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经略大宋 >

第188章

经略大宋-第188章

小说: 经略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的!”赵朔道。

“要不要调一队兵卒过来,毕竟他们说的都是一面之词,安南距离我们很远,若这是一个圈套,我担心……”林峰微微低头,没有再说下去。

林峰的意思,赵朔明白。林峰是怕这些安南使者是假冒的,会突然出手对赵朔不利。但这批人的身份,赵朔早就查清楚了。并且,还知道这些人来的目的。

“放心,没事!”赵朔起身来到林峰面前,拍了拍林峰的肩头。“让他们进来吧。”

林峰见赵朔如此坚定,点了点头,退下去了。

时候不打,在林峰的带领下,安南使者被带了进来。跟赵朔收到的情报不同,进来的安南使者只有两人。

赵朔看了一样林峰,只见林枫此刻手握佩剑,真全神贯注的盯着那两个被带进来的安南使者。

赵朔轻轻摇头,知道这是一定是林峰的主意。他怕安南使者对赵朔造成威胁,所以只从使臣团中,带来了两人。

“林上尉,行了,没事的,放轻松一些。”赵朔没有问话安南使者,而是先劝起了林峰。

林峰手指微动,缓缓的松开了握着的佩剑。

“王爷,你要的茶。”这个时候,今天负责照顾赵朔饮食起居的折月颖端着新泡的茶走了进来。

赵朔没有开口,等到折月颖给赵朔倒了一杯新茶之后,菜轻声道。“这两位是安南使者,你先出去吧,我跟他们有事要谈。”

“是~!”折月颖这个‘是’字拉得很长,然后撅了撅嘴,离开了大厅。

这一幕让两个安南使臣目瞪口呆,他们想不明白,一个丫鬟怎么又如此大的胆子,竟敢对一个王爷如此。

“你们也随便坐吧。我这里,没那么多规矩。”赵朔坐在主位之上,轻饮了口茶,开口说道。

“谢王爷。”两个使臣同时行礼。随后,二人做到了左侧的两把椅子之上。

“林上尉,看茶。”赵朔再次开口。

“是!”林峰行礼,随后来到赵朔身边,拿起了刚才折月颖拿进来的茶壶,而后走到两个安南使者旁边。

见林峰要亲自给他们倒茶,两个安南使臣急忙起身,端起茶碗。

林峰倒完茶之后,二人不断道谢。

“听说二位是安南使者,不知这次千里迢迢的来找本王,所为何事啊。”赵朔喝着茶,直接问道了主题。

“在这里说嘛?”两个安南使臣中,年长的一个开口回道。

“怎么?难道会见使臣在这里不行吗?”赵朔笑问道。

“这到不是,只不过,大宋陛下会见我们……”年长使者苦笑了起来,不知道该怎么说下去了。

“哦~!”赵朔呵呵一笑。“使者的意思我明白,在大宋,皇帝在朝堂之上,当着文武百官接见使者,场面隆重,而本王这里,粗茶一杯,太过于简陋了。”

说到这,赵朔看向年长使者。“是这个意思吧!”

“王爷英明!”年长使者没有否认,行礼说道。

“这事吧,是这么回事。一来我只是个王爷,没那么大排场。二来吗!本王管辖之地,本王一个人可以说了算,不用询问百官。”说到这,赵朔抿嘴一笑。“这个说法,使臣阁下可满意?”

年长使者有些尴尬的笑了笑,没有开口。

“你们千里迢迢的来拜见本王,有什么事就说吧。本王要处理的事情还有很多……”赵朔耸肩轻笑,大有没事就滚蛋的意思。

“唉~!”年长使者一声长叹,道。“王爷,下官是李朝宰相张伯玉,这次来求见王爷,是希望王爷可以救我李朝。只要王爷能救我李朝,我李朝上下,当牛做马,在所不辞。”

张伯玉的姿态放的很低,他清楚,赵朔是李朝的最后救命稻草,若是赵朔不答应,李朝就真的无药可救了。

“这个,张大人是吧!”赵朔看向张伯玉,见张伯玉欠身点头,才接着道。“本王久居中土,李朝离我这实在太远,所以有些事,我并不是太清楚。张大人找我帮忙?总得先跟我说说,李朝到底发生了什么吧!”

