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宋之我主沉浮 >

第384章

南宋之我主沉浮-第384章

小说: 南宋之我主沉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宋灭亡

    占领了山东海州、邳州、徐州、沂州以及滕州等地的吴邵刚,一点都不着急,他与大元的合丹亲王在山东对峙,没有采取主动进攻的态势。

    利用这段时间,郝经、刘秉忠和张文谦等人,极力的稳定海州等地的局势,让无法离开这里的老百姓安宁下来,众人很清楚,不要多长的时间,更大的更惨烈的厮杀,就要铺开。

    临安府城的消息,依旧是源源不断的传来,情报署整理的诸多文书很是完善,包括诸多的细节都描述的很是清楚,这让吴邵刚能够详细了解到临安府城的情况,至于说派遣暗藏在临安府城的眼线到征南大军之中警告阿术的事宜,也是吴邵刚亲自安排的,在他的内心之中,一直都有着一个愿望,那就是保留下来临安府城内的皇宫,至少这里能够成为将来的遗址,供众多的人前去参观,而历史上繁华的临安府城皇宫,最终被大元朝廷一把火彻底烧掉了。

    阿术真的没有动临安府城,这多少出乎了吴邵刚的预料,也让他隐隐的感觉到,自身在大元王朝之中的影响力是非同一般的。

    接下来已经没有多少的时间能够耽误了,谢太后与李显投降了大元王朝,且表示大宋王朝统领的所有地方,都是归属于大元王朝,大宋王朝已经真正的灭亡,他这个大宋朝廷的魏王,也就名不副实了。

    历史上大宋王朝真正的灭亡,还有几年的时间,至少宋末三杰将大宋王朝延续了几年,可现在这样的可能性不存在了,宋末三杰之中的陆秀夫和张世杰,都归顺吴邵刚的麾下,唯有文天祥,被蒙军扣留,也没有了翻身的机会。

    大宋皇室的成员,几乎没有逃脱,因为谢太后不同意京城搬迁,绝大部分皇室的成员,也就留在了临安府城,结果这一次被阿术全部押解到军中,准备带回大都去了。

    事态到了这一步,吴邵刚没有感觉到奇怪,真正让他难以理解的是,合丹驰援山东失败,大都的忽必烈,为什么没有丝毫的动静,即没有派遣大军驰援,也没有要求阿术率领的大军回援,难不成说忽必烈有什么其他的想法。

    留守大都的佟卫华,传回来的消息也是不少的,姚枢已经好多次表明了心思,希望能够直接到开封府城去,而另外一名汉人大臣史天泽,心思也慢慢开始变化,有一次在酒楼吃饭,喝醉之后说出了想离开大都、前往开封府城的想法。

    不管是姚枢还是史天泽,都无法知晓忽必烈内心的想法。

    而真正知晓忽必烈内心想法的,还是末哥。

    大都,皇宫。

    忽必烈看着征南大军统帅阿术写来的奏折,脸上显露出来了微笑的神情。

    末哥很长时间没有看见忽必烈脸上出现笑容了,自从合丹率领的驰援山东的大军,在金城镇之战受挫被迫撤离到莒州和济南府等地之后,忽必烈的神色就变得阴沉。

    “末哥兄弟,朕今日的心情很好,一会你陪着朕喝酒。”

    放下手中的奏折,忽必烈突然开口说话了。

    末哥愣了一下,随即行礼。

    “臣一定陪着皇上尽兴。”

    “好,不容易啊,朕就是担心,阿术若是不能够拿下临安府城,转回头到山东征伐,朕的一切安排部署,就要落空了,现如今大宋被灭掉了,朕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对付这个吴邵刚了,朕记得这个吴邵刚是大宋的魏王,现如今大宋已经灭亡,吴邵刚这个大宋的王爷,也就是名存实亡了,失去了魏王这个称呼,朕看吴邵刚靠什么来指挥麾下的军士。”

