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炮灰养女 >

第21章

炮灰养女-第21章

小说: 炮灰养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群中出现一小股骚动,有人惊呼:“这真是雪么?”
  “好美。”
  不知谁说了一句,博得了大家的赞同。
  憋屈了很久的大勇大壮,终于扬眉吐气,他们早就想证明自己不是骗子了。
  没有人见过成色如此好的盐,同时一个荒谬的念头,浮现在众人脑海,这不会真的是山神娘娘所赐吧。
  凭借人力,怎么能制出如此纯净的盐。
  观望许久的人,开始忍不住了,有人凑到辛夷跟前,挤出一脸笑问:“小姑娘,这盐怎么开价,我也愿意买,如果合适也可不二价。”
  “还有我。”
  “小姑娘,我留意你们很久了,考虑下我啊。”
  大家争先恐后的样子,让大勇受宠若惊,不过太多声音同时响起,让他不知如何是好。
  黄士雅同样吃惊,不过他将情绪全都掩在一双含笑的眸后。莫名其妙的,他相信着眼前小姑娘,她一定不会轻易改变交易对象。
  “我可以尝一下么?”
  比起其他人急切的态度,黄士雅语调淡淡的,不温不火,却轻易的盖过了其他人的喧哗。
  辛夷双手捧着瓦罐,笑眯眯的举到黄士雅跟前,眉毛挑的高高的说了句:“尽管尝。”
  真金不怕火炼,她才不担心顾客试尝。
  黄士雅用指甲挑了一点点白色粉末,放在舌尖,咸咸的味道在味蕾上扩散开来。
  瞬间眼神一亮,他见多识广,可从未听说过有这样精纯的食盐。哪怕是贵族常用的青盐,与这雪盐比起来,也要逊色许多。
  若是聚缘楼能够用雪盐做菜,定然能以此作为招牌,将生意扩大。
  不过几念之间,黄士雅心中已经转过数个可以利用雪盐赚钱的方法。
  从未见过的新奇雪盐,会是什么价格呢,作为生意人黄士雅还是要考虑这个问题的:“价钱?”
  面前小姑娘面黄肌肉,除了灿烂的笑容,并无特别之处,可黄士雅就是觉得她很合自己眼缘。
  果然是默契,辛夷暗暗点赞,她就知道没找错人,爽快人做起生意来轻松许多。
  “三十两。”
  “啊!”
  大勇惊叫了一声,大壮甚至忘记了吃惊,周围原本兴趣盎然的人也瞬间沉默。
  这小姑娘出身乡野,口气倒是不小,就这么点儿盐巴,竟然开价三十两。
  初生牛犊不怕虎,她这是见聚缘楼东家面目和善,想趁机讹诈吧。
  一直跟在黄士雅身后的来福忍不住了,咋舌道:“你们这是漫天起价,东家,三十两能买十几斤青盐了。”
  作为少东家,黄士雅的表现与众人截然不同,他未露出惊讶神色反而追问:“十两,大概有多少斤雪盐,以后还有么?”
  “五斤,以后不会再有了。”面对明白人,辛夷没有重复山神娘娘这个噱头,她所强调的是,自己手中的东西是独一无二的。
