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最后的三国 >

第190章

最后的三国-第190章

小说: 最后的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谝桓鲇φ魅胛椤U庖蝗ィ氖甓嗔耍贾找参茨茉偌幻妫床恢愀盖紫衷谧纯鋈绾危俊�

阿坚道:“家父离世已经二十余年了。”

姚柯回闻讯一愕,叹息道:“世事无常,想不到当年名震西羌的曲扎也已作古,可惜可叹。”

刘胤不禁看了阿坚一眼,以前只知道他是马府的下人,羌人的后裔,没想到居然还有这一番的身世,他的父亲居然是西羌赫赫有名的第一勇士,难怪阿坚的身手如此非凡,大概也是遗传了他父亲的基因。

当下刘胤微微一笑道:“阿坚,还不快拜你的叔父。”

曲扎与姚柯回可是从兄弟,阿坚自然得称呼姚柯回为叔父,经刘胤这么一提,阿坚当即下拜,口称叔父。

姚柯回自然是欣喜不甚,今日看来是双喜临门,不光有幸见到恩人之后,还找回了一个堂侄,当下姚柯回取过一口宝刀来,道:“此刀乃是千年玄铁所制,锋利无比,一直为本王的贴身之物,今日就给贤侄做见面之礼吧。”

阿坚接刀在手,见刀刃锐利,刀身泛着湛蓝的光芒,果然是一把好刀,甚喜,叩首拜谢。

酒筵一直持续到三更时分,就在筵尽之时,傅著忽然入内,在刘胤的耳边低语了几句,刘胤闻之,悚然一惊,酒醒了大半。

第365章引为奥援

姚柯回也看到了刘胤神色的异样,便问道:“贤侄为何事惊慌?”刘胤与姚弋康既然是以兄弟相称,那么对姚柯回就执子侄之礼,姚柯回也就称刘胤为贤侄了。

见姚柯回相问,刘胤倒也没有隐瞒,直言不讳地道:“回伯父,陇东刚刚传来急报,魏国骠骑大将军引兵十万,进犯天水。军情紧急,小侄不敢再行耽搁,这便告辞,准备连夜赶回天水。”

姚柯回道:“就算军情紧急,那也不差这一晚,贤侄还是明日再行启程,本王亲自为你相送。”

刘胤迟疑了一下道:“伯父的盛情,小侄谢过了,不过救兵如救火,万万容不得耽搁,还望伯父见谅。”

“本王只留你一晚,也并不会耽误你多少时间,怎么,贤侄就连这薄面都不肯给本王吗?”姚柯回佯怒道。

刘胤思量了一下,现在已经是三更天了,就算是返回军营,收拾行装,也至少得等到五更天的时候才能出发,东线的战事虽然紧张,但从小榆谷出发,近千里的路程,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赶回去的。于是他便答应姚柯回在羌营之中留宿一晚。

随后刘胤吩咐傅著立刻返回军营,传下军令,收拾行装,准备天亮之后就出发。

姚柯回也将姚弋康唤了过来,在他的耳边低语了几句,姚弋康心领神会,转身而去。

姚柯回给刘胤安排的营帐极尽奢华,牛皮的帐蓬,裘皮的卧榻,暖和而又舒适。不过刘胤此刻并无半点睡意,与姚柯回促膝而谈,一直到天光大亮。

虽然时间紧迫,但双方还是就许多原则性的事务达成了共识,蜀军此次退兵之后,将永不再犯大小榆谷,作为回报,羌人也将不再向金城陇西发起进攻,双方以黄河和通河为界,互不侵犯。

这项约定正是刘胤此次西征的目的所在,和羌人划定缰域,也将从根本解决掉羌人进犯的可能,为了陇右地区的长治久安,立下殊功。

虽然双方并没有起草什么条约文本,但刘胤相信羌人的人品,尤其是西羌王姚柯回,以他的身份和地位,说话自然是一言九鼎,刘胤也没有担忧他会反悔。至于姚柯回的身后之事,就不能再由了所决定了,这也是刘胤为什么要急于地和姚弋康结拜兄弟的缘故。

