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炮灰养女 >

第62章

炮灰养女-第62章

小说: 炮灰养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村长,如果我要买这里的地,大概多少银子一亩?”
    她的话,让林然和林福升爷孙俩,同时一愣。
    林然私下扯了辛夷的衣角,小声嘀咕:“你这是疯了,买一片不毛之地干嘛。”
    小儿女的动作,林福升只当没看见,他手指在桌上敲了两下,同样规劝到:“小丫头,这边的地都是劣田,虽说比良田便宜了一大半,但是你买来可是一点儿用也没有。”
    这年头的人实在,辛夷感慨,放在现代,恐怕小区里种两棵树,开发商就敢叫嚣着区里有生态园。
    她纤细的手指,默默在地图上滑动,最后停在了那片荒地,语气坚定的说:“我就要这边的地了。”
    作为农业大学生,虽然前世被迫在地里卷着泥腿干了两年活,对务农的热情消退了许多。
    但是在遇到能够发挥专业特长的时候,辛夷还是毅然决然的做出了选择。
    盐碱地,只要利用得当,就能变废为宝。
    花少量的钱进行合理的投资,获取丰厚的回报,辛夷做梦都要笑出声来,知识就是力量!
    到底是孩子,林福升摇头叹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拿着银子来买荒地,太浪费了。
    “小姑娘你可想好了,十两银子能换两亩良田。三亩中田,五亩劣田。”
    “这么便宜,那我就买五亩吧。”
    林然急了,荒地本就是一文不值的东西。辛夷等于是拿钱往水泡里砸。
    他按捺不住,斥道:“良田一亩能得粮两石多,中田也有一石多的收成。劣田辛苦一年,顶多能收一斗粮,这不是你耍小聪明的时候。”
    严厉的语气,让辛夷不知所措,她明白林然是出自好意,但是她真的不是耍小聪明啊。
    林福升看着两个孩子似乎闹出了点儿不愉快,不由劝说:“然儿,你别跟小姑娘置气。她毕竟太小了。小丫头啊,然儿这孩子也是为你好,这地可是讲究宁缺毋滥的道理。”
    两人的轮番劝说,并没有打消辛夷的念头,她怀着歉意解释:“村长。我懂你们的好意,请放心,我既然买了劣田,一定会有自己的用处。放心,我一定会想办法让它不再荒下去的。”
    小丫头肯定的样子,落在林福升眼中,只道初生牛犊不怕虎罢了。
    若是荒地能够变成良田。不,哪怕是便成中田,大家也不会对它避之不及了。
    “唉,我老了,也弄不清楚你们的想法,你真的打算买五亩?”
    “嗯。这里是银子,还请村长一并帮忙挑了宅子。”
    定下了田地,宅子好挑多了,村里统共也就两三处闲宅。
    林福升一一向辛夷指出了几处宅院的地址,也没什么可挑的。都是上了年头的老宅子,破旧不堪。
    辛夷认真听着,最后照例选了一处离辛家庄最远的宅子。
    上河村的宅子并不贵,外加上了年头,一直板在村长手里出不去,林福升给了她一个十分优惠的价钱。
    算下来,连带着五亩地三间土屋,辛夷一共花了十二两银子。
    她将荷包打开,把里面的银子清点好,恭敬的递到村长手中。
    看到辛夷轻松拿出十多两银子后,林福升对她的身份好奇起来,这小丫头究竟是什么出身。
    行事不卑不亢,言谈有理有据,拿定主意便不再动摇,出手就是十多两银子。
    看来,能得他孙子青眼的人,还是有过人之处的。
    辛夷自是看不透村长心中所想,她面露雀跃,翘首以盼着村长写好地契。
    当把盖好章的地契拿到手中后,辛夷脸上的笑,灿烂的遮都遮不住。
    林然还在生着闷气,见她笑逐颜开的模样,冷哼了一声。
    地契办好之后,村长方才书写起辛夷立女户的文书来,她双手紧握,默默等待着。
    林福升字写的中规中矩,横平竖直,文书笔墨分分朗朗。
    写完之后,他将毛笔搁在一旁,接着盖上了村中的印章。
    辛夷接过薄薄的文书后,忍不住发问:“这算办完了么,我以后就是户主啦?”
    她把文书紧紧攥在怀里,生怕被人夺走一样。
    林福升好笑的看了她一眼,拿出了村中的丁户登记册,言道:“嗯,办好了,我帮你登记在册,等到官府下次收查丁口时,你便可以上府上册子了。”
    “多谢村长,多谢林然大哥。”
    欣喜之中,辛夷连连向二人致谢。
    她美滋滋的在心里唱着,小人家住山村边,家中有房又有田,生活乐无边。
    头一次听辛夷叫自己大哥,林然脸上郁色松动不少。
    劣田买也买了,他也拿她没办法了,只能有空时,多翻翻农书,看看能不能帮辛夷找到改善田地的折子来。
    林然没发现,他已经慢慢开始纵容辛夷了。
    这一刻,望着辛夷满足的神情,他只能再妥协一次了。