    末哥微微点头,皇上说的是很有道理的,大宋的皇上已经臣服大元王朝,也就是说大元王朝是这天下的统治者,至于说吴邵刚,本就是灭亡的大宋的王爷,自然也归属大元朝廷,若是吴邵刚继续作乱,那就是造反者,历史上的造反者,不管最终有多大的阵势,结局都是失败的,因为这些造反者在道义上站不住脚。

    当然,对于吴邵刚的手腕,末哥还是有很大担忧的,他曾经数次到成都府城,也曾经到了被吴邵刚攻陷之后的开封府城,不知道为什么,吴邵刚统领的地方,总是能够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呈现出来繁华富庶的情形。

    末哥知道,这就是人心,当然,作为蒙古的王爷,末哥也不是特别看重人心,他与蒙古的其他王爷认识一样,总觉得军队的实力是代表一切的。

    “末哥兄弟,既然大宋已经灭亡,朕看这漠北草原的事宜,也可以进行了,朕已经给哈必赤兄弟、塔察儿兄弟和兀良合台密旨,要求他们与海都商议漠北草原的事宜,朕听闻海都的身体很不好,怕是熬不了多长的时间了,朕看这也是天意,趁着这个时候,哈必赤他们代表朝廷,与海都商议漠北草原的事宜,只要漠北草原暂时平定下来,朕就可以尽全力对付这个吴邵刚了。。。”

    末哥的脸上,没有出现吃惊的神情,显然这件事情他是早就知晓的。

    皇上的转变是很艰难的,大概是因为吴邵刚及其麾下的宋军,占领了山东海州等地,已经可能威胁到大都了,故而皇上决定退一步,暂时稳定漠北草原的局势,转而全力对付吴邵刚,毕竟吴邵刚的实力也是不一般的。

    “皇上,臣以为漠北草原应该尽快的稳定下来,朝廷最多在漠北驻扎万人左右的军士,其余的军士,应该尽早的抽调回来,臣还认为,可以派遣朝中的大臣,前往漠北草原,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毕竟都是蒙古人,长时间的内讧,得到好处的是汉人。”

    “末哥兄弟说的是,此事朕看就由你来办理,朕会嘱托枢密院的。”

    末哥本能的想着开口拒绝,可看见皇上兴奋的表情,知趣的闭嘴了。

    这个时候,末哥不能够拒绝,否则又会让皇上猜忌了,其实这些年的时间,末哥一直都避免再次出现在权力的中枢地带,可是他特殊的身份,无法避开这一切。

    漠北草原谈判的事宜,对于朝廷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最为重大的事宜,若是漠北草原不能够稳定下来,皇上和朝廷就无法倾尽全力对付吴邵刚,两线作战毕竟是牵扯极大精力的,可末哥再次负责如此重大的事宜,其中的苦衷也是明显的。

    哈必赤与塔察儿两个亲王都参与其中了,还有得到了皇上逐渐信任的兀良合台,末哥搀和其中,麻烦很多,其实漠北草原的事宜,牵涉到关键之处,肯定都是皇上直接做出决定,可以预料的是,有什么重大的事宜,哈必赤等人,也一定会直接禀报皇上。

    末哥参与其中,不过是办事的人,顶着负责的名义,做的是承担责任的事情。

    这样的滋味,谁都不愿意品尝。

    末哥的沉默,显然没有引发忽必烈的注意。

    “末哥兄弟,这些年朕看着吴邵刚一步步的发展壮大,朕内心着急,可就是腾不出手来,这下朕总算是喘了一口气,朕看阿术率领的征南大军,少部分留在南方即可,其余的悉数进入山东,围剿山东的宋军。。。”

    恢复了霸气的忽必烈,说话也是干脆利落、斩钉截铁的。

    末哥敏感的意识到,不要多长的时间,山东将成为最为关键的地方。

    大宋的灭亡,的确刺激到了皇上,多年的夙愿终于实现,想想百余年之前,大宋朝廷在当时的蒙古朝廷看来,还是庞然大物,根本撼不动,不过百余年的时间,大元朝廷就彻底灭掉了大宋,等到大宋的太后以及皇室诸多人押解到大都的时候,不知道会是一番什么场景。

