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第4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直无法逃脱,看得罗宪惊心动魄。
虽然右军团已经是全速奔驰了,但还是来迟了一步,永安军可是罗宪的老部下,虽然人员更迭,加入了不少的新鲜血液,但永安军一直还是令罗宪最为牵挂的队伍,更主要的,永安军现在的护军,可是罗宪的爱子罗袭。
现在罗袭生死未卜,让罗宪是极为地揪心。
“罗都督,前面有匈奴骑兵拦路,怎么办?”青龙军护军邓朴对罗宪道。
罗宪的目光异常地坚定,沉声地下令道:“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撕开一个口子!”
诸将领命,救人如救火,哪里容得半分耽搁,五路大军,如五道铁骑洪流,向着匈奴人的阵地就冲了过来。
匈奴人抽调走了大半的军队,罗袭等人的压力顿时减小了不少,他们也听到了隆隆的战鼓声,罗袭激动地道:“援兵!是援兵!我军的援兵到了,大伙儿一起杀出去!”
绝境之中觅得一线生机,让蜀军的斗志瞬间就爆了棚,永安军的所有将士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在罗袭的带领下,向着正北方向突了过去,匈奴骑兵数量再多,也挡不住他们突围的决心。
永安军由南向北冲,右军团的骑军由北向南冲,匈奴人的防线本来就是临时拼凑的,在蜀军势如破竹的冲击之下,最终支离破碎,彻底地瓦解了。
第787章有功无过
刘渊看着两股褚红色的洪流渐渐地融合到了一起,他的脸色铁青,嘴角在不停地抽搐着。
功败垂成!
只差一点,刘渊就可以全歼掉蜀军的一个军了,但是由于蜀军的顽强作战和援军的及时到来,让刘渊的计划最终落了个空。人算不如天算呐!刘渊在心里暗暗地叹息了一声,他还是低估了蜀军在逆境之中的那种不屈的斗志。
接下来的战斗,双方变为了势均力敌,但罗宪在救出永安军之后,似乎也无心恋战,蜀军整体地开始向后撤退。
煮熟的鸭子居然飞了,匈奴人的心情估计也沮丧到了极点,面对大队的蜀军人马,也丧失了争胜的欲望。
在双方很有“默契”的配合之下,界休之战总算是划上了一个句号。
永安军为敌所困,伤亡也极是惨重的,折损了近半数的人马,许多部曲基本上都打残了,活着的人也是伤痕累累,几乎人人挂彩,不过能坚持到援军的到来,对于永安军而言,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
罗袭见到了罗宪,满脸愧疚地道:“父亲,这一仗孩儿打输了,对不起。”
罗宪见爱子浑身浴血,自然心疼的不得了,连声道:“没关系,这世上那有常胜的将军,这一仗输了,下一仗赢回就行了,只要你平安无事,为父也就心安了。”
永安军和十倍于己的匈奴军交战,吃了败仗也在情理之中,何况这一战罗袭打得甚是英勇,打出了蜀军的气势,虽败犹荣。
罗袭看着身后的战场,跟随自己多年的永安军子弟兵近半数都长眠在了这里,他的心情有些黯然,默默垂泪道:“是我太轻敌了,以为偏厢车可以挡得住匈奴人,结果……可惜了这么多的蜀中儿郎,随我征战南北,今日却葬身此地,我对不住他们!”
