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1628-第9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六天,就从重庆渡江南下,沿着川黔古道一路杀到了贵阳城下。而且沿途还要攻克綦江、虹关、九盘子、捷阵溪、石虎关、娄山关、遵义、乌江关等险要关隘,至少在这个时代,明军做不到,土蛮也做不到。而且我们派出的特战小队,已经占据了贵阳北部的古道上的各个要点,彻底切断了乌江至贵阳的联系。”
霍天野点了点头道:“确实如此,西南各地的兵备早就虚弱不堪,若是没有各地的土司帮助南明清剿叛乱,这帮叛乱的土司还真会以为自己天下无敌,我估计就算知道我们远东军到了,也会和我们狠狠的打上一场。”
李明听了哈哈大笑道:“那你们山地一师,就让这帮土蛮见识一下我们远东军的厉害,让他们明白什么是打仗,哈哈……好了,让师部前移至乌江以北,我们也渡江吧。”
此时围困贵阳的土司联军,人数已经达到了十余万。都是来自于川、滇、黔三省各地的土司,其中联军的主力,则是来自水西地区的众多彝族土司。
其中精锐的土兵五万多,剩下的都是土司治下的土兵青壮,从十几岁的孩子,到五十几岁的来人都有。
在西南地区,每当有各族土司组织叛乱的时候,不但他治下的土兵会参与,就算是那些土民也全都会积极响应。
这些土司治下的土民,其实就是土司首领的农奴,平时被土司肆意盘剥,生活极端困苦。他们的首领发动叛乱,所有的土民都会冲下山抢掠山下的汉人。
虽然奢安之乱被平定以后,大明朝廷清洗了水西的奢、安两家,但是为了保证西南的稳定,对水西的其他彝族土司,并没有太过追究,还是以安抚为主,所以水西地区的彝族土司势力依然极为庞大。
水西地区,位于贵州西北部,地处川、滇、黔三省之交,因其在贵州乌江上游的鸭池河以西而得名。
在贵州历史上,夜郎与水西的故事尽人皆知,但汉代以后,夜郎古国便人间蒸发。而水西土司却历经十余朝,跨越上千年,在贵州高原的乌江上游流域形成一个极为稳定的土司王朝。
而滇、川、黔交界地也是彝族土司势力比较集中的地区,这些土司势力都是以婚姻为纽带结合在一起的,均为彝族且有血缘或姻亲关系,可谓同气连枝,报着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而且水西地区在西南所处的地理位置,也非常的重要。当年满清大汉奸平西王吴三桂就曾把水西比作“在滇为咽喉,在蜀为门户,若于黔则腹心之蛊毒也”。
后来吴三桂为了争霸天下,于1664年,以安坤谋逆反清为由,开始对水西发动战争,打败了水西众多彝族土司联军后,进行了为时三年野蛮而残酷的种族灭绝性屠杀,“凡经过处步步肃清”,“以炮击之,焚其村寨,掠掳烧杀”。
据方志所载,在水西居住了上千年的水西彝民,时剩三十八户。这才算是彻底割除了贵州的一颗毒瘤,从而保证了黔西数百年的稳定。
滇省各地土司相继发动叛乱以后,滇、川、黔交界的安西地区,各个彝族土司也率先响应,率领治下的土兵和土民,如汹汹洪水般冲出大山,接连攻陷了安顺、龙里、遵义、六广,一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不但杀至贵阳城下,还聚兵十余万将贵阳团团围住。
贵阳以西近千里的地域,都被以水西地区彝族土司武装为主的土蛮叛军所占据。一时间贵州各地局势瞬间陷入糜烂,无数汉族百姓惨遭屠戮。
