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雄起澳洲 >

第237章

雄起澳洲-第237章

小说: 雄起澳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昨天,从南洋来的海船,突然送来了这张赦免状。我们县长啊,是特别重视。连夜召集县里的人,商讨对你的补偿。而且我们县长,还当着我们的面,承认没照顾好你们一家。

    现在事情都过了,再说这些有的没的,也都是虚话。

    不过你们全家,终究是在咱们县里安家落户了。所以我们县长,也希望你能不计前嫌的加入我们的建设队伍。让罗汉县,早日繁荣起来。

    另外啊!上面有位大官,还托人给你带了封信。为了防止被雨淋湿,我还一直揣在身上咧。”。

    说到这,又从怀里摸出一封写着‘情报司’三个大字的信函。王余年看着,立时心里涌出一阵激动。就像抢似的,一把夺了过来。再沿着封口,轻轻一撕,就抽出里面的信纸。

    大概十多分钟,他才将整封信看完。心里,也多了很多感动。因为他没有猜错,这封信,是情报司的副司长张扬写给他的。记得当初还在情报司任职时,副司长就对他颇为倚重。后来为了给他揽下情报搜集处处长的位子,还跟司长廖青,理论了大半个月。

    可以说,他能有那番成就,完全是副司长给的。

    可惜啊!天不遂人愿,他终究是辜负了副司长的一番栽培之心。

    因此在被流放的时候,他只怨王家人,而没有一点迁怒情报司的处置不公。就是同行们,对他纷纷避之不及时,他也没有生出怨·念。

    到底他心怀愧疚,有负于人,没资格说情报司的不是。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如今他落到这个地步,副司长还这么关注他。不仅求了赦免状,还给他写信,让他好好干。虽说再也不能回情报司了,但赦免了连坐之罪,总算让他恢复了自由身。

    这份恩情,让他很难无动于衷。

    即使是七尺男儿,也情不自禁的,留下了热泪。便朝着明京的方向,珰铛铛的叩了三个响头。其它人看着,虽不明白原因。但瞧着王余年郑重的神情,想来是那份信的缘故。

    也就静候着,不做他言。


第四百零十章 王余年的新生活(六)……上任

    做完这些,王余年也不犹豫。痛痛快快的答应警察长的邀请,回县上任职。到底是做过官的人,让他一直做个安分的庄稼把式,心里总有些不快。

    而且这个做官的机会,也是他的老上司张扬给的。虽然信上,什么都没说。但那信封上,情报司三个大字,就已透出了很多信息。不然何必那么招摇,县长又何必为了这封信,而如此兴师动众。

    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只细细一寻思,就一清二楚了。

    因此无论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张扬的恩情,他都得接受这个邀请,去县上任职。那样的话,家里的窘境,也能改善一二。至少,不会穷得连米都买不起。

    孩子们回家一趟,也不用走上一两个小时。

    于是他招呼警察长坐下,一起吃顿便饭。同时让妻子,再去烧几个好菜。让守在外面的警察,也进来吃点。但警察长看出了王余年家里的境况不好,就拦着王余年,硬是没同意。

    就这样吃喝了一番,警察长就大手一挥,让警察们帮着王余年搬家。原来县长已在县里,给王余年分了一座一进一出,两室三厅的砖瓦房。锅碗瓢盆之类的家具,也都置办好。现在只要拿了钥匙,就可以直接入住了。

    这还是明京那边,为了让边远地区的办公人员,工作得更安心。所以特意出资,给他们建集体住房。王余年去住,也是理所当然。只不过,他所分配的房子,相对较好罢了。

    由于穷怕了,搬家的时候,王家人什么都要带。连那被废弃三腿木桌,都要带上。还是警察长好说歹说,才让家人,依依不舍的送给了帮着他们搬东西的邻里。

    这么收拾着,直到天色渐黑,才回到县上。

    但不等王余年和家人安顿好,县长就带着一批罗汉县的官员,过来拜会了。且寒暄了没几句,就拉着王家人,去县上吃顿便饭。因罗汉县位置偏远,南北往来的人也不多。所以吃的上面,就没有明京那么精细。

    不过得益于这边的林子多,因此野味儿,也比较丰富。一些肉食,就相对较多。让许久没见荤腥的王家人,是吃得酣畅淋漓。

    而王余年,也趁这吃饭的机会,和罗汉县的主要官员,混了个脸熟。等回到家,他还在妻子身上,好好发·泄一番。也是憋得久了,今日又不好容易和孩子们分开睡。再加上心情,又比较爽朗,这人的兴致,也自然高了。

    但次日,他就被一个负责移民的办事员给喊了起来。

    看他一脸没睡醒的样子,就略带歉意的解释道:“你好,想必你就是王司法长吧?我是移民小组的办事员小张。实在抱歉啊!本想让你多休息几天,再上岗的。但今日,又有一批移民过来,需要安置。所以县长,就让我喊你过去帮忙。”。

