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炮灰养女 >

第268章

炮灰养女-第268章

小说: 炮灰养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重生之后,这是安敏之最得意的一个计划,在他反复斟酌之后,这个计划趋于完美。安敏之迫切的想要和人分享这个秘密,但是为了大业,他只能选择隐忍。
    皇子与外族来往,即使没有通敌卖国,都要被打上不好的标签。安敏之做了亏心事,比常人更注重和恭奴撇开关系。
    在朝堂之上,主战派中立派和主和派,三派争执时,安敏之坚定不移的站在主战派一方,比谁都义正言辞。
    他的伪装十分成功,没有人将恭奴的异动与九皇子联系在一起。他因为极力主战和了圣上的心思,反倒比从前受宠了些。
    柳元景出征了,当大华国上下几乎全民皆知,英国公世子柳元景为了抵御恭奴侵略,走上金銮殿向圣上请命征战。他是万民心中的英雄,为了边疆的安危,辞去了平阳公主的婚事。
    对于普通人来说,尚公主何其荣耀,柳元景却拒绝了,并且踏上了征战之路。
    自古英雄出少年,从来纨绔少伟男,这句千古流传的俗语,被柳元景打破了。他乃是千金之子,本该在琼楼玉宇中安闲度日,但是他义无返顾的选择了从军。
    辛夷知道这个消息时,汉阳初雪降临,在漫天飞雪中,了柳元景没有和平阳公主成婚,和他正率领军队踏上征途的消息同时抵达。
    报信的不是柳元景派出的人,前些日子有人隐约传回消息,辛夷有所准备。这次是官府传回的准信,汉阳需要抽调一部分驻军,送到边境抵抗恭奴人。
    刀剑无眼,恭奴人凶悍残忍精于骑射,他们悍不畏死性情残暴。和这样一群人对上,柳元景真的能够旗开得胜么。
    辛夷的喜悦只是一瞬,很快像雪花一样融化。柳元景终于完成了他的承诺,退掉了圣上的赐婚。然而,他踏上了一条生死难卜的道路。铁和血混合的战争中,他一个初出茅庐的少年,没有行军大战的经验,又如何能保障在沙场上的安危。
    白茫茫的雪花,覆盖了大地,所有人交口称赞,那位敢于力挽狂澜的英雄少年。
    唯独辛夷,她在担忧着,当太多的期望压在肩膀上,只许成功不能失败,柳元景是否能抗巨大的压力。恭奴人在大家有意无意的渲染,好像比鸡子还容易对付。
    太多太多的赞扬,狂热而盲目的信任,让辛夷没办法不担心柳元景。她并非不爱国,她只是忍不住心中的担忧,希望心上人能够平安归来。
    薛城和郑直对于柳元景几乎要陷入盲目的崇拜,要不是清远侯阻拦,薛城恐怕要跟上大军一起出征。
    男儿对于战争有着天生的向往,即使上不了战场,两人也没闲着。郑直以正源商行的名义,为军中捐赠了许多物资,薛城则随着清远侯府一起捐出了许多家私。
    汉阳城中还有许许多多像郑直以及薛城的人,虽然不能出力但是出起物资来毫不含糊。大家踊跃捐赠物资,让辛夷对这次战争稍微乐观了一些。
    柳元景参军了,金武在送辛夷回来后,只停留三天,匆匆赶回了京城。这样也好,有金武和火武在,柳元景的安全至少多了重保障。
    从遥远的南疆到汉阳,重重大山条条太川,遥远到连雪贝都飞不过的距离。从此之后,辛夷再想得知柳元景的消息,只能通过前线传来的消息。
    两人想要见面的话,需等柳元景凯旋归来,只是那一日,不知要到何年何月。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辛夷只想告诉柳元景一句话,无论多久无论多远,只要他回来,只要她好在,她就愿意等着他。
    战火在边关,不断燃烧着,恭奴的铁蹄在大华的领土上肆虐着。柳元景跟随此次奉命领军的兵马大元帅宋德清,马不停蹄的朝战场上赶去。
    急行军是一件很辛苦的事,然而长长的队伍中,没有人叫苦没有人喊累。所有人心中的想法都是快一点,再快一点,快一些赶到边关去,支援他们的父兄子弟,支援他们的百姓。
    军队存在的意义不是厮杀而是守护,守护一国的平安,守护简单的幸福。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国,他们的子民家破了,他们要马不停蹄的赶过去,将坏人驱逐出境内。
    这是柳元景头一次感受到真正的急行军,他曾以军卒身份在军队中待过近一年光景。那个时候,他们也会急行军一走就是许多天。
    演练和实战完全是两个感觉,在汉阳时,柳元景每次和同伙一起急行军,总有人想方设法的偷懒。还会有人对急行军不以为然,认为当兵的最重要的是能吃苦会打仗。速度练上去了,难道要用来逃跑,当时这番言论还曾引起过哄笑。
    但是真正赶往战场时,柳元景明白了急行军绝对不是没有意义的事。他们的军队从出发到现在已经整合了很多次,因为许多新征入伍的士卒,受不了如此大强度的行军频频掉队。
    宋元帅为了提高行军速度,不得不将军队按照体力,不断对队伍进行改编。L