第1634章 贵阳
贵阳,地处黔中腹地,依山傍水,夹河建城。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因此被人视为“滇楚的锁钥,蜀粤的屏障”,是复岭四塞的西南要地。
滇省各地土司相继叛乱后,黔西的水西地区各个彝族土司率先响应,贵州局势瞬间变得糜烂不堪,贵阳周围的百姓陆续逃进了贵阳城,如今城内的已经达到了数十万之多。
贵阳的城防设施还算不错,奢安之乱期间,土兵围困了十个月,依然没有攻破贵阳。奢安之乱平定以后,贵阳城进行了改建,城池的城门依然为五座,分别是东武胜,南朝京,次南德化,西圣泉,北柔远。
另有城楼五座,小月楼十五座,垛口两千余个,又有名曰神机的敌楼一座,南北各有水关一座。改建后的贵阳城墙,不但经过了一番加固,火炮等武器设施也增加了不少。
远东军占据了长江以北后,虽然流都南京的文武百官拥立了新皇建立了南明朝廷,但是江南各地的大明军头纷纷呈割据的态势,使得南明朝廷的影响力非常弱。
贵州在大明时期就属老少边荒地区,所以贵州各地的军头纷纷自立。其中最大的军阀当属贵州总兵孙元模,因为占据了贵阳府,以及川黔古道上的遵义、桐梓和纂江等要地,所以基本掌握了贵州的军政大权。
孙元模利用各种手段,对大明时期的贵阳文武官员进行了一番清洗,后任用贵州人潘驯担任贵州巡抚,余下的文武官员,也都是用的自己的心腹。
因为占据了川黔古道这个连接川滇的商路,孙元模赚得钵满盆满。有了充足的银子和物资,他开始大肆扩充军备,威慑贵州各地的军头和土司。
孙元模如今虽然表面上效忠南明朝廷,但却是听调不听宣,不但从来不缴纳一文钱的赋税,每年还向南明朝廷要钱要粮,割据贵州一地做起了土皇帝,小日子过得极为滋润。
谁曾想好日子没过几年呢,西南各地的土司叛乱,一下子就打碎了孙元模的美梦。如今他困守贵阳,被十余万土兵团团围困,已经危在旦夕。
好在贵阳城是孙元模的老巢,这些年他苦心经营,组建了一支数千精兵。他还拿出大把的银子,在逃入贵阳城的难民中大肆募兵数万,充实贵阳城的防守。
孙元模还在城中囤积了大批的粮食盐巴、武器火药等物资,相比当年奢安之乱的时候,状况要好得多,起码死守一年没有问题。
可如今江南各地的这种军阀割据的形势,贵阳根本盼不来援兵,南明朝廷的政令都出不了江西,何况是偏远的西南贵州。
贵州四周环境复杂,江北是新朝中华国,云南是沐王府,湖广南部是张献忠的大西政权,广西也是遍地军头。江南如此混乱的局面,贵阳城注定是一座死城。
孙元模站在贵阳城头,目光凝重的看着城下密密麻麻的各族土兵,心里已经陷入了绝望。当年他也是经历过奢安之乱的军将,深知贵州各地土司武装的强悍,尤其是水西地区的彝族土司,实力更是强大。
当年大明调集了蜀、楚、黔、桂、滇诸省的大批兵马,历时十余年才彻底平定了这次叛乱。不但波及川黔云桂四省,耗费了无数的钱粮,百姓也死伤百余万。如今这次西南叛乱,江南蜀、楚、黔、桂、滇等省的土司,几乎全部扯旗反叛。
从大明初期开始,军事重心就一直在北方九大边镇。到了明中期以后,西南各地的军备已经彻底的荒废,各地的卫所更是从上到下都烂掉了,各地的明军和土兵根本无法比。
以往西南土司叛乱,全都依靠各族土司帮着平定。可现在大明失去了半壁河山,江南局势混乱不堪,就算孙元模想求援,都不知道去找谁。
这时,贵州巡抚潘驯走上了城头,孙元模转身看了他一眼,然后说道:“潘大人,如今城内的难民可否安置好了?”
