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妹难为-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了内舱去,自己笑向绮年道:“这孩子一路上颠簸过来,大约也真是累了。”
绮年笑了笑:“妹妹年纪还小,这般长途跋涉自然是吃不住的。”拿起小几上的茶壶,为林夫人斟了一杯茶,略带几分淘气地笑道,“夫人喝了这杯茶,再讲些故事罢?”
林夫人失笑道:“你这孩子,看着小大人似的,原来也会讲这顽皮话。还叫什么夫人,叫一声伯母,难道我还当不起?”
绮年从善如流,立刻叫了一声伯母:“如今突然要入京,我心里有些惶恐。京里贵人太多,若是什么都不知道,只怕得罪了人还不晓得……”
林夫人摸了摸她头发,叹道:“你这孩子懂事,若是悦然有你一半,我也就安心了。只是她这性子,入了京我还真有些怕呢。京中贵女,出身非外官家女可比,自然也是不让人的……”后头的话又咽了回去,继续讲起昀郡王府的事来。
“昀郡王三个儿子,都是幼时即有才名。世子不必说了,只是身子弱,我离京也有五六年了,不知如今养好了不曾。二公子已是见着了。后头这位秦王妃也生了一个儿子,听说打小儿也是聪明伶俐的,今年该有十五六岁了罢,不知究竟是怎样。还有
一位小县君也是秦王妃生的,再就是几个庶出的女儿。姑娘家养在深闺名声不显,我也就不甚清楚了。不过兄长们既如此出色,想来姊妹们也是不错的。”
昀郡王府到底还是别人家的事。林夫人说完之后,出了片刻的神,又说起了吴氏:“那时候,我跟着父亲在京城,说起来还正是在昀郡王府上第一次见到你娘的。是文绣县主——就是现在的昀郡王的妹妹,那时候也才十五岁——在郡王府里行及笄礼,多少官宦人家的姑娘都去观礼,那场面当真是……老郡王最爱这个女儿,凡里京里五品以上的官员家里的姑娘,全部都请到了。”
“我那时候,不过是去凑数的。”林夫人微微一笑,眼里露出回忆的神色,“说是去观礼,其实只能远远地看看,只后来听人说,县主那日所用的一笄,一簪,一冠,皆是华美珍贵无比,虽然我只是远观,也能看见宝光闪烁。”
果然女人谈起珠宝首饰都会兴奋的。绮年偷偷看一眼林夫人闪亮的眼神,在肚里不大恭敬地说了一句。林夫人并没觉察她的目光,继续说道:“那时候你外祖父还不是大学士,你母亲年纪也就跟你现在一般大,跟我一样也只是坐在外头听个热闹。我们正是邻座,既是看不着,自然就说话解闷儿。你母亲不怎么爱说话的,可是声音很好听,脾气又和软。再加上当时一位翰林的女儿叶岫,我们三个啊,那场笄礼过了之后就成了好友。直到我出嫁,离了京城,这才断了来往。”
“再后来你母亲也远嫁到了成都,倒是叶岫,后来入了宫做女官,也不知回京能不能见着。”林夫人到底也是旅途奔波,又受了惊吓,讲了这些话精神也不济起来。绮年见状便借口休息,告退回了自己舱房。
如燕服了安神药后已然入睡,如鹂在旁边照顾着。杨嬷嬷也吃了一场吓,撑不住睡了。绮年坐在窗口,从缝隙里看着两岸连绵不断向后退去的青山,想着那遍地贵人的京城,还有素未谋面的舅舅舅母和外祖母,忍不住轻轻叹了口气。
进了京城,她就是吴家的表小…姐了。表小…姐这种生物,她还是苏浅的时候,真曾经写过不少。说起来,不少宅斗小说里都会有个表小…姐,她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生活水平取决于舅父舅母的良善程度;她姿色不错颇有才华,十有八…九会与表哥进行一场缠缠绵绵的恋爱,至于成功与否,取决于她是女主还是女配。
