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1628-第7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忙活了半天,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金黄的玉米面饼子和玉米茬子粥,腊肉和泡好的干菜炒了一大盘,用蕨菜和山野菜做的泡菜、咸菜也弄了一大盘,还有咸鱼、煮花生、咸肉和风干的野味弄了个大拼盘,最后是腌在坛子里酱野猪肉活着土豆炖了满满的一盆,浓油赤酱油水十足。
薇拉坐在饭桌前,不断的咽着吐沫,这个生在贫苦的苦逼农奴家庭的女孩,哪里见识过如此丰盛的晚餐,她长着大连见都没见过。在她看来,就算是家乡的地主也吃不到这么好的晚餐吧。
所以这一顿她吃了很多,足足咽下去几个大玉米面饼子,喝了好几碗玉米茬子粥,那一大盆野猪肉炖土豆,她也吃了大半。
薇拉甚至已经忘了旁边的男人,好像跟饭有仇似的。直到她再也吃不下了,才有些遗憾的停下来,此时她的肚子已经胀得受不了。
直到这个时候,薇拉才意识到旁边还有个男人,她转头小心的看了眼旁边的男人,心里也不由得担心了起来,怕这个男人嫌她吃得太多,再不要她了。
好在男人好像并没有怪她的意思,而且还满脸坚决地说道:“家里粮食有的是,你尽管吃吧。今后我也好好的侍候庄稼,多打些粮食,你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看着男人满脸坚定的样子,薇拉心里瞬间涌起了一阵感动,眼泪“哗”的就流了下来。
那人刚才说的,是她长这么大听过的最令她感动的话了,她突然感觉这辈子有了依靠。自然而然的,也让她一下子想起了这几个月遭受的磨难,哭得越发伤心了。
到最后甚至趴在男人的怀里嚎啕大哭,好像要把这几个月的委屈都宣泄出来似的。男人虽然不知道女人经历过什么,但是出身流民的他,经历的苦难和薇拉相比只多不少。
至少在这一刻,两个人的心是紧紧的贴在一起,女人肆意的在男人面前宣泄委屈,男人的心里好像有了奔头,也坚定了信念,以后一定要和这个女人好好的过日子。
等开春的时候,他一定天不亮就起来下地干活,天黑了才回家,争取多打粮食。农闲的时候,天天进山采山货,天天下河捕鱼,让家里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他们虽然才认识不到一天,可是两个经历过非人磨难的人,却仅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建立了感情基础。虽然其中夹杂着很多其他因素,但却让他们两个人的心紧紧的连在了一起。
苦难的岁月虽然令人心碎,令人痛苦。但也让经历过苦难的人更加坚强,更加珍惜身边的一切。
接下来的日子,他们还要相互扶持着一路走过,直到他们白发苍苍,子孙满堂。
第1176章 根据地建设
第二天,村子里家家户户都是很晚才起来。以往早早就升起的炊烟,今天直到日上三竿才陆续升起。村子里一百多个农户脸上也都是红光满面。
中午的时候,支队的领导特意赶来,为整个中队的一百多个光棍举行了集体婚礼。之所以如此重视,是因为附近的流民都已经分配了女人,这个中队是最后一个。
如果大家炕头都没有女人,大家忍一忍也就过去了,可是偏偏别人有自己没有,那日子还怎么过。所以支队干部当然要有所补偿,起码得做出些姿态,再分发一些慰问品,以表对这个中队的农户忍受这么久的歉意。
薇拉披着一个红盖头,站在家里男人的身边。昨晚两人自然而然的睡在了一个炕上,两人都是雏,没什么经验,好在远东对即将分配女人的农户,都有过一些必要的培训。
而且薇拉的男人年纪也不小了,虽然当年在大明他穷得娶不到老婆,可是没吃过肥猪肉也见过肥猪跑。所以晚上两人倒是钥匙找到了锁眼,没出现什么囧事。
男人的个子不高,身体虽然精壮,但是却很瘦,就连薇拉都比男人高大粗壮。可是令薇拉感到惊讶的是,这个矮小瘦弱的男人,却有着无穷无尽的精力,一个晚上薇拉已经记不起几次了,就记得男人一遍遍的趴在她身上,不厌其烦的做着同样的一件事。
十几岁的薇拉哪里知道,这个男人已经憋了将近三十年,对于薇拉这个年纪,也就是情窦初开,可他男人这个年龄,早就憋的快要爆了。
结束了集体婚礼,两人拎着支队领导分发的慰问品回到了家,打开一看,发现竟然是两套婴儿的衣裤和一些婴儿用的东西。
看到这些两人的脸都红了,一下子想到了昨晚的事情。两人在炕头折腾到了后半夜,也就是薇拉年龄小,身子骨壮实,要么还真扛不住。
其实薇拉的心里还是很甜蜜的,这个男人虽然需求强了点,可是对她真不错,即便她做错了事情,男人也不会骂他,而且很多时候尽是替她着想。
薇拉拿起两套婴儿的衣裤,满心欢喜的反复打量。现在她倒是真的想有个孩子,然后慢慢的看着孩子一点点长大。
旁边的男人虽然面上有些不好意思,其实心里早就美得快冒泡了。熬了这么多年,屋子里总算是有女人了,一大家子人都死在了逃荒的路上,现在自己有了女人,一定多生几个。
想到这里,他也下定了决心,自己要加倍的努力,争取生十个八个的。长这么大,他还是从一次如此的盼望着天色能早一点黑下来。
一想到昨晚,男人的心也变得滚热,他无比迷恋家里这个女人的身子,每次完事之后,把自己的头埋在女人硕大的奈子上,是他这辈子最幸福的时候了。
薇拉能感受到身后男人炙热的目光,火辣辣的在她的身上来回扫过,把她也弄得浑身燥热,呼吸也渐渐变得粗了起来。
接下来的日子平淡而简单,薇拉和她的男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男人憨厚老实,为人能干,女人简单,而且还有些傻傻的可爱,两人在一起呆了不到十天,就已经如胶似膝了。
