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炮灰养女 >

第288章

炮灰养女-第288章

小说: 炮灰养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依着记忆中的线索,在全国各地的考生进京时,打探着付心良的下落。前些日子,安敏之得到了一些线索,今日又听手下来报,言称付心良在诗会上夺魁。安敏之有心拉拢付心良,得到这个消息自然高兴。
    不过,如今的付心良只是布衣之身,安敏之折身相交不免显得怪异。他派了心腹,找个由头,对付心良示好。为了避免影响付心良搭上秦御史这条路子,安敏之特地嘱咐手下不要太过声张。
    再谈付心良,撞见林然之后不免心怀忐忑,他想办法打听了林然近况。当得知林然在院试中取得案首后,不由心怀嫉妒。虽说付心良在并州同样拿了案首,可是看到眼中钉肉中刺一举夺魁,他就是难以忍受。
    诗会过后没两日,发生一件让付心良受宠若惊之事。他下榻的客栈,竟有朝廷命官找来,属意与他相交。
    安敏之今日高兴,不止这些,前世时恩科开的比现在要迟一年,这次恩科着实出了几个任务。但是撑过夺嫡之争,最后大放异彩的有三人。这三人出身各有不同,品行和性格各有特点。其中两人,忠心于朝廷,不参与夺嫡之争,但是两人又有治世之才,所以让众位皇子又爱又恨。
    这两人,安敏之仔细思虑过,既然他们终于朝廷又有才能,他不必急着拉拢,等到尘埃落定后,自然能等到他们效忠。但是第三人,名为付心良,他的人生具有传奇色彩,让安敏之动了招揽的心思。
    这三人出人头地,并非偶然,当初恩科之后,三人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安敏之如今想要拉拢的,正是探花付心良。
    一个探花郎,远不如状元让人印象深刻,一开始没人注意到付心良。安敏之当时正忙着在父皇面前表现,也不会关注区区一个探花郎。前世没有战争,哪怕开了恩科,选拔的人才也不会立即得到重用。
    直到后来付心良大放异彩,安敏之才查过他的底细。此人出身于并州松阳书院汉阳人士,自幼家境贫寒靠族人资助完成了学业。一个来寒门书生,年纪轻轻就爬上了从五品的位置,前途不可限量。
    若按常情,付心良朝中无人,在翰林院编修几年后,大概会下放到地方做个小官。只是,他不知因何缘故,得了当时的御史大夫秦峥后来的吏部尚书青眼,秦峥将庶女嫁于付心良为妻。从此之后,付心良在朝堂上步步钻营,凭着裙带关系扶摇直上。
    加之付心良的确由些才华,所以政路畅通,他居于卑位时小心谨慎,对待上司十分恭敬,面对他人刻意为难小心退让。在安敏之印象中,未曾得志时的付心良,就像一块圆滑沉默的石头,既不出色又挑不出错来。
    等到付心良爬到了高位之后,本性渐渐暴露,睚眦必报为人阴损,曾经得罪过他的人,他一个个报复回去。比起另外位几乎没有缺点,在朝廷中留有清名的状元和榜眼,对安敏之来说付心良更好利用一些。
    他依着记忆中的线索,在全国各地的考生进京时,打探着付心良的下落。前些日子,安敏之得到了一些线索,今日又听手下来报,言称付心良在诗会上夺魁。安敏之有心拉拢付心良,得到这个消息自然高兴。
    安敏之折身相交不免显得怪异。他派了心腹,找个由头,对付心良示好。为了避免影响付心良搭上秦御史这条路子,安敏之特地嘱咐手下不要太过声张。L