姚弋康一身武艺,深得姚柯回的喜欢,羌人也没有汉人那种非长不立,非嫡不立的习惯,而是以谁的武力见长,谁就有资格当这个继任的西羌王。

显然武艺出众的姚弋康就受到了姚柯回的亲睐,刘胤不选旁人单选姚弋康,就等于是把宝抽在了姚弋康的身上,姚柯回活着,便可以镇得住西羌诸部,但姚柯回已经是一位垂幕老者,无人可以保证他还能统治西羌多少年,如果他一旦死去,很难说继任者可以与他保持一样的初心,因为马超之恩而与蜀汉维持良好的睦邻关系。

刘胤选择了姚弋康,试图通过结拜的方式与羌人的下一代搞好关系,这基本上可以保证在未来的几十年中,陇右的边境平安无事。

同时,刘胤也承诺向蜀汉天子保举姚柯回为西平王,与姚柯回自封的西羌王不同,经过刘禅的册封,就等于蜀汉朝廷认可了姚柯回的地位,其王位还可以世袭,也就是说只要姚氏一脉一直忠于蜀汉朝廷,他们的王位就可以世代承袭下去。

这令姚柯回更是喜出望外,不过对于刘胤而言,却是没本钱的买卖,不管蜀汉朝廷封不封王,姚柯回在自己的领地之内,一样称王,对于刘胤而言,只是名义上给他加了一个王爵而已,实质上蜀汉朝廷几乎是没有任何的代价。

天亮之时,刘胤起身告辞,返回了蜀军大营。

傅著等人早已是准备停当,单等刘胤的一声号令了。陇东军情紧急,刘胤也顾不得多说什么,当即下令拨营起寨,向东而行。

到达谷口的时候,姚柯回和姚弋安已经率羌族各头人前来送行,刘胤与之拱手而别,依依相惜。

不过在人群之中,刘胤倒是没有发现刚刚结义的兄弟姚弋康,就在他疑惑之时,突见从大榆谷方向的大路上尘烟滚滚,无数飞骑呼啸而至,众军皆为之失色。

唯有姚柯回抚髯微微一笑,但看尘烟尽散,当前一骑飞至,却是二王子姚弋康。

“贤弟,你这是何意?”刘胤惊问道,就算是送行,也用不着这么大的阵仗吧。

姚柯回呵呵一笑道:“贤侄此去,必与魏国劲旅交锋,本王思来想去,岂能袖手旁观,所以特命弋康连夜赶往大榆谷,抽调戈塞和法利二将及三万劲骑,则弋康统领,追随贤侄共赴陇东,听候贤侄差遣。”

姚弋康含笑拱手道:“从今日起,我便是贤兄麾下之将,若有差遣之处,小弟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三万劲骑?刘胤不禁是暗暗称奇,姚柯回可真是大手笔。在刘胤的期望之中,就算了借兵,充其量借个八千一万的,已经是极限了,没想到姚柯回出手如此大方,竟然一次性地拨出来三万骑兵,怎不令刘胤喜出望外。

“多谢伯父援手,小侄拜谢了。”

姚柯回道:“贤侄不必多礼,孟起公有大恩于烧当族,今日能有机会报答,也算是聊解本王多年来心愿。今日权且送到此处,预祝贤侄马到成功,旗开得胜。”

刘胤再三拜谢,引军离谷而去。

谷口的位置上,杨欣杨虎父子俩的人头还悬挂在那儿,刘胤淡淡地瞥了一眼,杨欣机关算尽,企图为司马望开辟第二条战线,将刘胤拖得无嘏东顾,但此刻已步入黄泉道的杨欣决然不会想到,刘胤出征之时的一万骑兵到现在已经扩大了四万五千人,兵强马壮。

西羌非但没有成为刘胤的累赘,反而是引为奥援,这恐怕是死去的杨欣和活着的司马望所万万也不曾料想到的。

第366章司马望

当司马望踏上前往陇右的道路,心情着实不能平静,几十年来,魏蜀双方一直在关陇一带保持着均势,从诸葛亮到姜维,虽是锲而不舍,但在一代又一代的雍凉都督铁桶般的防守面前,却是劳而无功,双方的疆界一直维持在秦岭的一线,互有攻防,却始终也未能有谁突破这一点,