  ☆、第一零三章 牙行一游

地契房契搂在怀里,辛夷踏实了许多,她也算是有恒产的人了。
    三间土屋果真比想象中更简陋,虽未亲眼得见,但是只有一把大门钥匙的宅子,想必豪华不到哪儿去。
    虽说今日抽不出空到名下的宅子巡视一番,也没机会到属于她的五亩荒地里,仔细勘探一番。
    左右,地也是飞不走的,辛夷并不着急。
    一契在手,生活无忧。
    辞了林然,她的心就像一望无尽的澄净天空,微风轻拂,带来一丝凉爽。
    立了女户,辛夷这两个字,就不再属于任何人,她的一切无需向任何人报备了。
    长久以来的愿望终于实现,辛夷前所未有的轻松,她的身上不再有任何羁绊,未来也变得更加灿烂。
    这样想来,前世时一直兢兢业业,因为辛家贫穷,为了让众兄弟姐妹过上好日子的她,一直很累。
    他们兄妹全都出身乡野,最后却能在汉阳城落脚,一切都是靠她咬着牙,硬生生拼出来的。
    说到底,当年的她太自傲了,总以为靠努力可以取得一切。
    辛夷低头抚摸着手中户籍,抛弃过的她的生身父母,要是看到这一幕,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即使,不愿意承认,辛夷还是存在着一份小心思。
    她要过的很好,让养父母一家仰望,也要让抛弃她的人后悔。
    活了两世,辛夷发现,她进步的余地真是太少。兴许,正是经历了太多不可思议的事儿,所以总想找到牢不可破的关系来获取归属感。
    一想到生身父母,辛夷拿手指敲了敲自己脑袋,自嘲道:“养父母的亏还没吃够,对面都没见过的人抱什么幻想。有机会见上一面,将心中疑惑解开即是。”
    兴许是心中畅快。马车一路驰骋,到镇上时,辛夷恍然还在梦中。
    她心情好,付了车资后。难得大方的添了几枚铜钱做小费。
    车夫接过赏钱,神态更加恭敬谦卑,面上笑容更盛。
    步行在热闹的街道上,一路叫卖的小贩让人目不暇接,口袋里有了余钱,辛夷终于真正意义上的逛了一次街。
    街边卖糖人儿的小贩,手指灵巧的翻飞着,刚熬成的糖稀在他的手下,忽生变成了惟妙惟肖的各种小动物。
    那小贩走街串巷,焉能不懂客人心思。他不说二话,打量了辛夷一眼。
    等他再低下头,捞起新的糖稀时,几个来回的功夫,手下已经有个眉目肖似女童的小人儿。
    他举起糖人儿笑眯眯的说:“新鲜的糖人儿。一口下去甜到心里,只要三文钱一个。”
    小人儿的双髻十分可爱,辛夷从兜里摸出了三文钱,笑嘻嘻的接过糖人儿。
    手中拿着糖人儿,辛夷好像一下子回到了童年,她一路走着,不知不觉一个糖人儿就吃完了。
    刚巧。诱人的糖葫芦出现在面前,晶莹剔透的糖葫芦散发着诱人的光泽,辛夷的手伸向了荷包。
    一路吃下去,没多久辛夷肚子就圆了,对于女子来说零食的诱惑,是难以拒绝的。特别是在缺衣少食的时候。
    捡日不如撞日,酣快淋漓的吃遍一条街后,辛夷拍拍肚子,决定干脆做点儿正事去。
    房契地契还有户引都在身上揣着,辛夷底气十足。决定到牙行走一遭。
    牙行在古代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以辛夷的理解,就是人力资源外加房产中介和牲畜贸易三合一加强版。