  ☆、第二五七章 殿试

朝廷要与恭奴议和,边关战事即将结束,捷报像插了翅膀,飞遍了大华的大街小巷。这场战争持续了太长的时间,让百姓身心俱疲,没有人不盼着战争结束的。虽说议和刚刚提上章程,汉阳城如大华大多数地方一样,喜气洋洋等待迎接凯旋的战士归来。
    一将功成万骨枯,大华的男儿为了保护国土,在战场上浴血厮杀,家乡的妻儿以及父老乡亲,苦苦等候他们归来。只要人活着就是希望,哪怕远行的人和去时一样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兵卒,多少闺中人朝思暮想,只愿心中那人平安归来。
    这种心情,辛夷十分能够体会,战事倘若没有意外,即将宣告结束。这就意味着柳元景即将归来。他们有太久没见了,辛夷在伺候红薯之余,捡起了荒废的女红,一针一线为柳元景缝制着御寒的衣物。她缝了一件又一件,细密的针脚中,全是她日日夜夜苦盼的心事。
    缝好了衣物,辛夷却无数投递,她只能将这些衣服熨烫好之后,叠起来放入箱中。思远之人兮,不知归期,辛夷盼着战争早日结束,更盼着柳元景归来。有时瞧着自己做的衣服,辛夷好笑之余又有些心酸,若不是思念之情无法排解,她又怎么会耐烦做这些,从前极不喜欢的琐事儿。
    平日里辛夷顶多绣一条帕子,做一个荷包,如今做起衣裳来轻车熟路。
    对于议和,辛夷表示赞同,比起旁人考量着国家财力是能支持战争继续下去,辛夷还忧心着接下来的旱涝灾害。
    如今大华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将边疆平定之后。才能在旱灾来临后,对灾区百姓进行援救。因为柳元景在战场,所以辛夷对战事十分关心,她知道恭奴人打着打着老可汗归西了,临死前他遗言让最小的儿子登位,但是其余两位王子并不服气。至高无上的权力,对于任何人都具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恭奴人陷于王位争夺中。自然无法继续骚扰大华。若不是即使打下了恭奴居住的草原,对于大华来无利可图,也许军队乘胜碾压过去。大华就能多些版图了。辛夷只知恭奴人陷于内乱之中,但是具体情形,她是难以知晓的,她只盼恭奴能够再乱一些。议和能够顺利进行。
    偶尔,辛夷会祈祷。但愿恭奴人越乱越好,最好自己人打自己人,直接打残了,免得大华发生灾害时。他们在一旁趁火打劫。莫说辛夷残忍,对侵略者的善良,才是对自己人的残忍。
    辛夷向来不吝惜以最大的恶意揣测恭奴人。若他们不在内斗中消耗了战斗力,介时大华内忧外患交集。究竟该如何是好。
    只要双方签订了停战协约,离柳元景归来的日子应该就不远了。相思惹人断肠,经历了漫长到了离别后,辛夷才发现,原来真正的感情,是不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改变的。
    边关战事零零散散,趋于停战边缘,朝中科举盛事如火似荼的举行着。辛夷一心牵挂着柳元景,偶尔也关注下京城的消息。毕竟,除了爱情,辛夷的世界里还有友情,还有其他很多东西。科举关乎着朝中人才选拔,辛夷希望大华能够多选一些有真才实学清廉正直的人。
    新生力量对改变朝廷动向,有着巨大作用,万一这次科举选出几个清官来,也许旱灾发生后可用的官员也能多一个。因为前世辛夷对于朝廷的事儿并不上心,她连前世是否开过恩科都不记得,更不知高中状元的人是谁。
    前世这个时候,林然坟前已经长草了,造化弄人今生他却在京城中,参加着天下书生梦寐以求的科举。辛夷在心中默默盼着林然能够高中,万一他中了状元,以后她想在旱灾中出力,也算多了一份助力。
    六月初五,恩科正式开场,历时五天。半个月后,即六月廿日,在考生的翘首以盼中殿试开始了。此次参考的约莫有一千余人,最后成为的贡士的只有不足八十人,饶是如此,他们还要进行最后一层筛选。
