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炮灰养女 >

第267章

炮灰养女-第267章

小说: 炮灰养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拿起手中长枪前,为的是有一个退掉与平阳公主婚事的名正言顺理由。待他拿起那杆长枪后,则是为了身后百万黎民百姓。这是一场令人惊艳的对决,柳元景几乎以碾压之势取得了比武以及武略的胜利。
    柳元景出类拔萃的马术和射艺,让无数人震惊。大家这才明白,琳琅宴上柳元景一战扬名绝非巧合。
    在他的年纪,能有这样的实力,着实让人心惊。假以时日,何愁柳元景不能成长为一员猛将。
    金口玉言断无更改之理。再者朝廷也需要一个有勇有谋,又能足够能力抵御恭奴铁蹄的人。显然,柳元景在所有人面前。证明了自己当之无愧。
    圣上亲自下旨,封柳元景为六品昭武校尉。只要他在战场上能够建功立业,步步高升是必然之事。对于柳元景来说,爵位他将来已经拥有了英国公之位,不能再进一步。但是军职上,上升空间还有很大,从军对他来说,同样有益。
    按照大华国例律,驸马不能兼任实职。柳元景顺理成章的提出了,恳请陛下收回赐婚成命之事。比起征战恭奴,赐婚倒成了小事一桩。圣上也没放在心上,直接按照柳元景的意思,将这门亲事取消。不过他同时许诺,待柳元景得胜归来,一定会为他赐下一门足以弥补他损失的婚事。
    言外之意很清楚,待恭奴被驱逐出大华境内,陛下不介意再为柳元景赐一位公主。毕竟,当朝公主众多。即使没有平阳公主,也还会有其它适龄待嫁公主。
    平阳公主得知即将到手的夫婿凭空飞了,不由恨透了恭奴人。若不是战事突起。她和柳元景的婚事铁板钉钉断然没有转圜余地。
    她在宫里待了那么久,见多了尔虞我诈,对于男女情事想的倒也通透。柳元景可以为了一个身份卑微的女人,来辞去和她的婚事,足以证明他是一个重情负责任的人。
    这样一个重情重性文武全才又生的俊美无双的男儿,有资格在她面前骄傲。是故,平阳公主在他的冷然下,反倒对柳元景的高看一眼,想好了嫁与他后。软言温语定教他忘记辛夷,和她结为神仙伴侣。
    只可惜她的美梦。在任命柳元景的圣旨下发后鸡飞蛋打完全破碎。平阳公主的年纪在众位公主中已经不小了,带兵打仗短则一两年长则四五年。她根本无力等下去。
    她的父皇让人带话,她的婚事暂且取消,他会让她的母妃留意。轻飘飘一句话,就将平阳公主所有美梦打破。
    柳元景的前程,注定光辉耀眼,这是旁人羡慕不来的。征军命令下达之后,无数热血男儿,或怀着保家卫国的心思从军,或怀着建功立业的想法入伍。
    连不能从军的老弱妇孺,等开始在家中做起麻鞋布袜支持军队。一时间,大华国群情激昂,进入全民备战时期。
    平京作为大华的都城,对于战事的关注度更高,前线战事不断传回。恭奴胜时,街头巷尾一片低迷,大华胜时,群情激昂好似过年一般。大家翘首以望,盼着大军出征之后,能够收复失地,将野蛮落后的恭奴人驱逐出境。
    武将跃跃欲试,文臣同样踌躇满志,商量着如何做好后方供给,筹备好粮草让大军无后顾之忧。
    当大华国人沉浸在抵抗外侮的激动时,谷明月最近的心情十分微妙。她曾经记在脑海中的剧情,因为某种她不知晓的原因,被蝴蝶的十分严重。严重到,谷明月开始怀疑,这到底是不是她曾经看过的那么本书。
    庄周梦蝶或者蝶化庄周,谷明月越想越心惊。
    前世恭奴人根本没有大规模的侵略大华国,前世柳元景也没有接受皇令亲自率兵打仗。当然,再往前推,在谷明月的印象中根本就没有柳元景这个人。