一听赵朔这话,张伯玉觉得让赵朔帮忙有戏,于是把李朝,也就是安南这几年发生的事情详细的说了一遍。

说完之后,张伯玉猛然起身,跪倒在地,老泪纵横的说道。“恳请王爷出手救我李朝,不然我李朝亡矣!”

张伯玉说的跟张初九传来的消息相差无几,赵朔看着张伯玉,沉思良久,才开口道。“李朝毕竟离我这有些距离,并且还隔着我那个叔叔,你们也看到了,他对我可是防范的紧啊。我现在就算是想帮忙,但我也是爱莫能助啊。”

一听赵朔这话,张伯玉脑子嗡的一声,直接晕倒在地。

赵朔看了一眼另一个已经跑到张伯玉身前的使臣,然后转头对林峰道。“下去,找个好点的医生,给张大人看看。”

在林峰的帮助下,另一个死者将张伯玉背出了大厅。

众人都走之后,赵朔深吸了一口气,喃喃的说道。“李朝,李朝,真是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啊。”

第342章线索

赵朔内心着急,但面上不急,他淡定无比的每天忙忙活活的处理着手头的大小事务。

赵朔等的了,但张伯玉等不了。李朝现在已经岌岌可危了,若是回去的晚了,在没有找到救援,那李朝很可能就此亡国了。

于是,在躺了一天之后,张伯玉面前起身,再次来拜会赵朔。这一次,只有张伯玉一人。

这一日,照顾赵朔的字燕舞。燕舞拿手的是厨艺,所以张伯玉到来的时候,赵朔正在吃小灶。

见到张伯玉,赵朔招了招手,道。“张大人,来来,尝尝我这的饭菜如何。”

张伯玉是来求赵朔帮忙的,哪敢跟赵朔平起平坐吃饭。他深深躬身,行礼道。“王爷,小臣特来请求,望王爷出手,救一救李朝啊。”

“上次本王跟你说的,难道你都忘记了吗?”赵朔加你口菜,咀嚼着说道。“不是本王不帮,是本王实在没办法啊。”

“小臣听说王爷在登州和莱州打造港口、战船,不知可有此事。”张伯玉这两天可没闲着,此刻说出了他打探到的消息。而他不知道的事,这些消息,是赵朔有意让人透露给他的。

听到张伯玉这话,赵朔显得有些为难了起来。“这些下人,嘴就是不严实,看来得找个时间,好好管教管教了。”

赵朔没有正面回答,反而说到了管教下人的事情,张伯玉稍微愣了愣神,便猜到了原因,他这次问出的消息属实且有用。

“王爷,路上隔着大宋,但是海上却是可以直接到达李朝的。”张伯玉躬身说道。

见张伯玉说到这,赵朔摇了摇头,很是无奈的说道。“水路虽然可以到达李朝,但要路过大宋的边疆,他们会允许我们随意通过吗?”说完这个,赵朔盯着张伯玉,接着道。“还有,你来的路上应该也看到了,我这里难民可是不少,不瞒你说,我造港口和战船的目的,就是出海弄些鱼虾,然后缓解一下难民危机。若是都派出去,我这里的难民以后吃什么,我这个粮食危机,怎么度过?”

说到这,赵朔转身又吃了几口菜,才接着道。“总不能让我为了帮你们李朝,而把自己的百姓饿死吧。”

赵朔这话一说,张伯玉已经明白了。赵朔这是在提条件啊。虽然李朝也不富裕,但为了保住李朝的江山社稷,称臣纳贡都可以,给点粮食算的了什么。

“王爷若是缺粮,我李朝到是可以提供一些,只不过,这些粮食都在李朝的国库,得麻烦王爷派人去取。”张伯玉说道。

“去李朝买粮食?”赵朔歪头侧目看向张伯玉。“我记得张大人不是说,李朝现在地震海啸不断,百姓反抗此起彼伏吗?”

