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田园好女-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做花露水的原料,绝对供得上花露水的销售。毕竟花露水的定价,绝对称得上是奢侈品。而且盛夏,花的种类多了,还可以多做几种香型,储存起来。
桔子只顾得忙着自己的活计。她并不没留意,在正月十八的时候,一顶小轿子把梅子给接走了。梅子并没有等到自幼就幻想的盛大婚礼。她穿着粉红的新娘服,由一顶小轿子。静悄悄地从侧门抬井了县衙后院。二月初的时候,江山县衙主薄的任命也下来了。他住在朝庭提供的官衙里。就在县衙右边。倒是和梅子做了邻居。
梅子过了新婚之夜,才知道吴守信还有七房小妾。她排第八。好在那几房妻妾大多都不在长宁镇,长宁镇这里只有七姨太钱花儿。不管梅子怎样诅咒江山骗她,她到底不敢反抗已经成子她夫婿的吴守信。第二天,梅子醒来的时候,吴守信已经走了。婆婆和正房夫人都不在,梅子倒是不用给谁请安,立规矩。但梅子做为最小的一个,进了吴府之后,是要去拜见钱花儿的。
钱花儿原本很受宠,现在也管着吴府后宅。可是这两年她并无所出,再加上她弟弟钱富得罪了穆府的人,让吴守信出了好大一个丑。吴守信就不太待见她了。现在府里又进了新人,钱花儿可以想象的到,以后自己的日子绝对不好过。她看着来请安的梅子。脸上堆着假笑说:“妹妹不必多礼。现在你可是大人的新宠,要是累着了大人可是怪罪我的。”
钱花儿等梅子坐下后,又打量了梅子一翻,才说:“妹妹长得真俊。难怪大人喜欢你。只是咱们女子嫁了人,光长得漂亮可不成。按规矩,今天的饭菜就要麻烦妹妹了。”梅子有些吃惊地看着钱花儿。虽然本地有新妇,头三天要下厨做菜的规距。这是为了向婆家显示新妇的手艺。现在,梅子只是一个小妾,也并没有婆婆要挑剔新妇。梅子没想到还要让她下厨做菜。
钱花儿看见梅子吃惊,就笑着说:“八妹虽然是来做姨娘的,但是服侍夫君也是本份。想来八妹在家的时候,也不会不烧饭的。”梅子不知道吴府的规距,怕闹笑话,不敢拒绝钱花儿。她使劲咽了咽口水,轻声问道:“不知道大人,中午回不回来吃饭?”
钱花儿笑得更是和煦。她说:“瞧妹妹说的。妹妹昨天是和大人在一起的。大人回不回来吃午饭,妹妹倒来问我。再说,无论大人回不回来吃,妹妹也要吃饭的。”桔子不敢再说什么,默默地到厨房准备午饭。厨房里的厨娘,看到梅子过来,就所位置让给了梅子,自己走到门外去歇着了。
梅子看着干干净净的厨房,和墙角堆着的菜,有种想哭的感觉。那些菜连洗都没洗过。梅子在自己家里也没烧过几顿饭。像现在这样,连生火带做饭就是自己一个人,更是头一次。她忍着眼泪,烧了四个菜。吃饭时候,钱花儿让丫环来说:“大人前头有事儿,不回来吃饭了。”
吴守信既然不回来。钱花儿也不到饭厅吃饭,只是让丫环把饭菜端过去。那丫环看了看梅子烧的四个菜,嫌弃地说:“怎么只有这么一点。八姨娘,晚上大人回来,这么点菜可不够吃的。”说完,就端着两荤一素走了。梅子就着剩下的清炒罗卜吃了饭。她哭了一场,见没人进厨房,只好又准备起晚饭。
晚上吴守信果然回来吃饭了。吴守信回来的时候,梅子还在做晚饭。梅子并不知道吴守信,已经回来了,直到分给她的小丫环,跑来叫她,说:“八姨娘,你怎么还在这里呢?大人正找你,快去见大人。”梅子也来不及回去换衣服,就被小丫环催着,来到堂屋。
