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第3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刘胤道:“你还在挂念娘和桃符吧,他们现在应该平安无事了。”
刘胤的目光,投向了遥远的东方。
司马炎的继位大典已经在紧锣密鼓地筹办之中了,再有几天,晋国的的旗帜将在会在中原大地上飘扬起来,三国时代的帷幕已经是徐徐地落了下来,新的时代,也将是新的挑战,刘胤踌躇满志,尽管前路茫茫,他依然是执着无悔。
第601章秃发树机能的野望
湛蓝的天空之下,是浩瀚无垠的沙漠,天地之间除了深邃苍凉的蓝色之外,那是那古朴而凝重的黄色,在夕阳的余晖之下,这一片广袤的沙漠呈现一派金色,无数道沙石涌起的皱褶如凝固的浪涛,一直延伸到远方金色的地平线。
没有一丝的绿色,也看不到任何的水源,一匹火红色的骏马在一条干涸的河道上停留了下来,马上的骑士是一位年轻人,有着鹰隼一般锐利的眼神,面部的线条轮廓极富质感,如斧凿刀削一般,他看了看脚下已经干涸的这条河流,有些无奈有些焦虑地喃喃自语道:“连这里也干掉了,想找个水源也太困难了。”
如果此刻旁边有一个汉人的话,是不会听得懂他在说什么,因为这个年轻人说的是鲜卑语,在汉人的耳中,这是一种生涩而难懂的语言。
这个鲜卑年轻人名叫秃发树机能,他刚刚从祖父秃发寿阗的手中接过了大首领的位子。
鲜卑人的姓名不象汉人有那么多的讲究,就连他们的姓氏都很随意化,秃发寿阗的父亲是鲜卑酋长匹孤,他的一个妻子在从塞北迁往河西的途中,竟然把一个孩子生在了被子里,匹孤就把这个孩子叫做秃发寿阗,秃发并不是光头的意思,在鲜卑语中,秃发就是指被子,由此可见鲜卑人对姓氏的随意性。
曹魏黄初元年,拓跋部大人拓跋桔汾逝世,次子拓跋力微因其母为“天女”,有神异,故得立为首领,即北魏元皇帝,而拓跋匹孤虽为长子不得继位。拓跋匹孤因此愤恨不平,率领一些部族人出走,由塞北阴山、河套一带,沿黄河、顺贺兰山脉东麓南下,至河西、陇西以北。匹孤在世之时。河西鲜卑的规模并不太大,只有数千人,但到了秃发寿阗当首领的时期,河西鲜卑不断地征伐。已经将势力范围扩大到了凉州一带,拥众数十万人,俨然成为了河西地区的第一大胡族。
但今年以来,河西地区大旱,一连数月滴雨未下。作为游牧民族鲜卑人是择水草而居的,这场突如其来的大旱几乎将整个河西地区的牧草给干死,这让以畜牧为主的鲜卑人几乎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秃发树机能刚刚接替大首领的位子,就遭遇到了这样一个难题。
事关部落的存亡,秃发树机能亲自外出寻找水源,以解燃眉之急,但让他失望的是,连着奔波了几天,找到了全是已经干涸了的河床。如果再找不到水源的话。他们整个的部族将会很难挨过这个冬天。
“大首领,现在我们该怎么办?”身边的亲信忧心冲冲地问道。
秃发树机能神情也变得无比冷峻,他虽然只有二十多岁,但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厮杀在了疆场之上,残酷的战斗培养了他坚韧的性格,这么一点困难又如何能令他屈服,整个部族的存亡如今都担在了他的肩上,他无论如何也要找出一条生存之道来。
“大首领,羌人部落的大头人姚柯力派使者前来,欲求见大首领。”部下前来通报道。
“姚柯力?他不是西羌王姚柯回的弟弟吗。他派人来干什么?”秃发树机能有些纳闷地道。
