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炮灰养女 >

第38章

炮灰养女-第38章

小说: 炮灰养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本想直接拒绝辛夷的王永,在看到长平拿出来的胭脂后,即将出口的话咽了回去。
  长平把三盒胭脂,一并排的摆在了桌上,逐个打开盖子。
  好歹王永也是自小见惯胭脂的人,一看之下,便察觉出它的不同之处来。
  他伸手拿起颜色最鲜亮的一盒来,反复打量后,带着些许惊叹说:“小哥儿,你们这胭脂是从哪儿买来的,成色上佳闻起来香味清甜。”
  辛夷心中偷乐,也不看是谁的手笔,她精心制作的胭脂,当然不会差到哪里去。
  自家妹妹得到肯定,长平脸一扬骄傲的说:“这是我家三妹亲手做的,用的可是上好的梅花瓣。”
  “噢,原来是梅花做的,怪不得闻起来清透可人。”王永爱惜的将胭脂盒放到桌上,目光中满是欣赏,“你家三妹长着一双巧手,某家自愧不如。”
  长平哈哈一笑,将辛夷拉到身前,指着她说:“掌柜的,这就是我家三妹,这胭脂全是她亲手做的。”
  王永目露惊奇,叹道:“有志不在年高,原来小姑娘在胭脂行当,才是个中翘楚,刚才是我卖弄了。”
  文绉绉的话,长平和小怜都没听明白,只能从他的神情上判断出是在夸辛夷的。
  辛夷腼腆一笑,谦虚道:“掌柜的在调制胭脂上浸淫多年,小女有机会还要请教您呢。”
  两人互相恭维之后,辛夷才将她的打算和盘托出。
  “小女有一个不情之请,我平时喜欢调制胭脂,可苦于久居乡下,无处寄售。不知能不能将做好的胭脂卖给您,由掌柜的贩售。”
  若是以前生意好时,王永定然一百个愿意,环顾四周,他摊开手道:“小姑娘,你这胭脂可称上品,店里情况你也能看出来,我这儿生意实在太差。”
  早有准备的辛夷莞尔一笑,胸有成竹的说:“您不必担忧,别的不提,在清流镇我做的胭脂还是独一份儿。只要掌柜的在门外贴张告示,告知店中独家出售梅花胭脂膏,一定会有好奇的客人上门。”
  她出的主意极简单,但是绝对有效,王永听后眼睛一亮。
  但是毕竟没有卖过,他信心不足的问:“这法子虽好,但是你有多少货,一盒胭脂要定价多少,太贵的话根本卖不出去。”
  谈到价钱,辛夷苦恼了,她很不乐意将辛苦做出来的胭脂廉价出售,但眼前处境又逼得她必须走低价路线。
  为了让掌柜宽心,辛夷主动将价钱抛出:“价钱方面,您就按照三十文来定,不过我这边一共才八盒。您可以先低价卖三盒,后边提价到五十文。”
  辛夷说的价钱并不高,王永是个实在人,忍不住开口追问:“这样你不就吃亏,我不能占你们便宜,要不这样干脆这胭脂放在我店里,算是代售。”
  跟实在人打交道,果然比较愉快,辛夷想要建立人脉,再说了现在胭脂卖出高价了,钱也不是她的。
  她很干脆的回答:“若是掌柜的信的过小女,咱们就按照我的主意来。若是生意兴旺的话,我以后还要给您供货,只愿到时能提供个方便。”
  经过协商之后,辛夷只留下了一盒胭脂,其余的全部都放到了王记胭脂铺。
  在掌柜的坚持着下,她先收了一百文的定钱。
  也就是说,这次出门,他们用九盒胭脂换了一千一百文钱。
 

