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最后的三国 >

第679章

最后的三国-第679章

小说: 最后的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胤进攻交广,目的只是打通迂回吴国的一条通道,顺便将交广二州纳入到季汉的疆域之中,所以这就要求速战速决,不能有拖延的状况发生,如果郭马逃遁到粤东去打游击,那才是真正要命的事,就算刘胤派兵去征剿,也是徒劳无功的事,而等刘胤离开广州,郭马便可以东山再起,要想清除这个毒瘤,那必然是费时费力的。

还好这个时代的人并没有什么打游击的概念,觉得城池才是最大的倚仗,他们宁可固守城池,也不愿意逃到深山老林之中去做流寇。

对于刘胤来说,正好胃口,他各派一千骑兵驻守在番禺的东面和北面,阻断城内叛军的出逃路线,而后命令各部人马,直抵番禺城下,与罗尚的前锋部队相会合,准备发起攻城作战。

由于两千骑兵守在外围,参与攻城的汉军部队只有一万三千多人,就算加从郁林、苍梧两郡抽调了一些运送云梯和登城器械的降兵,总数也超不过一万四千人,这么一点人马,对于城高且大的番禺城来说,确实显得很渺小。

郭马登临城楼,看到城下廖廖不多的攻城部队,不禁是哈哈大笑,对周围的人道:“刘胤拿这么一点人就敢来攻城,也是太自不量力了,哈哈哈——”

相比于攻城的人数,番禺守城的人数却是不少,第一面城墙上,都挤满了人,密密麻麻,不过手中武器倒是五花八门,从刀枪剑戟,到锄耙棍棒,种类繁多,令人眼花缭乱,还有许多的人武器也没有,手持两块板砖就可以跻身城防队伍之中。

尽管怎么看起来这也不象是一支军队,但郭马却是信心满满,质量是不咋地,但咱贵在数量多,蚁多还能咬死象不是?何况有这么一座高峻的城池拦着,汉军骑兵就是再强悍,它也飞不上番禺的城头,这一仗是郭马是志在必得。

刘胤所处在位置比较高,这里可以看得到整个番禺城的全貌,看到城上熙攘的守军,刘胤的嘴角,挂上了嘲弄的笑容,无知无畏的郭马,他很快就可以看到什么叫毁灭的力量了。

这个时候,汉军已经完成了最后布署,随时可以投入到攻城作战中了,罗尚打马过来向刘胤请示,刘胤微微颔首,下达了攻城的命令。

第1330章破番禺(下)

攻城作战自然骑不得马,刘胤下达攻城命令之后,虎骑军的将士纷纷跳下了战马,在罗尚的指挥之下,组织起攻城的战阵,开始向前推进,发起攻城战役。

汉军此次出南中,皆是轻骑而行,并没有携带任何的攻城器械,不过连克郁林、苍梧两郡之后,汉军倒是缴获了包括云梯攻城车在内的不少攻城器械,让汉军省了制造云梯的麻烦。

不过冲在最前面的并不是云梯部队,而是在盾兵掩护之下的火器营,巨大的方盾被汉兵顶在了头顶之上,从城上俯看下去,只能看到密密麻麻的盾兵,而看不到汉兵的身影。

按理说攻城战最先投入的是云梯部队,只有先把云梯竖起来,才能搭建起攻城的通道,汉军没有先架设云梯,反倒是派出一支盾兵到城下来,看得城上的叛军是莫名其妙。

郭马在城楼上自然是瞧得真切,汉军居然先派出一个盾兵方阵来,也不知道他们要搞什么鬼。郭马下令守军射几箭试试,但这些箭射出去之后,全被盾牌给挡下来了,根本就伤不到汉兵,郭马也是无可奈何,只能是眼睁睁地看着这些盾兵越过了护城河,向城墙底下聚集而来。

汉军先排出盾兵方阵,目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掩护火器营冲到番禺城下。

由于火器营此次没有带投石车来,所以无法进行远程的攻击,只能是推进到城下采用投掷的方式,将竹筒手雷扔到城墙上来。

番禺是州城,州城的城墙要比郡城高,不过和洛阳建业这些都城比起来,它又差了一截,大约是两丈有余三丈不足,这么高的高度,火器营的投掷手可以轻易地将竹筒手雷投掷到城墙上去。