在河西地区,鲜卑人的宿敌除了匈奴人之外,就是羌人了,为了争夺地盘。鲜卑人和匈奴、羌人持续地不断攻伐,十几年间双方都结下了巨大的仇怨,这种仇怨,几乎是死仇,那种非得亡族灭种才能解决的死仇,秃发树机能一听羌人居然派来的使者。深感莫名其妙。
说实话,秃发树机能对羌人那个羡慕妒忌恨,羌人在西平郡拥有大小榆谷那两块肥沃之地,简直让秃发树机能是垂涎欲滴。秃发寿阗在位之时,这曾和姚柯回为了争夺大小榆谷而爆发过几次战争,不过每一次都是鲜卑人铩羽而归。如今河西地区面临大旱,寸草不生,鲜卑人的日子极其难挨,羌人却依旧在大小榆谷过着非常滋润的日子,这几乎让鲜卑人妒忌的发疯。
“回营!”秃发树机能大手一挥,几名贴身的亲兵飞快地跃上马背,跟随着他回到了大营。
“参见大首领。小的奉姚柯力大头人之命,前来拜见大首领,区区薄礼,不成敬意,还望大头领可以笑纳。”来使早就在大帐候着了,看到秃发树机能回来,满面堆笑地迎上前去施礼道,同时递上了礼单。
秃发树机能眼睛都没有瞟一眼那礼单,冷笑一声道:“黄鼠狼给鸡拜年,你们安的是什么心思?”由于双方一直交恶,秃发树机能也不认为对方会安什么好心,一进来,便出言质问道。
来使讪笑道:“大头领别误会,姚柯力大人此次派小的来,就是想和大首领捐弃前嫌,握手言欢的。”
秃发树机能冷笑道:“少搞那种汉人的花花肠子,我们鲜卑人的眼里,可是揉不得半粒沙子,说吧,姚柯力派你来,想要什么?”
来使道:“当下西羌王病重,恐怕不久于人世,姚柯力大人多年辅佐西羌王,劳苦功高,合当继承王位,但恐西羌王二子姚弋安、姚弋康不服,故而恳求大首领可以出兵相助。”
秃发树机能嘿嘿一笑道:“原来是姚柯力想谋权篡位,反而说的如此堂皇,这脸皮也是够厚的。”
来使脸上也是微微一红,道:“权者何人不求,姚柯力大人为西羌王当牛做马也几十年了,现在有机会坐上王位,自然不愿意放弃。姚弋安倒是好对付,只是那姚弋康率兵三万投在蜀汉刘胤的帐下,如果他回兵甚至搬来蜀汉的救兵,恐怕难以对付,所以大头人希望大首领可以出兵相助,事成之后必有重谢。”
秃发树机能哈哈一笑道:“你们羌人的破事,我才懒得去管,说吧,你们能开出什么条件,只要能让本首领满意的话,一切都好说。”
“事成之后,姚柯力大人愿割小榆谷给大首领。”
“好,一言为定!”秃发树机能冷峻的面上,终于浮现出了一丝的笑意。
第602章副军护军
刘胤回到长安也有些日子了,关中的局势相对于前半年,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潼关、武关那边也没有发生什么激烈的战事,双方一直保持着对峙的状态,偶尔擦箭飞矢倒是常有的事,但这并不影响双方维持的和平状态。
刘胤对这种状态还是比较满意的,但他也很清楚,司马炎不会给他太多的时间,自己的当务之急,还是要巩固在关中的实力,备战备荒,为接下来蜀晋大决战做好准备。
郤正就任雍州刺史以来,表现的是可圈可点,真不愧是内政高手,将关中治理的是井井有条,这让刘胤大为安心,看来郤正这个雍州刺史,来的正当其时,可以为刘胤解去不少的后顾之忧。
郤正亲自主持了郑国渠的大修工程,郑国渠是战国时期秦国修筑的一条最为重要的水利工程,八百里秦川得以成为沃野,郑国渠是功不可没,不过经过多年战乱,郑国渠多有荒废。到三国末年的时候,这条重要的水利工程已经处于了半瘫痪状态,郤正到任之后,立刻组织人力物力,全力疏浚郑国渠,同时对龙首渠、白渠、漕渠也进行了修缮,使得整个关中的水利状况面貌焕然一新,在今年大旱其他地区粮食大规模减产的情况下,关中粮食却喜获丰收,这对稳定关中的军心民心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郤正也的确配得上雍州刺史这个职位,不仅仅是如此,有郤正在后面的鼎力支持,刘胤便可以解放出来,全身心地投入到军事领域,不再为琐碎的事务操劳,这一点才是至关重要的。