吴守信看着头上有些凌乱,手上还有油污的梅子,皱着眉头说:“你这样成何体统。你现在是本官的妾室,不是庄户人家的丫头了。就算是你不会打扮自己,也该把自己弄干净一些。”钱花儿这时,正站在吴守信身后,替他揉肩膀。她笑着对吴守信说:“大人,你可错怪八妹了。她一心想让大人尝尝她的手艺,正在厨房自己做菜呢。她可是连洗菜都没让别人插手,手艺必定是极好的。”
梅子目瞪口呆地看着钱花儿颠倒黑白。吴守信却有些兴趣了,说:“我听说长宁镇的珍味馆,就是你二叔家开的。你的手艺想必不差,那就端上来开饭吧。”钱花儿中午是吃过梅子做的菜的。她笑咪咪地看着丫环端上,几盘子菜来。这些菜都是家常菜,样子绝对称不上精致。吴守信皱了皱眉头,想着梅子毕竟出身农家,也就说什么。
可是梅子做的菜油少盐重不说,有几样菜都没洗干净。吴守信吃了几口,就吃不下去了。他放在筷子,对梅子说:“这些就是你的拿手菜?你不会做菜,就该有自知之明。不要糟蹋东西。以后你还是少进厨房的好。”钱花儿忙说:“大人没吃好吧?我不知道八妹的手艺怎么样,怕她做的饭菜不合大人的口味,特意准备了一些点心,这就给大人端过来。”吴守信站起来说:“不必了,就去你那里吃吧。”
他又对梅子说:“你既然嫁了人,就多跟你姐姐学学怎么侍候相公。别像在娘家的时候那么懒惰。你二叔一家菜烧得那么好,你连一分的手艺都没学到。今天你就回去反醒一下。”说完,他就拥着钱花儿走了。梅子呆愣地站了半天,才被小丫环叫醒,食不知味地吃了晚餐。这一晚,吴守信自然就住在了钱花儿那里。L
☆、第一百七十一章 梅子回门
吴守信连着在钱花儿那里住了三天,才在梅子的翘首盼望中,来看梅子。梅子虽然看着吴守信那张老脸,有些恶心。但还是打点精神来讨好他。她现在只希望能早些怀上个孩子,才能压上钱花儿一头。
虽然只过门了一天多,梅子就发现,原来富贵人家的日子也不是好过的。三天回门的时候,梅子打发丫环到钱花儿这里来请吴守信。钱花儿只是笑着对吴守信说:“做人家小妾,只比奴婢高了一点。她都已经签了身契了,怎么还没认清自己的位置?”吴守信这会儿对梅子那顿晚饭的气,消得差不多了。
他捏了捏钱花儿的脸,对她说:“小八还小呢。以后你多教教她。只是她哥哥对我还有些用处,你也别太过份了。”吴守信娶了那么多房妻妾,对后宅的争斗并不陌生的。但是,他很享受这些女人们为了她而勾心斗角,只要不影响他的前程名声,他就不管这些女人的争斗。
他又对小丫环说:“你去帐房领二十两银子,准备一些礼物。再去备了马车。告诉八姨太,晚饭之前必须回来。”梅子是坐马车回家的。她身上的衣服是华贵的丝绸,身后跟着小丫环。小丫环的双手还提着礼物。对着大小张氏发光的眼睛。梅子说不出,她新婚之夜后,只见过吴守信一面。每天,只能在不大的院子里转悠,几乎都没人跟她说话,等等事情。就算是她说了,没准大小张氏,还会觉得她这种养猪般的生活,非常幸福呢。
大小张氏也没有问。梅子过得好不好。在她们看来,吃得好,穿得好,又有小丫环侍候,是不可能过得不好的。她们只是一个劲主,让梅子照顾江山,多在吴守信面前给江山说好话。回门之前。梅子还以为。自己能抱着小张氏大哭一场。可是最后,她却含笑听着大小张氏的嘱咐,享受了村里邻居略带巴结的态度。
梅子突然发现。只要她不说出吴府后院的种种难处,她就算是小妾,脸面上也不算是太难看。梅子在家里呆的时间并不长,只一个多时辰。吃顿饭就得回去了。梅子也不留恋娘家,她知道。要打败钱花儿,让自己在吴府的日子好过一点,江家是帮不上忙了。