    听到这话,王余年更是迷糊,就疑声道:“我这负责司法的?怎么和移民扯上了关系?”。昨晚来之前,那委任状上,就写明了让他当罗汉县的司法长。

    这差事,和移民可没什么联系。也难怪他觉得奇怪了。

    小张顿时尴尬的笑了笑,有些不好意思道:“额!司法长,你也知道。咱们罗汉县,是个刚建不久的新城。要发展,就必须依靠移民。所以县长,就成立了一个移民小组。

    目前县长是组长,所有办公人员,都是里面的组员。”。

    怕王余年心里有疙瘩,小张打量了他几眼,跟着解释道:“这个主要是咱们县太小,办公人员,又不够。再加上安置移民,涉及到了方方面面。因此县长,不得不出自下策了。”。

    听着听着,王余年忽然觉得眼前这小张有些脸熟。便不确定的问道:“咱们,好像不是第一次见吧?”。

    小张立时神情一愣,跟着傻笑几声,支支吾吾道:“司法长真是好记性,咱们昨天晚上,见过的。”。

    “当时你好像是纪检那边的人吧?”,王余年跟着回道。

    眼见小张有些尴尬的点了点头,王余年陡然发现,自己好像在警察队伍中,也见过他。就提高音调,摇头道:“不对!昨天你还帮我搬过东西。”。

    这下,小张是瞒不住了。就讪笑几声,回道:“我们县上,警察、纪检、司法等部门,都是共用一个办事员的。”。当时怕请不来王余年,才把县上能带过去的人,都带去了。也是为了增加底气,让王余年,不至于瞧不起罗汉县的官职。

    王余年虽虽不清楚这些,但他本能的猜了出来。就又惊又疑道:“所以昨天带过去的,不会是县上全部的办事员吗?”。

    小张马上把头摇成了拨浪鼓,急声说除此以外,还有两个办事员请假没来。

    这让王余年,真是无话可说了。

    毕竟一个县上,竟然只有这么寥寥几个办公人员。实在是打破了他既有的认识!就算他早有心理准备,罗汉县的领导班子,会很简陋。但万万没想到,会简陋到这个地步。

    小张看着,赶紧给罗汉县贴金。说什么‘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然后就绘声绘色的,描绘着光明又远大的愿景。这是当初宣传司对他们的宣传之语!也是怕他们不来,所以就描绘得像人间天堂似的。

    弄得他们带着满腔热·血,以及建设美好大明的抱负,登上了前往罗汉县的客船。

    如今为了留住别人,他们也就把宣传司那一套说辞,拿来忽悠人了。

    如果是常人,还真会激·动得脸·红脖子·粗,恨不得马上投入光荣而艰巨的建设事业。可惜王余年,是从情报司出来的。那心性,可没常人那么容易动摇。

    所以小张说得嘴巴都干了,王余年都面无表情的没什么反应。

    这让小张有些担心,生怕王余年要甩手不干了。便止住了口若悬河似的话头,有些紧张的看着王余年。

    但没成想,王余年只转过身,让妻子给他拿一条湿毛巾。随便擦了几下脸,就让小张在前面带路。

    使得小张,一下子喜笑颜开了起来。


第四百一十一章 王余年的新生活(七)……白人移民

    不过说实话,王余年心里的疙瘩,还是有的。毕竟他在接过司法长的委任状时,发誓要好好干出一番政绩。可听到小张的解释,让他那颗火热的心,给冷了不少。

    到底他从前是在相对繁荣的新山市任职的,那领导班子,行政建构,比这罗汉县,要严谨了数倍。以致发现罗汉县如此简陋时,他那心理落差,不是一般的大。

    但既来之则安之!现在他虽被赦免,可情报司,是再也回不去了。要想过得更好,有一番作为,也只有在这罗汉县施展。况且事物总是两面的,这罗汉县虽然简陋,但发展得空间,却是无限的。

    想当初,大明刚接手新山时,还是一个小渔村。才短短几年,就发展成南洋首屈一指的大城。曾经那些参与过建设新山市的官员,现在都一个个当了大官。

    所以他相信,只要给足时间,罗汉县,也完全可以变成下一个新山。

    到时候,他的仕途,也会更上一层楼!

    抱着这样的想法,他跟小张,来到了移民接待点。那是距离港口不远的地方,和罗汉县其它地界一样,都非常简陋。

    除了数百顶绿色的军用营帐、几口大锅,就没有别的物件。

    只是让他奇怪的是,这次送过来的移民,黄皮肤的汉人很少。大部分,都是漂洋过海来的白人移民。再回想着大明内部,曾下达的禁止非汉人移民,定居本土五省两市的官方文件。

    心下,就不自觉的有些奇怪。

    便带着狐疑,问了问带路的小张。这才知道,却是和欧洲大流感有关。

    原来自欧洲那边,爆发了大流感后。随着人口的流动,已蔓延到了东欧与北非。就是横跨欧亚大陆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也开始被流感病毒肆虐。使得经常出现,一个村、一座城,全都廖无人烟的景象。

    也是这流感,实在太邪门了。无论把自己包裹得多么严实,只要接触到对方的身体,比如手心手背上的汗珠,就会被感染。更别说沾染上被感染者的唾液了。

    使得旁人常常打一个喷嚏,周边的人,几乎全被感染上了流感病毒。

    以致到现在,欧洲各国,都还没研究出治病的法子。

    整个欧洲、北非、中·东,也都陷入了大恐慌之中。迫使各族群的人,向没有爆发流感的东方和美洲大陆迁移。

    由于大明,向来都是广招移民的。且大明的医疗水平,也常常为人称道。毕竟那各种各样的药片,就是从大明流传出去的。像感冒了,只要吃一片,睡一觉,第二天就全好了。

    弄得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大明生产的神药。因此从身价小命来看,最好的方法,就是移居大明。

    这促使大明的医药,成了抢手货。不仅国内的黑市上,被炒成了天价。国外,更是有钱都买不到。也是大明的生产力有限,而国内国外,又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面对如此大的供应缺口,短时间很难添补得上。

    另外在大流感的推波助澜下,人人自危。药片的功效,也被放大了百倍。无论是治什么的,都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