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之我主沉浮-第1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的预感告诉我,很快了,机会很快就要来临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八章 坐不住
失去了黄家明的辅佐,成都府路军马经略使刘元振并未感觉到什么损失。
黄家明失踪之后,刘元振派出了军士,到附近的寺院去查证,没有发现黄家明的踪影,不过府城内诸多的传闻,都是说黄家明看破红尘出家当和尚了,面对这样的传闻,经过了一番的思索,刘元振也认同了,尽管说传闻对于他自身来说不是很有利。
身边其他的谋士,也并非都是混饭吃的人,只是以前黄家明太过于耀眼,掩盖了这些人的作用,有了黄家明的教训,刘元振改变了策略,他不再特别信任某一个的谋士,而是注重发挥所有谋士的作用。
黄家明失踪之后,这些谋士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不遗余力的揭露黄家明的劣迹,他们编造出来一系列的故事,说明已经故去的刘黑马和刚刚上任的刘元振,如何的信任与重视黄家明,可是黄家明恩将仇报,因为自身的目的没有达到,暗地里破坏成都府路的稳定,最终还是刘元振大度,没有追究,而黄家明因为野心暴露,选择了逃亡。
这些故事慢慢的流传开来,让众人逐渐的选择了相信,刘元振也能够借机摆脱窘境。
一段时间下来,倒也是相安无事。
成都府路所辖的绵州、汉州和简州等地的百姓前往潼川府路的事宜,刘元振没有放在心上,其麾下的谋士也没有特别的注意,仅仅是做过一番无关痛痒的分析,可是蒙古大汗忽必烈决定设立枢密院,且任命枢密使和枢密副使的事宜,却引发了刘元振高度的关注。
几个月的时间过去,成都府路并不稳定,刘元振出任军马经略使之后,举荐了一批自己的心腹,出任各地的知府、知州以及县令,以及军中的各级军官,这些人上任之后,以功臣自居,大肆的搜刮钱财,让百姓不得安宁,也让军队出现了略微的波动。
当然这一切都是在可以掌控的范围之内。
刘元振不会去追究这些事情,毕竟人家跟着他鞍马劳顿,辛辛苦苦,总是要有好处的,要不然会彻底的寒心,这也是刘元振笼络人心的办法之一。
不过这一切都需要成都府路特别的稳定,没有任何外界力量的干扰,当初刘黑马能够做到这一点,毕竟身份不一般了,得到了蒙古大汗忽必烈的完全信任。
刘元振则是有着不小的困难,忽必烈不会完全相信他的。
偏偏这个时候,史天泽出任了枢密副使。
史天泽与刘黑马的关系不好,这是众人都知道的事情,当年刘黑马瞧不起史天泽,其地位也在史天泽之上,尽管史天泽出任了蒙古朝廷汉人的右丞相,不过面对掌控军队、统领一方的刘黑马,也是无可奈何。
不过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刘黑马去世了,刚刚上任的刘元振,不管是从资历方面,还是从官职方面,都没有办法与史天泽比拟,若是这个时候,史天泽想方设法的算计,刘元振还真的不一定能够稳固自身的位置。
更加让刘元振焦急的是,朝廷之中的刘秉忠和张柔等人,一直都是盯着成都府路,他们时时刻刻都期盼能够来到成都府路建功立业。
刘秉忠和张柔等人,与史天泽的关系是很不错的,这是刘元振无法比拟的。
刘元振必须要想办法稳固自身的地位,如何能够想到最好的办法,这个任务就交给身边诸多的谋士了。
“诸位,有什么好的办法,让成都府路完全稳定下来,让大汗满意。。。”
刘元振给了麾下谋士十天的时间思考,此刻应该是众人提出建议的时候了。
颇为激烈的汇报随即展开,诸多谋士的观点并不统一,不过大的方向是明确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搞好朝中的关系,让忽必烈能够对成都府路完全放心,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想办法立下功劳,让忽必烈能够刮目相看。
应该说这两个建议是很不错的,颇有些标本兼治的味道。
刘元振对于谋士提出的建议颇为满意,也认为自己采取的办法是很好的,不完全相信任何的一个谋士,不树立权威,充分发挥每一个谋士的作用,而决定权则是在自身的手中。
刘元振最终做出的决定,是双管齐下。
朝廷里面,刘元振想办法拉拢以前的关系,让这些人在朝中为他刘元振说好话,让忽必烈听到成都府路是歌舞升平的景象,建立功劳的事宜,那就要稳定内部和扩充地盘。
刘元振知道麾下的心腹做的所有事情,也知道这些事情对于成都府路的稳定有着不小的伤害,大量的农户迁移到潼川府路,就是最好的证明,以至于发展到后来,刘元振不得不派遣军士守住边关的要道,禁止百姓前往潼川府路。
商贸方面,刘元振摒弃了黄家明前去商谈做出的决定,部分禁止了两边商贸的往来,不允许潼川府路的商贾进入到成都府路,也不允许成都府路的商贾进入到潼川府路,只有军马经略使衙门审核的商贾,才能够从事两边的商贸交易。
商贸交易是商贾赖以生存的根本,刘元振做了如此的安排之后,军马经略使衙门变得热闹起来,无数的商贾前来神情,这也让掌控这方面权力的官员,从中得到了好处。
罗素林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允许交易的商贾之一。
扩充地盘方面,经过了仔细的思索,刘元振再次将目光对准了潼川府。