第六十六章 投桃报李
更新时间2014…8…3 22:10:08  字数:2079

 (谢谢和我id一样的打赏,我会努力写书的,天热大家注意身体哦。)
  阳春三月,柳树吐新芽,紫燕盘桓声声呢喃,春回大地,欣欣向荣。
  辛有财家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之中,抓紧时间,在地里插种了棉花。
  辛家庄祖祖辈辈都是种地的,夏天收麦秋天收大豆,种了棉花就等收棉花,从来不用变通,跟着大家一起干活就行了。
  要说辛家这一出戏,还真唱的大家莫名其妙。
  不过乡里乡亲也有通透人,他们细细一想,好像地里种棉花跟麦子还真没什么冲突。只是大家习惯密集种植,地里根本掏不出空来撒棉花。
  卖出三十两银子天价的雪盐,让往日不起眼儿的辛夷,头一次进入了乡亲们的视线。
  侍弄胭脂的事儿,辛夷做的很隐秘,动静也小,并没传出去,这才没造成新的风波。
  庄稼里的事儿,辛家人在被人问起时,回答的含混不清,有人猜测是山神娘娘的旨意,可到底只是猜测。
  很多双眼睛在盯着辛有财家,雪盐矜贵可遇不可求,不过要有别的发财致富门路,他们也能跟着沾沾光。
  总而言之,凤鸣山上,那座年久失修的山神庙,香火一日日的旺了起来。
  话说回来,辛夷比谁都好奇,那么多人赶趟似的往山神庙里跑,还有人传言山神娘娘再次显灵了。
  子不语怪力乱神,她本来就是胡诌,如今颇有几分下不来台的架势。
  刚开始,甚至有人孩子生病了,不去找大夫,眼巴巴的抱到了辛有财家,要让辛夷给看。
  哭笑不得的辛夷,当即严肃拒绝了,人命关天的事儿,她可不敢拿来胡闹。
  让辛夷无奈的是,她明明义正言辞的说明了自己只是普通人,没有办法求山神娘娘帮忙。这话不止外人不信,连辛有财他们都半信半疑。
  在辛有财一家心中,辛夷身上罩着一层神秘色彩,她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小女孩儿,某种程度上她就是山神娘娘的代言人。
  这是辛夷琢磨了很久得出的结论,被当做代言人,她是有惊有喜。
  惊的是这担子太重了,她有点儿担不住,喜的是,顶着这个名头她做什么事儿都方便了。
  回到家中后,辛夷一直记挂着摆在王记胭脂铺中的货物,酒香也怕巷子深,她真怕掌柜的没按照她说的做。
  万一王记跟以前一样无人问津,她做的胭脂不就被束之高阁了,真要沿街串巷一盒盒去卖费时费力不讨好。
  好在,辛夷的担忧没有出现,三月初的时候她跟长平一起去镇上走了一趟。
  掌柜的一见他们俩,两眼放光,亲自将他们给迎了进去。
  善于察言观色的辛夷,当时就断定,她留下的胭脂一定卖的不错。
  正如推断的一样,当掌柜的眉飞色舞将那些梅花胭脂膏,如何吸引了众人目光,如何受欢迎大肆渲染一通后。
  他话锋一转,目光热切的看着辛夷,好像看着一尊金娃娃。
  “小姑娘,你留在铺里的几盒胭脂特别好卖,八盒一共卖了四百文。托姑娘的福,我这店里的生意,最近也好了起来,好多人打听着还有没有梅花胭脂。”
  掌柜的言下之意如此明显,辛夷又怎么听不出弦外之音,她也想多卖点儿钱,无奈货源不足。
  辛夷无辜的抿抿唇,开口道:“祝掌柜的生意兴隆,越来越红火。”
  意识到自己竟套起了小姑娘的话,王永老脸一红,咳嗽了一声挑明说:“小哥儿和丫头都是聪明人,我也不见外了,卖胭脂这四百文,扣除上次的定金,我全都给你们。只是小姑娘,能不能再弄些梅花胭脂来,咱绝对不亏了你们?”
  被夸聪明人,长平挠挠头,憨厚的朝着掌柜的笑了笑,以前可没人这么夸过他,难道他真的变聪明了?
  赚钱谁不想,辛夷幽怨的想着,非常抱歉的摇摇头说:“我上次已将做好的胭脂全拿过来了,掌柜的代卖也是需要成本的。您还是酌情收些银钱吧,不然我们怎么好意思再次登门。”
  长平跟着露出了遗憾的目光,妹妹们去采梅花瓣时,他还不以为然。
  早知道这不起眼的小玩意儿,能换来这么多铜钱,他就跟着一起去采梅花了。
  多一个人多一份力,兴许就多做一盒,多换些银钱了。
  王永本就没抱多大希望,听了辛夷的话,苦笑道:“也是,这样精致的东西,图的就是新鲜,这段日子托它的福,我这小店生意也热闹了三分。小姑娘什么也不用多说了,这里是三百文钱,你们都带走吧。”
  推让之间,长平到底年纪小,面红耳赤的收下了银钱,语无伦次的说了些感激的话。
  辛夷感念自己没看错人,掌柜的的确是爽快人,哪怕身处困境也没想着贪昧她这点儿银钱。
  投桃报李,辛夷决定她要按照先前的计划,和王记合作下去。
  “掌柜的,虽然梅花胭脂没有了,但是三月桃花开得正盛,你对桃花红可有兴趣?”
  王永做了这么多年生意,一点就透,他先是一喜,随后又迟疑起来不太肯定的问:“你是说要用桃花做胭脂么?不是我泼你冷水,这桃花胭脂实在普通,咱们店里摆着许多,销路只是一般。”
  他好意的提醒着辛夷,担心小姑娘年纪太小,在梅花胭脂上尝了甜头,将心思全放在这上面来。
  这些问题辛夷早就考虑过,她神秘兮兮的竖起手指搁在唇边,狡黠的说:“掌柜的,这您就不用担心了,我的胭脂自是与别家不同的。若是您相信我,到时我就带了胭脂过来给您查看。”
  辛夷机灵古怪的样子,惹得王永开怀大笑,他豪爽应道:“也罢,那小姑娘就好好做吧,到时若销路不好,王某就以市价收了。”
  此刻说什么都是矫情,辛夷打定主意,一定要发挥出水平来,做出让人眼前一亮的胭脂。
  掌柜的能这么信任她,她也绝不能辜负了他的厚望。
  回上河村前,辛夷和长平一起去瓷器铺里,又挑着青花瓷的胭脂盒买了十多个。
  一回生两回熟,卖瓷器的见又是长平,还给他们便宜了几文钱。
 