不过投掷手必须到城墙下才能投掷,否则距离一远,根本就没法扔到城墙上,而他们一旦接近到了城墙,就会遭到守军的弓箭反击,所以投掷手必须得在盾兵的掩护之下,才有机会接近城墙。

就在郭马等人猜测这些盾兵接近城墙的真实意图之时,突然地从那一丛盾牌之中,飞出了无数的竹节一样的东西,纷纷地落在城头之上。

还没有等守军明白过来,那些冒着青烟的竹节便落在了他们的脚下,紧接着,第一声的剧烈爆炸声在城头上响了起来,硝烟弥漫之处,只得听叛军是鬼哭狼嚎,惨叫连连,原来是一名离手雷较近的士兵被炸断了腿,但看断腿已经飞在丈外,那名士兵抱着残腿在地上嚎叫打滚,断腿处鲜血横流,白骨森森,令人心悸。

这些人远在交州,从来没有见过或听说过火器之威,瞧见此景,个个是目瞪口呆,匪夷所思。

但很快一连串的爆炸在城头上发生,整个城墙沦为了一片火海,硝烟弥漫,火光冲天,被炸死炸伤的叛军不计其数,就连郭马所在城楼都被夷为了平地,若非是郭马闪得快,恐怕连他也要被炸掉胳膊炸断腿了。

郭马狼狈地逃下城墙,暗暗地连呼侥幸,如果不是他方才借机逃得快,恐怕他已经和那座城楼一样,灰飞烟灭了。

在连续地爆炸之下,整个番禺的西城墙已无半点的立足之地了,除了城头上的横尸和残肢断腿重伤不能行走的,几乎所有的叛军都已经是连滚带爬地逃下了城墙,谁都清楚,那城墙上已经不是人再能呆的地方了。

汉军也尝试着用手雷炸开城门,十几枚竹筒手雷被绑在一起,再厚实的城门也被炸出了一个大洞。

不过郭马甚是狡诈,为了防止汉军从城门上突破,他早已令人将城门口用土石给封死了,汉军炸毁了城门,却无法清理掉堆集在城门道上的土石,所以想从城门口直接杀入城中的计划还是失败了,只有通过强攻城墙这一条道了。

不过数百枚的竹筒手雷扔到了城墙上,几乎可以将城墙给轰平了,罗尚看到时机差不多了,立刻下令盾兵和火器营后撤,攻城部队架设起云梯发起了进攻。

汉军的动作极为地神速,这些攻城兵可都是身手敏捷的轻骑兵,在马背上他们势如疾风,此次攀登云梯,也是动作如风。

由于城上已经没有叛军的把守了,所以攻城行动如履平地,汉军士兵一个个精神抖擞,健步如飞,鱼贯而上,登上了城头。

这个时候,叛军才反应过来,郭马听到城头上密集的爆炸声突然停止,意识到汉军很可能会发起攻城,他急急地命令叛军登城,但未等他们冲上城墙,汉军已经是攀了上来,双方在城头上又展开了厮杀。

叛军一帮子乌合之众,如何是训练有素的汉军骑兵的对手,虎骑军久经战阵,他们上得马来,是纵横天下的骑兵,下得马来,亦是悍勇无双的步卒,装备齐全的铠甲,精良犀利的武器,夫论那一样,都是连武器都没有装备全的叛军所无法比拟的。

叛军唯一的倚仗,就是高峻的城墙,而这道防线现在完全地被汉军给突破了,等同于双方又站到了一条起跑线上,为争夺城墙的控制权,展开激烈的交锋。

王族亲率叛军进行了反扑,试图夺回城墙的控制权,但汉军人数虽少,但战斗力强悍地无与伦比,王族率领的叛军虽然人多,但根本就近不人家的身,汉军封死了通往城墙上的通道,挡住了叛军的反扑。

随着更多的汉军登上了城头,这场战斗已经变得越来越没有悬念了,郭马脸色变得惨白无比,原本信心十足的他对守卫番禺城有着极大信心,认为凭现在的兵力对比,守住番禺的希望很大。