    辛夷离开京城了,柳元景又要与平阳公主完婚,就在不久前谷明月还在为这两件事高兴着。她终于不用再过提心吊胆的日子了,不用担忧韦氏会认出辛夷来。只要辛夷一日不离开平京,她的担忧就一日难以散去。
    冥冥之中似有天意,总将辛夷和韦氏聚在一起,谷明月对此奈何不得。如今,辛夷总算回到了千里之外的汉阳,她可以松一口气了。可是恭奴一事,给谷明月敲醒了警钟,更可怕的是她似乎从安敏之身上窥到了了不得的东西。
    有一段时间,也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谷明月总疑心,佑王待她没有从前那样体贴温柔了。出于女孩子的敏感,她开始竭尽全力留心着安敏之在她面前的一言一行。
    也就是通过那段时间的观察,谷明月窥视到了一些让她心惊的东西。安敏之有些日子,出入匆匆样子总是很疲惫,一个人时偶尔眉头紧锁,偶尔又放声大笑。还有一件事让谷明月分外奇怪,安敏之送了她游牧民族特有的带着宗教含义的饰品。
    或许安敏之只是觉得这些东西好看,所以随手转送给谷明月。但是谷明月凭着敏锐的直觉,推断出王爷一定和少数民族的人有所联络。谷明月偷偷将这些东西送到懂行的人手中看,对方送回消息这是恭奴族传达友好的圣物。
    巧的是,这件事发生两个月后,恭奴进犯的消息便从边关传来。众人传言恭奴势如破竹锐不可当,如有神助般攻城掠地。
    在所有人为恭奴之事慷慨激昂时,谷明月又发现了安敏之的异样。他谈起恭奴时,面部表情以及语气透露着愤慨,眼眸深处却透着平静。
    莫问谷明月何以得出,她观察过,安敏之真正愤怒的时候,瞳孔会稍微变色。恭奴来袭,人人提之怒不可遏,偏偏他沉得住气。
    即使不愿往最糟糕的地方想,谷明月仍不可避免的联想到,难道安敏之和恭奴背地里有联系?
    对于朝廷来说,最忌讳的事情便是谋逆反叛,但是谋逆反叛只留一朝骂名,通敌叛国则是遗臭万年。
    谷明月不敢相信安敏之会做出这样的事,即使他有野心不像当年初遇时温润如玉。然而,他毕竟是一个皇子,怎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若是大华颠覆,他又能得到什么。很快,谷明月自己推翻了这个可能,她有一个可怕的假设。倘若安敏之的目地不是颠覆大华,而是自己坐上那个宝位呢。
    她套用着各种电视连续剧以及看过的小说,得出结论,也许安敏之是想与恭奴结盟。他介时出让大华果领土,恭奴则为他争位提供帮助。
    一切完全源自谷明月的推断,她在佛前祈祷,祈祷这一切只是她的妄加揣测。自古以来通敌叛国没有好下场,哪怕安敏之靠此得了皇位,只要这件事捅出去,他就会成为天下人唾骂对象。
    心中拥有着惊天秘密,谷明月却只能死死压在心底,不敢和任何人说。她如今看出来了,安敏之的野心比她想象中强大太多。
    亏得她以前,还想利用安敏之的爱慕,一步登天成为佑王妃。到了这个时刻,谷明月发觉自己是有多天真,她沾沾自喜与虎谋皮这么久,竟从未发现,她对这个男人的了解,全都建立在主观臆测之上。
    他的野心到底有多大,谷明月有逃的冲动,偏偏发现,她已经泥足深陷逃无可逃。
    唯一能安慰谷明月的事,大概就是两人的关系没有挑到明面上,她身上还没有打上佑王的烙印。
    假如她的猜测都不是真的,她是不是要另做打算,逃离这个漩涡。即使摆脱安敏之无比艰难,谷明月仍然想试一试。她比任何人都清楚,夺嫡最后的胜利者不会是安敏之。
    那么只要安敏之所做之事暴露,他的下场绝对惨烈。L