  ☆、第三三二章 纵然故人在

军队按照行军速度重新划分后,速度快的日夜不停冲往前线,慢的则在后面尾随。介时到了前线,军队也能有缓冲时间。对于战争来说,缓冲有着起着出奇制胜的作用。
    大华军队是恭奴骑兵的数倍,但从战斗力上相比,大华士兵远远不如恭奴士兵。为了弥补两者之间的差距,战术对于大华来说至关重要。敌疲我打,敌强我弱,将恭奴人的优势磨掉,大华才有得胜的希望。
    柳元景分在先锋营中,带着大华精锐,朝着边关奔去。他冷冽的性格,在军队中,反倒讨人喜欢。比起那些膘肥体壮笑眯眯的校尉,大家更喜欢不苟言笑,赏罚分明的柳元景。
    他受欢迎还有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理由,行伍中全是糙汉子。冷不丁瞧见一个比女人还俊俏的长官,哪怕知道对方性别,也能让这些汉子暗地里想入非非一下。
    严寒的冬季,猎猎风刀如同跗骨之蛆,贴在每个人身上。再厚的棉衣都挡不住刺骨的寒意,莫提军中发放的被褥,比起寻常百姓家穿的棉衣还要单薄一些。
    柳元景出身富贵,所用物资皆是自己筹备,自然没有这种苦恼。饶是如此看着被冻得畏畏缩缩的同袍,柳元景同样会产生感同身受之感。誓师大会上,他们喊着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真到了这种时候,成千上万人的御寒衣物补给,又岂是容易事。
    物资的匮乏不是最艰难的问题,冬季的大华南北都被酷寒笼罩,大家有一定的抵御能力。南疆除了寒冷之外地势崎岖,有的地方还会有瘴气。这种气体,能在无声无息间侵入身体,让士卒身体生病。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大华的士卒可以死在战场上,死在瘴气上,实在太憋屈了。
    恶劣的环境。让未来的战争充满了变数。大华成千上万的士卒抱着必胜的决心前往边关,更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抗衡恭奴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柳元景身在其中,从出生到现在头一次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柳元景从前对战争的了解,多来自父辈口中,柳家世代忠良。他的父亲他的祖父他的曾祖父,乃至于他的太祖父,柳家时代家主没一个孬种。柳元景才记事起,便从身边人口中听到了发生在战场上的故事。
    然而直到亲临战场后。柳元景才明白,故事在铁和血的现实面前,是多么的苍白无力。他心目中的英勇先组,比他想象中更加值得钦佩。
    他甚至有些惭愧,宋元帅南征北战多年有着丰富的制敌经验,所以成为大军统帅。他没有上过真正的战场,如今背着天下人的厚望,以昭武校尉之身,在军中统领千人。
    期望的目光太多,让柳元景背负着重若千钧的压力。战场上他能做十人敌百人敌,却无法做千人敌万人敌。只要上了战场,人命如草荠。柳元景害怕愧对军中士卒的信任。他难以想象,这些每日跟着他热血沸腾,上阵杀敌的儿郎们,到战争结束后,十有五六会永远的留在沙场上。
