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豪门斗之景色妖娆 >

第72章

豪门斗之景色妖娆-第72章

小说: 豪门斗之景色妖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琅琊王氏在汉唐间担任宰相者共有一百零四人次,除那些因任相两朝而重复者外,实际有宰相共九十二人。任相时间,以东晋南朝最为集中。南朝人沈约评价琅琊王氏说:“自开辟以来,未有爵位蝉联,如王氏之盛者也。”历史上郭、何、桓、张、袁、杨等姓也有鼎贵一时的家族,但与琅琊王氏相比,都远远不及。
毫无疑问,琅琊王氏千年历史上的蝉冕交映,公兖相袭,不仅南朝以前没有任何家族能比,即使在隋唐以后,也找不出第二个家族。
所以,单单是王这个姓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某种权力,自然,也昭示着某种野心。
但京都王家却对此“得天独厚”的渊源显得颇有些不以为意。
因为,这个高踞政界二线首位的家族,低调得有些不可思议,偏偏与天生赋予它的尊贵姓氏背道而驰,截然相反。
王家也是个大家族。王老爷子七十八岁高龄,身体硬朗,精神矍铄。他与妻子育有三子一女,最大的女儿早年已经嫁到国外,甚少回国;至于三个儿子都继承了父亲的衣钵,在华夏政界颇有建树。
王凯,王老爷子最小的儿子,现年38岁,因为是最小的儿子,深受王家老两口的疼爱。
王媛,王家尊贵的孙小姐,父亲现任中央文化厅厅长,是王老爷子最大的儿子。
也就是说,王媛是王凯的侄女儿,并且他对这个侄女儿颇为疼爱,亦长亦兄。
景娆在景谦、景诩这两个高科技人才的帮助下,成功拿到了她想要的监控录像,现在摆在她面前的就只剩下两个疑惑了。
第一,这究竟是王凯、王媛的主意,还是整个王家的主意。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如果说,这一切只是王凯心疼侄女儿,挟私报复的手段,那这就是私人恩怨,私了;但如果这一切都是王家这个大家族在背后一手策划,踩着景家以达成什么不可告人目的的话,这就不是可以轻易善了的了!
景家也不会任由他人欺负,之所以忍一时之气,不过是隐忍不发,只等揪出幕后黑手再秋后算账罢了!
如果真是这样,那王家就实在是太蠢了!压在它上头的郑、薛、姜三家都按兵不动,他王家此时发难无异于轻易便做了他人的探路石,为他人铺路,吃力且并不讨好!
景娆相信依照王老爷子多年来韬光养晦的精明,定然不会做出这等蠢事。所以,王凯的狭私报复,想为侄女儿出口气的猜测已然板上钉钉,八九不离十了。
看来,她有必要当这个好人,顺便提醒一下王老爷子。
此刻,王家。
王老爷子王君生在坐在他专属的老人摇椅上,略略晃动的弧度,自有一种悠闲适逸。
只见他缓缓收起了手里的报纸,轻叹一声,恰好引来了一旁正埋首针线的王老太太的侧目。
“老头子,好好的你叹什么气呀?”