    以合丹亲王率领的大军,以及阿术率领的征南大军,两面夹击山东境内的宋军,宋军必定是无法抵御的,必定是要退出山东的,到了那个时候,大元朝廷的大军,就会压向开封府城,压向吴邵刚及其麾下的宋军。

    “末哥兄弟,不知道这吴邵刚究竟是怎么想的,是不是还想着与朕一较高低,朕倒是希望这个吴邵刚能够长久的强硬下去,与朕对决,当然,若是吴邵刚臣服我大元朝廷,朕还是能够接受的,毕竟这吴邵刚,也是我大元朝廷的亲眷。。。”

    皇上说到这里的时候,末哥的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他想到了阿珂察,想到了阿珂察的女儿吴瑞芮,血浓于水,这一幕末哥永远都不会忘记的。

    离开了皇宫,末哥直接回到了府邸。

    进入了书房之后,末哥开始写信,这一次是给阿珂察写信,末哥希望阿珂察能够好好的考虑,回到大都来,不要继续留在开封府城了,在末哥看来,吴邵刚已经没有多少的时间了,一旦大元朝廷集中兵力进攻,吴邵刚必定是无法抵御的。

    末哥不担心皇上的猜忌,蒙古人是重感情的,对于亲人都是关注的,阿珂察毕竟是末哥的亲侄女,等同于亲生女儿一样,末哥希望阿珂察能够幸福,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宜。

 第四百六十五章 明王

    桌上摆着的文书,再一次显示出来情报署的效率。

    大元王朝在漠北草原秘密和海都以及其他蒙古部落谈判,其驻扎在漠北草原征伐的大军,正在逐渐的撤回大都一带。

    这里面蕴涵的意思,吴邵刚是清楚的,郝经等人也是清楚的。

    准备工作在这之前就铺开了,秋收季节的时候,四川、云南、陕西、山西以及河南等地,各级的官府都在大量的收购粮食,而且魏王府派遣的商贾,还冒着巨大的危险,从南方收购大量的粮食,这也就是为即将到来的决战做好充足准备的。

    招募军士的事宜,也在全面的铺开。

    兵力上面的比对是明显的,忽必烈以及大元王朝,拥有的总兵力超过了五十万,其中蒙古铁骑近二十万,新附军超过三十万人,虽说新附军之中,有不少是归附大元朝廷的宋军军士,可总兵力还是占据巨大优势的。

    吴邵刚麾下的军士,总人数近三十万人,虽说这些年来剿灭了不少的蒙军军士,总数算起来也是近二十万人了,可绝大部分都是新附军,蒙古铁骑损失不是太大。

    更加让吴邵刚难过的是,随着大元朝廷逐渐的征服南方诸多的地方,不少的宋军都直接归降了大元朝廷,譬如说襄阳府之战,鄂州之战等等,还有丁家洲之战,可以说大宋精锐的军士,绝大部分都归顺大元朝廷了,这就让大元朝廷损失的兵力,很快能够得到补充。

    吴邵刚却无法这样做,一方面源于其无法养活那么多的军士,毕竟吴邵刚在地方上发展的政策,是放水养鱼,不是想着盘剥百姓,另外一个方面,是吴邵刚认为军队重要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数量庞大的军队,只会消耗更多的钱财。

    吴邵刚麾下的大军,其消耗的钱粮,远远超过了大元朝廷的军饷开销。

    吴邵刚不存在拖欠军士的军饷,其麾下的大军,军纪军规特别的严格,决不允许劫掠百姓,且鼎坤军的开销也是巨大的,这一切都是魏王府以及各级官府想办法来承担的,其实也是出自于百姓缴纳的赋税。

    所以从实际情况来说,吴邵刚是无法大规模的扩充军队的,在兵力上面与大元朝廷比对,永远会处于劣势。

    “诸位,看来忽必烈已经下定决心了,准备集中兵力对我们展开进攻了,其实这一天迟早都是会来的,我们也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