此时的潘驯,脸色极为苍白,一双眼睛顶着黑眼圈。这几天城内全指着他一人张罗,到现在已经三天没怎么休息了。
潘驯是贵阳人,其父曾是云南左布政使潘润民,幼聪颖好学,十六岁作回文诗三十首,很得出当时人士称许,只可惜生在了乱世,可惜了他一身才学。
他点了点头,嗓音沙哑地说道:“城内难民都已经安置妥当,只是这数十万百姓,城内储存的粮米,也撑不了多少时日啊。”
孙元模苦笑了下,叹了口气道:“唉……那也不能眼看着这些百姓遭土蛮屠戮吧。潘大人,还是回去休息吧,几日来一直操劳,你身子可别累垮了,贵阳城数十万百姓可全都仰仗大人呢。”
其实孙元模之所以放着些难民进城,可不是为了救这些百姓于水火。当年奢安之乱,土兵围城十个月后,贵阳成了一座鬼城,城内粮食匮尽,军民将城内的“糠、核、草、木、败革”吃完后,便吃死人之肉,死人吃完又开始吃活人。
当时孙元模就在城中,也是靠着吃人肉活下来的。他心里清楚,如今贵阳根本不可能盼来援兵,光凭着城内的这些粮食,就算省吃俭用,守城的兵马最多也就吃几年,粮食吃完了,守城的兵马吃什么……
潘驯听了孙元模的话,感慨道:“总兵大人,我替贵阳的百姓谢谢您了。”他说完对着孙元模郑重的一拜。
孙元模连忙伸手扶住了潘驯,连说:“使不得……使不得……”
潘驯站直了身体,看了眼城下,叹了口气道:“总兵大人,如今南朝势弱,对我贵州也是无力救援,湖广南部的流贼怕是指望不上,两广……唉……为今之计,能救贵阳的,只有江北了……”
孙元模苦笑了一下道:“潘大人,江北那可是敌国,如今江南乱成一团,他们哪还会出兵相救,人家可能巴不得江南的百姓死绝呢。”
第1635章 贵阳(二)
潘驯听了孙元模的话,皱着眉头道:“总兵大人,中华国南下是迟早的事情,既然他们要问鼎天下,难道他们会放任江南百姓被土蛮肆意屠戮不成。”
孙元模笑呵呵的看了潘驯一眼,心里暗道对方还是太书生气。当然,他用潘驯其实也是因为这个,毕竟像潘驯这样没在大明官场中混过多久的士人,相对那些老油条更好驾驭。
“潘大人,西南局势混乱,江北当然会乐见其成。正好借土蛮之手,削弱西南滇、黔等省的实力,他们再渡江南下,平定土蛮叛乱,那西南不是唾手可得。你看吧,一旦西南局势无法收拾,他们势必会纵兵南下。”
潘驯急道:“如今西南局势已经如此糜烂,难道江北就不怕日后西南土蛮尾大不掉……”
孙元模笑了下道:“潘大人,呵呵……只要中华国在南下前,派人与几个大的土蛮首领接洽,不用江北动手,几个实力强大的土司就能帮着江北平定西南的叛乱,然后他们引江北大军南下,向新朝纳土称臣。日后那些土司继续在西南做他们的土皇帝,中华国则是兵不血刃的得到整个西南,这个买卖双方谁也不吃亏。”
听了孙元模的话,潘驯的脸色苍白如纸,对方的话让他感觉浑身冰凉。他苦笑着说道:“那西南的百姓……”
孙元模冷笑道:“中华国要的是西南,那些百姓的死活与他们何干。”
对方的一番话,让潘驯眼前一黑,身体摇晃了几下,伸手扶了把城头,才没有让他栽倒在地。
他满脸凄然的笑了下,神不守舍的转身离开了。孙元模看了眼潘驯寂寥的背影,然后阴沉着脸看着城下。
孙元模心里清楚,如今贵阳除了死守别无出路,就看最后能守多久了。只有等到江北大军南下的那一天,贵阳城才能有活路。
贵阳凭着城中的数千精锐和数万青壮,以及坚固的城防和火炮,固守城池问题不大。虽然粮食储备不是很充足,好在还有城内的数十万百姓,怎么能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