写文的时候,苏浅是相当的轻松愉快,没少折腾这些表小…姐们,可是如今她也要变成表小…姐中的一员了,才发现这条路,真不是那么好走的。
☆、11 遇亲戚同病相怜
坐着船下三峡是件轻松的事,虽然才在正月间,江风还冷,这时候的船又不如几千年后的轮船跑得快且平稳,但对绮年来说,也还是容易应付的。林悦然年纪虽小,却是在广西生活了五六年的,坐船也只当玩儿一样。倒是杨嬷嬷晕船晕得天旋地转,在舱里睡了一路,直到登岸换了马车,方才慢慢地缓了过来。
“姑娘,大概明日就能到京城了。”如鹂连蹦带跳地回到马车上,兴奋得双眼闪亮。
绮年手里拿了本棋谱却没在看,正揣着手炉听杨嬷嬷讲吴家的旧事,闻言瞥了如鹂一眼:“看你那兴奋劲儿,进了京规矩就大了,你不去找刘嬷嬷好生请教,是想挨手板子不成?”这小丫头,总是没有如燕那么稳当。
如鹂吐了吐舌头,赶紧规矩坐好:“如燕姐姐这几天一直在问呢,回来会教我的。我也去了,怕没人给姑娘伺候茶水。”
绮年叹了口气,扔下棋谱:“嬷嬷也喝口茶吧。这些年咱们都在成都,如今舅舅家里是什么规矩,还是等如燕回来再问问吧。”如燕打着问规矩的旗号,这一路上都在跟刘嬷嬷打听吴家的事。
吴老太爷是六年前就过世了,老太太身体倒是康健。虽然膝下算是有两个儿子,但是庶出的吴二老爷吴若铮如今却是在济南府任正四品知府,合家都不在京中,因此吴府只有吴若钊一房住着,倒也宽敞自在。
吴若钊娶妻李氏,是四品文官之女,生了嫡长子吴知霄。下头有两个妾,一个是老太太赏的丫鬟孙氏,生了庶长女吴知雯和庶子吴知雱;还有一个妾赵氏却是上司送的,也生了个女儿叫吴知霏。
单这一房,就有妻有妾,有嫡有庶,绮年听了顿时觉得头大。然而吴若钊已经算是相当自律的了,听说纳妾也是因为李氏生儿子伤了身子不宜再生养,这才纳来开枝散叶的。但是妻妾之间的关系……从刘嬷嬷略微有些躲躲闪闪的回答看来,应该不是很愉快,似乎孙氏仗着生了儿女,又是老太太赏的人,在家中多少有几分拿大呢。
这样的家庭,又不知道兄弟姐妹们的脾气,绮年真心觉得,这日子恐怕不会很清闲的。不过这却不是她能选择的,唯一能做的,不过是多打听一点,免得事到临头手足无措。
如鹂偷偷观察一下绮年的脸色,笑着说:“方才刘管事说了,前头就到近京镇,虽说是个镇,可是京城附近的要冲,来来往往每天也不知有多少人过,比京城都热闹。我们到了那边就不赶路了,还可以在镇子上走走,休息好了,明儿轻轻松松再走半日,就进京了。”
这消息倒是不错。这个时候的路可不是什么柏油公路,就是官道都免不了坑坑洼洼的,更别说那些普通的道路了。
绮年幸而是年轻,平常也注意多活动锻炼身体,都觉得这一路下来骨头都要抖松了。幸而是进了二月,天气渐渐和暖,坐在马车里也没前些日子那么冻手冻脚的,倒觉得好些。林夫人这个年纪,在广西养尊处优惯了,连着坐了这些天的马车精神都快没了,听见今天可以提前歇下,当即念了声佛。林悦然倒是兴致勃勃:“娘,我要去走走。”
林夫人只想着赶紧找了驿站歇下:“这一路颠簸的,你还不累啊?”
“不累不累!”林悦然坐这二十几天的马车,真是无聊透了。这马车都是租来的,并不宽大,除了能坐着或半歪着,什么也不能干,早就闷坏了,“周姐姐也去!”