但这种平衡魏景元四年被打破了,钟会率十八万大军三路入蜀,气吞万里如虎,整个魏国上下一派欢欣鼓舞,认为蜀国必将灭亡,大魏一统天下之势,无人可挡。

可世事的演变却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由于吴国的入局,本来局势明朗的益州变得混乱不堪,现在的益州,几乎变成了一个大泥潭,一旦陷入进去,很难再抽身而退,钟会的十五万大军陷入其中,吴国也为之投入了半数的兵力,双方在益州的争夺可谓是不遗余力。

而偏安于南中的蜀国,似乎被人给遗忘了,在世人的眼中,南中那穷极荒蛮之地,蜀国朝廷流亡于此,恐怕也难有什么作为了,在三国相争的格局中,蜀国已经是被边缘化了。

但就在世人皆以为蜀国已经是无足轻重之事,却传来了陇右五郡失守的消息,这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一般,让所有的魏人都发懵了,就连司马望也不例外。

司马望是司马孚之子,司马懿的侄子,早年曾过继兄长司马朗。司马家族在东汉之时便是河内望族,累仕公卿,自司马懿之后,司马家族已成为曹魏事实上的统治者,权倾朝野,做为司马家族中核心一员的司马望,自然理所应当地受到了重用。

当然,司马望的能力和才华也是相当地出众,否则他断不可能在司马子嗣如云的情况下,受到重用和提拨。司马望在担任征西将军、雍凉都督的八年之中,威化明肃,治军严整,多次成功地抵御了姜维的进攻,声震关陇。

后来凭借着在关陇的功绩,司马迁任卫将军、中领军,掌管禁军,去年又升任为骠骑将军,是目前大魏朝中品秩最高的将军,司马家族中统治核心的成员之一。

也难怪司马昭在听闻陇西事变之后,第一个想到的人选就是司马望。

司马望也不孚司马昭的厚望,顶风冒雪地赶赴长安去上了任。由于天气严寒,大军无法出动,司马望此行只带了数十名的亲随,和匹马单骑去长安几乎没什么分别。

摆在司马望面前的形势很严峻,陇右五郡和金城郡失守,整个关中能调动的兵力不足万人,人心惶惶,士气低迷,局势芨芨可危。

不过司马望终归是一代名将,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现在大雪封路,大队的人马调不来关中,但同样也会抑制蜀军的行动,司马望并不太担心蜀军会在这个时候发起进攻,他适时地调整了关中的布防情况,将关中有限的兵力调整到三个点上:长安、陈仓和新平。其中长安是关中之核心,是必保的目标,陈仓是蜀军从陇右东进的咽喉要冲,新平则是从安定东进的要地,保住这三地,就等于是守住了关中。

尤其是是陈仓,是关陇道上最重要的战略要地,魏蜀之间的数次战争,就曾围绕着它来进行,司马望镇守雍凉八年,对于雍凉的山河地理可谓是了若指掌,他到达关中之后,这一项的任命就是调整陈仓的守将,任命越骑校尉王浑为陈仓守将,率兵三千镇守陈仓。

司马望相信,以陈仓的坚固,就算是蜀军倾其三万人马来攻,也未必能在短时间内拿下,现在正是数九天气,滴水成冰,守军在城内有城垣的掩护可以避寒,而攻城部队在野地冰雪之中,根本就没有机会呆上过长的时间,只要能挨得过这个冬天,关东的大军进入关中,局势便顷刻间可以逆转过来。

司马望的判断还是准确的,蜀军在豪取陇右五郡之后,停止了前进的步伐,再没有向陈仓发起进攻。这个冬天,魏蜀双方一直保持着剑拨弩张的状态,但一直未做出任何实质性地接触,胜利的天平,在悄悄地向魏国这边倾斜。

正月刚过,第一拨的魏军就已经从关东进入了关中,显然司马昭急欲地夺回陇右失地,在冰雪还未全部消融的时候,就已经绘司马望增兵。

随着关东的大军陆续的入关,司马望也开始谋划着向陇西进军的计划,到了二月初的时候,关中的兵力已经达到了十万,在未动用益州和南线军队的情况下,司马昭能征调到十万大军,已经魏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