可惜汉军的强大根本就是他所无法知晓的,依靠这些不知名的火器汉军就轻易而举地拿下了番禺城。

郭马不想坐以待毙,立刻是向东而逃,东面的城门并没有封死,也算是郭马给自己留了一条退路,他率自己的亲信人马,打开了城门,向东而逃去。

第1331章进军荆南

王族和殷兴负责断后,但他们很快就被涌上来的汉军给包围了,左冲右突也是无济于事,很快便死在了乱军之中。

别看叛军号称四五万人,但乌合之众终究是乌合之众,顺境时倒也是可堪一用,一旦陷入逆境,顿时便做了鸟兽散,再加上汉军喊出的降者免死的口号,大部分人都果断地选择了投降。

原本这些人都是番禺城内的平民百姓,只是听了郭马的妖言蛊惑才加入了叛军之中,纯粹就是一盘散沙,毫无战斗纪律性可言,他们加入叛军只是为了活命,此刻为了保命而投降,也是再正常不过了,一时间降者如云。

郭马见势不妙,抢先一步逃了出去,但刚一出城,他就瞧见在了对面严阵以待的汉军骑兵,他心底突地一沉,看来刘胤早就留了一个后手,在东门外安排了人马进行拦截,这是想要斩尽杀绝的节奏呀!

“老大快走,我们先挡着。”何典吴述倒是挺仗义,率先领兵扑了上去,想抵挡一二,给郭马创造逃跑的机会。

但就凭着他们这么一点人马,在汉军骑兵面前,完全等同于飞蛾扑火,连一个回合都没有,汉军的弓骑兵便将他们全数灭杀了。

郭马看到没有任何的机会逃生了,只好是下马投降,汉军将他绑了,去见刘胤。

刘胤连眼皮都没有抬,淡淡地吩咐了一声:“拖出去,斩了。”

郭马大惧,连声叫道:“雍王饶命,小人愿尊从雍王之命,甘为马前之卒,随雍王前往荆州。”

刘胤扫了他一眼,似笑非笑地道:“本王给过你机会,可惜你自己没有珍惜,现在你认为还有资格和本王讨价还价吗?”

郭马现在连肠子都悔青了,如果当初听从刘胤的条件而投降的话,官阶高低姑且不论,最起码性命是无忧的,可现在城没有,命也悬在了一线,早知道如此,还和汉军抗衡个屁,刘胤灭他,就如果灭一只蝼蚁差不多,抬抬脚就能让他灰飞烟灭,自己痴心妄想自不量力,自寻死路呀。

众军士将郭马推出了辕门,喀嚓一刀,就将他的人头给斩落了下来,而后,端着他的人头向刘胤复命了。

刘胤脸上古井无波,杀郭马对于他来说,还真是象掐死一只蚂蚁。“将郭马的人头悬挂于番禺城门之上,示众三日,同时贴出安民告示,首恶已惩,胁从一律不问,开仓赈济百姓,如有犯民秋毫者,斩无赦!”

虽然投降了,但这些番禺百姓还是战战兢兢,生怕汉军会秋后算帐,此安民告示一出,他们才算是彻底的安心了。若论罪魁祸首,自是首推郭马,如果不是他妖言蛊惑煽动百姓,番禺百姓也不会抗拒天朝大军。

虽然郭马已死,但群情激愤的番禺百姓并没有放过他,悬挂在城门口的郭马人头被唾沫给涂满了,烂菜叶,臭鸡蛋都扔满了,百姓们用自己的方式发泄着不满,诅咒他下十八层地狱。

番禺的局势很快地安定了下来,徐旗被任命为新的南海太守,至于广州刺史的人选,刘胤还得上报朝廷,由朝廷来委派。徐旗不光捡回了一条命,还能继续在番禺做太守,已经是万幸之至了,如何还敢挑剔,对刘胤是千恩万谢。

刘胤倒是浑然不在意,交广这边比中原要封闭的多,如果贸然地委派一些不熟悉当地民情的官吏来当刺史太守的话,是很容易激起民变的,继续地任用当地官吏,可以起到稳定民心的作用。

至于这些官吏是不是真正地忠于季汉,刘胤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