王老爷子笑着拍了拍老伴儿的手背,以示安慰:“没事……”就是不知道这景家现在如何了,从昨天出事到现在,他的心里总是有一种莫名的不安,好像这一场风波会将一直明哲保身的王家也拖下水。
而景家的反应不仅让他,也让京都其他几个大家族的主事人捉摸不透——安静,诡异的安静,仿佛是放弃了抵抗,只等待着束手就擒的命运。
这一切都让暗中观望企图浑水摸鱼、坐收渔利的某些人不敢轻举妄动。景家的根基太深,深到伤人一千必将损己八百的地步,所以不到万不得已,谁都不会轻易出手,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你看,这是为小可可做的棉花背心,好看吧?”老花镜滑到了鼻梁杆儿,王老太太乜斜着眼,笑眯眯看向身边暗自凝神的老伴儿。
她知道,一准是出了事,几十年的朝夕相伴,她了解自己的老伴儿。但男人的事,不是她们女人能跟着瞎参和的,所以她也不问。
王老太太那时接受的教育便是夫唱妇随,也深信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道理,所以家庭和睦,她与老伴儿也相敬如宾地走过了几十年。
当然,她也是这般教导自己的女儿,无奈女儿叛逆,太有主见,听不进她这个当妈的话,竟远避他国,草率地就嫁给了一个老外,甚少归家。
前些日子,女儿来电话说给老王家生了个小外孙女儿,老太太高兴得什么都释然了,兴高采烈张罗着要出国探亲,照顾亲亲小外孙,现在连小棉衣都自个儿动手缝好了!
“我看看……”王老爷子接过,拿在手里仔细端详,笑道:“好看!好看得紧!”
老太太嘴角咧得更开了,眼里闪过不好意思的赧然,笑骂道:“就知道哄我开心!”
“咦,我说的可是实话!”王老爷子满眼亦是笑意盈盈。
少年夫妻,老来伴,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老爷,外面有位姑娘找……”管家急匆匆跑进来禀报,抬眼只见老爷脸上温和的笑意骤敛,又恢复了平日里威严凛然的模样,老管家连忙收敛住心神,低垂眼睑,一派恭敬的模样。
“什么事?”
“老爷,外面有位姑娘找。”管家重复。
眉间疑惑之色一闪而过,王老爷子威严开口:“她可有说找的是谁?”
“她说,她找您。”
“找我?”
“是。”
“那姑娘什么样子?”
“大概二十岁左右。哦,对了!她说她是景家小七。”
王老爷子浑身一震,眼里的精光一闪而过,沉吟半晌:“请她进来吧。”
“是。”管家躬身退出,彻底松了口气。在这样的大家族里,规矩也尤其的多。
老太太看着老伴儿骤然凝重的神色,还是禁不住开了口:“老头子,你……”
却突然被一阵清脆的笑声打断,老两口纷纷向进门处望去。
一个白色的身影挟裹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倏然出现在两人的视野中,潋滟的眸中是满满溢出的灵动之色,明目皓齿,黑发飞扬,缓步而来,一行一步,高贵大方,气质凛然天成。
老爷子暗赞:好一个漂亮的丫头!
老太太则是眼窝一热:像!真是像极了她的宛儿!
王宛,正是老太太口中那个任性叛逆,却又让她舍不得打、舍不得骂的女儿!