  ☆、第三三一章 生当复来归

明明屋里烧着滚烫的热炭,谷明月一直从手指冰到心肺,整个人沉浸在恐惧之中。她虽偶尔有些自私自利,但是难以想象,一国皇子竟能做出投敌叛国之事。
    恭奴人凶悍残忍,如若安敏之真的与其勾结,岂不是将自己的子民,送到豺狼口中任其肆虐。这样的安敏之太过陌生,让谷明月不敢相信,也不敢与其为伍。他为了皇位已经走火入魔,完全忘记了家国大义。
    即使坐不上皇位又如何,难道不能做皇帝,大华就不是他的国家了。安敏之为了登位不择手段的做法,让谷明月为之恐惧。
    她到底该何去何从,谷明月心惊肉跳的发现。倘若安敏之真的走上这条不归路,她绝对逃不开干系。紫宸九千岁的宝藏,正是由她透露给安敏之。
    如果安敏之功败垂成,总有人会追查他到底从哪里来的大笔银子。谷明月陷入恐慌中,她到底该怎么做,才能化解未来的危机。
    假如可以重来,她没有将宝藏一事告诉安敏之,他的野心也许不会被激化,谷明月为自己的唐突懊悔。
    蓦然回首,谷明月发现她已经成了局中人,想要跳出去,无比艰难。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个鲜活的世界,她身边的人都是活生生存在着。她和别人没什么不同,一样的肉眼凡胎,一样会疼会死。
    到了这一步,她甚至没有了回头的余地,只能祈祷安敏之夺位之途可以顺利些,祈祷他真的登上那个位置后,可以放过她。谷明月已经不敢奢望从安敏之身上得到爱情,在此刻。她突然羡慕起辛夷来。
    同为穿越者,她拥有柳元景的爱,他连公主都不愿娶。一心只要辛夷一个人。情深似海,让人不能不唏嘘。在这个时代。能够抵挡万千诱惑,做到这个地步实属难得。
    如今柳元景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再归来时就是大华的英雄,他只要愿意娶辛夷,大概没人会反对。谷明月忽然有些灰心丧气,辛夷就算拿着一手烂牌,最后走的还是比她顺利。
    难道说女主光环真的不可破,她注定只能望其项背。永远无法追上她的步伐么。
    谷明月从蛛丝马迹中的猜测,对了一小部分,不过不是所有,安敏之比她想象中要更聪明。他在利用恭奴族,并且竭尽全力摘除自己,即使失败也不会受牵连。
    恭奴族和大华国的仇怨由来已久,在恭奴还不叫恭奴,大华还不存在时,中原人和游牧民族的矛盾就一直存在着。
    恭奴人不擅长男耕女织,他们只会套马放牧。逐水草而居。到了冬天,冰雪覆盖,如果没有储存足够的粮食就会饿死许多人。
    人总有活下去的天性。即使是牺牲其他人存活的机会。从很早以前,恭奴人就开始干起了劫掠的勾当。他们来如风去如电,让大华国边境的居民,对其厌恶不堪又异常恐惧。
    恭奴人又是一个没有远见的民族,他们羡慕中原地区的富庶,羡慕其美好的诗书和礼仪,又从来不去学习。
    在大多数人看来,连文字都没有的恭奴人,野蛮落后残暴。他们时常掠夺大华子民。却不知道在春天播种秋天收获,远比出去掠夺得到的更多。
    前世的记忆对于安敏之来说。才是他独一无二的宝藏。知道恭奴何时会大规模的侵袭,也知恭奴后来。因为几位王子争夺王位,导致恭奴分裂。
    分裂后的恭奴一部分归顺了大华,另一部分,远迁到草原深处。安敏之步了这么大一个局,主动投出诱饵,只为早日激化恭奴内部矛盾,挑起其内部战争。
    介时恭奴内忧外患交替,他可以帮助交好的三王子佘他登上王位,待他归顺大华之后,理所当然的成为他将来登位时的助力。
    重生之后,这是安敏之最得意的一个计划,在他反复斟酌之后,这个计划趋于完美。安敏之迫切的想要和人分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