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1628-第5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827章 刻不容缓
那名年龄较大的支队长一看情况,还得他上去挡枪。所有他低头想了一下,然后接着刚才的话,继续说道:“首长,现在我们几个流民安置点,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山上林场的原木无法及时运下山。山里砍伐下来的原木堆积如山,可就是无法及时的运到各地的流民安置点。离我们安置点最近的林场,有近十里的路,其中的一半还是山路,现在天气逐渐转暖,各地陆续开化了,泥泞的道路给原木运输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我们几个支队停下了所有的工作,组织各个支队的所有流民,想集中力量向各个中队运送原木。”
旁边的一个政委,也摇了摇头,满脸沉重地说道:“公司为了支援我们安置点的建设,从北方的草场调集来了一批耕牛,附近的驻军还送来了战马,可是这个季节刚刚开化,道路很泥泞,山下的路还好说,主要是山里的路,耕牛和战马在林场到山下的这一段路,拖拽原木根本走不了。我们做了很多的工作,大家的积极性也都很高,但耕牛和马匹用不了。大伙就肩挑人扛的把原木送下山,再用牛马拖到各个中队。”
高建国一听就明白了,他老家就是东北的,太了解这个季节了,当然也能想象到,这个季节深山老林里的道路情况。别说把一根根采伐好的原木运下山了,就是空手下山都得小心翼翼的。
他知道有些错怪这些基层干部了,遇到这样的问题,确实会影响流民安置点的建设。他并没有说话,而是低头思索着对策。
李明看着几名支队长和政委,都是双眼通红,有的嘴上都急的起满了火泡。通过他们说的情况,也大致了解了情况,知道他们真的是尽力了。看来公司还是忽略了这个问题,没有考虑到这个季节道路泥泞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原木的运输。
想到这里,他笑着说道:“大家不要着急,工作中遇到问题是难免的事情。我们还是坐在一起研究下对策,好好的想个解决的办法。实在不行,我们还可以向公司反应吗,让公司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帮我们出谋划策。”
高建国抬起头,沉声道:“这样吧,我们刚到这里,还不了解情况,你们先领我们去附近的林场看看吧……”
屋里的几名支队长和政委,听了高建国的话,连忙纷纷去准备。他们向附近的远东军的守备部队,借来了几匹战马。高建国和李明等人骑上战马向附近山区的林场奔了过去。
东北初春的季节,因为温度逐渐转暖,冰封了几个月的地面,以及地面上的积雪都慢慢的化开,雪水与泥土混杂在一起,造成地面极为泥泞,他们这一路奔驰,连战马都跑不起来。
他们来到一片附近林场的山脚下,看到大批的耕牛和战马,正拖拽着一根根原木,向各个流民安置点艰难的走着,耕牛和战马嘶鸣吼叫着,每走几步就会打滑,影响了行进的速度。
山脚下已经聚满了大批的流民和外籍员工,一个个十几人组成的小队,吃力的扛着一根原木,大声的喊着号子,艰难的向山下走去。
其中一组扛着原木下山的流民小队,有个流民突然脚下一滑,连带着把旁边的几个流民也弄得滑倒,幸亏其他人反应迅速,躲开了失控的原木,这才避免了人员的伤亡。
高建国和李明等人在远处看得胆战心惊,在这样的泥泞的山路扛着一根沉重的原木下山,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整个过程稍不注意就会造成伤亡。
那名年纪较大的支队长,看到刚才那一幕惊险的情景,不由得苦笑道:“首长,这几天我们为了往山下运送原木,已经砸伤了十几个人,其中有一个伤势较重,虽然抢救过来了,但至今还躺在床上呢,还有两人被原木砸断了腿。这也给大伙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现在他们扛着原木下山,都非常的小心。”
“是啊,大伙都是在玩命啊!稍不注意,就会被原木砸在下面。可不管怎么说,原木还得往下山面运,现在我们每天都干到后半夜,可是运送原木的速度还是上不来。”
“首长,大伙不怕辛苦,也不怕受伤,可是您也看到了,我们现在是有劲儿使不上啊。这眼看着就要春耕了,我们天天都愁死了,就怕完不成任务。”
几名支队长和政委都纷纷开始诉苦,这些天也难为他们了,一个个都愁白了头。他们也曾聚在一起,集思广益,绞尽脑汁的想了很多的办法,可是面对山林里泥泞不堪的道路,但是有劲儿就是使不上啊。
李明皱着眉头沉声道:“这样的情况,以后也会陆续的出现。看来公司也该大力发展机械设备和车辆了。现在公司正准备开发建设外东北,广袤的外东北遍布各地的无数农场、矿山和林场,光靠大批的人力资源,光靠大量的人力资源,效率势必会大打折扣,根本无法满足我们发展的需要。铁路建设已经跟不上我们发展的节奏了,所以发展大型机械和车辆刻不容缓。”
高建国点了点头道:“是啊,就算铁路能跟上我们的速度,总不能把铁路修到大山里吧。公司动力研究所和机械厂共同研制的单缸柴油机,三个系列的产品已经批量生产了两年多,性能和寿命越来越稳定。据说后续的新一代柴油机已经研制的差不多了,目前已经处于测试的最后阶段。但是汽油发动机的研制工作一直不太顺利,样品已经做出了几台,可是存在性能不稳定、寿命低等缺点,近期的进展还不清楚。机械厂以单缸柴油机为动力,研制的小型拖拉机也正在进行试车阶段,想要大批量生产至少得明年。公司发展了十年,工艺和材料等问题已经逐渐得到解决,未来几年公司的工业发展将会有一次飞跃。”
第828章 蒸汽动力和内燃机动力
