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炮灰养女 >

第119章

炮灰养女-第119章

小说: 炮灰养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叹,宗室血脉,到了这一代,倒有枝繁叶茂的架势。
    皇女多了,不要紧,皇帝女儿不愁嫁。这皇子多了,着实是个事端。
    当今圣上与中宫年少携手,几十年过去了,虽不复当初恩爱,相敬如宾四字恰如其分。
    众皇子皇女中,中宫所出有三位,分别是皇长子、皇七子、三公主。
    这二十八年来,当今圣上最大的功绩,恐怕就是将四夫人九嫔封了一遍。
    不说空前绝后,也是世间少有,论起为安家开枝散叶,圣上当属第一人。
    为了这美人,圣上办的荒唐事儿还真不少,前两年得了个国色天香的异域美人,干脆把国号改成了天赐。
    不知道的人,还当圣上心念百姓,祈求天赐太平。
    熟知皇宫内苑荒唐事儿的,免不了要摇头叹息。
    天赐三年,圣上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也有三年了,他早年被酒色掏空了身子,精神一日不如一日。
    宫中已有十年没有子嗣诞生,幸而皇子皇女已经够多,连皇孙都添了不少,也无人操心后继之事。
    皇长子从少年时坐在太子位上,足足坐了二十年,现今刚好37岁。从大华建国之后,属于在太子之位最久的皇子了。
    按理说坐了这么多年。这个椅子怎么也牢靠了。但是皇长子遗传了今上风流贪花的毛病,私生活多有不检点。
    随着其他皇子慢慢长大,朝中屡屡掀起废太子的呼声。
    毕竟有了一个不算明君的皇帝,大华国腐朽的根子埋下了。
    再来一位不事生产。荒淫享乐青出于蓝的新君,无人愿意看到这局面。
    连圣上自己,要不是怕废了太子,底下众皇子愈发按捺不住争位之心,也想将这太子之位换了人。
    太子之位能保,除了当今圣上尚存理智儿理智,与中宫威仪甚重、国舅领兵一方密不可分。
    若是子息单薄,那便是母以子为贵,当今宫里皇子众多,却是子以母为贵了。
    哪个妃子受宠些。名下皇子公主,也就能多得两分怜爱。
    最怕的就是红颜未老恩先断,得宠过几月光景,连个孩子都没留下的妃子,转眼就埋没在冷冷后宫中。
    话又说回来。在这宫里,若是哪位皇子尚未长成便失了母妃,娘舅家又不得力,日子过得便是冷冷凄凄。
    那花团锦簇的后宫,背地里苦海滔天,数不清的*冤案。
    皇子中命运最多舜的应该是皇九子,他身份尴尬。娘亲只是凤栖宫一名小宫女。
    因得圣上吃醉了酒,一时兴起临幸了她,一夕欢愉后本被抛之脑后,不料后来却诊出喜脉。
    按理说,这般露水行事后,宫中规矩是不留子的。她既然幸之又幸怀上了。也不能再将龙子打掉。
    皇上后宫佳丽颇多,将她封了宝林,面上好看些。
    这小宫女未必没做过飞上枝头变凤凰的美梦,只可惜,待到瓜熟蒂落。生了孩子人便不中用了。
    她连产床都没下,直接撒手人寰。
    究竟是天灾还是*,年代久远不为人知。
    皇九子甫一出生便没了亲娘,由中宫做主,抱到一直未生养的陆昭容宫中。
    至于那个美梦断送的宝林,连名姓都没留下,死后加封了才人,后来便被人淡忘。
    陆昭容也是时来运转,收养了皇九子之后,不出两年在三十岁的年纪生下了一位小公主。
    她本心怀侥幸,盼着再得个皇子,后来一直未有消息,也就死了心。