梅子在吴府的日子不好过。江山作为一个空降的主薄也好不到那里。县衙里官吏见他一个秀才,刚来就能当主薄。自然很不服气。好在,大多数人对江家发现新粮食的功劳还是认可的,年前江常安一家又安置了大部分灾民。让长宁县很是扬眉吐气了一把。大家一开始也没怎么为难他。
他还算是能干。上任的时候,又想办法。从家里拿了二十两银子。这是从吴守信给的那五十两银子里出的。他给县衙里几个管事的吏员送了些礼,又拉着几个师爷、县尉等人吃了几顿饭,才算是站稳了脚跟。
桔子对江德财家的变化,并没有太大的感觉。梅子出嫁时,由于没有什么仪式。江德财家也没有宣扬,只是小张氏到她家里跟了一趟。跟宁氏要梅子的添妆。宁氏按村里的惯例,准备了两块料子。话里话外地说,梅子是嫁给县太爷的,这点东西不够。最后,还是桔子说:“大伯母,梅子姐连婚礼都没有。我们给添妆也不能送嫁。要是我们给的多了,难道让我们自己抬着,在村里绕一圈。”这才把小张氏给挤兑走了的。
原本添妆的风俗,是送女孩出嫁的前两天,娘家在院子里把夫家的聘礼,和娘家的嫁妆都摆出来。亲朋好友都过来道喜,送的东西,就添在嫁妆里。送嫁的那一天,这些东西都要抬着在村里绕一圈,才送到婆家去的。梅子没有举办正式婚礼,也就没有摆嫁妆的时间。小张氏实在是觉得亏得慌,才到桔子家里跑了这一趟。却被桔子用话,戳了她的心窝子。
江山主薄任命下来的时候,倒是在家里摆了一桌。他请了村里几人有头有脸的人物,也请了江常安。江常安喝了酒回来,却不太高兴。村里的人大多数不知道,江山的主薄和江常安家的功劳有关,都只当是江山送了妹妹给县令做小,才得的。吃饭的时候,村里的人有的羡慕,有的妒忌。私底下的话,就有说得很难听的了。这令脸皮薄的江常安很难受。
桔子也不管江常安。她这个爹,别处倒也还不笨,只是一遇到江家老宅那边的事情就犯糊涂。桔子觉得,他对那边的人失望成习惯之后,感情就会淡下来的。
三月份送走婉儿的时候,桔子情不自禁地哭了一场。桔子原来不太理解,古人为什么对写送别的诗词那么感兴趣。在送婉儿走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真的非常舍不得。在这个交通不便的古代,这一别,以后就未必能见得到了。就算是书信,一年也只能写几封。
送走了婉儿,桔子只蔫了几天。花露水火爆的销售情况,又让桔子满血复活。桔子又精神抖擞地研究出,七八种香型的花露水。与花露水的热销同时,桔子的蒸馏酒,也出现在了珍味馆的饭桌上。蒸馏酒一开始,并不太受欢迎。蒸馏酒太烈,跟大楚朝酒文化,所要求的那种绵软、醇香的酒文化并不相符。它的价钱也太高,真正会喜欢烈酒的辣口的味道的人,大多数喝不起。
桔子也没想过,能用蒸馏酒赚多少钱。这种酒太费粮食,在这个粮食产量不高的时代,也不可能普及蒸馏酒的。珍味馆里的蒸馏酒,严格来说,只是配制花露水淘汰下来的。桔子把它放到珍味馆,也只是替珍味馆增加点特色,打打名声罢了。
让桔子没想到的是,经过一冬天的酝酿。马建基的建筑队真正发展了起来。桔子所发明的火炕,大受欢迎。她又给马建基讲了火墙、地龙的原理。马建基正好接了,一个县里大户人家的建房工程的时候。他就把火墙和地龙用了上去。火炕、火墙和地龙立刻风靡不上个平安县,连大兴府都有人,请马建基帮忙改造房子。
马建基干脆让窑厂的杨东家,又开了一个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