“老高,公司难道没有发展蒸汽动力的机械和汽车的发展计划吗?公司现在很多设备都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我们对蒸汽技术的实际应用已经非常成熟。蒸汽车辆的技术门槛比较低,以公司目前的工业基础,完全可以在极短的时间里,形成大规模批量生产的能力。大规模发展蒸汽化机械和汽车,也不会对库页岛石化基地造成燃料需求的压力,毕竟石化基地的产能,还无法满足未来大批汽柴油车辆的需求。而蒸汽发动机所需的燃料煤炭,内外蒙古、东北、外东北和朝鲜都有相当多的储量。”
高建国听了李明的话,沉声说道:“嗯,我们还是不要先下定论,毕竟我们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回去以后我们和董事局的其他常委先碰一下,然后再召集动力研究所和工业部门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坐在一起研究一下,听听大家的意见。让公司的专业人士去搞吧,这关乎公司未来的战略发展方向,我们一定要慎重。”
两人虽然意识到了目前公司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但当务之急,还得先想办法把原木运下山。春耕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如果不能在春耕前建好流民的木刻楞,那接下来的几个月,流民就得一直住在野外的窝棚里。
高建国和李明连夜召集了周围的十几个支队的基层领导干部,召开了紧急会议。共同商讨解决原木运输的问题。他们和其他地区的几名常委通过电台进行了一番交流,发现他们这里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各地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了这个问题。
他们把流民安置点遇到的问题传回公司,并责成民委会各部门,让他们召集专家和技术人员,研究一个方案,彻底解决流民安置点的原木运输问题。
高建国和李明,召集大家开会一直开到了半夜,办法也想了不少,但还是没有解决原木下山的问题。面对老林子里泥泞不堪的情况,还真没有什么太好的解决办法。
正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公司发来电报,“工业部等几个部门的专家技术人员,经过研究已经拿出了一个初步的方案。他们将连夜坐火车赶到现场,对这个方案进行验证。”
第二天中午,公司几个部门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坐火车赶到了现场,查看了山中林场的情况,然后又坐火车去了其他几个流民安置点考察情况。
两天后,从海参崴方向开过来的一列火车,车上载满了大批的滑轮组和钢丝绳,以及其他设备组件。在公司专家技术人员的指挥下,各个安置点组织流民在林场下山的路上,架起了一个个三角支架,采用滑轮组和钢丝绳,利用原木的重量,依靠惯性把山上的原木滑到山下。
经过公司专家技术人员的不断摸索和改进,最后终于确定方案并开始实施,结果也是令人非常满意,林场的原木向山下的运送速度大大的加快了,效率足足提高了至少几十倍。
另外,公司还从各地调集了大批的农用三轮车、轮式拖拉机和耕牛马匹,利用火车和内河甲班驳船运到各个流民安置点,帮助流民运输原木。总算是解决了原木的运输问题。
解决了原木运输的问题,各地流民安置点木刻楞的建造速度也迅速加快了。按照这个速度,各地流民安置点的木刻楞都可以春耕前建设完毕。
高建国和李明结束了各个流民安置点的考察,就搭乘火车回到了公司,他们首先来到了王和的办公室,把李明的想法和王和进行了一番交流。
王和刚从流民安置点考察回来,也遇到了很多问题。也意识到了劳动力效率低下的问题。他倒是对李明的想法比较支持,在公司内燃机的发展还需时间考验的阶段,可以先期发展技术门槛低和成熟的蒸汽动力。
其实公司目前很多部门都存在好高骛远的心态,不考虑公司面临的实际情况,一味的追求高大上,虽然公司不缺乏技术,但是发展基础工业需要各个环节相互配合,是一件耗时长,见效慢的系统工程。
即便远东从现代社会带过来大批的物资,但要想凭借这些物资,想要建立其完善的基础工业,那绝对是扯淡。还有就是工艺和材料等问题,公司在这个时代发展了十年时间,才算是将将巴巴的入门,现在就想一步登天,简直是天方夜谭。
很多现代工业产品看似简单,但却需要整个工业的产业链来支持。现代社会哪怕一个轴承上的滚珠,一个电子产品的元器件,甚至一个螺丝钉,也许都需要整个工业产业链的支撑。
远东公司目前只能有针对性的发展,抓住重点,集中攻坚,彻底吃透一个,再去解决另一个。工业发展没有捷径,每一步都得走。就算你绕过去了,总会有一天会掉头回来重新补课。
他们三人找来了其他的几名常委,坐在一起开了个碰头会。大家都对公司目前发展充满了信心,但也对公司面临的问题有深刻的体会,希望改变公司目前生产力效率低下的窘境。
第二天,公司董事局的几名常委,召集了公司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就这一问题,开会进行了讨论。也把李明提出的想法跟大家提了出来,结果赞成和反对的都有。
但是大部分人对李明的想法,还是持肯定态度的。至少目前阶段,在短时间内想大规模普及内燃机动力,明显的不现实。五年之内能够达成这个目标,已经算是最乐观的估计了。
第829章 远东最珍贵的财富
公司已经打破了人口瓶颈,这也意味着公司未来的发展,即将步入快车道,迎来一次高速的发展阶段。足够的人口,只是快速发展的一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