    马革裹尸,多少凌云壮志,全败退在这个无言的结局中。
    太阳东升西落,柳元景的心随着南疆的接近,愈发坚硬。前方洮难而来的百姓源源不断。百姓的恐惧以及他们对恭奴人憎恶,感染了大华的军队。
    恭奴人令人发指的残忍行径。激起了广大士卒的同仇敌忾之心。众志成城,恭奴的铁骑不再可怕。所有人都怀着一个目标,誓死要将恭奴人赶出大华国。
    狼烟起,柳元景无暇北望,身后有滚滚烟尘,遮盖的不止是三千里云和月,还有他对辛夷的思念。
    他答应的事情做到了,她应该早就听到了消息,柳元景没有托人带去只言片语,但是他相信辛夷会懂他,会在汉阳一直等他回去。无论战场有多少凶险,他都会凯旋归来,为辛夷披上嫁衣。
    待他将豺狼虎豹一样的恭奴人驱逐出境,辛夷会不会长高了些,明眸皓齿更胜往昔。
    天空再次转暗,柳元景遥望天边深蓝夜幕上,明亮渺小的星辰,他和辛夷在同一片天空下,终会有再见之日。
    汉阳城。
    汉阳离南疆隔着太远的距离,即使战争让人们咒骂不休,新年仍然如期降临了。大华国不知多少父母姊妹送走了自己的儿子兄弟,这个年对太多家庭来说有着特殊意义。
    边关战事吃紧,年关也过的格外紧凑,年味冲淡了许多。
    这是辛夷过的最匆忙的新年,柳元景在前往战场的路上,她一颗心跟着七上八下。连汉阳城的元日时满城的爆竹声,都没能唤回她的思绪。
    过了年很快就是春日,杨柳匆匆吐出来新芽,今年的春天像是在赶日子,比往年来的更急促。
    二月春风似剪刀,紫燕呢喃声中,林然回来了。
    当林然的拜帖送到府中时,辛夷头一次为自己的疏忽生出了歉意。他从肃阳启程之前,已经写信通知过辛夷,路上也曾寄过两封信过来。
    辛夷也不知她是不着了魔,明明回了信,也记下了林然回来的日子。但是做这些的时候,如同在梦游一般。闲暇时,浮现在她脑海的全都是柳元景行军到了哪里,边疆战事进行的如何,他在战场上有没有不习惯的地方。
    故而,林然回城那一日,辛夷竟忘记了和郑直出城相接的约定。如今请帖送上门,辛夷才开始惭愧。
    一晃几年过去了,在她记忆中林然似乎永远都是笑容温暖的少年。当初给过她温暖的人,再次出现在她的生活中。
    曾经的涟漪被时光揉碎,辛夷仍然期待两人的相见。这种期待,是对于一个多年不曾谋面老友的期待,而非内心深处,对柳元景那种又疼又酸的期待。
    近乡情怯这个理,林然一直明白,但是当挂着汉阳二字的城门出现在眼前时,他的心一下子像是十里桃花开遍。
    书中常说人喜极而泣时会有心花怒放的感觉,林然从前不太懂。当他瞧着汉阳的城门,脑海中想着辛夷的模样,心扑通扑通的快要跳出胸腔时,突然间就懂了。
    不止如此,彼美人兮见之不忘的诗句,他似乎一并懂了。
    按规矩考生需要到籍贯所在的州府参加府试,但是白露书院山长亲自出门做保,林然本可留在肃阳参加府试。
    然而,他的心就像一团火焰在炙烤着,让他一时一刻也不想在肃阳停留。辛夷在汉阳,她在汉阳城中,那么他为什么要在肃阳?
    这个古怪又可笑的念头,被林然小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