    比起现代最大的不同就是,在牙行贩卖人口是合法的,大户人家常从牙行买仆役回家。
    可以说只要是稍微大点的城镇都会有牙行存在,它是受官府保护的。
    大华国律法有云:“如是产业、人口、畜乘交易,须凭牙保。如有故违,关联人押行科断。”
    意思就是,凡是关于住宅商铺及人口车马贸易等,全要在牙行办理才行。如果百姓私下交易,若有人告知官府,会对其进行钱财处罚。
    但是牙行经手后是要抽利的,要问有没有人绕过牙行私下交易,定然是有的。
    不过普通老百姓,最好还是奉公守法,老老实实的比较合适。
    牙行地处偏僻,辛夷好找了一番,才终于某个背巷角落中发现。
    没办法,谁让牙行背靠大树好乘凉,不怕没生意可做。
    她将手上残余的糖渍用手绢擦去,又端正了仪容,这才往牙行中走去,她本意是不引起大家关注。
    无奈,辛夷前脚刚踏入牙行,便收到了无数诧异目光。
    她的年纪实在太小了,这是服饰和举止没办法代替的,哪怕她言行成熟,稚嫩的脸蛋儿搁在这里也是极怪的。
    偶尔牙行也会有如辛夷年纪大小的姑娘出现,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小户人家的小姐在家眷陪同下前来挑婢女,另一种自然是被挑的了。
    她这模样打扮显然不像是穷苦人家做工的,但身边没有大人陪伴,让人疑心哪家碧玉偷跑了出来。
    牙行外面清冷,里面相当热闹,柜台前许多人挤挤挨挨的等着跟店内伙计谈生意。
    辛夷忽略周围诧异的目光,兀自在牙行内逛了起来。
    这里跟后世的中介所区别很大,至少没有主动上来拉客的,墙上倒是贴了两三张招募人的告示。
    她打眼瞧着,不过又是镇上有人家要雇工了。
    想到这里,辛夷忽然想起董婆子来,像她这种就是牙行最低等的线人。平时张罗着把乡下适龄丫头小子给送到镇上来,靠此抽些利钱。
    正在辛夷回忆之时,牙行一下子喧闹起来,好像一滴水溅入了沸腾的油锅中。
    抬眼一看,门口处一个五十上下的老婆子,引着七八个年约十来岁的孩子,一溜儿的走了进来。
    那些孩子布衣上摞着补丁,模样多是怯怯的,大都顶着营养不良的面孔,面黄肌瘦惹人怜惜。
    辛夷看到他们,便想到了从前的自己,她过去何尝不是这个样子。
    孩子们眼中透出惶恐之色,在众人的打量下,羞怯的垂下头,一言不发。
    原本站在牙行中的人,却用打量货物的目光,把这群孩子看了个遍。毫不避讳的议论着,这群孩子里哪个看着手脚利索,哪个好好滋养一下会模样俊俏。
    一闪而过的悲凉,让辛夷偏过了脸,所谓平等,在这样的社会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达则兼济天下,贫则独善其身,她只能庆幸自己不用沦落到被人挑选。
    新来的孩子里,也有性格倔强的,头低了一会儿,听着四周的人话语越来越不堪,两只眼睛里冒出簇簇的火焰。
    那是一个皮肤黝黑的男孩子,*岁模样,身板儿瘦弱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