    至于九皇子,年岁渐长后,皇九子从身旁人的言语中,明白了自己尴尬的身份。
    即使陆昭容封了底下人的口,其它宫中又岂有愿她母子和睦的人,少不得有人挑唆。
    养着别人的孩子,陆昭容也没打算争什么帝位,再说她娘家不过区区五品,又能成什么气候。
    有了十一公主后,她对九皇子也就只剩了面子情。
    陆昭容在宫中,本就不是得宠之人,膝下皇子出身尴尬,皇上也不看重。
    皇九子的日子,在那起子捧高踩低的人手下,愈发坎坷。
    这宫里收拾人,不像外面打一场骂一场的,那些小人有的是办法让这些不受宠的小皇子小皇女们受委屈。
    好不容易熬到了成年,皇九子安敏之被打发出皇宫。他只被虚赏了个佑王连封地都没有,只有一座府邸并上安家费。
    连那府邸,在国都平京之中,也只能排到三四流去。
    要不是大华国一直子息单薄,循着旧例,所以皇子毒药封王,恐怕安敏之连个佑王也捞不住。
    又过了一两年,圣上偶尔想起这么一个儿子,给他安排了个闲职。
    在众人看来,即使夺嫡之火再炽烈,这佑王也已经早早被排出了圈子。
    往日,佑王安敏之除了偶尔到任上点个卯,平时多在家中闲居。听人说其酷爱诗词歌赋,也算乐得其所。
    他既不在外面逢迎,应酬也少,一个闲散王爷,也掀不起风浪。
    只可惜,世人多以讹传讹。这佑王安敏之究竟是何等人物,岂止百姓不知,他的兄弟姊妹同样难知。
    佑王府中,清幽僻静,花园中烂漫芬芳,大好的园子无人来赏。
    上下奴仆皆言佑王喜静,常在书房中吟诗作画。无人知晓,那书房中不过一个易容的傀儡。
    佑王真身,此刻不在别处,正在汉阳。
    再细究起来,那拿着令牌,向汉阳驻军借了人手的不是旁人,正是改名易姓的佑王。
    又问他堂堂一个王爷,为何愿屈身草野,从头讲来安敏之仍旧无法相信。
    他明明记得,前世自己已经饮过了毒酒一杯,五脏六腑皆像火烧一般归了黄泉。
    没饮了那忘川之上的孟婆汤也罢,怎么睁眼醒来,又回到了二十岁的年纪。
    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他枉读了那么多年圣贤书,却猜不透其中诡谲。
    安敏之浑浑噩噩,荒荒唐唐过了好几日,才知他这是真的返了阳,又得了一世好活。
    多了一世,佑王不敢再像前世般坐井观天,只当自己大智若愚,一心算计着诸位兄弟。
    没料到,到了最后,在腥风血雨中拔了头筹的,不是笑面虎五皇子,也不是贤名在外的七皇子,更不是独具将才的八皇子。
    如此说了一通,那登上大宝的,竟是身份只比他略高贵些,看似唯唯诺诺的十四皇子。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十四皇子本依附于七皇子,临胜前的反戈一击,让众人瞠目结舌。
    等到十四皇子掌了兵权,众人方知,心肠最狠辣的恰恰是这位往日笑容可掬的十四皇子。
    他使出雷霆手段,将有意争皇位的众兄弟,赐死的赐死圈禁的圈禁。
    一时之间,先皇留下的血脉,硬生生空了一半。
    十四皇子好狠的手段,连那些撺掇着驸马站队的公主姊妹们,也使出雷霆手段来一起办了。
    安敏之临死才知,他这一生败得实在彻底。
    他自认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他就是那个手拿弹弓的牧童,却不是后面更有强人,连那牧童胯下的牛儿都算计着。
    难道,老天怜他不得善终,这才又给他一世筹谋。
    ps:
    谢谢绯玲打赏!

