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1628-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产队长和小队长也不好管理,自从上次我们严厉打击了那个生产队长以后,他们现在管理辽民的时候都是畏手畏脚的。现在这种现象已经呈蔓延的趋势,长此以往就会在辽民中形成一种不好的风气,以后就是想管也来不及了。”
铁路组的李达也苦笑道:“其实这话我早就想说,但是公司现在也是初建,各方面工作都刚刚展开,我怕提出这样的问题,会打乱公司的计划。我们铁路处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而且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候了。现在我们这样的干法就是典型的大锅饭,再这么下去,整个辽民队伍的积极性都会受到影响。我同意李明的意见,决不能搞平均主义,必须遵循按劳分配的原则,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辽民的积极性。”
他们俩一发言,顿时就引起了所有人的共鸣,大家都各自的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对现在公司的辽民状况深恶痛绝,把几位常委弄的满脸苦笑。
王和挥了挥手,这才抑制住大家激愤的情绪,他笑着道:“看来大家意见很大啊,我们之前研究过的一套劳工管理制度,当时之所以没有实施,就是因为当时海参崴的各项工作才刚刚展开,我们几个也怕影响海参崴的开发计划。处于稳定的考虑,计划在入冬以后,我们大家坐在一起再好好的研究一下,制定一个更加完善的管理办法,留待明年正式施行。既然大家现在对我们迟迟不发布这个新的管理办法不满意,就说明现在的问题已经很严重了。那好,我们今天干脆就把这件事一并拿出来研究一下。”
接下来大家先就辽民的管理问题进行讨论,整个会议开了整整一天,最后各位常委和委员也终于拿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开始正式发布实施。
其实这套劳工管理制度,就是上次大家在一起研究的那份工分制管理办法,只是经过这么长的时间,大家又有了新的想法。这个新的劳工管理制度实施以后,公司下达的工作任务,都是交予各个生产队长,再由生产队长往下分配。尽可能把工作细化分配到每个辽民的身上。
以这个工作量为标准,作为辽民的基础工分。完成了基础工分的工作,辽民可以继续申领工作任务,每额外多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就会额外得到一份工分,完成的越多,得到的工分就越多。
生产队长以后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监督和记录所有辽民的工作情况,为生产队的所有辽民分配任务和发放工分。当然,生产队长的工分主要来自于其他辽民的提成,和整个生产队的工作成绩挂钩,两名小队长负责协助生产队长。
前一段时间,统计处的几名员工,已经深入各部门的工作现场,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详细了解和考察了很长时间,也咨询了一线工作人员,按照各部门的工作性质制定了多套衡量公分的标准,已经编纂成册,一旦这个工作办法实施,就会发放到各个部门以做参考。
学徒工在学徒期间,并不享受工分制待遇,但他们每月会有一定数额的工分补助。一旦和公司签署了正式劳工合同的辽民,工作性质也是计件工分制,但是各方面福利水平会有很大的提高。
对于李明提出的建议,大家也经过了一番研究讨论。虽然他们同意李明的提议,但是很多委员对于给辽民无偿提供住房,以及先期就把享受奖励名单确定下来,大家还是提出了自己的反对意见。
升米恩,斗米仇。
人性是复杂的,绝对不要幼稚的以为无节制的给予就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其实很多时候都是事与愿违。
第134章 我要有媳妇儿了
经过民委会一番讨论,最后整理出一套辽民奖励机制。主要是制定一个标准,只有达到这个标准的辽民,才有参与分配土著妇女的资格。但是面对狼多肉少局面,为了不打消大多数人的积极性,所有达到标准的辽民或者日本劳工都要进行抽签,来决定自己能否分配到这一批土著妇女。
每个签的上面都是一个数字,辽民按照这个数字来排列先后顺序,如果数字靠后也没有关系,这个顺序号码只是基础,每个月还会在工作总结的时候,按照每个人的工作情况,给于一定的积分奖励,一直累计到下一次女性移民到来以后,用他们本身的号码数字再减去这些积分,然后按照最新的数字,重新排列次序。
而且每个辽民分配到土著妇女以后,想要独立住房和必要的生活物品,可以和公司签署一份十年长约,然后通过公司提供的一套福利贷款,购买一套独立木刻愣住房的使用权。这份贷款中还包括所有必要的生活用品。
教导队的战士目前不享受这个待遇,但是服役期达到三年,就会免费享受这个待遇。重大伤病致残的战士也在这个标准之内。
当然,在这个奖励机制的基础上,会有一个享受特殊标准的群体。比如所有劳工生产队工作成绩最好的前五十个生产队的队长和小队长,在此期间提前结束学徒工生涯正式上岗的人员,对公司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人员,不用参与抽签,直接享受奖励待遇。
经过民委会25名委员的表决,通过了这个新的劳工管理制度。这是远东公司民委会以组织名义起草发布的第一份正式文件。这套新的劳工制度可不光是单纯的计件工分制那么简单,还有一整套的规章制度,包括生产制度、卫生制度、考勤制度、奖惩制度、安全制度等。而且每种规章制度规定都非常细致,并带有严格奖惩条例。
这份文件自发布之日起就开始具体实施,所有委员都要下到基层,来监督指导这份文件的实施情况。