绮年听了青翘来传的话,半点不想去。这种交通要地,来来往往的人太杂,什么小偷无赖碰瓷的肯定也少不了,没事还是别乱跑的好。正想着说句什么话婉拒一下,马车忽然停了下来,就听前头乱纷纷的。如鹂不用绮年说就已经探头出去:“双福,去看看怎么回事。”
双福是刘管事带来的小厮,十三四岁的年纪,却十分灵活有眼色,身体也结实,千里万里的跑下来,丝毫不显累,闻言立刻溜下车辕往人群里钻了进去,片刻又钻了出来:“前头有辆驴车撞了人,苦主拉着要钱呢。”挠了挠头,“不过据小的看,多半是碰瓷儿的。”
“你怎么知道?”绮年含笑。这小子猴精猴精的,真是粘上毛就可以上树了。
“嗐,那拉车的驴老得牙口都快没了,一步三晃的能有多快?怎么就撞上了人 ?'…87book'”双福比划着,逗得如鹂直笑,“别看那苦主躺在地下哼哼,可是人去拉就撒泼打滚的,真要是撞了,哪有那么大的精神头儿?可怜那驴车上坐的好像只有姐弟二人,年纪都还小呢,遇上这种无赖,自是没了办法。”
“姐弟二人 ?'…87book'没有大人在旁?”
“小的看那俩姐弟还穿着孝呢——”双福偷偷看了绮年一眼,断定她并无不悦之色,才接着说,“怕是家里已经没有大人了。倒是旁边有个老嬷嬷,也不顶什么用。”
这真是……同病相怜。如果换了是别人被碰瓷,绮年未必会管,但是听了双福这话,不禁油然生起一种伤感,往前倾了倾身:“刘管事——”
刘管事是个人精,已经听出了绮年的意思:“姑娘,这种事……怕是不好管。”
绮年略一犹豫:“让双福去问问吧,如果那人要的不多,就当随手做件善事。不与那无赖纠缠,想也不会有什么麻烦。”
这样处置刘管事倒是赞同的。虽然吴家是官宦之家,但出门在外,强龙还不压地头蛇呢,倘若绮年非要让他去仗义执言搞清楚个是非曲直,那简直是自找麻烦,但是如果仅仅是代出几两银子——吴家还不缺这点银子,就是每年冬季施粥出去的银子,也不知是这个的多少倍了。而且前头堵成那样儿,早点打发了人也好早去驿馆歇下,后头马车上还有总兵夫人呢。
双福拿着银子包一溜烟地又钻进人群里去了,绮年也就放下帘子等着。过了半晌,听得前面该是散了,双福笑嘻嘻地在马车外头说:“姑娘,那边的嬷嬷来给姑娘道谢呢。”
“不必了——”绮年还是挺怕人扑通跪倒就磕头的,不过话没说完,就听一个苍老的声音在马车前面失声叫了出来:“刘,刘管事?是你?我,我是管青家的呀!”
“这么说,那车上坐的人是表妹表弟?”绮年洗漱了,一边喝粥,一边还在惊讶这世界真小,巧合居然如此之多。
“可不是么。”杨嬷嬷也有些不敢置信,“是三姑太太的一对儿女,姓乔,姑娘闺名连波,小少爷叫连章。”
绮年在脑子里过了一下吴家的人员图表,想起来这位三姑太太名叫吴若莲,应该是后头这位老夫人颜氏所生的女儿,当初是嫁了一个乔姓武官,还不是在京城供职。
“说是三姑太太前年就去了,因着离得远,一家子日子过得又不好,连进京报丧都不能。前些日子姑爷也去了,亲戚家里又不肯收留,表姑娘倒是个有主意的,拿了姑太太留下的最后一点东西,千里迢迢的就进京了。到了这边,身上已经没银子了,若不是遇着我们,连那驴车都要卖了。”杨嬷嬷不禁摇头叹息,“身边也只有三姑太太陪嫁的那个嬷嬷,姓吴,比我还小几岁呢,可是看那样儿老得都不像了,难怪刘管事都没认出来。”
“真是造孽哟!”杨嬷嬷直拍大腿,“说是姑爷这些年官也升不上去,越升不上去,反而越往家里纳妾,用着三姑太太的陪嫁,什么腥的臭的拉了四五个家去,生了一屋子的庶子庶女,三姑太太就是给活生生气死的。这下可好,家也败了,就连姑爷的后事,都还是表姑娘带着弟弟支持的……”杨嬷嬷说得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