罗宪默默地看着儿子,当年在永安城,他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面对生离死别,还哭哭啼啼的,数年的时光一晃而过,经过战争的历练,他变得成熟了,有勇气,有担当,让他甚感欣慰。
蜀军很快地撤离了界休,暂时撤往了祁县、阳邑一带,不过鉴于匈奴人大军压境,蜀军在晋中也是全军戒备,严阵以待。
罗宪和罗袭则是前往了北营中军帐去面见刘胤。
刘胤已经得到了永安军在界休战败的消息,永安军孤军深入,为十倍之敌所困,失败也在情理之中,能够避免全军覆灭,已经是万幸之事。不过让刘胤感到震惊的是,刘渊居然会用投石车来破偏厢车阵,这确实是一件出人意料的事。
投石机在三国时代已经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自身笨重,缺乏有效的机动能力,所以投石机更多的是被运用在城池攻防战中,至于野战,基本上没有使用过投石机的。
但此次刘渊居然用投石机来对付偏厢车阵,确实有创新之意,看来这个刘渊果然不是一般胡人,头脑之敏锐,手段之精妙,远在常人之上,确实是一个难缠的对手。
偏厢车阵是蜀军步兵对付胡人的法宝利器,但刘渊拥有了破解之法,那就意味着在接下来的较量之中,蜀军已经很难再占据优势了。刘猛十万大军在北,刘渊十万大军在南,蜀军已经处于了腹背受敌的困境之中,接下来的战斗,将何去何从,是摆在刘胤面前的头等大事。
刘胤凝视着案上的地图,陷入了沉思之中。
“启禀大将军,右军都督罗宪和永安护军罗袭在营外求见。”中军官进来禀报。
“有请!”刘胤抬起头了,道。
很快,罗宪和罗袭出现在了中军帐中。刘胤站了起来,面带微笑地迎了上去。
罗袭扑通一声,就跪倒在了刘胤的面前,道:“末将有罪,请大将军责罚。”
刘胤双手相搀,呵呵一笑道:“子延请起,我在这大营相候,就是等着为你贺功的,何罪之有?”
“贺功?”罗袭是一头雾水,自已分明是打了败仗,刘胤能不追究责任已经是法外容情了,何功之有?
刘胤微微一笑道:“永安护军罗袭身陷重围,临危不惧,不折不挠,视死如归,斩敌数千,扬我军威,带着永安军成功突围,避免了全军覆灭,如此功勋卓著,岂可不表?”
罗袭面带愧色地道:“大将军如此说,让末将是愧不敢当,界休之战,永安军折损过半,数千蜀中子弟丧身疆场,如果大将军一定要表功的话,末将希望将这些功勋记在他们头上,让他们的家人得到怃恤。”
刘胤道:“界休之败,是我们料敌不周,投石车做为偏厢车的克星,能被刘渊最先掌握和运用,便是此次战斗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子延,你身上的伤还未愈,先回营休息吧。”
罗袭拱手称诺,退了出去。
罗宪道:“偏厢车是我军步兵对付胡人的利器,现在被匈奴人的投石车所克制,无法发挥其作用,今后步兵与胡骑对战之时,必然会很吃力,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步兵作战将会全处下风。”
这时傅佥从外面进来,听到了罗宪的话,呵呵一笑道:“令则多虑了,此番刘渊使用投石车,完全是由于其突然性和隐蔽性,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才导致了界休之败。其实投石车并不可怕,既笨重又高大,缺乏机动能力,只要我们提高偏厢车的机动作战能力,完全可以避开投石车的威胁。只要我们不往人家石头上撞,投石车肯定没法追着你打。对付骑兵,偏厢车还是不二法宝,只不过以后作战,必须要在机动性灵活性上做点文章。”
傅佥负责的左军团全是步兵,偏厢车可是他最强的倚仗,尽管永安军在界休为匈奴人的投石机所败,但傅佥还是总结出了此役的得与失,投石机固然是偏厢车的克星,但只要应对得法,偏厢车还是可以在战场上有用武之地的。
第788章形势逼人
偏厢车只是一种武器,它在战场上也不是无敌的存在,单单刘胤知道想要破解偏厢车的的方法就不止两三种,刘渊用投石车来破解,其实是最笨的一种方法了,如果敌人造出偏厢车,刘胤可以使用更轻巧更有效的方法来破解。
