰出的弟子,如今我把希望寄托在你和奥尔波特身上。”他笑道。
采薇心中涌起一股热流,这个老头固然古板,却是真心对她这个学生,是个不折不扣的好人;无论他是否能准确看清局势,但却是一个称职的好老师。她朝莫雷教授深深鞠躬,拿起桌上的书离开,他的恩情自己无以回报,唯有深深鞠躬。
采薇没有将自己离开的消息告诉除了奥尔波特以外的任何人,当维克多知道这一切时,她早已登上去德国的船。
一个星期后,她选择悄悄离开的方式,就连奥尔波特,也没有让他来送行,自己从来就是一个太不喜欢的离别的人,太多不舍的感情会动摇她离别的心;凌晨三点时,她收拾好所有的行李,将写给老爹的信投出去,一个人静静登上去德国轮船。
自从上船后,采薇就不知道怎么了,开始是腹泻然后又是感冒,她一直呆在客房里没怎么出来。或许是德国太让自己恐惧了,自己才会这样,采薇心中暗想。
病了几天后,采薇终于有些好转。这一天,天气特别好,晴空万里,浮云白日,采薇特意到甲板上来透透气,吹着清凉的海风,让她顿时惬意无比。甲板上还有许多和她一样出来透气的人,小孩、老人、青年各种肤色和人种。
这个时候拼死拼活往德国跑干嘛,都想当炮灰吗,我是逼不得已,你们也是吗。采薇悲悯的看着甲板上言笑晏晏的人群,有种憋的慌的感觉。
正在这时,甲板上传来阵阵高亢动听的歌声,听声音是个男人;有音乐会?采薇立即循着声音找过去,这才发现前面不远处早已围满了人,采薇好不容易挤进去,这才发现唱歌的居然是一个大约二十五岁左右的女人。
女人唱男声?李玉刚?采薇脑中忽然就冒出他的形象,以前看李玉刚表演,总觉得他的女人扮相远比男人好。
一曲终了,女子朝大家微微一笑。
“有没有谁会演奏这乐器?”她指着那把酷似吉他的乐器问道。
是德语,采薇立刻反应过来;她仔细听下去,原来这女子想边跳边唱,但是缺个人演奏乐器。
“我来试试。”采薇立即自告奋勇的举手,这乐器长得和吉他差不多,就算出错也错不了多少。在现代她稍微熟悉的就是吉他和古筝,此刻看到这乐器,也分外觉得亲切。
她随手试了试弦音,和吉他差不多。她按照曲谱弹起来,女子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她时而唱男声,时而唱女声;采薇顿时觉得这远比那些演唱会好听许多,只是这曲子很悲,她跳的舞蹈也比较凄婉。一曲终了,博得掌声阵阵。
“你的演奏水平真不赖。”女子走过来赞道。
“谢谢!”采薇笑道;“你也很神奇,居然会发男声。可以教我吗?”
自己整天呆在船上无所事事,学点特殊技艺也好。
自从拜师后,一来一往,两人接触的次数多了,就熟悉了;原来这女子名叫卡莉,是德国一个中学的音乐教师,日耳曼人,去美国探亲回德国,途中得知自己的丈夫被党卫军抓走了。
不用说又是一个悲剧的故事,日耳曼人和犹太人结合,结果被迫分离。采薇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现代的自己无忧无虑,更本不懂得如何安慰人;只能陪她一起到甲板上唱歌跳舞给众人看。
作者有话要说:本文前几章会有小的修改,请读者别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