军事方面,募兵进展的也是非常地顺利,半年以来。又扩充了两个营的兵力。罗宪跟随刘胤回到了关中,刘胤自然不可能让这位赫赫名将闲赋在家,但怎么安排罗宪,倒让刘胤费了一番的心思。
按理说罗宪先前的职务是巴东太守永安都督。这在蜀汉诸将之中,也是排列前茅的,蜀汉四大都督,汉中都督、永安都督、江州都督、庲降都督,除了江州都督后来取消设制之外。三大都督是平级的,也就是说罗宪位置和汉中都督胡济是平起平坐的,远比遥领关中都督的傅佥职位要高。
所以刘胤要用罗宪,自然不能降级而用,何况罗宪是也蜀汉为数不多的重将之一,能力出众,堪当大任。
但让刘胤犯愁的是,现在他雍凉都督麾下,共设有五军十六营,其中这五军各有护军统领。傅佥是前军护军,黄崇是左军护军,牵弘是右军护军,王颀是后军护军,中军护军则毫无疑问地是刘胤自己担当,这一个胡萝一个坑的,再安排罗宪就比较难了。
刘胤思前想后,最后和刘谌商量了一番,决定从中军之中另分出一军,为中军副军。任命罗宪担任副军护军,除了新编第三营之外,刘胤特地将原属左军护军黄崇麾下的永安营调拨到副军名下,为了填补左军空缺。刘胤又将新编第二营划归到了左军名下,如此左军还是两个营一万人马的编制。
永安营原本就是罗宪的部下,这是一支当初右将军阎宇救援成都之时,从永安带走的部队,现在永安营的中郎将还是罗袭,刘胤这将这支罗宪的旧部重新归划到罗宪的麾下。也算是物归原主。
而副军除了永安和新三营之外,刘胤特意地又将原属中军的卢逊的新编第一营也划归到了副军名下,这样一来,副军便同傅佥的前军一样,满编三个营,一万五千人马,成为仅次于中军的一大力量,地位超然,与前军并列,凌驾于左右后三军之上。
刘胤做如此安排,最直接的考虑就是增加一个机动军团,现在虽然说刘胤手中的兵力成倍地增加了,但随着占领的地盘越来越多,机动和守备之间的矛盾则是越来越突出,潼关得有人守,武关也得有人守,蒲坂津那边也不能空着,这三大要隘便将三个军死死地拖住了,加上守备长安的后军,刘胤手中的机动力量,只有一个中军了,当初进军汉中之时,刘胤就不得不以两万五千人马出击,这点兵力,甚至低于他出师北伐时的人数,非是刘胤不想多率人马,实在是捉襟见肘,无兵可调。
此次重新招募到一万人,而且这段时间也没有什么战斗,各部队也不存在减员的问题,刘胤便将一万人编为了两个营,除了将新编二营与左军对调出永安营之外,新组成的中军副军,将会拥有三个营一万五千人马,成为另一支可以机动使用的力量。
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机动兵力的扩大的,可以让刘胤的可用之兵增加,为将来的南征北讨东挡西杀立下基础,何况副军有罗宪这位虎将统领,刘胤更是如虎添翼。
罗宪已经见过了儿子,如今再见到永安营的这些老部下,罗宪激动的热泪盈眶,当初永安完败,罗宪仅同为数不多的一些亲兵逃出,罗宪成为了真正的孤家寡人,他万万没想到,远隔千里之外,竟然还有他的老部下。重新成为这支军队的统帅,罗宪是感慨万千,同时他也暗暗地激励自己,发奋努力,建功立业。
由于前一段时间牵弘在武关道和杜预打得激烈,此次刘胤便让牵弘和王颀调防,由王颀的后军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