  ☆、第一七二章 穿到书中的女人

身在皇室之中,深宫内院,说是金围玉绕锦衣玉食也对,但言三百六十五天风霜雪剑严相逼更真。
    安敏之前世倒在了龙椅之下,按理说重生一世,理应珍惜生命远离皇位才对。
    奈何,他对皇位的执着,再来三生三世,恐怕也息不下那片心。
    待安敏之理清了如今的处境,不由庆幸,他重生的时机果真妙不可言。
    当今圣上,也就是他的父皇,还有近十年好活。夺嫡之争从天赐二年,方开始风起云涌。
    到如今,众人支持者,不过几位呼声高的皇子。
    至于太子,有见识的人都知道,他被废也是早晚的事儿。
    他今生沿着当初的轨迹,照旧封为佑王,父皇对他全无爱护之意。
    前世父子情意也不见得有多少,隔了生死,安敏之就更不在乎了。
    但是现在,还不到泰山倾倒之时,若是能讨得父皇欢心,对他来说百利而无一害。
    当今圣上身子亏空,恋栈着这把龙椅,为的不过是集天下人之力,为他搜集美人,享受那穷奢极欲的生活。
    要想讨他欢心倒也不安,要么献上倾城倾国的美人儿,要么就是讨他身边美人儿欢心,吹上一阵枕头风。
    前世他遮遮掩掩,不仅让人小觑,最后也没落得好,安敏之决定吸取教训。
    今生,他一定要极早筹谋。反正到最后众兄弟之间斗得跟乌鸡眼儿似的,比起仇人更不如。
    与其受人掣肘,不如先下手为强。
    即使在众兄弟中背了骂名,也比身赴黄泉强。
    安敏之在家中,整整闷了半个月,将脑海中记得的人物脉络用笔墨记下。
    为防被人看穿,他特地买了一本专讲风土人情的书,将朝中大臣以及诸位皇子势力,全部页码数字代称。
    手里掌着一手的资料。安敏之好不得意。
    十年时间,他就不信,那个位子还会落到旁人手中。
    至于小十四,如今不过*岁的年纪。乳臭未干不足为惧。
    安敏之不是没想过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将十四给处理了。
    然而,十四皇子的生母,是四夫人之一的淑妃,拥有显赫家世。
    他既封了王离了宫,想对十四下手,难上加难。
    加之十四出生之后,宫中多年没有皇子出生,他便是掌心里的幺儿,圣上对他十分宠爱。
    十四皇子满月时。圣上便给他赐名安致远。
    对此其余皇子只有嫉妒的份儿上,安敏之的名字,皇帝根本无暇顾及,只交给钦天监定夺。
    到底隔了十年光景,安敏之对于后来的事儿。记得分明。
    回到了十八岁,看到身边的人和事儿,却倍觉遥远。
    他叫身边奴才名字时频频出错,只因王府每三年就要放次人。不得力的也会被赶出,他身边的人跟他后来几乎成了两拨。
    对安敏之来说,便利之处在于,他已经以前知晓了手下人的秉性。
    哪个是聪明伶俐的。哪个惯会偷奸耍滑,哪个又吃里扒外,他都已提前知道。
    如今众皇子中,风头正健的正是五皇子和八皇子,两人明争暗斗,各自结交党羽。
    七皇子此时尚未崭露头角。隶属于太子党。
    这点儿,安敏之还是明白的,皇后只希望太子和老七能够兄友弟恭,让老七辅佐太子。
    但是生在皇家,面对那个位子。谁不想试一试。
    皇七子一直礼贤下士,性子与皇后颇为相似,比起太子更得人心。
    假以时日,皇七子的狐狸尾巴总会露出来。
    论起来,安敏之倒觉得,最可惜的便是比他年长一岁的八兄。
    这夺嫡之争,他若是坚持下去,最后鹿死谁手未必可知。毕竟十四根基尚浅,走的不过险招。
    论起领兵打仗,十四哪里是老八的对手。
    当初八皇子放弃争那个位子时,几乎朝野震惊,他们兄弟一致认为他这是故布疑云。
    直到老八交出了兵权,大家才知道,他是铁了心要当一个闲散王爷了。
    可笑之处在于,皇八子放弃争夺皇位的原因,竟是美人。
    他们的老子荒淫无度,能生出一个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儿子来,也不稀奇。
    稀奇之处,仅在于老八只恋着一个美人儿,侧妃之位悬空。
    安敏之当时庆幸着少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