  仅仅思索了片刻,黄士雅开口道:“来福,取三十两银子过来,我全买了。”
  果真无二价!
  所有人惊呆了,不愧为聚缘楼老板,花三十两银子来买五斤盐,这手笔真是财大气粗。
  直到三十两银子到了手中,大勇还没有回过神来,他从未见过如此巨款。
  三十两,这可是整整三十两啊,以辛家的条件十年也攒不出三十两银子来。
  现今,靠着三丫的几句话,他们竟然轻轻松松拿到了三十两。大勇好想咬自己一口,看看是不是在做梦。
  周围人艳羡的目光,灼热的让辛夷不自在,她只好开口:“公子,贫家小户,整钱花起来不方便,您能把其中十两兑成碎银子么?”
  小事而已,黄士雅吩咐来福取了碎银子来,与辛大勇交换。
  看着沉浸在巨大喜悦中的两个少年,以及有着不合年龄沉稳的小丫头,黄士雅生出了做好事的心思:“来福,你去雇一辆马车,将小友们送回家吧。”
  辛夷正在犹豫着携带着巨款,如何保障路上安全,听到黄士雅的话顿时眉开眼笑的福了个身:“谢谢公子,小女姓辛叫三丫,家住上河村,多谢公子了。”
  “呵呵,不必客气。”
  投桃报李,辛夷索性送了黄士雅一个好主意:“公子,雪盐真的是独一无二的哦。您可以用小瓷瓶将它装起来,送人也不错。”
  点到为止,剩下的就要看黄士雅的领悟能力。卖东西,有时卖的不止是货物本身,创意和包装也应算在内。
  如果黄士雅单纯的将雪盐用在自家酒楼厨房内,辛夷并不认为是最聪明的法子。
  黄士雅目送着三人离开的背影,喃喃低语:“真是一个古怪的小丫头。”
  细思辛三丫的话,黄士雅的念头忽而通达起来。对,他怎么没想到,物以稀为贵,雪盐的价值不止在食用上。
  它的独一无二才是真正卖点,对于爱攀比的贵介人家,银子算什么。
  等上了马车,大勇还是一副呆若木鸡的样子,怀里抱着银子不撒手。
  辛夷其实也有点儿激动,重生这么久了,她终于赚来了第一桶金。比起前世千辛万苦才赚来寥寥数两银子的辛苦,今生她的第一桶金实在来的太快太让人惊喜。
  更妙的是,经雪盐一事,她在村里镇上都留下了一定名气。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黄士雅也会对她留下一定印象,若是能领悟到她出的主意,以后再见面也会对她照顾一二。
  比起那三十两银子来,这才是最让辛夷高兴的事儿,黄士雅是谁?他不仅是清流镇上最大酒楼的东家,同时还是家财最多的人家。
  搁在现在,那就是土豪级别的人物。对于一穷二白的辛夷来说,能和土豪做朋友,自然是极好的。
  不谄媚不刻意,她要通过自身的努力,让土豪看出和她交朋友的价值。
  另,辛夷靠着马车壁感慨,马车真的比牛车坐着舒服,高端大气上档次。
 