☆、127计中有计,攻心为上10

“王爷爷,王奶奶好!”景娆站在两位老人面前巧笑嫣然,眉目生辉,清脆的声音直扣老两口的心坎儿!
老太太更是热到了心窝子:多好的孩子呀,笑起来和宛儿一模一样!也不知道宛儿现在过得好不好……她可怜的小外孙女儿哟……
“小姑娘,你是?”老太太皱纹满布的脸上是令人舒心的和蔼,毫无疑问,老太太现在很是高兴。
“奶奶好!我叫景娆,住在东边军区大院儿,您可以叫我小七。”说话的时候景娆一直眉眼弯弯,笑容灿烂,实打实一阳光美少女,霎时就俘获了老人家的芳心。
可叹她为王家生了三儿一女,儿子们忙着工作,女儿又远在异国他乡,孙子孙女都是跟着自己的爸爸妈妈,虽是儿孙绕膝,但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共聚天伦,她老人家平日里可是寂寞得快要发霉。
如今来了这么一个可人的小姑娘,跟她大孙女一般的年纪,还是景家的孩子,关键是人美嘴又甜,能不招人喜欢吗?
老太太欢喜地应着,小姑娘叫她“奶奶”呢!这简单的称呼愣是甜进了她老人家的心窝子!
连忙放下手里的活计,老太太拉着景娆彻底笑眯了眼:“小七,是吧?好孩子,你别客气,快坐快坐!”
说罢,也不管景娆的推却,愣是一把将她按到了沙发上,旁边就是王老爷子坐着的摇椅。
“你先坐坐,我去泡茶!”
景娆眼神微闪,她还正愁找不到跟王老爷子单独说话的机会呢!
“那就……麻烦奶奶了!”
“诶!不麻烦,不麻烦!”说罢,欢天喜地地走了。
从景娆进门起,一直秉承着沉默是金、努力装小透明到底的王老爷子此刻终于正眼打量起了景娆,些微的诧异在他精明的眼中一闪而过。
哼!小姑娘还真是不客气!
老婆子被使唤了还欢天喜地,一副求之不得的模样,真是恨铁不成钢呐!看来得找个时候好好给她上堂思想政治课了!跟了他几十年这思想觉悟还是不够高啊!
“王爷爷好!”见人先问好,礼先行,总是不会错的!
王老爷子瞥了她一眼,淡淡应了声:“嗯。”
景娆似是对老人的冷淡不以为意,笑容依旧,不,应该说是愈发甜腻。
拿起老太太刚刚放下的活计,啧啧叹道:“王奶奶的手真是巧!这小衣服做得真漂亮!”
王老爷子听了这话,脸上的表情才有了些许的柔和,毕竟自己的老婆被人夸奖,他这个做丈夫的还是与有荣焉,即使不难猜出这多半儿是恭维的话。
男人呐,说到底,都是有些大男子主义情怀的,谁都不能免俗。
余光瞥见老人的反应,景娆嘴角勾起一抹隐秘的弧度,转瞬即逝。然后,拿起小衣服左看看,右端详,好像这当真是一件令人赞叹的艺术品。
“想必这是给王宛阿姨刚出生的小女儿做的吧?”娄近毅的消息渠道确实很灵通,她想要的资料不过是从东院步行到西院其间,短短十分钟就已经全部到位。
“咦?”老人眉宇间的神色亮了亮:“你认识宛儿?!”然后瞬间转化为怀疑的端详。
王家三儿一女,物以稀为贵,老人家宠女,听见有关女儿的消息就激动了,但很快便发现了自己的失态,仔细一想,自然就对景娆产生了怀疑。
毕竟依照王老爷子惯常的精明,他定是料到景娆“无事不登三宝殿”。在没有套出她此行的目的之前,老爷子是准备按兵不动,高坐钓鱼台的。
景娆仿佛对王老爷子一切的反应都进行了屏蔽,自顾自按着自己安排的戏份走,最后坐不住的还指不定是谁呢?!景娆在心里冷笑。
看来王老爷子对王凯的“丰功伟绩”当真是一无所知啊!那她今天这一趟就没白来。
扬起一个大大的甜笑,景娆不知道今晚腮帮子会不会抽筋,“当然!虽说军政东西两区隔得是有些远了,但是好歹也在同一个大院儿,就隔着一个水中小榭。我小时候还跟着王宛阿姨屁股后头跑呢!”
景娆说的是实话。王宛虽然辈分比她高,应当跟大伯父同辈,但实际年龄也只比她大6岁,是王家的老来子。小时候也是挺野的一孩子,当了大姐大领着一大帮子小屁孩儿到处疯,跟以景娆为首的那一帮发小是死对头。
由于空有蛮力,不大喜欢动脑筋,经常被景娆一伙人想方设法捉弄,后来以致于她一见到景娆等人就撒丫子跑得不见人影,自然,依着景娆那占强的性格,字典里是没有“穷寇莫追”这四个字的。
所以,经常出现的一幕就是,大长腿的王宛在前面跑,小短腿的景娆就跟在她屁股后头穷追不舍!
王老爷子有些动容,像是想起了自己多年不见的小女儿,神色恍惚。
景娆眼尾微微一颤,笑靥如花,她已经成功勾起了王老爷子的心绪。一个人哪怕再冷漠自持也绝对不是无坚不摧,只要找到他情感的缺口,或喜,或悲,或恨,或怜,任何一个人一旦有了情绪,就等于有了弱点,饶是如何固若金汤,也注定溃不成军。
《孙子兵法》有云:“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她笑着,若无其事地继续,指尖滑过柔软的小棉衣,慢条斯理:“俗话说,家和万事兴。这千好万好都不及儿孙在侧,共享天伦好啊……”
王老爷子陡然一个激灵,从回忆中惊醒,然后警觉地瞪着面前同她大孙女一般年纪的女孩儿,惊讶于她话中明显的暗示和意味深长:“你、你究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