第二天,所有辽民生产队、日本劳工小队的负责人都被召集到民委会。对他们宣读了新的劳工管理制度,没想到刚一宣读完毕,就引起了轰动。现场所有的队长和小队长都非常振奋,这回他们终于可以好好的大干一场了。
在场的日本劳工,也被这个消息震撼的目瞪口呆,他们知道集中营的生活结束了,通过他们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和这些辽民一样的待遇。很多日本劳工当场激动的哭了出来,自从来到海参崴就开始了没日没夜的干活,还要接受严格的集中营似的管理,现在终于是熬出头了。
而当胡伟宣读完奖励机制以后,就连辽民都跟着哭了起来。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有生之年还能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竟然有希望找个婆娘,如果真能那样,再生几个娃子,那他们也算是有后了。
所有在场的辽民和日本劳工近乎同时跪在了地上,“咣……咣……”的往地上磕头,有的人已经几乎疯狂了,磕得满脑门都是血,可是他们不在乎,依然没命的磕着。
面对这些辽民和日本劳工的疯狂举动,把李明和王和这些人弄的手足无措,他们没想到公司的这个奖励机制会让他们这么激动。他们还是低估了这个时代那深深铭刻在这些人血脉里的东西。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在现代人眼里根本就不算什么的事情,但是在这个时代辽民的心中,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这句话,分量确是重比千钧,一直压在他们的心上。原本他们已经对这些不抱什么幻想了,可是今天却让这些沦落天涯的辽民,一下子看到了希望。心里的那团火也腾地一下点着了。
民委会这里闹得动静实在是太大了,弄的周围的人都急匆匆的跑过来,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情。就连正在教导营督促新兵训练的高建国都被惊动了,差点让人拉响警报。
李明和王和好容易才把这些人劝走,大家累得浑身是汗,一个个也都相视苦笑。
刘德贵双眼呆滞的走着,刚才他并没有哭,并不是他的心情不激动,而是他到现在都不相信今天发生的事情是真实的,走出了民委会,他突然停了下来,转过头看着身边的两个小队长。
目光呆滞地问道:“我们是不是马上就要有媳妇儿了?”
旁边的那个瘦弱的汉子,激动地抹了把眼睛,兴奋地喊道:“是啊,刘哥……我们不用抽签就能分到一个媳妇儿,哈哈……全是那天我们看到的那些娘们,那身板那屁股,一看就是好生养的娘们,我特么就要有媳妇儿了……”
刘德贵“嘭”的一声跪在了地上,“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疯了似的哭嚎道:“爹……娘……我要有媳妇儿了,我要有媳妇儿了……呜呜……我们老刘家要有后了,呜呜……”
他的哭得声势力竭,把长久以来压抑他心底的所有委屈,在这一刻都宣泄了出来。整个村子的人没了,家里人也没了,就剩下他孤零零的一个,原以为熬不了几年,也会随着亲人们而去。可是没想到自己却被救了下来,而在有生之年还能娶上媳妇儿。
刘德贵哭得无比凄凉,他身边的那两个人也跑过来一把抱住他,三个爷们就在那里抱头痛哭,丝毫不顾及周围来回走过的人流,他们的哭声也感染了周围的辽民,很多人也跟着哭了起来。
民委会周围再一次哭声震天,撕心裂肺的哭嚎,让这里弥漫着一股无尽的悲凉。这些凄惨的辽民,一直颠簸流离的在四处飘零,其中多少心酸痛楚又有几个人能懂,多少惨绝人寰的悲伤往事,又有几个人知道。
李明和王和他们站在窗户旁边,看着外面的辽民,每个人的眼里都闪着晶光。但他们都是阅历丰富的人,只是感慨了一番,就马上有进入了状态。
王和转过身看了大家一眼,满脸严肃地说道:“这几天大家辛苦一点儿,都下到基层去。不要怕麻烦,也不要怕出乱子,更不要怕犯错误。关键是让这个制度运转起来,一旦遇到问题,我们马上就在出问题的地方,召开现场办公会,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来。出现了问题,我们就力求遇到一件解决一件,不断完善这个制度的漏洞和不足。虽然现在是我们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是海参崴除了工期紧急的部门,其他单位就算是工作再多,也要抽调一部分人手到辽民的第一线来。刚才的情景大家今天都看到了,我觉得这一次就是个契机,也是这些辽民的心和我们贴得最近的一次,如果我们抓住机会,在今年冬训的时候,就有希望通过对他们的思想教育改变他们的世界观,让他们真正的成为我们的一份子。”
第二天,各个部门就把连夜研究出来的工作布置了下去,尽可能的简化工作任务,让那些接受任务的生产队长,能顺利的布置任务,公司的近一半员工,都聚集在辽民工作地点,随时为他们提供各种帮助。
公司计财处也连夜印制了大量的工分票据,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工分票,考虑到辽民大都不识数,所以都印制成一分的样式,这样便于辽民计数和识别。
虽然准备得很充分,但还是不可避免的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很多地方甚至出现了混乱。但是经过一天的运转,总算在混乱中,磕磕绊绊的度过去了。
李明和王和一帮民委会的委员,也几乎忙了一天,在各个出现问题的工地厂房、田间地头不停地处理着一件件遇到的问题。
经过几天的不断磨合,辽民的生产队长和小队长们也越来越有经验,慢慢的找到了工作的节奏。这个最新出炉的劳工管理制度,也在混乱中运转了起来。生产队长大多不识数,好在都是简单的发放工分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