第三十六章 无债一身轻
更新时间2014…7…5 12:59:09  字数:2097

 马车内宽敞明亮,长椅上还铺着坐垫,门前悬挂着墨蓝色轿帘。
  第一次坐马车的大壮,陷入兴奋状态,时不时嘀咕一声好舒服,完全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车夫在外面驱着马儿,速度比起晃晃悠悠的牛车不知快了多久。
  终于,车在上河村停了下来,结账时辛夷才得知,原来黄士雅已经帮他们付过了。
  大勇抱着银子下了马车,表情比方才生动了些,没那么呆滞了,可颤抖的手指出卖了他的心情。
  村里有人瞧见辛家兄妹三人从马车上下来,竹篓里空空的,猜测着辛有财家是不是靠雪盐发了大财。
  揣着银子回家,大勇底气十足,还没进门,一声高亢的娘已脱口而出。
  王氏长长的答应着,手中拎着擀面杖从屋里走出来。
  她眼尖的看到大勇怀里的小布包,瘦削的脸庞里面抖出二两笑来:“雪盐卖出去了?谢天谢地,山神娘娘果然庇佑我们辛家。”
  布包鼓鼓的,王氏又跟着感慨:“得卖了不少铜钱吧?有四两银子没?”
  “四两?”大壮怪叫着重复。
  “怎么,少一点儿也没事儿,家里急缺钱多少都能应个急。”
  大勇一把打开手中布包,大笑着喊:“哈,娘你看,足足三十两,不是三两,也不是四两,是三十两啊!我们把雪盐卖给了聚缘楼的少东家,三十两银子!”
  这次呆若木鸡的换成了王氏,她双唇不停的打哆嗦,颤颤巴巴的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上来。
  当大勇将两锭银元宝以及十两碎银塞到她手中时,王氏已是眼泪纵横,失声痛哭。
  长久以来的压抑,在银子的问题解决后彻底爆发了,王氏越哭越伤心,惊得原本在屋中大丫二丫姐妹也跑了出来。
  她们俩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儿,一左一右楼住王氏,带着哭腔说:“娘,你怎么了,别哭,有我们呢。”
  大勇傻了眼,完全不知自己娘在哭什么,他挠着头问:“妹妹,娘哭啥呢,我们仨把雪盐卖了换了三十两银子。刚跟娘说,娘就哭起来了。”
  奔三十的人了,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王氏也不好意思起来,她抹了把脸将银子包起来对孩子们说:“娘是高兴的,走,我们告诉你爹这个好消息,我们辛家终于有救了。”
  皆大欢喜的一幕,辛夷默默跟在后面,她忽然发现了前世所忽略的东西。
  她与辛家其实是格格不入的,每次他们欢喜时,她总像一个局外人。
  前世她是局中人,没有看透,总是为了家人喜悦而奋斗。她赚银子的最大乐趣,就是看着家人因此过上好生活。
  由于拥有着成年人的灵魂,所以她极少和王氏进行亲密的身体接触。
  今生跳出来看,她一直都是受忽视的,王氏对别的孩子有着骨子里透出的温情。对辛夷,则只有简单的批评和鼓励,后来又多了笨拙的讨好。
  她虽不是鹊,到底是落在了鸠巢里。
  淡淡的心凉爬上心头,这一刻辛夷忽然生出怨恨,既然让她重生在这个世界,为什么会被亲生爹娘抛弃?
  重新开始一世,为什么她不能拥有亲生爹娘的宠爱。
  “三丫,走快点儿啊。”
  二丫回头招呼着。
  “嗯啊,知道了。”
  连日来一直卧床,辛有财原本的黝黑的脸庞,多了病态的枯黄,尽管大夫交代了要给他补充营养。以辛家的家境,实在是买不来大鱼大肉,药费尚捉襟见肘。
  王氏进门前将眼泪抹干,喜滋滋的走到辛有财床前,将银子往他手边一推,满是喜悦的说:“孩儿他爹,三十两,孩子们整整把雪盐卖了三十两!”
  再多的语言,王氏已经不知该如何表达,她只能强调着三十两,眼睛中又闪起泪花。
  辛有财抬起手想去碰那包银子,半路又缩了回来,恍惚的抬眼望着王氏:“他娘,我没有做梦吧,你掐我一下。”
  “爹,是真的,你好好看看,真的是三十两。”
  大壮大声喊着。
  三十两的冲击,对于辛家来说是巨大的,连最近一直郁郁寡欢的四丫,都咬着手指面带希冀的望着这包银子。
  从脸烫伤之后,本来就小性儿的四丫愈发古怪起来,冻着像个小刺猬一样,谁都要刺上一刺。
  旁人念着她年纪小,又遭了这么大罪,也都让着她,反而骄纵了她的脾气。
  四丫不知道三十两是多少,但是她记得爹爹治病需要二十两,那还能剩下好多好多以后可以买好吃的了。
  清流镇上闹出了那么大动静,辛夷也没指望她们卖雪盐得了三十两银子的事儿,会成为秘密。
  也就是一夜的功夫,辛家将山神娘娘赐的雪盐卖出三十两银子的事儿,已经飞遍了辛家庄。
  有银子了,王氏想到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先把欠的钱换上,她夜里和辛有财合计着,将要还的钱分好。
  天刚亮,就挨家挨户的还钱去了。
  那些借钱出去的人,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把钱收回来,不免对辛有财家高看了一眼。
  人就是这么奇怪,赝本就是自己的钱,出去转个弯儿再回来,就觉得跟得了好处一样。王氏每到一家都千恩万谢的,听的借钱给她的人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举手之劳,能与近邻交好,也算喜事一桩。
  等到邻居的饥荒都打发完了,王氏让大勇大壮,一人一家去给大伯和三叔家送钱去。犹豫了会儿,她又让大丫拿了二两银子,送到辛老爹手里。
  慧娘和辛老三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