随着第一场雪飘飘洒洒的铺满大地,一六三三年的冬天来了,薇拉也在这个冬天怀上了他们第一个孩子。
当男人知道薇拉有了身孕,他哭得像个孩子。还跪在地上“咣咣”的磕头,不断的说着令薇拉听不懂的家乡方言。
即便再坚强的汉子,也有脆弱的时候,知道自己有后了,男人一直刻意压制在心底的抑郁悲伤,也像是打开了闸门似的宣泄而出。
薇拉心疼的看着嚎啕大哭的男人,也扑过去紧紧的摆着男人一起哭。两人哭了很久,然后相互对视,又开始笑了起来,发自内心的笑了很久。
远东公司在辽东、外东北等地区安置了数百万流民,因为极度的缺少妇女,公司只能一边加大从大明收拢妇女的力度,一边又从各个控制区无所不用其极的大肆收拢年轻的女人,成批成批的送到辽东。
其中包括来自日本、朝鲜、中南半岛、吕宋、南洋、印度、波斯、中亚和俄国等远东各个地区。其中绝大部分都不是自愿前来的。
尤其是敢死军部队、蒙古军团和外东北的土著军团的官兵,在他们的心里几乎没有什么心里底限,他们所过之处往往伴随着屠杀和劫掠。
他们在占领区的主要都是以武力抢掠和威吓哄骗等手段,大批各国各地区的年轻妇女,像牲口似的被他们用绳子栓成长长的一串,押送到海边驱赶到船上,然后运送到辽东和外东北。
这些女人离开了她们的亲人,背井离乡来到了辽东,然后像是一件物品似的分给了远东普通的广大农户。
决定他们命运的方式更是简单,绝大多数的时候是靠抓阄,一帮远东农户靠着手中抽倒的号码,从队列中领走他们的女人。
从头至尾这些女人都是没有选择权的,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虽然无法保证每个人都是品性善良的人,使得一些女人从此掉入了苦海,一辈子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但不可否认的是,绝大多数的远东农户都是来自大明的底层农民,而且他们也多是出自挣扎在生死边缘的辽民或是大明北方的流民,都有着悲惨的过去,对身边的女人也格外珍惜,所以大部分的女人的归宿都不错。
这些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年轻女人,同样大都来自最底层的贫苦家庭,在这个女人卑贱如狗的时代,能嫁给远东的老实憨厚的农户,那绝对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
入冬以后的山西吕梁山根据地,新接收的近万流民,又开始了紧张的冬训。因为根据地的条件艰苦,近几年接收流民的工作,也越来越少。
毕竟接收几十万流民已经是吕梁山根据地的极限了,今年冬天参与冬训的流民,更是不足一万人。现在根据地管委会的工作,主要是强化根据地的建设,在根据地目前的基础上深挖潜力,并大力培养基层干部和民兵工作。
公司这几年在大明境内陆续建设了十几个根据地,遍布大明北方各个地区。如今这些根据地因为自身条件等原因,都和吕梁山差不多,已经发展到了极限。
目前远东最艰苦的地区,就是大明境内的根据地了。这里也是远东公司后备干部的培养基地。是凡列入公司民委会各部门重点考察的干部,都必须要在这些地区有过两年以上的工作经历。
而且在这些艰苦地区工作期间,还必须做出成绩,若是公司各级行政部门和监察部门考评一般的话,也将被排除重点考察名单,这也意味着失去了未来成为远东高级干部的机会。
就连刘德贵在担任德惠地区管委会主席之前,都在最艰苦的太行山根据地工作过两年的时间,并在那工作期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他回到辽东以后又进入了公司高级干部培训班培训了三个月,最后才被公司行政部派到德惠地区担任管委会主席。
这也是目前远东公司民委会行政部门的基本组织程序,如果没有在最艰苦的地区摔打过的干部,没有在基层有过长期工作经历,没有在基层取得过成绩,至少目前在远东是没有前途的。
当然,这种组织结构培养出来的干部,短期内还是富有成效的。但长远的来看对公司是非常不利的,毕竟考察干部的部门和人员,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绝对会逐渐演变成另外一番样子,成为制度的漏洞和腐败的温床。
但是公司即将南下中原,需要大批的基层干部。目前这种行政组织程序,可以为公司快速的培养大批干部。
公司董事局委员会很多委员和常委,以前都曾在体制内长期工作过,深知其中的玄机。所以今后会随着远东公司逐步的发展壮大进行逐步的完善改进。
虽然各个根据地接收流民越来越少,但是近几年根据地的建设,却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以吕梁山根据地为例,目前根据地的规模已经是原来的几倍,原本荒僻落后,渺无人烟的吕梁山早已大变样了。
根据地在近几年的时间里,对根据地各地的生活生产、衣食住行、耕牛农具、种子肥料、水利牧草、开荒种植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并培养了大批农业技术员,深入根据地的田间地头帮助各个流民中队改良农作法。
使得根据地的各项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如今根据地的条件虽然依然非常艰苦,但是至少衣、食、住、行已经能做到自给自足。
根据地的政工干部在根据地也开展了全方位思想教育,使得根据地流民的情绪极为稳定,对远东公司的都有着强烈的归属感。
第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