已故的刘黑马,当年也是特别看重潼川府,从地理位置来说,潼川府甚至比泸州府还要重要,只要能够拿下潼川府,就可以威胁到整个的潼川府路。
内心里面,刘元振对于宋军依旧是看不上的,刘黑马领兵征伐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没有倾巢出动,而且身体也存在问题,并非是宋军战斗力特别的强悍。
刘元振认为,只要自己高度重视,做出准确的部署和安排,就一定能够拿下潼川府。
刘黑马没有能够做到的事情,刘元振希望自己能够做到。
最关键的还是,一旦拿下了潼川府,刘元振的地位将彻底稳固,不管是史天泽,还是刘秉忠和张柔等人,都不要想着觊觎成都府路。
刘元振下定了决心,但他暂时不会告诉任何人。
几天之后,一封奏折从成都府城出发,前往草原而去。
接到了命令的罗素林,特别的忙碌。
酒楼的生意很好,不过赚不到多少的钱财,毕竟军马经略使衙门、府衙和县衙的不少官吏,都喜欢在酒楼吃饭喝酒,很多时候罗素林是没有收钱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举措,让罗素林与诸多的官吏关系很好。
当初黄家明的失踪,没有任何人怀疑到罗素林的头上,尽管说黄家明是在酒楼吃饭喝酒之后失踪的。
办理好了黄家明的事宜,罗素林的确安静了一段时间,他不敢有什么大的动作,害怕引起他人的怀疑,不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下来,风平浪静,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后来罗素林得知了有关黄家明的诸多传闻,他相信自身彻底安全了。
吴邵刚与袁世春的命令,让罗素林有些紧张,他隐隐的感觉到有大事发生,至于说是什么事情,罗素林分析不出来,也不会刻意的分析,但他必须要尽快的搜集情报。
搜集到的第一个情报,就是成都府衙开始暗地里收集粮草。
这个情报是绝密的,若不是府衙的一名地位很不错的官员在酒楼喝醉了,无意间说出来,罗素林不可能知晓,得到这个情报之后,罗素林不敢相信,继续进行了一段时间的侦查,还专门派人到诸多的州县去核实。
明面上的变化没有多少,但暗地里的异常还是存在的,成都府衙所辖的州县,包括成都府路其他地方,有不少人开始收购粮食,只不过府城一切正常。
这让罗素林断定,军马经略使刘元振肯定是有动作,而且是不一般的动作。
府衙收购粮草,只为一件事情,那就是军队需要,而暗地里收集粮草,甚至不在府城收购粮草,保持府城的稳定,说明刘元振不想让任何人知晓,不愿意引起外界的猜测。
刘元振要保密自己所做的一切事情,希望做到出其不意。
罗素林不敢多想,迅速将这个重要的情况禀报了。
就在送出去这个情报不长的时间,罗素林再次从军马经略使衙门的官员嘴里得到了消息,军马经略使刘元振,近期异常的忙碌,肯定会有大动作。
罗素林开始与军马经略使的官吏,以及刘元振的谋士接近,试图获取更多的情报。
让罗素林高兴的是,他的目的达到了,通过这些人的只言片语,诸多的情报源源不断的被集中起来。
罗素林没有时间甄别,这些情报也不归他来甄别,所有的情报都被搜集起来,通过商贾送到泸州去,不过通过这些只言片语的情报,罗素林已经感受到了,不要多长的时间,刘元振一定会有大的动作。(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百二十九章 促成
史天泽、刘秉忠和张柔等人,聚集在蒙古包里面,脸上的神色都不是很好。
李璮和王文统的事件之后,朝中的汉人明显遭受到排挤,忽必烈已经不是很信任身边的汉人,开始重用色目人,包括张文谦在内的汉人大臣,都难以参与到核心的事宜讨论之中。
这一点张文谦首先发现,作为在蒙古朝廷之中地位最高、最受忽必烈信任的汉人,其感受是非常明显的,于是张文谦将自身的感受隐晦的告知了史天泽等人。
能够到蒙古朝廷之中的汉人,特别是得到忽必烈信任的汉人,几乎都是以幕僚和谋士身份出现的,也有少部分的是骁勇的将士,这些人冰雪聪明,圆滑睿智,岂能不明白其中奥妙。
面对这样的情形,包括张文谦与史天泽在内的诸多汉人大臣,是束手无策的,当初他们建议斩杀王文统,压根没有想到会是今日这样的结局。
至于说史天泽能够出任枢密副使,那不过是一种形式,枢密院真正的权力,完全掌控在蒙古大汗忽必烈的手中,包括史天泽与忽剌出两个枢密副使,根本没有权力调动军队。
不过这样的道理,汉人核心圈之外的人是不会明白的,包括一些色目人与蒙古人,忽必烈任命史天泽为枢密副使之后,以左丞相阿合马等为代表的色目人,还公开的提出了意见,认为枢密院副使应该是由蒙古人与色目人掌控。
当然阿合马等人遭受到了忽必烈毫不留情的训斥。
陷落到困境之中,就要寻求改变,这是忽必烈身边汉人习惯的思维。
他们一直都在默默的等待机会,希望能够凭借着某件事情与色目人抗衡。
也就在这个时候,刘元振的奏折到了朝中。
忽必烈在朝中公开了奏折,言明成都府路军马经略使刘元振请战了,想要进攻和占领潼川府路所属的潼川府,是不是同意刘元振的请求,忽必烈少有的征询众人的意见。
蒙古亲王末哥,以及左丞相阿合马等人,都是明确表示反对的,他们认为现在最为主要的任务,是以最快的速度平定阿不里哥的叛乱,同时尽力稳定燕京和山东等地,休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