所以匈奴人破坏了偏厢车,刘胤也没有感到有什么太意外,时代总是不断在进步的,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物总能降一物,偏厢车自然也有它的弱点和不足,界休之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傅佥对偏厢车是情有独钟,虽然此次失败让许多人开始动摇了使用偏厢车的信念,但傅佥却从此役之中分析出偏厢车和投石车对战的利和弊,得出偏厢车并不完全惧怕投石车的结论,只要提高偏厢车阵的机动能力,加大灵活作战的力度,偏厢车也是完全有能力与投石车进行周旋的。
刘胤摆摆手,示意傅佥和罗宪坐下,偏厢车之类的,终归只是些战术层面上的东西,是作为战斗辅助手段的,而现在蜀军面对的,可是战略层面上的事情,蜀军三位都督会首,讨论的核心内容可就不仅仅是战术层面的上的东西。
桌案之上,是一幅摊开了的军事地图,这些军事地图,都是刘胤根据斥侯兵提供的情报和绘制的图本后期加工出来的,若论军事地图的绘制水平,当世恐怕就连那个已经被司马炎毒死的裴秀也是完全比不了的,详细,精准,简单、实用,是刘胤所绘制的军事地图的最大特点,现在任何一个军级指挥部内,都有刘胤亲手绘制的军用地图,无论是行军还是打仗,都成为蜀军各级将领必备的工具。
现在的这幅地图,刘胤已经用红笔和蓝笔画出了已方和敌方的兵力布署形势,傅佥和罗宪看上去,一目了然。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形势很严峻,匈奴人南北两路大军,合计总兵力二十余万,刘猛虽然连续地被我们打压,但其军队主力尚存,此番刘渊回援之后,刘猛军队的士气必然回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们已经放弃了守势,在晋阳采用更加积极主动地打法,对我军的前尚军队进行了规模不小的反击。在南线,刘渊在界休之战中获胜之后,兵分两路,一路进逼中都、京陵,另一路进逼兹氏、大陵,挟胜而来,气势逼人呐。”刘胤指着地图道。
傅佥和罗宪脸色也是十分地凝重,不用说,匈奴人步步进逼,战局扑朔迷离,他们也是紧张的很。接下来的战役,可不是象界休之战那种小规模的遭遇战了,这可是双方牵涉几十万人马的大决战,自然地慎重对待。
傅罗二人都没有开口,刘胤则接着道:“刘渊自从界休北进之后,并没有轻兵冒进,而是采用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策略,很显然,这是刘渊经过了精心的准备,他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逼迫我军在晋中平原与之进行大决战。匈奴人以骑兵为主,骑兵基本上占到了整个军队的八成以上,而我军骑兵人数,只占到了四成左右,在平原地带,十分地有利于匈奴人,更何况,这片区域,是匈奴人曾经栖息过的土地,他们对这片土地上的地形熟悉程度,远超任何人。所以刘渊自恃占据天时地利,信心十足,来者不善呐。”
罗宪点点头道:“自从界休之战后,刘渊分兵两路沿汾水北进,却刻意地与我军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明明有与我撤退军队交战的可能,却主动地予以避战,很显然是想酝酿一场大战,而主战场,想必刘渊已经确定在了梗阳祁县一带。”
傅佥亦道:“南北两路夹击,这仗可不好打,我军已经尽遣主力,一旦战败,将再无任何援兵可派,恐怕就连关中也难再守得住了。文宣,敌强我弱,形势逼人,我军切不可在此与刘渊决战啊!”
现在的局势,已经是再明显不过了,刘渊倚仗着兵力上的优势,企图南北合击,将蜀军围歼在梗阳、祁县、阳邑一带,在北线,是城防坚固的晋阳,这无疑让刘渊很放心,而南线,刘渊分兵而进,步步为营,十分地谨慎,刻意地避免与蜀军接触,就是不给蜀军任何反击的机会,而一旦完成刘渊所设想的战略布署,匈奴人便会发起全线总攻。
现在的局势相当地微妙,蜀军大约十三万的人马,与南北两路二十万的匈奴军相比,是处于劣势的,但蜀军单独面对南路或北路的匈奴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