    觐见天颜,对于大多数书生或者百姓来说,这都是一件值得像子孙后代夸耀的事。在百姓看来,皇帝乃真龙天子,见皇上一面,整个家族都能跟着荣耀。这种夸张的崇拜,使得每年的殿试,都在一种压抑的狂热下进行。能够走进大殿,接受圣上和文武百官检阅的,胸中锦绣文章自然少不了。
    此次恩科会元乃是白露书院林然,此前默默无名低调行事,甚至被人讥笑堕了白露书院名头的林然,以令人难以忽视的身份重出现在大众的视野。这样惊才绝艳的少年郎,怎么会是传言中徒有虚名,弄虚作假的人。
    谈起有关林然的传闻,自然和付心良逃不开关系。他在诗会上胜过林然之后,却被他彻底无视。心有不甘的付心良,乔装之后,收买了说书生,刻意夸大起当日诗会上的故事。在说书人的三寸不烂之舌下,林然成了凭着弄虚作假,徒有虚名的白露双骄,并且暗指他江郎才尽,这才在诗会上落败。
    传言这东西,没脚没翅膀,飞的比什么都快。白露书院的特殊性,让大家对出自白露书院的林然怀着深深好奇,当听着强大的对手原来不过尔尔,他们内心深处悄悄蓄起一丝畅快。都说文人重风骨,背地里谁的肚子里能少了弯弯绕绕。谣言渐渐发展为诋毁,从怀疑到猜测再到言之凿凿,林然的名声如白纸染墨。偏偏林然又十分低调,有心人查了一下,他来京城后鲜少投卷,与人切磋时很少挥毫。
    再论林然参加的诗会,也就一次而已。林然到底有才没才,渐渐成了谜题。朱文听不过甚嚣尘上的流言,曾劝林然辟谣,不过被他淡然拒绝了。在林然看来,这些不过是虚名,名声再盛对于科举又有何助益。若侥幸提前成了风云人物,介时落榜该是何等的尴尬。
    当贡士名单公告之后,众人看向林然的目光,能用火热来形容。虽说殿试时,之前的名次不再算数,圣上会重新钦点名次。但是历来,会元即使不是前三甲,最差也是个传胪,这对于前程未卜心生忐忑的人来说,无疑是件值得艳羡的事。
    得知自己高中会元之后,林然同样是激动的,他非极端自负之人。相反,林然做事偏于保守,他没有自恃才高露出轻狂举态。能在一千多学子中,拿到第一,即使对于林然来说,也是极其不容易的。最为高兴的莫过于朱文,他亲自摆宴,与林然小酌一番,又叮嘱了他一些进宫以及殿试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朱文言谈中对皇宫熟稔,让林然隐隐有些不安,曾经的怀疑一丝一缕涌上心头,朱文的身份似乎呼之欲出。只是朱文不曾明说,同样无意彰显身世,林然也不好多问。他恨感激朱文能够在他殿试前,提供如此宝贵的帮助。
    此番殿试,林然的目标是夺魁,他已经拿下了案首和会元,再中了状元便是连中三元。待那时,他便可风风光光的衣锦还乡,光明正大的再次向辛夷提亲。若不是平京城与汉阳距离太远,在成为会元之后,林然头一个想告诉的人就是辛夷。他想让辛夷知道,他不是百无一用的书生,从此以后,他也能给他庇护。
    (很快补齐,差几百字,昨天的补齐了忘到了公司的电脑上,明日去公司后补上。抱歉,最近真的好累啊,好累。)
    得知自己高中会元之后,林然同样是激动的,他非极端自负之人。相反,林然做事偏于保守,他没有自恃才高露出轻狂举态。能在一千多学子中,拿到第一,即使对于林然来说,也是极其不容易的。最为高兴的莫过于朱文,他亲自摆宴,与林然小酌一番,又叮嘱了他一些进宫以及殿试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朱文言谈中对皇宫熟稔,让林然隐隐有些不安,曾经的怀疑一丝一缕涌上心头,朱文的身份似乎呼之欲出。只是朱文不曾明说,同样无意彰显身世,林然也不好多问。他恨感激朱文能够在他殿试前,提供如此宝贵的帮助。
    此番殿试,林然的目标是夺魁,他已经拿下了案首和会元,再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