“正是!”张伯玉欠身道。“正因为如此,小臣才来求王爷帮忙。”

赵朔挠了挠头。“百姓是因为吃不饱才法抗的吗?”

赵朔没有明说,但他的意思张伯玉还是明白的。百姓反抗,很多时候都是活不下去才为之的。而张伯玉说李朝国库有粮食,但百姓却在反抗。赵朔的意思,明显就是在问,是不是因为李朝残暴不仁,不管百姓死活,才激起了民变。

“王爷,百姓反抗,是因为神宗并非仁宗的儿子,而是他的侄子。仁宗没有子嗣,临时的时候却选择了神宗,这让很多人不服。为了权利,很多皇室宗族便私下里抹黑神宗,加之神宗继位之后,天灾不断,这更加激起了百姓不满,他们认为,这些灾祸都是因为神宗惹怒上天,是上天对神宗的惩罚。于是,在天灾不断的情况下,百姓揭竿而起,造成了现在李朝这个局面。”

听了张伯玉的解释,赵朔微微点头。“原来是这样啊!”

顿了顿,赵朔想到了另一个问题。“我听说,李朝的国土面积并不大,并且,可耕种的土地也不多,你们的国库,就算有粮食,应该也不多吧。”

听赵朔这么一说,张伯玉赶忙说道。“王爷有所不知,李朝国土面积虽然不大,土地也不多,以前种植水稻,的确勉强够吃,碰到天灾人祸,饥民遍野,反抗不断。但几年前,仁宗从占城引进了一种新的粮食作物,这东西产量要比水稻高得多,一举改变了李朝的粮食结构,第一年,李朝就摆脱了饥民问题,随手,仁宗大肆鼓励、推广种植,第二年,国库便开始有了存粮。而现在,李朝粮库皆是满仓。”

听了张伯玉的话,赵朔让燕舞拿来纸笔,然后在纸上纸上,将红薯的样子画了出来,随后,让燕舞交给张伯玉。

张伯玉接过纸张之后,赵朔才开口问道。“如果我猜的没错的话,你们种植的应该就是这个东西吧。”

张伯玉看着手中的纸,听着赵朔的话,整个人都懵了。赵朔画的,正是他们种植的作物。这种农作物,李朝改变国情之后,已经将其列为了国家机密,禁止外卖。而李朝南部的占城,在看到李朝的改变之后,对于将这种作物同意引起李朝,极为后悔,随后,也选择禁止出口。

而据张伯玉所知,这种东西,是占城从麻逸引进的,难道说赵朔是从麻逸人口中得知的。但想想又不可能。麻逸是一个岛国,飘扬海外,只有占城人才能找到。

李朝城派出过几波人出海寻找,但最终都是无功而返,久而久之,对于这个麻逸,李朝上下已经怀疑其是否真的存在了。

“怎么?我画的不对?”见张伯玉不说话,赵朔开口问道。

“难道王爷认识麻逸人?”张伯玉一直在思考麻逸人的问题,赵朔一开口,他一愣,竟然问出了这个问题。

“麻逸人?”赵朔想了想,然后才道。“难道这种作物是麻逸人最先发现的?”

听赵朔这么一问,张伯玉道。“据传说,麻逸人久居荒岛,世代贫困,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经常派人出海寻找新的出路,又一次,在海上意外发现了一搜不知道从哪里漂来的船只,在船只之上,麻逸人发现了这种农作物。尝之清脆可求,于是便把破船拖回了麻逸。自此,麻逸解决了粮食问题,人民生活大卫改观。占城人又一次前往麻逸,麻逸国王将这种作物拿来款待,占城人便购买了一些带回了占城。而后,李朝从占城引进,也便有了这种作物。”

张伯玉解释完了,赵朔笑了。

第343章整懵了的张伯玉

按照历史,红薯是从吕宋引进的,现在看来,这个时候,吕宋还没出现,麻逸所在之地,应该就是以后吕宋所在的地方。

赵朔轻轻摇头,管他是麻逸还是吕宋,有红薯就行了。而现在,红薯不仅麻逸有,占城有,连李朝都有了。

李朝有,而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