第六十七章 偏心没药治
更新时间2014…8…4 22:50:49  字数:2046

 二月十五县试圆满结束,几家欢喜几家愁。
  一次考试,让满怀憧憬的考生提心吊胆了九天,放榜又要等一个月。
  三月中旬,翘首以待的众考生,终于盼来了结果。
  只是童生试通过率没那么高,总有人会失望,收拾一下来年再战。
  当然,这些人中不包括,此刻正春风得意的林然。
  他能通过考试,是辛夷早就预知的事儿,让她惊讶的地方在于,林然竟然只得了第二。
  这不科学,若是没记错的话,天才林然不是该旗开得胜,中个头名回来么。
  然而,辛夷不得不承认,以林然的年纪,哪怕是得了第二名,依旧是整个上河村。不,应该是整个河源县,首屈一指的天才了。
  林然荣光一时无人可匹,虽没有马上挂花风光游街,邻里乡间溢美之词也是层出不穷。
  别说出门听村里乡亲说叨林然了,哪怕在家里,辛夷耳旁都没清净过。
  辛桂香简直疯了一样,天天嘀咕着小林哥哥有多厉害,多让人崇拜。那亲切的语气,让辛夷怀疑,林然不是黄豆的表哥,明明该是桂香的表哥才对。
  说到家中,桃花开得正烂漫,辛夷兄妹六人,齐齐上阵,采了碧桃花来做胭脂原料。
  长平和长安,在银钱的吸引下,也不再嫌做这事儿太小家子气。
  要不是王氏阻拦,连辛有财都有想跟着上山,一起去**。
  上河村盛产碧桃,年年都能丰收,可桃子没熟,一大家子上山干嘛?辛有财家这次闹得动静太大,惊动了旁人。
  为了不让邻里乡亲胡乱猜测,他们只好向大家阐明了,摘花是为了制胭脂。
  胭脂水粉,和贫寒的辛有财家联系起来有一种说不出的古怪,村民们艳羡非常,想模仿又没有门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